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不想再讨好这世界 » 不想再讨好这世界全文在线阅读

《不想再讨好这世界》第四章 当愤怒向内心蔓延

关灯直达底部

尽管安妮塔、汤米和艾琳都是讨好者,但是他们的行为表现却有着千差万别。不过,他们各自的行为也是有共同点的,其中造成失衡讨好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愤怒的管理不善。

你也许在纳闷,“愤怒和讨好行为会有什么关系呢?”答案就是,“有很多关系!”认识愤怒和讨好行为两者关系的最佳方式就是,测量讨好者在不断满足别人过程中残留的沮丧之感。正如艾琳所说的,“回想起我那么卖力的使周围的人开心,这种做法真的很疯狂,更何况我自己还经常闷闷不乐呢。”

你能了解那番话的含义吗?要记住,讨好行为通常具备不坦诚这一“条件”,这些人在遇到其他人一意孤行或冷漠的举动时,会隐藏起任何焦虑的迹象。事实上,许多讨好者不能坦诚面对他们隐藏的愤怒情绪。例如,汤米提到他其实讨厌他的工作,但是当我问他在生活中是否感到生气时,他却声称没有。

可是,既然他不生气,又如何讨厌那份工作呢?尽管我们否认了这一点,但内心郁积的挫败感、恼怒、愤恨和幻灭感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些是愤怒的指向标,表明它以不健康的方式被遏制了。

既然如此,我们以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谈论愤怒的话题是正确的吗?”

接着,多数人会给出显而易见的答案:“是的。”

而这并不代表着一定要身体力行。我们再进一步询问:“当你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气愤,却没有及时表露出来的时候,你是表现得不负责任吗?”

再次,回答都一样:“是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讨好者很难理解愤怒的流露是潜在的有责任感的体现。自幼时起,大部分人对愤怒形成了一种观念,以为它是卑劣和讨厌的情绪——而且还振振有词。由于愤怒经常地被误用和滥用,以至于人们轻易地得出结论:“我觉得令人生气的事情,还是不要重提为妙。”

我和汤米正在谈论他是多么轻易丢下他自己的项目而帮别人解决问题,他回想起在他还小的时候,就很不善于应对愤怒情绪。

“我是家里面四个孩子之中最小的一个,”他娓娓说道,“所以我有些优势,得以观察其他兄弟姐妹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我的两个哥哥总是互相争吵不休,就连我的父母也和他们搅和在一起。爸爸大致上是个很温和的人,但当他的愤怒被点燃的那会,可要当心了!他用说的就能把哥哥们痛打一顿,在他们稍微懂事之后还会立马还嘴。我的母亲则完全手足无措,试着让大家恢复理智。但到最后她总是狼狈不堪,并且会哭着离开房间。”

“那么这一切对你有什么影响呢?”

“噢,你可不知道啊!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管住嘴巴不乱讲话,以及躲得远远的。”

汤米幼时关于愤怒管理的“经验教训”,是将来可能成为讨好者的十分典型的经历。由于他们意识到愤怒是反复无常的情绪,便小心翼翼地把感受和意见隐藏起来,选择顺从和友善待人以避开是非争吵。

从另一方面来讲,艾琳在早期体会的愤怒情绪稍有不同。“我的母亲是你所见过的最温柔的人。爸爸则不好相处,因为他很不爱说话而且也不想被叨扰。她叮嘱过我无数遍消除纷争的最佳方法就是不介入是非之地。还反复告诉我‘不要插手多管别人的闲事’。她人生的目标是无论身在何地都要保持淡定的仪态,而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学做同样的事情。”

“你或者你母亲有没有曾因为你父亲闭塞的性格而感到沮丧呢?”

“唉,总是感到沮丧呢。然而妈妈说即使和他谈了也不会有任何帮助,因为你爸爸就是那样的人。”然后她补充道,“我也把这同样的思维方式带进我和沃特的婚姻中。我只是猜想和他正面对峙或让他明白我的需求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顺从是我最擅长的对策。”

尽管汤米和艾琳个性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他们达到的结果却大致类同:“最好是将愤怒咽下,让其他人高兴吧。”

不仅如此,两个人最终都经历了类似的情绪:抑郁、苦闷、紧张、挫败和焦躁。他们善意的出发点并没有到达意义非凡的终点。

那么,你的情况又是怎样呢?是否有不坦诚愤怒情绪的倾向呢?你越是陷入讨好行为的角色中,越有可能极力克制愤怒的情绪,即使对自身和人际关系造成不利影响也不例外。

为了更好地了解你陷入抑制愤怒的模式中的情形,仔细审视如下陈述,并勾选哪些切合你自身的情况。

(1)某些时候即使我的观点有凭有据,却没有大声说出来。

(2)当有些人不尊重我时,我可能且不管它,不会稍加留意。

(3)当对方表现出明显的不安时,我感到有责任营造一个更乐观向上的氛围。

(4)人们要是知道我内心有多么地不安,会感到很意外的。

(5)我过于频繁地认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其他人的那么重要。

(6)我很乐意服从别人的计划。

(7)我压制内心批评和嘲讽的想法。

(8)我曾经幻想过逃离身边的一切。

(9)有时我会将自己积郁的挫败感宣泄在没有直接关系的人的身上。

(10)如今要想让我变得和过去一样友善真的是越来越难了。

 0至4分:没有人能完美地处理愤怒的情绪,因此即使以上的描述看起来很常见,你也不会是唯一做出这样选择的人。

5至10分:表明你极有可能已经形成对你不利的愤怒管理的模式。你需要重新考虑如何应对自身的挫败情绪,以及坦率地面对自己。

要如何正确看待愤怒情绪?

在理想的世界中,愤怒感将不复存在。每一个人都会体谅、配合和鼓励对方,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感到受挫、被拒或失望的情绪。

但这不是一个理想的世界。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是自我为中心的、粗鄙无礼和居高临下的。情节稍轻的则是,他们要么天真地忽视了你的需求,要么太专注于他们自己的事情以至于没有注意到你。要不然就是,他们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或者仅仅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你的个人需求罢了。在这种情况下,感到生气是在所难免。

愤怒是被激发出来的,被你生活中暴露出的不甚理想的因素所激发的:当有人超你车时,你感到很恼怒。当你得知一位朋友背着你讲了一些不光彩的话,你尝到了背叛的滋味。当家人再三打断你说话的时候,你感到自己微不足道。每一次如上的经历,都违背了你公平处事的原则,一种愤怒之感油然而生。

具体说来,愤怒与你的自卫本能息息相关。在感到愤怒时,你希望能够守护以下三个基本要素之一:

你的个人价值感。(“请对我表示一些尊重。”)

你的个人需求。(“难道就不能请你认识到我也有正当需求吗?”)

你最坚定的信念。(“我有某些不能放弃的信念。”)

然而,愤怒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它会促使你坚守你所认为正确的观念。就像《圣经》中描述的那样,“生气却不要犯罪”。有些时候,坦诚说出不当是颇富成效的举动,你可通过不冒犯他人的方式表达出来。

讨好者与每个人一样都会感到愤怒,但他们认为那样的感受是不正确的,或者生气的表现是没有用的,因此他们把它憋在心里。他们可能不时地做了些许不痛不痒的尝试来表达他们是很有理由生气的,但只要遇到反对的声音,他们便败下阵来并进入绥靖者的模式。

在我与汤米谈论他愤怒的合理性时,他看起来若有所思,然后对我说,“我过去体验到的愤怒感真的令自己感到非常不愉快,现在让我来个大转变,允许自己合理地运用它,看似很奇怪啊。”

“我期待的是更长远发展,”我解释道,“当你告诫自己最好不要有生气的表现时,这种情绪不会枯竭或被驱散。而是依然残留在你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形态发生改变并以其他的方式呈现。”

汤米对此饶有兴趣,示意获知更多的信息,因此我给他作了一个类比。

“你厨房里面有垃圾袋,对吧?”

他点头表示同意。

“假设一天下来,你不想把垃圾袋丢出去,于是就把它留在原地。后来,过了一天,你还是让它原封不动,那对你也不会有什么坏处,”我确认他跟上了我的思维,继续往下讲道,“比方说,三五天过后,你仍没有将垃圾拿出去丢掉。你眼下面临了几个问题。首先,袋子里的垃圾太多,都溢出来了。其次,垃圾变质并发出了难闻的味道。”

他当即就意识到我这个类比的含义了。

“你积累愤怒的道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起初,你不会感觉到什么不良影响,但是逐年累月地延续这种步调,你的情绪就变质了,你正常的愤怒感变成了苦闷、抑郁、犬儒主义或失败主义等情绪。”

讨好者的初衷,是避免双方因摩擦而导致他们自身的愤怒情绪,却不料引发了一个更大的问题,由此任凭愤怒感不受约束地发展成隐蔽的乖僻性情。这真的是你所希望的吗?

坏选择和好选择

为了避免愤怒带来的“垃圾袋效应”,你将要重新考虑这种情绪管理需采取何种措施。当然了,你不希望愤怒以声色俱厉和突然的极端形式爆发出来,同时,还要避免另外一个极端的形式即是遏制它。

另外,假如有些人粗鲁地回应你合理的愤怒表达,那不能作为你打退堂鼓的信号。没错,你是需要敏锐地感知他人对你所传达的信息的反应,不过,你也要对自己正当的需求和见解保持坚定的态度。

为了了解愤怒管理的调节举措,你有自由选择任何你希望应对愤怒的方法的权利,让我们来带着这样的理解更进一步的探讨。一般而言,

你可以做出三种坏的选择。

或者你可以做出两种好的选择。

每个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而作出正确选择的关键是再三考虑每个选择(包括极坏的选择)的可能性,然后再衡量每个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

坏选择1、压抑你的愤怒

到目前为止,在这章里面我们主要谈论的是讨好者抑制或勉强控制愤怒的倾向。这种选择最终会导致他们在人前呈现虚假的印象。抑制愤怒的人无疑与其他人一样,会感到不安、伤心或恼怒的情绪,但是他们太执着于投射出一个体面的形象,以至于说服他们自己不能真实地面对其受伤或痛苦的感受。

例如,安妮塔的丈夫和父亲的脾气都很暴躁,她给我讲述了一件很有代表性的压抑愤怒感的事情。“最近我买了一套电脑软件,是一套管理家庭收支状态的软件,”她告诉我说,“几年之间,我自学了电脑的各种功能,如今操作得也不错,我为此感到很自豪。买这套软件是希望自己在电脑的使用方面从初学者向更高水平的晋级。”

“下定这般自我提升的决心,你肯定感到很满足吧。”

“嗯,是啊。”她皱眉蹙额地回答道,“但事与愿违。”她说尽管她多年以来都在用这个软件管理家庭收支和账单信息,而她的丈夫仍旧激烈地抱怨这一改变,“如果那东西坏了,就别去修理。”还告诉她,他解释过他不想在每次付款和写支票时都麻烦地去查阅电脑。

“我对他说使用这个新软件会让账单比写出来的更明白易懂,但他不肯听我的。终于,我没有再坚持了,就说我们继续用原来的软件吧,假如那样可以让他高兴的话。”随后安妮塔补充道,“我再一次忍气吞声,服从他的习惯了!费劲地研究他的心情让我感到非常沮丧,而我却不敢透漏我的情绪。要是让我细数全部关于控制我自己的需求以讨好我丈夫的事情,那么我们要花上一整天来计算这个数字了。”

安妮塔让她看起来(至少在公众场合)是个快乐、随和、无忧无虑的人,只是在她虚假的外表之下,怒气一触即发时而达到了狂暴的边缘。在每一次冲突引发之前,她压抑住愤怒获得了短暂的缓和,不过从长远来看,她危害了自身的心理平衡,因为隐藏的情绪会刺激更加阴郁的性情。

二十多年前,电视上有一个汽车技工做的一系列广告,是向客户宣传汽车做定期检修保养的店铺。他传达的信息很简单:假如你定期关注你座驾的例常需要,你就会让发动机运转得更顺畅和更持久。每则广告将他都用一个大大的微笑作为标志性的结尾,说道,“要么现在来,要么以后见!”

“要么现在来,要么以后见。”这也和愤怒的情形如出一辙。你可以做出糟糕的选择去抑制愤怒,但不要自欺欺人了。假以时日,就算遮遮掩掩它也势必会以更具破坏力的形式浮现出来。

坏选择2、公然挑衅

每当人们想象愤怒是何种表情时,多数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种咄咄逼人的挑衅式的愤怒。假如愤怒的定义是出于自卫本能的情绪,是希望守护自身的价值观、需求和信念的表现。那么,挑衅式愤怒的表达还增加了伤害别人的可能。请留意以下例子中冷漠对待他人的挑衅式愤怒的例子:

·你不喜欢一位亲人和你讲话的方式,就用带有粗鲁和辛辣的语调回应了对方。

你不赞同某个人的见解,就用反对的言论打断了对方的话。

·与某人的讨论开展得不太顺利,垂头丧气之下你禁不住挖苦对方。

·其他人觉得你坚持己见到了固执的地步。

·当你被质疑的时候,就展现出你刁钻刻薄的一面。

·既然你作了选择在先,你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造成其他人的罪疚感。

·在仔细筛选过往人际关系的冲突当中,你很轻易地就反驳了对方的立场。

·有时你的行为是被叛逆感所促成的。

挑衅式愤怒(如以上事例)是企图施以力量,最终令你暂时地居于强者的地位。

在一些案例中,运用挑衅式愤怒的人实际上是为了达到一个合理的目的。比如,多数人如此公然地表现愤怒可能是因为对方无礼或冷漠的举动,并解释说,“我只是在控诉那种错误的作为。”的确,他们的控诉是有真凭实据的。问题不在于愤怒的本身而在于丑陋的沟通方法。

没错,有时愤怒是恰当的情绪表现。但是怎样的愤怒是不恰当的情绪表现呢?

大多数讨好者通常不会公然表现挑衅式的愤怒。出于对形象的保护意识,他们可能看起来更加彬彬有礼。然而,讨好者也不是完全不显出挑衅情绪。

汤米给我讲述了一个他令全家人都措手不及的意外事件。在一个周六的晚上,他的小家庭被他的母亲邀请到她在家里举办的男女双方家庭都参与的大聚会。由于他们事先已经安排了参加别人的订婚典礼,所以比其他人晚到一个小时左右。在他们到达聚会地点的三两分钟后,一个兄弟抱怨道,“怎么一回事?难道我们不再是你优先考虑的对象了吗?”而汤米当即爆发了,“你们这些人究竟想怎么样?难不成你们指望我一听到你们的口哨声,就丢下手头的一切事情跑过来吗?我有个消息要通知你们——那个方法再也不灵了!”结果全家人瞠目结舌,下巴都快掉了,因为他这么一爆发太不符合他的个性了。

汤米开始翻开他的旧账,对我说道,“你是知道的,我的整个人生就好像为了越过别人设置的重重障碍。‘汤米做这个,汤米做那个。’这让我感到很厌倦,而且我再也不想承受这样的经历了。我把妻子、孩子、亲戚和朋友每个人都宠坏了,他们甚至以为只要一捻响手指,我就会服从他们的命令。”

太惊讶了!汤米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的经历。这些年来他还未把他的这一面展现给任何人。我示意他继续说,因为我知道我也是插不上嘴的。

等他终于说完时,我道出了我的意见,“很显然,你诉求的根本都是合理的。实际上当你承认你并非那个努力所扮演的圣人之后,我感到如释重负。唯一可惜的是,你没有及时用一种沉着和老实的态度表达出那种信息。”

我诚恳的回答让汤米出乎意料,因为他肯定我将声讨他的愤怒情绪。然而,我不光想要教导他更清晰的管理沮丧感的方式,也想让他明白我们依然能从他的情绪之中找到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进。

多数讨好者用“以偏概全”的方式来看待愤怒感。“由于表达愤怒没有任何特别的好处,”这就是理由,“那么应当回避所有的愤怒感。”我则鼓励他们改变那种观念,让他们意识到即使有正当的理由表达愤怒,却也改变不了挑衅式愤怒是个糟糕选择的事实。他们不但要学会用更恰当的方式表达愤怒感,同时也要坚持这种情绪的意图。

坏选择3、被动的挑衅式愤怒

要记住表现挑衅式愤怒会伤害到其他人,我们需承认它的表达并不总是大声、突然的形式。挑衅也是十分有可能通过更安静、隐晦的方式体现的。因此,被动的挑衅式愤怒比公然挑衅难以觉察得多,由于它自身拥有一项“优势”,从而令愤怒的人发挥控制力对别人造成最小限度的伤害。

为了加深对被动挑衅的了解,仔细审视以下的例证:

你另一半的冷漠言语让你听了不高兴,因此你进入沉默惩罚的模式,好几个小时不和对方说话。

·你答应帮某人的忙,但又明知没办法在某人请求的时间内履行承诺。

·你有拖延症的经历。

·你很难迅速做出回应,经常不能信守时间上的承诺。

·你也许很有兴趣听取他人给你的劝告,却不会真去按部就班。

·有些工作你可能完成得半心半意。

·每当有冲突发生的时候,你就会溜之大吉。

·你鼓励别人对你产生一种特定的印象,但背地里你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并不是那样。

运用被动挑衅式愤怒的人和所有人一样都感到沮丧,不过因为他们是伤害避免者,会小心谨慎地利用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发觉公然地表现挫败感不是很奏效,因此他们的结论是必须选用更安全和隐秘的表达途径。

你也许猜到了,这种愤怒的表达形式在讨好者中十分常见。虽然他们常常在开始时抑制愤怒感,但没有能力永远地把它控制于心。此外,愤怒是一种精力充沛的情绪,不可能一直乖乖地处于休眠状态,终究会设法寻找宣泄的出口。由于他们以为公然的愤怒有可能遭到或多或少的鄙夷,愤怒便以更难以觉察的形式呈现了。

在被动挑衅式的行为中,愤怒的表达者不必公开表示自己的感受。举个例子,假如安妮塔的丈夫刁难她,因为她忘记取干洗衣物了,是较早前答应好他的事情,她可能会无辜地说,“我今天太忙了,都脱不开身去取它。”不过暗地里,她也许有其他没有去帮他的理由,“我总是听他差遣为他跑腿,如果事情真的那么重要,他应该学着不要太依赖我,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安妮塔的讨好方式是不会准许她表现得如此坦率的,因此她换作以“健忘”来表达感受。

此时,我们已经获悉抑制愤怒或公然挑衅的不同选择和情形,由于被动挑衅最终将使人际关系产生怨恨,所以它是一种糟糕的选择。虽然就眼前来看,它缓解了因直言而引起的冲突不合,但长期下去它只会酿成互相的纷争和操纵模式的形成。

好选择1、果断对待你的愤怒感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果断”这个词好比九零年代的“依存症”,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心理学词汇。当解释果断的意义时,许多导师似乎会指出强势地讲出你心里所想的任何话,假如其他人不喜欢听,那对他们来说就太不凑巧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都认为这种对果断的描述真是大失偏颇。而“咄咄逼人”式的愤怒表达不是果断,而是挑衅式的。

果断式愤怒具有维护个人价值感、需求和信念的特征,同时也表现出对所涉及的其他人的尊重。

果断包含了坚定的说话和行为方式,同时还注重其他人的尊严。

即使是处在关键性的交流当中,果断的人仍然能够保持谦和、沉着或礼貌的态度。(这就是《圣经》以弗所书4:26中所阐述的生气却不要犯罪。)请注意如下例证中,坚定和尊重的态度是如何并存的:

·当你在教导孩子纪律的时候,能对他们阐述正确和错误行为产生的后果各是什么,并留意在必要时不能以严苛或俯就的态度制定这些后果。

·假如某位家人对你作的决定评头论足,尽管如此,你还能坚持自己的立场并避免卷入徒劳的争论之中。

·假如有个朋友请你帮忙,但是你没有意愿去那么做,你能婉言相拒而不用精心地编造借口。

·假如某人的行为扰乱了你,你能用一种平稳的声调向对方阐明你的解决方案。

·当他人对你的建议表示抵触时,你不必与对方发生口角。就让其保持异议,同时你坚持住自己的信念。

·你不去为适应别人的安排而改变自己的计划,而是冷静地选择将自己的计划进行到底。

·即便某人不喜欢你日程安排的优先次序,你还是能坚持自己的原计划,因为你明白只要条件允许,你还是能够顺应对方的。

请留意在以上每个例证中你能肯定你自己的价值感、需求和信念是合理的,与此同时也肯定其他人具有这些合理的特性。

你能肯定你的独特性是常态的表现,你有责任支持你所认为正确的事物,而不用感到要同其他人想的或做的一样。

你能恪守坦率和诚恳的态度,明白这些特性会促进更健康的关系模式。

当我与安妮塔、汤米或艾琳等人交谈的过程里,我首先会指出在表达果断式愤怒时需要带着一种理解,即它对于生活的长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后我再指出一种它常见的弊端。“当你讲话或行事果断时,其他人不一定会赞赏你力图达成的目标。要谨记人类的本性会把我们拽进自私的轨道,由此可以预见的是感知你果断态度的一方可能会以更强硬的态度来回应你,而想要推进他们自己的计划。而且,他们可能发觉既然不能控制你,拿你没办法,就决定不管你了。”

由于讨好者的自尊与别人的认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要他们消化那个方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还向他们指明,假如为了获得别人的肯定而不得不抑制他们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受的话,那么他们其实没有真正地得到认可,接受的却是一种有条件制约的、不可靠的形式的苟同。

在上一章中我们探讨了罪疚感、恐惧感或焦虑感如何导致了你的讨好行为,然而,你同样需要考虑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你的不健康行为方式可能是被培养出来的,原因是你生活中的关键人物不想为均衡的人际关系付出必要的努力。无论对象是家长、配偶或朋友,他们在面临成长和变化时,表现出他们自身的不安,而试图把你置于一个不健康的处境中。

例如,安妮塔意识到他父亲强迫她屈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不想任何人暗示他可能做错了的缘故。他受到自身难以觉察的不安的推动,才引导她相信独立思考对她是没有好处的。然而,通过咨询之后安妮塔发现,倘若她继续保持不平衡的讨好行为,不仅会妨碍到个人的成长,也会促使她父亲永远地依附那种不稳固的、有害的生活方式。因此,她下定决心,既然不能使他形成一种全新的关系模式,但至少可以和他展开更成熟的沟通交流。只有这样,她才能摆脱他们之间的关系给她带来的不利影响。尽管,她明白他可能在一开始对她新建立起的自信心产生抗拒感,但是她觉察到再也不能按照旧有的原则继续心安理得地过活了。

由于她对果断有了全新的理解,安妮塔开始在回应丈夫和父亲的方式上做出了一些具体的改变,例如:

当她的爸爸因她花钱买了新的厨房器具而责备她时,她会说,“爸爸,我知道厨房用具对你来说不重要,但那是我渴望已久的,而且我对新购置的用具感到很满意。”换作在过去,她只好一个人焦虑不安。

·有一次他的爸爸叱责了安妮塔的女儿,因为她不想吃有椰子配料的食物。在以前她会说些好话来平息他紧张的情绪,但这回安妮塔私下找了父亲,说,“那是我已经和梅丽莎决定好的事情,所以请尊重我已作的决定。”

这些沟通形式对安妮塔来说是耳目一新的,在一开始,改变难免会令人感到不自在。然而她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必须坦诚面对她的父亲,坐视不管的结果只会是让怨恨与日俱增。她还意识到严重的讨好行为实际上损害了她的情绪健康,何况压制她合理的观点会危及未来与父亲的关系。

要想将果断融入你的生活,你必须重新思索在过往人们传达的信息中,有哪些可能阻挠了你情绪的表达。

比如,你真的相信你的独特性就表示你错了吗?

·你不能追求自我满足感,这是真的吗?

·和睦共处真的要完全顺从才行吗?

就在你克服这些或其他难题的时候,你大概断定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而必须去坦诚地维护你的价值观、需求和信念等其他人试图否定的特性才有可能实现。

好选择2、懂得适时放下你的愤怒感

有的时候你感到愤怒是出于正当的缘由,其换来的结果却是苍白无效的。设想一下,假如一位同事的心情糟糕至极,在这诸事不顺的一天里,他甚至忘记了要完成某项工作的承诺,也扰乱了你美好的一天。你很肯定自己有理由感到气恼或沮丧,不过事态没有严重到与之对峙的程度。况且,事实摆明这位同事没有心情接受你要说的话。所以,你放下了愤怒感。

这会是一种好的选择吗?是的。明智慎重地选择你要交战的对象是一种成熟的象征。尽管其他人可能并不总是用毕恭毕敬的方式对待你,但是你的自尊心也没有脆弱到非要去对抗每一次冲突的程度。有时,你选择不卷入失败或无关紧要的交流中,或许是维护个人尊严的最明智的决定。

为了放下愤怒感,你可选择替代的办法为:

·接受人无完人的事实

·认识到你对别人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赞同宽容的可贵性

·懂得何时不在一个问题上较真

·将友善摆在烦躁或易怒之前

·与缺点共存

·理性地对其他人抱有期望

·摒弃你对事物的控制欲

当你放下愤怒感时,并没有因此否认了你的感受。相反的,你只是向其他对你更重要的特质屈服了:爱、容忍、慈悲等等。我们要抛去愤怒的负面特征,以友善和宽容取而代之。一旦你具备了果断的特性并且懂得如何放下愤怒感,就表明你在讨好的行为中得到了适宜的平衡。

在和艾琳交谈时,我发现她有一个许多讨好者通常都会犯的错误:“即使很多年来我似乎没有对沃特发过脾气,但到头来感觉更加苦闷了。所以放下愤怒是没有用的啊!”然后她列举了在他不开心时她是如何保持沉默的例子,或者在他对她家人表现得无礼时,把指责他的机会白白地流失了。

我向她解释说:“许多人把放下愤怒和压抑愤怒混为一谈。当你抑制愤怒的时候,你的选择是担惊受怕和虚假的。你力图投射出一个不真实的形象。而当你放下愤怒时,你所做的是重新考虑优先的事项。换句话说,你自觉地选择了更高的价值标准而放弃了愤怒。你认识到愤怒是合理的,并且当时你在情感、精神或关系模式上有其他更重要的目的需达成。”

讨好者要想真正地放下愤怒感,首先,他们要感到满足,是因为他们不遗余力地变得果断,是因为他们坦诚地面对他们的价值感、正当的需求和基本的原则。然后,他们才能再进一步选择何为比较温和或减少冲突的沟通方式。

我告诉艾琳说:“我希望你懂得放下愤怒并不是要你不忠实于你自己的感受。在我的印象中,当和沃特在一起时,你会保持安静或表现得顺从以求得和睦共处,但那并不意味着你放下了愤怒。我希望,如果可以的话,你在表现出果断、无畏和坚定的态度时也感受到自由。我不想让你在使别人免受不安的困扰时丧失了对你自己的尊重。放下愤怒是选择了爱,而不是选择了失败。”

在你个人成长的岁月里,你可能没有受到过相关的训练,没有理会愤怒的意义以及将糟糕的选择从好的之中筛除的办法。尽管如此,即使你在过去缺乏训练,仍然可以从现在开始认清你其实不必将愤怒封存于心,你只需大肆破坏你的关系模式即可。其他人也许不赞同你在愤怒管理方面做出的健康选择,但无论如何那也不能阻挠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下一章中,我们将深入地探索你为何将自己作正确决定的权利让与他人,以及你要如何重拾你自主的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