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 Mingbao. “Visual Agency and Ideological Fantasy in Three Films by Zhang Yimou.” In Wimal Dissanayake, ed., Narratives of Agency: Self-Making in China, India, and Japan, pp. 56-73.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Yu Hua. To Live. Tran. Michael Berry. New York: Anchor, 2004.
Zhang, Xudong. “Ideology and Utopia in Zhang Yimou’s Red Sorghum.” In Xudong Zhang, Chinese Modernism in the Era of Reforms, pp. 306-328.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Zhang, Yinjin. “Ideology of the Body in Red Sorghum: National Allegory, National Roots, and Third Cinema.” East-West Film Journal 4, no. 2 (June 1989): 38-53.
——. “Seductions of the Body: Fashionging Ethnographic Cinema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Yingjin Zhang, Screening China: Critical Interventions, 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pp. 207-251.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2.
Zhengxing, Faye. “The Point of View in Shanghai Trial.” Asian Cinema 9, no. 2 (Spring 1998): 16-28.
王斌,《活着:一部电影的诞生》,台北:国际村,1994。
──,《张艺谋这个人》,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王一川,《谁导演了张艺谋神话?》,收录于李天铎编的《当代华语电影论述》,页323—333,台北:时报出版,1996。
───,《张艺谋神话的终结:审美与文化视野中的张艺谋电影》,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合著,《论张艺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合著,《为艺谋不为稻粱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合著,《笑论“英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江风,《英雄制作全记录》,香港:利源书报社,2002。
李叙、顾晓鸣编,《“无名”斗“英雄”:张艺谋〈英雄〉拆解》,南昌:21世纪出版社,2003。
李冯,《十面埋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英雄》,北京:中国出版社,2002。
──,《菊豆、秋菊打官司:刘恒影视作品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李尔葳,《直面张艺谋:张艺谋的电影世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直面巩俐:巩俐的电影世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张艺谋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璀璨的风景线》,济南:山东出版社,1998。
林邵峰,《视觉英雄张艺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施祥生,《一个都不能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张久英,《翻拍张艺谋》,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1。
张明编,《与张艺谋对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张靓蓓,〈谱奏土地与人民的交响乐章〉,《梦想的定格:十位跃上世界影坛的华人导演》,页128—161,台北:新自然主义,2004。
陈墨,《张艺谋电影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张艺谋的电影世界:青春的呼喊》,台北,风云时代出版,2006。
焦雄屏,《红高粱》,台北:万象图书,1992。
鲍十,《拜庄》,哈尔滨:北方文艺,1999。
1参见Evans Chan (陈耀成), “Zhang Yimou’s ‘Hero’ and the Temptations of Fascism.” Film International 8 (February 2004,www.filmint.nu)。
2黑五类是“文革”时对五种人贴的标签:“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
3关于倪震对第五代导演的能力与发展的观察可参见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作家出版社,2002。
4编注:和田惠美,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1985年凭黑泽明的《乱》勇夺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近年参与多部华语片,如《白发魔女传》、《宋家王朝》(1997)、《十面埋伏》、《英雄》、《吴清源》等。
5程小东(1953— ),香港著名武术指导、导演,原为替身演员,之后成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动作指导和导演。导演作品有《生死决 》(1982)、《倩女幽魂》、《秦俑》、《笑傲江湖II之东方不败》(1991)、《赤裸武器》(2002)。
6编注:董玮,香港著名武术指导、导演、演员。武指作品有《英雄本色》(1986)、《旺角卡门》(1988)、《刀》(1995)、《神偷谍影》(1997)、《无极》(2005)等,导演作品有《杀手之王》(1998)等。
7编注:赵小丁,摄影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作品有《开往春天的地铁》(2002)、《英雄》、《千里走单骑》、《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
8编注:《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妻妾成群》;《秋菊打官司》改编自陈源斌的《万家诉讼》;鲍十与张艺谋合作了《我的父亲母亲》;李冯则合作了《英雄》、《十面埋伏》;鬼子合作了《幸福时光》。
9编注:《大闹天宫》,改编自《西游记》的动画,导演是中国动画界享有盛誉的万氏兄弟之一万籁鸣,从1961年到1964年,历时四年时间创作完成。
10编注:李保田(1946— ),著名演员,1960年开始在徐州的剧团学习丑角,198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干部进修班,活跃于中国影视界。电影作品有《人•鬼•情》(1987)、《菊豆》、《葛老爷子》(1993)、《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
11编注:高仓健(1931— ),日本著名演员。1956年主演《电光空手道》开始崭露头角,是个极优秀且多产的演员,擅长演绎沉默寡言的硬汉角色。主要电影作品有《幸福的黄手帕》(1977)、《远山的呼唤》(1980)、《驿》(1981)、《南极物语》(1983)、《夜叉》(1985)、《黑雨》(Black Rain, 1989)、《铁道员》(1999)等。
12编注:佐藤纯弥(1932— ),日本导演。1962年从影,导演三十多部电影,如《人性的证明》(1977)、《野性的证明》(1978)、《一盘没有下完的棋》(1982)、《空海》(1984)、《敦煌》(1988)等。
13编注:邹静之(1952— ),作家、编剧。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歌剧《夜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