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疯狂人类进化史 » 疯狂人类进化史全文在线阅读

《疯狂人类进化史》黑皮肤下的重重内幕

关灯直达底部

太阳光谱中有一部分是紫外线,中波紫外线能直接被皮肤细胞中的DNA吸收,造成DNA损伤;长波紫外线虽然不能被DNA吸收,却能激发皮肤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使DNA的损伤雪上加霜。这两种损伤都可以使细胞发生突变,进而引发皮肤癌。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长期日晒与皮肤癌之间的关系已被很多研究所确认,皮肤癌大多发生在暴露部位。白种人因此对太阳又爱又恨,他们涂掉的防晒霜远多于黑种人与黄种人。他们躺在海滩上尽情享受阳光的同时,心里却充满了惶恐与不安——白种人皮肤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黑种人。

远古人类没有防晒霜,为了避免紫外线伤害,他们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个措施就是合成黑色素。

黑色素由皮肤黑色素细胞产生,可强力吸收紫外线,大幅降低紫外线对DNA的伤害,就像是给DNA撑起了一把小阳伞。不只如此,黑色素还能消除自由基,给皮肤细胞提供双重保护。当然,我们并不建议因此而把自己涂成黑色,墨水完全不能起到黑色素的防护作用。

黑色素细胞本身是透明的,并且很容易呈现出来,令皮肤看起来是黑色的。另外它还有一个特点:紫外线越强烈,合成的黑色素就越多,那正是皮肤被太阳照射后会暂时变黑的罪魁祸首,也是皮肤的正常应激反应。值得庆幸的是,晒黑的过程是可逆的,在隔离了阳光之后,黑色素就会逐渐消除。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在太阳下待的时间长一点就会变成黑种人。

如果你因此就断定非洲人的皮肤黑色素细胞最多,那就大错特错了,不同地区的人种的黑色素细胞数量基本相等,区别在于黑色素颗粒含量不同。黑种人皮肤中的黑色素颗粒又大又多,比白种人多了40多倍,这些大粒黑色素遍布于各层表皮细胞内,且不易消除。黄种人和白种人皮肤中的黑色素颗粒较小,易被分解,仅存的不易分解的黑色素只分布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内,外表就不是那么黑。而黑色素颗粒的大小、多少由基因决定,这是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肤色的生物学原因。黑种人之所以合成那么多黑色素,正是为了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从而大大减少了罹患皮肤癌的风险,使得黑色皮肤在非洲受到了自然选择的青睐。

这一理论也符合大多数人的想象,通过简单的观察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非洲地处炎热地带,靠近赤道的印度南部和新几内亚人的皮肤也都很黑,似乎确实是相同的日晒造成了相同的结果。当远离赤道时,越是向两极移动,人的皮肤似乎也越来越白,到了北欧,原住民几乎全是白人——斯堪的纳维亚人据说是全世界肤色最白的人。

难道还有什么理论能比这个理论更出色地解释肤色现象吗?

但在有些科学家眼里,所有这一切都只是表象。

很多人都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得出的结论也只是表面性的结论。如果黑色皮肤的主要意义在于保护皮肤不被紫外线晒出皮肤癌,那么质疑声会紧跟而来。因为皮肤癌的发病概率很低,而且发病过程太慢,远没有呼吸道传染病的危害严重。在非洲,就算肤色较浅的人不幸得了皮肤癌,也不会立即丧命,仍有机会留下后代。此外,原始人类性成熟较早,在某些原始部落中,小孩到了4岁就要独立生活,活到20岁已经不错了,他们完全可以在小小年纪就生儿育女,而皮肤癌又很少在20岁之前发病。从遗传意义上说,黑色皮肤的保护效果并不立竿见影。

由于皮肤癌理论存在明显弱点,导致更多的人提出了更多的理论,试图解释非洲人的肤色成因,但很少有人能做到自圆其说。

有一种理论和皮肤癌理论略有不同,他们认为黑色的皮肤主要是为了防止汗腺和皮下血管被阳光灼伤。还有一种理论认为:黑色素细胞其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为人体筑起第一道免疫防线,以免被热带丛林中的霉菌或细菌感染。黑种人越黑,免疫能力就越强,越容易在热带丛林中生存下来。姑且不论黑色素细胞的免疫功能如何,假如只是为了抵挡病菌入侵,就根本没有必要合成那么多的黑色素。此外,现有证据表明,白种人的免疫能力似乎并不比黑种人低。病菌又不会因为你黑而怕了你!

还有人说:黑皮肤的重要功能其实与紫外线无关,而是为了过滤阳光中的红外线。红外线有极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皮肤直达内脏。黑色素过滤掉了过多的红外线,可以防止内脏过热。

这一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场上似乎得到了证明。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寒冷的朝鲜作战,结果战场上被冻伤的往往是黑种人;黄皮肤的中国军人在长津湖一战中也因天气寒冷而伤亡惨重,非战斗减员超过战斗损失;而白种人的表现要好得多,很少出现冻伤减员。有人认为,主要是深色皮肤阻碍了身体对红外热量的吸收,黑色皮肤的热辐射速度要比白皮肤更快,也就是散热更快,无法有效加热内脏,因此最易被冻伤。但实际上,这极有可能是对环境不适应造成的——黑种人很少生活在寒冷地区,应对寒冷的能力自然不强。作为反证,因纽特人肤色并不白,照样能在北极圈内很好地生活。

还有一个最让人意想不到的理论,说黑色皮肤可能是一种伪装,甚至是对黑猩猩的模仿,可以让非洲人在丛林中更好地保护自己,悄悄接近猎物时不容易被发现。这似乎有点道理,电影中的江湖大盗在夜晚活动时,都会穿上一身黑色工作服。可是,黑种人与江湖大盗的区别在于,他们主要是在白天活动,而军事迷都知道,白天最好的迷彩服并不是纯黑色,而是浅绿色花纹。大白天一个全黑色的身影在绿色草原上快速穿梭,是不是太过招摇了呢?还有一个因素使这个理论更加扑朔迷离——很多野兽原本是色盲,眼里只有黑白两色,那么白色也应该是一种伪装才对,在非洲也应该有一席之地,共同呈现一个黑白相间的非洲。然而事实却是:非洲土著几乎是清一色的黑种人,而绝大多数白种人都是后来移民过去的,或者只是短期旅游。

这意味着各种理论提到的限制因素,几乎都不是白皮肤的主力杀手,肯定还有更厉害的杀手在暗中潜伏,不声不响地慢慢干掉了曾在非洲生活过的皮肤不是那么黑的人。

另一些科学家相信,原始人类在非洲遇到的最厉害的“杀手”是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个维生素家族的总称,既然称为家族,肯定有很多成员。根据发现的时间先后,按老大老二老三的顺序一直向后排,排行第三的被称为维生素D3,对阳光中的紫外线尤其敏感,是最重要的一种维生素D。为了行文简洁,在这里只用维生素D代表诸多家族成员,不再分别讨论它们更加细致的功能。

其实,麻烦不在于维生素D种类很多,而在于人体不能自行合成这种物质,只能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将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前体。前体的意思就是,那还不是维生素D本尊,并不具备生化活性,还要在肝脏中处理一下,再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经过进一步加工才能变成真正的维生素D。接下来,它们将参与人体的很多代谢活动,特别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强化骨质强度。

简洁点儿说,就是维生素D可以让骨头变得更结实。如果人体缺少维生素D,最直接的表现是骨软化症和佝偻病,患者容易跌倒和骨折,大大增加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机会。因此,维生素D曾被称为佝偻病维生素。

佝偻病本身并不会立即致命,一个病歪歪的佝偻病人仍然是一个活人,但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对女性来说,会造成骨盆畸形,并因此导致生殖失败。佝偻病人虽然可能会撑上一段时间,却很难留下后代,那是比皮肤癌更为残酷的自然压力,并已被远征格陵兰岛的早期白人殖民者用惨烈的方式加以证明。当时他们自以为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强悍的体魄克服了严酷的天气,顺利征服了格陵兰岛,但后来他们都消失了。对遗骸的调查表明,他们的骨盆出现了严重的畸形,原因是格陵兰岛靠近北极,光照严重不足,殖民者长期得不到充足的紫外线照射,难以转化出足够的维生素D,结果全都得了佝偻病。这一并不可怕的疾病,彻底灭绝了这些早期殖民者。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缺少维生素D时,不只会造成佝偻病,罹患癌症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此外还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很多疾病都密切关联。

因此,补充维生素D很重要。问题是人类无法从食物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好在我们还有一条最经济实惠的补充途径——晒太阳。

这种解决方法简单而且有效。正常人一天只要晒十几分钟太阳,就可以转化出足够使用的维生素D。所以,晒太阳绝不是小问题,小学生要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连监狱里的犯人都要保证一定的放风时间。

或许有人会问:这逻辑是不是说反了?既然晒太阳能得到维生素D,那大家都去晒太阳就是了,非洲人干吗还要那么黑呢?那样岂不是会过滤大量的紫外线,让阳光没有用武之地吗?

问题仍然出在维生素D身上,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人体虽然需要很多维生素D,却远没有达到多多益善的境界。一旦合成的维生素D超过了机体的需求,就不得不通过肾脏处理后经尿液排出体外。肾脏其实就是人体内的污水处理厂。可以想象,合成的维生素D数量越多,肾脏的工作负担就会越重,无原则的强烈阳光照射会使肾脏出现慢性衰竭,最终连累个体一起崩溃。可见,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是刚性需求,来不得半点儿妥协,但是又不能生产过量,不然也会出现间接的致命后果。

如果不想出现慢性肾衰竭,人体就要控制维生素D的生成量。而在生产维生素D的流水线上,很多环节人力无法控制——人不能让阳光中的紫外线自动消失,也无法不在太阳下行走,生产维生素D的胆固醇又是细胞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只能是设法滤去阳光中多余的紫外线。为达此目的,就必须增加黑色素。凡是黑色素不够的人——也就是不合时宜地出现在非洲的白种人——命运可能会非常悲惨,就算他们没有被晒出皮肤癌,也极有可能由于合成过多的维生素D而被慢性肾衰竭拖累至死。

现在,非洲人的黑皮肤有了更充足的理由:丰富的黑色素不但能滤去多余的紫外线以预防皮肤癌,而且能防止合成过量的维生素D。

这似乎也是不同地区存在不同肤色的原因之一:走出非洲的人类只能节制黑色素的合成,以防屏蔽更多的紫外线。不同地区光线强度不同,居民的黑色素含量也必然不同——适量的黑色素意味着适量的紫外线与适量的维生素D。如今,肤色的自然分布似乎是最好的例证:赤道地区的居民皮肤很黑;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居民肤色稍浅,呈黄色或棕色,而且容易被晒黑;而欧洲和极地周围的人肤色更浅,呈明显的白色,因为那里的阳光最为暗淡。为了得到更多的阳光照射,他们不只皮肤变白,连头发也从黑色变成了金黄、灰色或银白色,此类淡色头发更易于阳光穿过,更好地促进维生素D转化,甚至更有效地加热大脑。而非洲人黑色卷曲的头发却是用来隔绝阳光的。

维生素D还能很好地解释女人的皮肤为什么比男人白皙。无论天涯海角,几乎所有种族的女性,肤色都要比当地的男性白一些。这一现象曾激起过很多争论,且争论仍在继续。维生素D理论现在也插了一脚。道理很简单,女人在怀孕和哺乳时要得到比平时更多的钙,不但要供给自己使用,还要给孩子准备一份,她们因而要比男人得到更多的维生素D,也就是需要更多的紫外线,她们有理由把皮肤变得更白。

男人偏爱白皮肤女人的终极原因是,他们喜欢的其实是能给下一代提供更多钙的能力。

到了这里,维生素D理论对肤色现象做出的解释是不是已经让你心服口服了呢?

但是,这个理论仍然有欠缺。

反对者指出:根据计算,如果非洲人仅仅要控制机体维生素D的适当产量,肤色深度就必须处于某个平衡点,那就是最佳肤色,使他们刚好能吸收到合适剂量的紫外线,不能多也不能少。但计算结果表明,理论上,非洲人的肤色可以更白一点,那样生产的维生素D的量才是最合适的——不多,也不少。

就是说,要是只有维生素D的影响,非洲人的皮肤就不应该这么黑。

另外,慢性肾衰竭与皮肤癌类似,不会立即致命,留下后代的机会总还是有的。何况,现代非洲已经有很多白种人和黄种人入住,他们都没有出现明显的维生素D中毒现象。

那非洲人的皮肤为什么要这么黑呢?难道在维生素D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肤色杀手吗?

只要有另一个,就可能还有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的杀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