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
生活中看似无用的剩余材料,有时经过巧妙的组合竟能转变成另一种新颖物品——单独地看,这物品仍能保存旧材料的个别优点,总体地说,它又融合了个别优点整合成一独特、完整的有价之物。当然,最重要是,创造者必须对个别材料的功能具有深刻认识,并“发现”此一材料再利用的潜力,在经验的累积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分类、排比、整合,而后求出最完美的组成方式。
我想起一个勤劳的乡下妇人,任何不起眼的东西在她手上总会改头换面。她所有的常识来自于劳动与生活,因此所再创的东西也无一不应用于生活或更助于她的劳动。她利用台风过后折断的竹竿,锯成数截,以柴刀将一端噼成细丝,变成实用的洗锅刷子分赠邻居;她上山打工采水果,常载回一捆芒草,抖絮之后晒干,编成长短不同的扫帚——拂神案供桌的、扫地的、牵屋内蜘蛛丝的;扫庭院时看到几根弯铁钉,抓个石头敲直,钉在晾衣架上搁竹竿;装沥青的方铁桶被她对角一裁,弯成两只畚箕;耳朵痒了,随手按只母鸡抽一根细鸡毛修个边,弯成很管用的耳搔子;给孩子做衣服的剩布头、成衣厂不要的废布,她统统要,按质料分类,又依照花色、尺寸进行拼图,做成非常漂亮的百衲被,冬天盖的、夏天盖的都有。
有一天,她的孩子因为一双白布鞋忘了洗而当天早晨又得仪容检查,她在孩子还没哭出来之前拿一块擦面用的白粉涂在鞋面,用洗衣刷轻轻刷匀,染白的布鞋好像刚洗过一样,孩子高高兴兴上学了,她也省下一顿斥骂痛责;家里没熨斗,她教女儿们将百褶裙放在竹席底下,利用睡觉时身体的重量把裙子褶线熨出来。
我不知道谁教她这些,但我确定她已从现实生活中杂乱、分裂的事物上实现了她独具一格的统筹能力。这一套不断运动、衍生的秩序同样运用在她的人际关系上,使她透过各种角色扮演吸引周围的人形成亲密、和谐的团体。她美极!
如果一头牛从众人面前走过,有人看到皮鞋,有人嗅到牛肉香、有人想起牛奶……我想,她除了看到这些之外,还看到一群活泼的小牛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