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人是鲑鱼 女人是鳟鱼 » 男人是鲑鱼 女人是鳟鱼全文在线阅读

《男人是鲑鱼 女人是鳟鱼》其四 出血的差异

关灯直达底部

血液流失超过人体全部血量的三分之一时,男性会像教科书里说得那样因失血过多而死。

女性却有可能得救。

在此,我们再一次注意到,女性的身体结构能够让女性经受得起大量出血。

在考察男人和女人谁更强这个问题时,看到“出血的差异”这个标题,估计会有很多人表示不解,难道关于出血男女还有不同?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毕竟很少思考男女流血还会有什么差异,因此觉得不可思议也容易理解。

但是,在关乎性命的大出血方面,男女确实有着巨大的差异。

容易受伤的男性

平时我们见到的出血情景,往往是受伤以后的出血。

例如,孩子摔倒擦伤膝盖就会流血。

这时候最好是立刻把受伤的部位消毒后敷上药棉,然后再用纱布和绷带固定。

事实上,大多数出血经过这样处理以后都会止血,之后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容易受这种伤的大多数都是男性。

此外,我们还经常在拳击场上看到出血的情景。

在拳击比赛中,赛场上的拳击手都在猛烈地击打对方,最容易出血的部位首先是鼻子,其次是脸、额头和下巴等,我们经常能看到选手血流满面的惨状。

从事拳击运动的大多是男性,他们往往在满脸是血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比赛,很多女性观众都是提心吊胆地观看,并且担心选手以后会不会有事。

但是,从专业的角度看,这种出血大可不必如此担心。

这是因为,面部血管丰富,是容易出血的部位。特别是鼻子,血管异常丰富,在平时就容易流血,只不过即便流血,一般情况下也会自己止住。

基于这些原因,面部的出血其实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可怕。

不过,因为受伤手脚出血、相互殴打导致鼻子出血等情况主要发生在男性身上,所以很多人都误以为男性更能够承受出血。

生理性出血

的确,女性很少因为受伤而流血。

但是,若论对出血的适应性,女性则要远远超过男性。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女性每月一次的月经。

众所周知,成年女性每月都会出现这一生理现象,届时子宫会大量出血。

月经出血虽然不像外伤那样容易看到,但是却反复不停地从子宫流出,绝非简单的外伤能够相比。

大多数男性对此都不很了解,还以为女性受不了流血。

不过,由于很多女性月经来的时候身体会出现不适,或者卧床不起,或者请假休息,所以让男性产生了那样的错觉。

但是,如果同样的情况出现在男人身上,结果会怎么样呢?

由于在出血的同时还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也许会有远多于女性的男人卧床不起吧。

无论如何,不管是否愿意,女人每个月都躲不过阴道出血,这无疑是相当痛苦的。

而且,女性为了能够挺过去,也始终在做各种各样的努力。

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于男女谁更能忍耐出血这个问题也就很难立刻作出判断了。

腹内大出血

在此给大家讲一下我当医生两年后在一个地方医院出差时的经历。

那时候,我在大学的医务室工作,被派往阿寒附近雄别煤矿医院出差三个月。

由于是煤矿,病人多是崩塌事故和一般原因造成的外伤。一个休息日下午,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患者被紧急送到了医院。

患者中等身材,不胖不瘦,脸色苍白,意识昏迷,血压也低得吓人,一看就知道是腹内大出血。

这当然是妇科的急诊病人,但事不凑巧,妇科医生到东京参加会议去了。

正常情况下,可以把病人送往附近的市立钏路综合医院,但是到那里行车至少要一个小时。显而易见,在转运途中病人就可能死亡。

我犹豫不决,便征求外科护士长的意见,她建议立即给病人动手术。

但是,我只是外科医生,从未做过妇科手术。

“我恐怕不行。”

见我有些犹豫,护士长说道:“你只要照我说的做就行!”

事已至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只有照护士长说的做了。我下定决心以后,拿起手术刀把腹部打开,果不其然,皮肤下面一片血海。我放入肾形盘拼命抽血,但是血量始终不减,重复数次之后,好不容易看到了一部分子宫。

护士长迅速伸过手来给我指出了出血点。

在她的指导下,我将出血部位缝合完毕,出血终于止住,在确认没有其他出血点后将腹部开口缝合。

手术过程中,一直通过患者的手臂输血和输液,患者自始至终都是脸色苍白,昏迷不醒,血压也测量不到。

如果算上开腹以后的出血量,患者的失血量是惊人的。

说实话,这种状况能否恢复过来,我一点信心都没有,只是先把腹部缝合起来再说。

伤口缝合以后紧急处置就算结束了。因为手术不熟练,我已经累得精疲力尽。我把后期处理交给护士,自己走出手术室打算到医务室休息一下。正在这时,一个看似是患者丈夫的男人走过来询问情况。

“医生,情况怎么样?”

我当然无法作出能令他满意的回答。

“我已经尽全力了,出血太多……”

我的视线转向地面,虽然没说出劝他放弃的话,但是言外之意他早已明白。他顿时颓然失声,垂下头去。

总之,我太累了,只想休息一下,就径直走到医务室,横躺在沙发上。二三十分钟以后,手术室打来了电话。

“医生,请过来一下。”

果然不在了啊。我疲惫地站起身,重新朝手术室走去。

不抱希望的女性

手术室里和刚才一样,女患者静静地仰卧在手术台上。

当走近手术台,看到患者脸部的瞬间,我惊讶地站住了。

我已经准备放弃的女患者脸上微微泛起了红晕,而且还在轻声呻吟着。

我惊讶极了,连忙拿过听诊器放在她的胸部,明显能够听到轻微的心跳,脉搏虽然很弱但已经有了反应。

“说不定有救。”

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吩咐继续输血输液,并决定亲自在旁边守护。

她的嘴唇开始渐渐恢复血色,脉搏也更加清晰起来。

“好啊,这下子有希望了!”

我轻声自语,像在给她加油。又观察一会儿,我才走出手术室。这时她的丈夫又上前询问:

“医生,还有希望吗?”

他的语气显然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了。

“嗯,可能有救。”

“真的吗?”

他好像无法相信,追问道:

“刚才您说没救了,我都已经通知亲戚们了。”

确实,直至刚才我还认为已经没救了。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对不起……”

手术成功了反而道歉,听起来有些于理不通,但我却感到非常满足。

全部血量的三分之一

不过,这种情况怎么会在现实中发生呢?

我仍然无法相信,脑海里再一次浮现出学生时代学过的医学原理。

它的内容清晰明确:“人体的全部血液占体重的十二分之一,流失三分之一会导致死亡。”

事实上,我曾见过的外伤致死的案例中,几乎都是失血三分之一左右不治而亡的。

然而,现在躺在手术室里的这位女病人,她流失的血液岂止全部血量的三分之一,估计已经将近二分之一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告诉她丈夫“放弃吧”。

然而,她却得救了。究竟是为什么?

我开始对医学,不,应该是对人体感到不可理解了。

闲话少叙,病人确实在逐渐恢复,一小时后意识也恢复了,并且能够低声呻吟“好疼啊”。

“没事,不会疼了。”

我给她的点滴中加了止痛药,又号了号脉。

然后就是等待妇产科的医生明天回来了。在此之前,只要能想办法维持基础状态,她就应该能苏醒过来。我又一次检查了她的身体状况,然后等妇产科医生回来。

非如教科书所言

第二天,妇产科医生回到医院后,我立刻带他看了女患者,并详细介绍了给她做手术的经过。

妇产科医生比我早七届,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所以很快掌握了整体情况。

“你很努力,辛苦啦!”

由于受到表扬,我很高兴,又请教他说:

“说实话,真没想到还能救过来。”

虽然没有准确地测量病人的失血量,但是从整个手术过程来看,的确不止全部血液的三分之一,应该流失了将近二分之一。

“我还以为彻底没救了。”

妇产科医生轻轻摇了摇头说:

“教科书上确实写着人流失身体全部血量的三分之一就会死亡。不过,这只是说的男性。”

“啊……”

看我一脸茫然的样子,他补充说:

“女性不一样。女性失血三分之一以上仍然有可能救活。”

怎么可能呢?我依然难以理解。

他接着解释说:“总而言之,女性更能忍耐出血。具体数字说不清楚,不过出血再多也可能有救。所以,女性出再多的血也不能轻言放弃。”

我再一次惊呆了。

果真如他所言的话,也就意味着男人只要流失全部血量的三分之一,就会像教科书上说的一样毫无例外地死亡。

而女性却不限于此,即使有时候失血超过三分之一,也依然存在获救的可能。

这也就意味着,男人被涵盖在教科书限定的范围内,而女性却不受束缚。

那么,是什么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呢?

此时最容易想到的理由就是女性所具有的生育子女的能力。

女性能够妊娠生子,因此她们的身体结构天生强于男人,当然也比男人更能忍耐出血。

这当然是所有女性都希望的结果,但更是造物主只赋予女性的先天能力。

不过,想到男人们只能按照教科书所云,失血超过全部血液三分之一就会死亡,又不禁为男人们的“守规矩”和脆弱而感慨万千。

自从知道这些以后,有段时间每看到一个男人,我心里都会浮出一个念头:“出血三分之一就会死亡的人啊!”同时会莫名地产生一种亲切感。

而看到一个女性时冒出的念头则是:“教科书的例外,出血三分之一也可能得救的复杂女人啊!”

与外貌无关

看到这里,想必对“男女谁更能忍耐出血”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争论的必要了。

答案显然是女性更强。

而且我们男性就是因此才能够健康地出生和成长。

我再一次深深体味到绝不可以貌取人的道理。

即使表面上看起来体格单薄纤弱,女性却绝不弱小。

实际上,在雄别煤矿遇到的那位女患者以后完全恢复了健康,并且生了一个孩子,现在住在面对鄂霍茨克海的纹别。今年还给我发了印有跟孩子一起合影的贺年片,并且邀请我到那里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