位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中世纪古城阿维尼翁(Avennio),作为古朴的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代表性的建筑是圣贝内泽桥(又称阿维尼翁断桥)。人们一般称之为阿维尼翁桥。
这座桥建于12世纪末期,正值日本平氏家族灭亡之时。传说,牧羊少年贝内泽( sain t Béne ze t)受到神灵的启示,在罗讷河上建一座桥。贝内泽跑去告诉祭司,但是祭司非但不把他的话当回事,还嘲笑他说,既然你这么说的话,创造个奇迹给我们看看啊。于是,贝内泽将一块几个成年壮汉都抬不动的巨石轻而易举地搬到了河边,并以此为基石确定了桥的位置。人们对此非常吃惊,不久就筹集到大量的资金和人手。
历时八载,拥有22个拱门,全长900米的巨大石拱桥由此建成。遗憾的是,石拱桥竣工的前一年,当时年仅19岁的贝内泽不幸英年早逝。
由于在建桥的空闲之余,贝内泽还创造了治愈疑难杂症等多个奇迹,后来罗马教皇将其封为圣人。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竟然是在贝内泽夭折150年之后了!
贝内泽变成了桥梁建设者的守护圣人。法语的“saint”是“圣”的意思,圣贝内泽桥也就是圣人贝内泽之桥的意思。
现在的贝内泽桥呈现着迥然不同的风貌。仿如穿透了河流一般,桥的中间部分被切断开来。由于连绵不断的战乱和洪水的破坏,最后仅余4个拱孔。
这又是从何而起?
竟然始于17世纪后半期!
如此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桥既没有被重修,也没有被拆毁的原因是什么?似乎是由于该桥的建设传承了古代罗马的技术,没有使用沙浆而仅仅靠堆积石头建成,所以复原十分困难。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桥宽不到5米过于狭窄,也不符合时代的需求。
断桥已经完全失去了连接此岸和彼岸的功能。但是,没有被摧毁的贝内泽桥依旧魅力无限。是一处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奇妙风景,对历史建筑物的深思,以及闻名世界的古谣“在阿维尼翁桥上,跳舞吧,尽情地跳舞吧”。比起圣贝内泽桥,“阿维尼翁桥”这个名称更加为人所知。现在虽然是收费景点,但仍然有很多游客在这“非桥之桥”“无法通行之桥”上来来往往。
尽管如此,这种宽度(人们路过建于桥上北侧的礼拜堂门口时,所通过的桥面宽度就不足两米),如歌里唱到的“人们围成圆圈跳舞”是做不到的。有研究者推测因为桥没有“上方”,所以人们也有可能是在“下方”跳舞。
确实,原本桥横跨罗讷河的中岛,通向对岸。如果在中岛,可以从桥的下面一边仰望着桥,一边围成圆圈跳舞吧。
这首古谣的原词作者,名字至今无从知晓。虽然有许多版本,但是最单纯并且估计是最古老的歌词,是在“人们围成圆圈跳舞”之后,将一个个过桥的人列举了出来。“男人过桥,女人过桥”,“祭司过桥,士兵过桥”,“喝醉的人过桥,小孩过桥”。在职业上仅就列出祭司和士兵来说,这个版本确实足以作为这座小城的象征。
从1309年到1377年,阿维尼翁一直是教皇厅的宗教都市。由此,遗留下了被厚厚的城墙包围着的庄严肃穆的教皇宫殿,先后共有7位罗马教皇在这里居住。罗马教皇无法住在罗马,这也就意味着罗马教皇处于法国国王的军事管控下。
本应是超越国家存在的教皇厅败于世俗的力量,被迫从罗马的梵蒂冈转移到阿维尼翁,所以,这期间意大利人无奈地称之为“阿维尼翁的囚徒”也在情理之中。这是模仿《旧约圣经》中犹太人的“巴比伦之囚”的叫法。
但是,在教皇厅时代,阿维尼翁十分繁荣,人口与教皇厅入驻前相比一下子翻了5倍。“祭司”和“士兵”也对刺激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定曾有无数“醉汉”摇摇晃晃地走过圣贝内泽桥。贝内泽被认定为圣人,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阿维尼翁教皇厅的第二代教皇是法国人约翰内斯二十二世(Jacques d'Euse)——从当地选拔圣人,这是教皇厅做的一个政治选择吧。
横跨罗讷河的桥通称:阿维尼翁桥
圣贝内泽桥 阿维尼翁(法国)
全长:900米 宽:4米
1185年建成 石拱桥
据卜梦人所言,梦见桥断是凶兆。被解释为考验和挫折、人际关系的破裂和建造的东西被破坏。这个先另当别论,在日本很难想象这种桥会被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这让我感到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