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样的人,不能忍受半吊子的事。当我看到一个完成一半的工作,要是我挑出一个其他人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我的脑袋就开始像是高速运转的机器,直到问题解决了我才能停歇下来。”罗伯特是被他的内科医生转交到我这里来的,因为他常年受到溃疡的折磨。他是一个将近四十岁的、神经高度紧张的人,他经营了一间相当成功的牙科诊所,为此他感到很有成就感。“我们给予患者悉心的照料,”他说明道,“许多牙科医生处理牙齿的功夫和我一样好,但是没有哪个人能够超越我的服务水平。”
我很赞赏罗伯特所说的话,因为我非常认同他正确的待人哲学。实际上,在我早年合著的《原则的重要性》一书里,我们阐述了在商务往来中,正确的待人方式常常是一个企业盈利的决定性因素的道理。倘若身居要位的女性和男性领导者能够认识到鼓励、尊重的力量,那么商务文化就真正地实现转变了。罗伯特把我的话给说了!
然而,尽管罗伯特的确很为他人着想,但是他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显然失去了平衡。否则推崇热心地待人还不至于导致他长期患有溃疡的症状,所以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在他恰当行为的背后是什么使他偏离常规的。随着我对他认识的加深,事实也逐渐显露,原因是罗伯特遭受了过于强烈的责任感。
如果评价某个人过于有责任感,这听起来的确很奇怪。但严格来说,绝大多数讨好者的问题恰好在于此。据他们的观察,太多的人情愿用简单的捷径去完成工作和任务,因此他们正确地认识到敷衍搪塞会导致不良的后果。讨好者想要避免这种不愉快感,而总结出了,“好吧,如果其他人不想正确地行事,那么完成工作的责任就落在我肩上了。”
由于我观测到罗伯特的这种倾向,我才得知在他的观念中这种思维方式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我向员工主张永远将患者摆在第一位。无论是复杂如牙科手术或简单如预约的工作,我都认真地指导他们。我知道有人会在背后偷偷笑我或翻白眼,因为我总是通过反复核对来确保一切工作都在应有的轨道上运行。他们也很清楚我的脾气,我不能接受任何一个客户不满地离开。”
“在看牙的时候,我就喜欢这种被接待的方式,”我评论说,“不过我听你的言外之意,你待人的哲学并不总是让你获得预期中的回报。你似乎为你的友善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你说的没错。我真不想承认,但是无论你待人多么地友好,有些人就是心存不满。就在上个星期,我弯腰屈膝地给一位女患者做一个复杂的牙根管治疗手术,我的言外之意是我把她当成英国女王一样优待,可是她后来生气地离开了。只要有这种事情发生我就感觉心如刀绞。我深知我已经尽力,猜想她正好是个闷闷不乐的人,但我还是受到了很重的打击。”
他继续说道,“另一个问题是我太容易被员工的情绪所影响了。我身为老板,为了符合员工的个人特性,我竟然允许自己修改员工条例。甚至有些时候,我明知那么做有可能对我们的例行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除了工作,你还注意到其他方面的问题吗?”
“当然啊!在我成年后不久,我就开始奉行尊贵待人的哲学。我意识到仅仅将我的原则贯彻在生意上而与生活的方面区分开来,我是不会成功的。因此,在家中和与朋友相处时,我也试着保持同样的思维习惯。”
随后,几乎是羞愧难当地,罗伯特坦白说道:“虽然如此,但我还不到四十岁就感到幻灭了。我看清了有些人只是利用者,而有些人简直就是盲目地以自我为中心。我明白我不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可是成了一个孤零零的好人,我有时禁不住感到厌倦。”
作为一名讨好者,像罗伯特一样,你肯定也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感。在时有消极的社会中,你挺身而出成了一个积极的存在。对你而言这是一个合理的待人哲学,只是,当它被过于放大的时候,你则会感到压力和紧张。想象一下,当一个人感到被过度责任感驱使时,会有怎样的普遍场景:
·一个女子殷勤地维护着她和朋友的关系,以满足她们的需求,但她发觉她们并不总是以同样的体贴态度来回应她。
·一位员工很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将他们的意见纳入他的项目中,但他有时感到喘不过气来,因为许多人倚赖他给他们的问题提供最终的解决方案。
·一位“心力透支”的家庭主妇试图满足孩子和丈夫的需要,导致了长期的易怒脾气。
·一位父亲为他成年的儿子免费提供经济援助,他甚至觉察到儿子总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他永远都像一个长不大的小孩。
·由于年长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一对夫妇只好把她送进养老院里。这令他们的罪疚感久久不能挥去,他们没有考虑到要是把母亲留在家里就得24小时照看和陪伴她。
请思考,哪些场景(或者其他的场景)正好符合你的情况?
过度责任感所引发的可能后果是无穷无尽的。为了了解你在这方面的倾向,请勾选以下最符合你的表述:
(1)当我追求我单独的计划时我会感到不自在,因为我担心其他人会来阻挠我,引导我去完成他们选择的任务。
(2)我的用词中经常出现“应该、料想、理应”。
(3)就算是时候放松一下,我还是不停地思考自己能做哪些有助益的事。
(4)我试图在别人张口说出他们的需要之前就开始预测。
(5)每当人们叫我做事的时候,他们知道我会完成的。
(6)假如某人没有把工作做得妥当,我可能会介入其中确保它恰当地完成。
(7)有时我疑惑人们是否在利用我的善良本性。
(8)尽管其他人可能没有留意到,但我有时猜测我是否够得上合格的标准。
(9)我总是感觉我理应让其他人保持心情愉悦。
(10)依我对正确性的感观,我有时会妄下评价。
0至4分: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与其中的某些表述有关联。性格太独立了也不见得是好事,那会致使你忽视了对其他人的关心。
5至10分:假如你选择了五个或以上的表述,你多半过度放大了你本性之中良好的责任感。你可能需允许你自己不要太过乐于助人。
“我明白改变是少不了的了,”罗伯特对我说,“不过,我要告诫我自己应该少肩负些责任,这感觉会怪异。我是指,你能体会到这个惯性思维支配我多长时间了吗?‘责任’就如同我的名字一般!它是我的代名词。”
“先澄清我们的目标不是让你达到极端的一面,变得既自私又无情。而我们要追求的是平衡感,它对你的生活是有利的。你负责任的本性不会改变。”
为了以更广阔的视角来解读这个话题,我们需要来审视在遭受过度责任感的人里面,他们拥有怎样的共通点。只要具备了敏锐的洞察力,你就能够着手去做有效的调整了。
过度责任感的起因
1、过于强调规则
试想生活中没有规则会是什么样子。例如,你所住的小镇里没有交通标志,人们可以随意驾驶。(光是想一想都打寒战,更别说它的实际情况可能还要糟糕了。)然后假设财产或物品的所有权没有法规可循,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拿取想要的东西。再者,若小孩不用写家庭作业,而是在随心所欲的环境中长大会成什么样子。可见,有关杂乱无章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与此同时,你能推断出那样的世界将很快瓦解。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可不是件好事,在没有规则的世界里毫无经验的人类是极为脆弱的,是不能被信赖的。
而秩序和结构是可取和有利的举措。这不仅给生活带来了导向性和预见性,在更深的层面上,还为人格尊严的抚育提供了适宜的氛围。规则使我们联想到自制力、顺从和服务于人等等值得推崇的特性。那么,既然有了这些方向,规则就很有效地克制了人们低劣的或者自私的本能。
有必要通过规则来阻止混乱无序的发生,只不过,滥用规则的极端做法也是得不偿失的。想一想,假使你的举手投足都受到规章条令的限制,你会做何感想?
·如果条约规定你每次要坐在座位上读书时,都要取得当局的签名许可,你要怎么办。
·如果在你进入杂货店之前,先要核查是否轮到你的次序了,你会怎么办?而来到店里之后,每种食物都只能限量购买,你又何妨呢?
你弄明白了吗?被过于放大的规则,能够制造出一种奴役感。就如同混乱无序的世界里,过度的规则也可能剥夺人的尊严一样。
你可以回想一下,在你的成长时期中,你是如何接触到规则的。
幼童时期的规则是十分基本的。在玩耍过后要把玩具收拾起来。不准许打妹妹。你应当说请和谢谢等等。
上学期间的规则变得更具体了。包括社会秩序、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成为一个好邻居等等事项。
青少年时期的规则趋于成熟,你需要遵守新的行为纪律。好比,不能太晚回家、如何与异性相处、如何安排日渐复杂的行程计划等等。有些规则涵盖了生活的组织和计划,有些规则传达了道德和精神上的教诲。
现在让我们对规则的指导意义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你处于青少年快速成长的阶段时,你的家长或导师每隔多久会与你探讨规则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还有它所引申的含义呢?
例如,你可以对一个少女说,“你的外出时间是截止到半夜,你要在那之前回家。”但在某些情况下,这样说也是恰当的,“我最关心的不是限制你社交活动的时间。我是希望你懂得人与人之间尊重的重要性。我们来谈谈宵禁能带来哪些不同的效果。”
要想让规则变得平衡,就需要敞开思维来思考规则背后隐含的更深意义。人们在学习规则的过程中,规则本身不是主要的焦点,而它存在的原因才是重点。
罗伯特无奈地摇了摇头,坦然承认道:“在家中,我记不得有哪一次我们用那种方式聊过天。你要知道我的父母是很好的人,但他们并非哲学家或心理学家。我没指望他们会萌发和我深入探讨规则意义的想法。”
“你不是唯一的一个有那种家庭经历的人,”我强调说,“大约百分之九十八的家庭都是同样的处境。”
然后我说:“家中的谈话不一定总是像大学里的研讨会一样那么正式。我的意思是,它应有的过程,当正确地领会了规则的时候,规则的接收者会感到他们可以去思索它的用意是什么。只有这样,他们学到的将不仅仅是严格地执行应有的义务,更学会了要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建立规则,其中的原因我就不再赘述了,他们有充分的理由那样做。”
我经常能够听到讨好者抱怨他们表现得顺从了,即使常识告诉他们那样做并不明智时也是如此。当它发生的时候,顾虑就占了规则的上风,并且规则扰乱了他们平静的情绪。
举个例子,有一次罗伯特接下了一个有关区域牙医协会的任务。“我没有时间完成他们的请求,而且最后说真的我做得不如想象中的好。此外,公司里的实验室工作我也落下了,这就意味着我的家庭要一起为我糟糕的决定而遭殃。”
“既然如此,你当时为什么接下那个任务呢?”
“唔,我只是觉得我即将成为该协会的一员,我理应尽我所能为组织出谋划策。我得成为一个可靠的人,对此我有很强的责任感。”
尽管我为罗伯特的热心举动而喝彩,不过很显然,他对规则的顺从使他不能恰当地判断工作和家庭的需求,以至于制约了他自主的表现。他那规则第一的思维方式不允许他全面地评估他的行为举动。结果,其他人的期望成了他行为的动力,而不是他自身内心的原则。
那么,你在什么时候会负责让其他人保持心情愉悦?你又是如何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到了耗尽你自身快乐的地步?
2、随时准备被批评的心态
当责任感被过分放大的时候,通常就衍生了一种批判的氛围。回想一下,讨好者体会到的两种主要情绪是恐惧感和罪疚感。他们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种观念,以为要是没有按照其他人所希望的去做的话,别人就肯定瞧不起他们。即使面对的是悬而未决的事宜,他们也认为批评已近在咫尺。所以,他们的讨好行为可以被理解成了避开负面的评价,而试图让自身看起来更有担当的做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批评对讨好行为产生的反作用,仔细审视下述的情形。有哪些场景引起了你的共鸣吗?
·一位妻子总是试图预测她丈夫想让她做什么。她解释说:“每当我对丈夫的需要表现出不关心时,他会生气的,这个代价太高昂了。因此如果我做了需要去做的事情就能够省掉麻烦。”
·一位员工顺应他上司的规矩办事,即使他明白那么做只会浪费大把的时间。“没有必要在这里兴风作浪制造纠纷,因为特立独行的想法只会让带来麻烦。”他断定道。
·一位成年的女儿为了她的父母而改变了她自己的假期安排。“在我放假的时候,我更喜欢做其他事。但假如我太偏离了父母的计划,他们会怒不可遏的。所以还不如迁就他们了。”她阐明道。
·一个女人避免与她的女性朋友诉说她那岌岌可危的、或将导致分居的婚姻问题。她说:“我不敢告诉她们,因为她们对结婚和离婚有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才不会浪费时间聆听我的情感诉求。”
在上述的场景中,每一个讨好者都面临着即将遭受反对的局面,而固执己见的人则以为他们有责任让对方循规蹈矩。只是,在任何家庭或者组织里,坦诚地表达个人的喜好、需求和信念是有益处的。尽管那些事情可能遇到各种评价,可人们还是能很快地在平复心情之后进入顺从模式,而非张牙舞爪地谴责你的不是。
批评信息的本身就充满了威胁性,以致你动辄被贴上不称职、不达标、没自信或软弱无能的标签。讨好者会因为其他人的评语而屈尊顺从,一想到要被贴上如此狼狈的标签就感到惊慌失措。于是他们不放过任何俘获“还过得去”的评语的表现机会,假装得“很负责任”,才能避免得到“你不够好”评价时的尴尬场面。
通常被批评压垮的成年人,在早年时期就对它表现得唯唯诺诺了。
记得罗伯特说过:“我不是有意把父母描绘成魔鬼,因为他们并非那样。我的家庭生活就像其他人家一样,十分平常。”
他接着说:“只是,我的确很小心翼翼,因为我双亲的是非观念感很强,现在他们也依然如此。我只好谨慎地把事情做好,不想遭受批评或惩罚,因为我们的想法毕竟不尽相同。我变得很有责任感,其原因不仅仅是我推崇他们的观点,还是为了避免他们的负面评价。”
他思索了片刻后继续说道:“我仍然对有可能得到的评价和批评很敏感。为了让自己高枕无忧,我几乎会答应所有的请求。”
你是否也深有体会呢?许多时候,批评者会引述一个得体的逻辑依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并且依照它来思考和回应别人(至少这个逻辑依据在他们看来是得体的。)。他们时常察觉不到他们话语中的言外之意,而这种没有被说出口的言外之意有力地暗示了批评的意味,以至于听取者信以为真了。
好比在罗伯特的事例中,他的父母没有总是开诚布公地叮嘱:“假如你没有按照我们嘱咐的去做,你就是个坏人。”然而,这正是他在偏离常规时所体会到的言外之意。在他成年后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他猜想他们也有此言外之意,强烈地渴望被认可,以至于他愿意去担负他所认为的任何有可能赢得好评的任务。
实际上,你表现出“负责任”是由于害怕被批评,这并不是有责任的举动。反言之,你只试图认识别人给你安排的计划,而完全没去理会它深层的含义。
比如,罗伯特为了适应员工的特点而对牙科诊所的惯例有所改变,这样的做法是负责任的吗?也许是,也许不是。老板考虑下属的需求是件好事,老板为团队的工作开创先例也同样是好事,即使他们的视角不同。他不能一味地担心员工批评他作的决定,如果罗伯特真的有责任感,他就应该尽到一个牙医的责任,并且慎言慎行地运营诊所的例常业务。
在童年的成长阶段,人们要理解责任感不是由害怕批评而催生的,还要学会如何在消化多方意见的同时又能保持对自我充分的认可。
譬如,罗伯特认为他自己有错,因为他与父母的观点有所分歧。他需要认清分歧并不一定是对与错的标志。无论如何,他不但要习得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不再惧怕负面的评价,而且要允许他有独特的想法。只有在做出如是转变之后,罗伯特才能自由地选择他所优先考虑的事项,才能意识到负责任的行为是基于真情实感的自主行动,而不是意图平息负面评价的害怕举动。
那么最理想的是,在他成长的时期,罗伯特的父母会对他说,“我们将和你聊一下我们的价值观和喜好,完全理解你会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意见有所分歧,我们仍然乐意接受真实的你。我们只希望你能慎重地选择你的生活方式。”听起来是不是太不切实际了?尽管你们之间没有进行过那样的交流,在意见不一的时候,你还是可以对你自己说这番话以表达对自我的认同。
3、不切实际的理想
当讨好者反映了以规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和批评敏感性的模式时,第三个起因也就呼之欲出了——必须达到理想状态,即使常识告诉我们那是不可能发生的。由于他们所怀的理想过于崇高,便承担了比实际所需的更多的责任。为了获得平衡,他们同样需要放松对理想主义的掌握。
正如事例所表述的那样,罗伯特以为只要他对父母尽忠尽孝,他们就会感到满足和愉悦,他一直备受这个理想的迫害。当达不到理想的时候,他就会斥责他自己并以加倍的付出再接再厉。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把事情摆平了。然而,他却感觉到恼怒不已、理想幻灭,因为其他人没有按他理想中的方式来回应他。
大量的事例表明,理想主义的讨好者担负的责任感已经超越了合理的范围,例如:
·家长们以为,他们给孩子提供的宝贵机会是他们童年时期所无法想象的,孩子们会很喜欢。结果就是他们在日程中安排了太多以孩子为中心的活动,甚至连自身都感到心力交瘁。
·一对已婚夫妇以为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并且对彼此了解很深。不过实际上,他们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对方,甚至得通过坚称、强调的方式来表达观点。结果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了。
·一位女士自认是一位忠实的朋友且为此感到很自豪,但别人显然没有用同样的忠诚来回报她,她感到大失所望。
·一位市民组织的成员不再对他人抱有幻想,因为其他成员没像他一样为集体尽应有的责任,他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在以上每个例证中,恶性情绪的滋生是由于讨好者本身有很高的理想或者是由于其他人没有去作为。他们推崇的高尚理想并没有错,事实上是非常善意的观念,只不过,他们没能看清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尽管这些人下定决心遵守最高的标准,他们终究还是无法鞭策他们自己去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理想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即使你承认你自己的世界并不完美,胸怀大志也依然是高尚的情怀。只不过,万一理想没有实现,你还必须具备调节你的情绪和行为的能力。而这恰好是讨好者所欠缺的。
当讨好者坚持的理想最终没有变成真时,他们就会启动痛苦回避系统。不想面对人无完人的这个讨厌真相,因此他们迫使他们自己反抗痛苦的真相。
譬如,患者有可能对牙医动怒,这是很普遍的。但罗伯特不想接受这个事实,他的理想令他期待得到回报。
再者,朋友之间常常会意见不一,小孩或许不领你的情,员工偶尔不心存感激,亲戚往往喜欢评头论足,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讨好者却迫使他们自己表现得超级负责,试图改写那些痛苦的事实不想让它成为自身的回忆。
当理想主义过于强烈时,你会发现你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了如下词语:
“我但愿……”
“你为什么不能……”
“真不敢相信……”
“多么希望你能够……”
“也许我应该……”
这些词语表示人们巴不得一切事情都是井然有序的,如此一来,他们就不会遇到麻烦了。
想一想艾琳,她就是为了满足丈夫沃特吹毛求疵的需求而令她自己精疲力竭的。她说过,“我一直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对,那样他就会对我满意了。可是,如今我意识到假如我能让自己早些相信无论我尽了多大的努力,终究还是没法改变他的性格,我就不用那么伤心欲绝了。至于,我也能长久以来的不安的痛苦中解放出来。”
她逐渐地醒觉到她一直被一个遥不可及的缥缈的理想所鞭策,妄图改变沃特对她批评意见。现在回顾起来,她还认识到一个事实,再多的姑息迁就也改变不了一个压根儿不想去改变的人。
正如艾琳或罗伯特所打算的,你也有必要考虑到人类劣根的本性。简单地说来,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在你体会了生活的不如意有十之八九之后,你还愿意去追求理想吗?倘若你在年轻时受到过令你获益匪浅的训导,便可获得平衡崇高的目标和恼人的失望感的方法。可能有人告诉过你,你有责任全力以赴地争取,然而,让其他人感激你的努力就不在你的职责范围内了。
尽管你在早年没有经受任何训练,从今开始只要认真地遵循调节的步调就仍为时未晚。仔细聆听你内心体会到的幻灭感、精疲力竭和挫败感的信号,那可能是你的性格以特有的方式向你发出信息,仿佛在诉说,“继续保持住责任感,但不要再自欺欺人,你不必去替别人收拾他们不愿意负责的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