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元宗二。
○(甲子)五年春正月丁丑朔放朝贺。
壬辰亲设仁王道场于内殿。
己亥醮太一于内殿。
二月壬子京城地震。
己未燃灯王如奉恩寺。
丙寅韩就还自蒙古帝赐西锦一* {段}历日一本诏曰: "献岁发春式 三阳之会对时育物宜同一视之仁 尔外方忠于内附肇因正旦庸展贺仪方使介之还归* {须} 书之播告今赐卿中统五年历日一道卿其若稽古典敬授民时劝彼东隅之氓勤于南亩之事茂迎和气 及康年时乃之休惟朕以 。"
己巳亲设消灾道场于内殿。
三月己卯亲醮三界于内殿。
辛卯幸贤圣寺。
戊戌幸干圣福灵二寺。
癸卯幸普济寺。
夏四月丁未幸妙通寺。
乙卯遣礼宾卿金禄延如蒙古谢赐历日西锦。
戊辰太白昼见经天。
五月庚辰蒙古遣官人胡都多乙者礼部员外郞赵泰康和尙等来辛巳受诏于大观殿诏曰: "朝觐诸侯之大典也朕缵承丕緖于今五年第以兵兴有所不暇近西北诸王率众款附拟今岁朝王公群牧于上都卿宜乘驲而来庸修世见之礼尙无濡滞。"
丙戌宴蒙使。
己丑蒙使胡都康和尙先还王饯于郊外以国子祭酒张镒译语郞将康允绍伴行附表曰: "华使鼎至疾于星火之驰玺书带来谕以风云之会颁宣已往舞蹈惟勤伏念臣依荫上朝抚封东 万宇皆归于覆焘仰化无遗三韩别荷于矜怜衔恩罔极向也躬 而将返俄然语及于再朝而臣奏云: '退修离散之残民咸使出居于旧土讫有所定 往乎来 ' 恭承明训以旋归爰示小邦之形状兵戎饥疫之相压三十年垂尽耗亡山海荡流之孑遗四五载 能招集完复经营之未旣往还使佐之实观今被招征实增兢悚有召不宜于俟驾应是当趣于登途然薄贽单装亦岂残藩之易办遐程酷暑亮非劣质之能戡要 辰方朝邃阙 此私便之 徇亦专恕 之恃优惟冀至仁永加深 且献金锺金盂各三只白银锺四只银盂十只眞紫罗三匹。"
戊戌赐金周鼎等及第。
亲设消 道场于内殿。
壬寅移御长峯宫。
癸卯始设大佛顶五星道场于三郞城假阙凡四月。
是月盗起横川杀横及洪川二县民三十余人初横川民屎加大有八子一壻居山谷*闲九人渔猎以生洪横人疾之诉于道内巡行夜别抄指挥请捕之至其家会九人出猎惟取父母妻子尽杀之于是九人谋报 遂起为盗至忠淸道夜涉箪浅疑为狄兵朝野惊扰使夜别抄探之乃知。
六月乙巳王如奉恩寺。
丙午幸三郞城五星道场。
庚戌移御妙智寺又亲醮于磨利山堑城。
辛亥移御神泥洞假阙设大佛顶五星道场。
壬子设大日王道场于穴口寺乙卯亲幸行香。
丙辰还御长峯宫宥境内二罪以下。
秋七月癸酉朔蒙古使多乙者赵泰等还欲到大夫营以待王行。
甲戌彗星见于艮方至九月乙酉凡七十二日乃灭。
庚辰以兪千遇知御史台事; 柳洪休为殿中监。
癸巳制曰: "朕以 德临 三韩于今五载为保社稷万民将亲朝于万里絶域宜以殊恩覃及中外今七月二十一日昧爽以前斩绞徒流以下咸赦除之。"
己亥宣旨曰: "自祖圣以来全仗佛敎密护延基夫仁王般若偏为护国安民最胜法文如经所说百师子等法宝威仪乃道场之急具也往者移都时师子座不能输入及乎法筵仪不如法金俊为寡人亲朝欲设仁王法会印成是经新旧译各一百二部造师子座一百彩 妆饰至于供具衣物无不精备忠诚深重以金俊丘史十人许初入仕十人眞拜把领亲侍二十人假着 头造成监役人皆赐爵诸色匠人亦赐物有差。"
庚子亲设仁王道场于大观殿。
八月乙巳命 知政事金俊为敎定别监* {纠}察国家非违。
壬子守司空左仆射朴松庇罢以枢密院使李应韶代之。
癸丑王如蒙古太子诸王文武百僚至梯浦辞命金俊先入京使之监国。
政堂文学致仕郑芝卒谥章宪。
庚午宫主幸妙通普济二寺为王祈福。
九月庚子王至燕都谒帝帝再亲宴又赐宴中书省仍赐匹锦下及侍从臣僚。
冬十月戊申上将军申思佺赍诏书还自蒙古帝改元为至元大赦天下。
己未王辞于万寿山殿帝赐骆驼十头。
辛酉地震。
十一月庚寅 知政事致仕朴成梓卒。
癸巳 知政事致仕崔永卒谥庄平。
十二月丙午枢密院副使韩就等六人率夜别抄迎驾于义州。
壬戌王至自蒙古次梯浦馆太子及诸王迎驾癸亥王发梯浦内学博谕正录等率七管诸生外学十二徒中敎导等率进士生徒各上表及歌谣致仕宰枢三品员等迎于郊外八坊厢两部奏乐争呈百 王驻辇彩棚前观乐至 还宫赐八坊厢白金各二斤娼女乐工赐物有差翌日百官表贺。
丁卯以金俊壻任资忠特授掖庭内寺伯赐红 改名资辅赐扈从亲朝臣僚及卒徒米有差。
○(乙丑)六年春正月乙未遣广平公恂大将军金方庆中书舍人张镒等如蒙古谢恩献方物。
以金俊为侍中。
二月辛丑朔亲设灵宝道场于神格殿。
丙辰燃灯王如奉恩寺。
三月庚午朔幸贤圣寺。
癸未亲醮三界于内殿。
甲申幸干圣福灵二寺。
乙酉设功德天道场于内殿。
戊子咸宁节金俊使将军李 进御膳酒果极为侈盛赐 带一腰。
辛卯幸普济寺。
夏四月庚子朔亲设消 道场。
癸卯 有司: "景灵殿仁明二圣眞容失次已久始令顺祀。"
戊申幸王轮寺。
己未有一小君犯禁台吏折辱之王不能禁下街衢狱。 国制宫人侍幸而有子则祝发为僧称为小君。
庚申太子邀宴安庆公奏乐达曙。 国俗以道家说每至是日必会飮彻夜不寐谓之守庚申太子亦徇时俗时议非之。
五月己巳朔广平公恂大将军金方庆还自蒙古帝厚慰遣之中外称庆。
秋七月丁未朔倭寇南道沿海州郡命将军安洪敏等率三别抄军御之。
己未幸妙通寺。
冬十月庚午御便殿遣平章事李藏用左仆射蔡桢册金俊为海阳侯。
丙子太子集诸生徒赋诗选进士宣招等五人。
辛巳刑部郞中崔资庆崔禄兴大官丞崔松峻等坐赃流于岛。
庚寅遣侍御史李颖郞将金靖如蒙古贺正。
十一月壬子亲设百座仁王道场。
○(丙寅)七年春正月丙辰始阳侯 卒。
二月戊寅燃灯王如奉恩寺。
癸巳平章事致仕金之岱卒。
三月己酉幸干圣福灵二寺。
庚戌赦二罪以下。
夏四月癸酉幸普济寺。
五月丙午赐闵渍等及第。
六月庚午遣大将军朴琪如蒙古贺节日。
八月癸亥将军车松佑获宋贼船一 杀七十余人擒五人。
壬申亲设消 道场。
甲申幸贤圣寺。
戊子幸干圣福灵二寺。
九月戊戌谒景灵殿。
丁未幸王轮寺。
壬子幸普济寺。
丙辰设祈恩道场于内*场{殿}。
己未幸妙通寺。
冬十月壬戌狐鸣于寝殿。
己巳亲设消 道场于内殿。
癸酉设佛顶道场于内殿。
乙亥设禅于内殿。
壬午亲设消 道场以* {禳}星变又醮于神格殿。
十一月己亥遣侍郞张镒如蒙古贺正。
辛丑以洪瑨为兵部尙书; 李之 为刑部尙书。
壬寅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癸丑蒙古遣黑的殷弘等来诏曰: "今尔国人赵 来告: '日本与尔国为近邻典章政治有足嘉者汉唐而下亦或通使中国。' 故今遣黑的等往日本欲与通和卿其道达去使以彻彼疆开悟东方向风慕义兹事之责卿宜任之勿以风涛险阻为辞勿以未尝通好为解恐彼不顺命有阻去使为托卿之忠诚于斯可见卿其勉之。"
乙卯判枢密院事崔允恺卒。
丙辰命枢密院副使宋君斐侍御史金赞等与黑的等往日本。
济州星主来见甲子遣正言玄锡以星主如蒙古。
癸酉枢密院副使洪瑨卒。
○(丁卯)八年春正月宋君斐金赞与蒙使至巨济松边浦畏风涛之险遂还王又令君斐随黑的如蒙古奏曰: "诏旨所谕道达使臣通好日本事谨遣陪臣宋君斐等伴使臣以往至巨济县遥望对马岛见大洋万里风涛蹴天意谓危险若此安可奉上国使臣冒险轻进虽至对马岛彼俗顽 无礼义设有不轨将如之何是以与俱而还且日本素与小邦未尝通好但对马岛人时因贸易往来金州耳。 小邦自陛下卽祚以来深蒙仁恤三十年兵革之余稍得苏息 存喘圣恩天大誓欲报 如有可为之势而不尽心力有如天日。"
秋七月遣秘书监郭如弼如蒙古贺圣节。
八月丙辰朔黑的殷弘及宋君斐等复来。 帝谕曰: "向者遣使招怀日本委卿向导不意卿以辞为解遂令徒还意者日本旣通好则必尽知尔国虚实故托以他辞然尔国人在京师者不少卿之计亦 矣且天命难谌人道贵诚卿先后食言多矣宜自省焉今日本之事一委于卿卿其体朕此意通谕日本以必得要领为期卿尝有言圣恩天大誓欲报 此非报 而何 "
丙寅宴蒙使。
丁丑移御庆原公第。
遣起居舍人潘阜赍蒙古书及国书如日本蒙古书曰: "大蒙古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尙务讲信修睦 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远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朕卽位之初以高丽无辜之民久 锋镝卽令罢兵还其疆域返其 倪高丽君臣感戴来朝义虽君臣欢若父子计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丽朕之东藩也日本密迩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尙恐王国知之未审故遣使持书布告朕志冀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好岂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 国书曰: "我国臣事蒙古大国 正朔有年矣皇帝仁明以天下为一家视远如迩日月所照咸仰其德。 今欲通好于贵国而诏寡人云: '日本与高丽为邻典章政治有足嘉者汉唐而下屡通中国故特遣书以往勿以风涛阻险为辞。' 其旨严切兹不获已遣某官某奉皇帝书前去贵国之通好中国无代无之 今皇帝之欲通好贵国者非利其贡献盖欲以无外之名高于天下耳若得贵国之通好必厚待之其遣一介之士以往观之何如也贵国商酌焉。"
九月乙酉朔金俊以忠淸道按察使边保不从私谒白王流之乃以夜别抄指谕金革精代之。
王在庆原公第第与御史大夫兪千遇家相接王幸千遇林亭东宫陪游见其淸胜留诗一首千遇及文臣和进。
丁未蒙古遣必 赤廉 鲁迷失海牙等九人来诏曰: "朕闻卿国阿吉儿合蒙合[鱼名似牛]遣使驰驿往取可为供奉其或有阙卽当采捕庸附以归。" 或称患脚 者以其皮作靴则立愈盖帝有是疾故求之。
冬十月甲寅廉 鲁等还王附表献阿吉儿合蒙合皮十七领。
丙辰幸干圣寺。
丁巳宥金俊所流诸岛罪人。
癸亥设佛顶道场于内殿。
庚午亲设百座仁王道场。
丁丑幸普济寺。
壬午命监修国史李藏用同修国史柳璥修撰官金坵许珙修神熙康三代实录。
十一月甲午遣弟安庆公 如蒙古贺正因告更遣潘阜使于日本。
○(戊辰)九年春正月庚寅平章事崔 卒。
己亥以李藏用为门下侍中。
闰月己未移御辰 宫。
二月壬辰燃灯王如奉恩寺寒食在望故先三日行之。
戊戌设消 道场于内殿。
壬寅安庆公 还自蒙古赐王西锦一匹历日一道初帝以赵 之 怒不解亲 曰: "前日尔国所奏朕今说之尔其详听尔等闻我蒙古中有叛者辄来 诱人谁不知尔国诚降则当出军助战转粮请达鲁花赤点数民户尔胡不然尔国曾于先帝时遣王 为质朕所知也先帝 尔王亲朝尔王不能亲朝以我有兄弟之乱也尔王到京兆府还归朕之所护尔王所知人而不知有德可谓人乎 尔王奏云: '我国地窄今西京入排屯田军民尽令还归则当召集残民力农三年然后复都旧京。' 今屯田军马尽还果还旧京乎 朕使至尔国则尔使人围守眞降之意当如是耶 尔国来聘朕亦使人守汝使乎 和尙奏云: '尔等赍来国 纻布 于旧额又甚 恶。' 何也 尔国素称知礼义今乃若尔可乎 相战人所不好尔欲好战当约其地也尔与日本交通尔国人来居此者无不知之尔于前日何言未尝交通以欺朕乎尔等所奏皆是妄说不必* 也。"
丙午将军周瑄通其叔父周永赉妻大氏事觉御史台执大氏鞫之死于狱中遂斩瑄判卫尉寺事李舒亦通大氏及其二女曾流海岛而还至是赖其壻大将军金洪就营救得免。
以金方庆判礼宾省事北界兵马使。
三月癸丑守司空左仆射朴伦卒。
庚申幸福灵寺。
置出排都监于古京。
枢密院副使崔澄卒。
壬申蒙古遣北京路摠管兼大定府尹于也孙脱礼部郞中孟甲等来诏曰: "朕惟天道难谌人道贵诚而卿之事朕率以饰辞见欺朕若受其欺而不言是朕亦不以诚遇卿也故于卿弟 面数其事无有所隐向卿自请: '撤兵三年当去水就陆。' 撤兵之请旣已从之。 就陆之期今几年矣以前言无征是用为问卿意必曰: '舍险卽夷则虑致不虞。' 或未取信听其所止惟我太祖成吉思皇帝制度凡内属之国纳质助军输粮设驿供户数籍置达鲁花赤已尝明谕之矣。 继有来章称: ' 民生稍集然后惟命是从。' 稽留至今不以诚言见报闻汝国之政例在左右得非为所梗蔽使卿不闻欤抑卿寔闻之而未之思欤是岂爱而身利而国者也且纳质之事惟我太宗皇帝朝王 等已入质代老补亡固自有例其驿传亦粗立自余率未奉行。 今我朝方问罪于宋其助士卒舟舰自量能办多少所输粮饷则就为储积及达鲁花赤户版之事卿意谓何今特遣使持诏以往当尽情实令海阳公金俊侍中李藏用赍奏章具以悉闻。" 是时帝 金俊父子及其弟 皆赴京师。
丁丑门下侍郞平章事致仕金起孙卒。
夏四月丙戌王饯蒙使于郊。
遣侍中李藏用从于也孙脱如蒙古上表略曰: "惟天为大仰之常畏于下临凡物不平鸣也必哀于上听其就陆之事则已于古邑复其居以经营。 助师之命则虽是残民随所有而检备其办舟舰输粮饷之事则惟力是任亦期将供。 其或请达鲁花赤供户版之事则方始出排诚未暇于修葺俟其毕就亦当从而 裁。 乃若陪臣海阳公金俊侍中李藏用赍表进朝事藏用则乃明训之辄承偕使臣而前去金俊则适都家之迁设方管领以指挥 剧务讫有所成而小臣将率以造。"
丁酉还御本阙设华严神众道场。
乙巳赐尹承管等及第。
己酉亲设道场于内亭鎭兵祈福。
五月甲寅雨雹。
乙亥设仁王道场于内殿。
六月壬午王如奉恩寺。
丁亥亲设消 道场。
乙巳蒙古遣吾都止偕藏用来课战舰之数与军额。
秋七月丁卯起居舍人潘阜还自日本遣阁门使孙世贞郞将吴惟硕等如蒙古贺节日又遣潘阜偕行上书曰: "向诏臣以宣谕日本臣卽差陪臣潘阜奉皇帝玺书幷赍臣书及国 以前年九月二十三日发船而往至今年七月十八日回来云: '自到彼境便不纳王都留置西偏大宰府者凡五月馆待甚薄授以诏旨而无报章又赠国 多方告谕竟不听逼而送之以故不得要领而还。' 未副圣虑惶惧实深辄兹差充陪臣潘阜等以奏。"
八月遣大将军崔东秀随吾都止如蒙古奏略曰: "顾惟小邦虽在全盛之时人民尙寡 自辛卯三十年来兵疫相仍丧亡太多惟兹编户之孑遗仅复农畦之生业其隶于兵卫亦未有丁壮骁勇者然重违帝 多方调发仅得万人其舟舰则已委沿海官吏方始 材营造。"
冬十月戊寅朔日食。"
庚寅蒙古遣明威将军都统领脱朶儿武德将军统领王国昌武略将军副统领刘杰等十四人来诏曰: "卿遣崔东秀来奏备兵一万造船一千只事今特遣脱朶儿等就彼整阅军数点视舟舰其所造船只听去官指 如耽罗已与造船之役不必烦重如其不与卽令别造百 其军兵船只整点足备或南宋或日本逆命征讨临时制宜仍差去官先行相视黑山日本道路卿亦差官护送道达。" 己亥遣郞将朴臣甫都兵马录事禹天锡从国昌刘杰等往视黑山岛。
十一月甲子蒙古遣兵部侍郞黑的礼部侍郞殷弘本国人申百川于 金裕等来。
乙丑以 知政事金佺判枢密院事; 崔瑛为团练造兵都监判事。
丁卯黑的等传诏其诏曰: "向委卿道达去使送至日本卿乃饰辞以为: '风浪险阻不可轻涉' 今潘阜等何由得达可羞可畏之事卿已为之复何言哉今来奏: '有潘阜至日本逼而送还'之语此亦安足取信今复遣黑的殷弘等充使以往期于必达卿当令重臣道达毋致如前稽阻。" 金裕等传丞相安童书来索土产药品王遣译语郞将康禧* 书偕裕行。
遣国子司业李淳益如蒙古贺正。
十二月丁丑王国昌刘杰等还自黑山。
庚辰知门下省事申思佺侍郞陈子厚起居舍人潘阜偕黑的殷弘如日本。
壬午蒙古使脱朶儿阅兵。
甲午刘杰欲阅西海道造船先行。
丙申脱朶儿还王饯于郊遣大将军张镒伴行。
丁酉诛金俊夷其族。
己亥移御辰岩宫。
群臣表贺诛金俊。
○(己巳)十年春正月癸丑诛金俊党别将金昌世许仁世流李得材吉宣甫等六人。
丙辰设消 道场于本阙。
庚申遣将军康允绍如蒙古奏诛金俊。
二月丁丑还御本阙。
乙酉将军金保宜林惟茂赵允藩崔宗绍等以后壁赐红改衔。
庚寅燃灯王如奉恩寺。
壬辰曲宴宰枢侍臣竟日极欢林衍吹唇欲猿挂于殿柱。
甲午北界诸城遣人贺诛金俊。
是月贺正使李淳益还自蒙古帝问淳益曰: "宣麟州人来言: '尔国凭朕诏旨造船将图深窜。' 信乎 " 淳益奏: "小国蒙皇帝保护至于小民安生乐业有何所憾敢怀二心 " 帝曰: "然 人之言朕亦不信。"
三月辛酉黑的及申思佺等至对马岛执倭二人以还。
甲戌幸王轮寺。
夏四月戊寅遣 知政事申思佺伴黑的以倭二人如蒙古。
甲申设百座仁王道场于内殿。
辛卯幸普济寺设五百罗汉斋。
壬辰流平章事柳璥于黑山岛籍其家又流璥子行首升及侍郞朱悦将军金珽于岛。
乙未世子谌入朝于蒙古 政蔡桢承宣林惟干大将军郑子玙郞将印公绶内官郞将金子贞牵龙行首罗裕书状官学谕金应文等从行。
壬寅太白昼见经天。
五月丙午庆尙道按察使驰报: "济州人漂风至日本还言: '日本具兵船将寇我。'" 于是遣三别抄及大角班巡戍海边又令沿海郡县筑城积谷移彰善县所藏国史于珍岛。
壬申移御辰岩宫。
六月丙子王如奉恩寺。
癸未设消 道场于本阙。
辛卯林衍杀宦者金镜崔* 流御史大夫张季烈大将军奇蕴于岛。
壬辰林衍谋不轨欲行大事会宰枢议侍中李藏用度不能止以逊位为言乙未衍 甲率三别抄六番都房诣安庆公 第会百官奉 为王忽风雨暴作拔木飞瓦衍使人逼王迁于别宫。
秋七月丙午 以林衍为敎定别监。
丁未衍又迁王于金 旧第盗内帑珍宝。
辛亥林衍遣中书舍人郭汝弼如蒙古进王逊位表略曰: "臣尝遇盛辰笃承洪造常欲率先于奉职永言报上以为心何自去年而灾变屡彰至于今日而疹病斯作多方欲救一效莫期旣以弥留恐顚 之无日如或不幸将付托于何人且元子朝觐而未还噫小邦保厘之难旷 臣父尝据祖宗典故而嘱臣曰: '苟有递代当先弟及。' 臣弟安庆公 三入天庭而亲觐累蒙圣眷之特加民望所归侯封堪守兹 遗训又循佥言乃以六月二十二日 摄国事。" 表云: "臣兄* 坐不摄生忽被阴阳之寇居常茹痛未 朝夕之虞爰以重器嘱于孱质臣实增骇惶牢执辞逊臣兄谓曰: '先父尝有治命当先弟及尔志虽固父言奚违 ' 乃命臣权守国事臣去之旣难就亦非据虽不获已假 主 之名莫敢遑居尤极临渊之抱。"
乙卯 尊王为太上王立府号曰崇宁置注簿录事各一人殿曰明和置舍人二人以东宫为寿安府置典签录事。
以崔瑛为御史大夫赵 同知枢密院事李昌庆为右仆射削御史朴烋右司谏白玄锡职以与金镜相善也。
甲子蒙古使于娄大于 等六人偕倭人来 出迎于郊初申思佺与倭人谒帝帝大喜曰: "尔国王祗 朕命使尔等往日本尔等不以险阻为辞入不测之地生还复命忠节可嘉。" 厚赐匹帛以至从卒又谓倭人曰: "尔国朝觐中国其来尙矣今朕欲尔国之来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于后耳。" 赉予甚稠 令观览宫殿旣而倭人奏云: "臣等闻有天堂佛刹正谓是也。" 帝悦又使 观燕京万寿山玉殿与诸城阙。
丁卯世子自燕京还至婆娑府。
静州官奴丁伍孚潜渡江告林衍废立世子闻之疑虑。 伍孚曰: "告奏使郭汝弼在灵州请使人见之。" 世子使同来蒙古使者七人执汝弼于灵州又执防护译语郑庇问知其实痛哭还入蒙古。
八月甲戌遣侍中李藏用如蒙古贺节日。
乙亥世子遣大将军郑子玙以书谕国人曰: "* {须}复父王位不尔则立顺安侯悰。
丁丑 知政事蔡桢以年老请于世子先还。
戊戌蒙古遣斡脱儿不花李 等与世子书状官金应文偕来诏谕文武臣僚曰: "据世子王谌来奏: '本国臣下擅废国王以其弟安庆公 为国王。' 朕初闻之以为诚伪无征未可深信国王* 嗣位以来未闻有过失苟有过失谏而不悛当控告朝廷以听我区处不告朝廷臣下擅自废置恒古以来宁有是理 今遣斡脱儿不花李 等前去详问若传闻之误王身无灾于汝何责如其果然敢有将国王与世子幷其族属一有 害者朕必无赦汝等其明谕朕心审思臣节条具以闻。"
辛丑王宴斡脱儿不花。
九月庚戌林衍遣枢密院副使金方庆大将军崔东秀偕蒙使如蒙古。 陪臣表略曰: "前王 疾大渐惟几庶将护分以延期因切辞荣而逊位 将弟及先君有言抑此藩称一日难旷而国王 苟 父王之命恐违臣子之常肆不获已而权摄保厘辄曾具由而趣腾申奏其王与世子族属之佳否伏望采王人之目覩幷贱介之口陈原实阅情轸慈加恤。"
冬十月癸酉衍释平章事柳璥枢密院副使张季烈大将军奇蕴未至京复流于他岛。
乙亥西北面兵马使营记官崔坦韩愼三和县人前校尉李延龄定远都护郞将桂文庇延州人玄孝哲等以诛林衍为名啸聚龙冈咸从三和人杀咸从县令崔元夜入 岛杀分司御史沈元浚监仓朴守奕京别抄等以叛。
辛巳 以李君伯为北界安抚使玄文革为逆贼防护将军率军一百五十人遣之。 西北面兵马使洪禄 奔还京以国子祭酒张镒代之; 李君伯畏贼不进削其职以前侍御史朴烋代之。
庚子遣侍郞陈子厚如蒙古贺正仍附奏云: "小邦西北路摠管下吏崔坦等谋逆与龙冈咸从三和愚惑之民结党擅杀咸从县令又是月五日入乱于摠管本道攻杀行台御史监仓使及幕下将士颇多掠取屯在龙冈县境多张诡说宣言: '上都出兵欲尽诛北鄙之人。' 以此 惑诸郡县日益附会背国横行顾将归咎本国而终以何等恶言往诉于朝廷耶兹所未知也节次进诣贱介之攸奏悉希圣鉴怜察。"
崔坦杀西京留守及龙灵铁宣慈五州守西北诸城官吏皆殁于贼坦诡言于蒙古使脱朶儿曰: "高丽卷土将欲深入海岛故杀诸城守欲入告于上国耳。" 于是执义州副使金孝巨等二十二人归于蒙古。
十一月壬子蒙古遣兵部侍郞黑的 莱道摠管府判官徐仲雄等十二人来诏曰: "谕高丽国王* 僚属军民顷以王* 称疾擅令安庆公 权摠国事遣使为问今使还言林衍称: '此事俱传臣所为然有权力者能行废立臣位居七人之下有何权力能行此事 ' 然不可信其言王可与安庆公 及林衍偕诣阙下面陈情实朕听其是非自有区处且闻* 无恙* 之存亡亦未可保必待来觐朕可方信已遣头辇哥国王率兵压境如逾期不至卽当穷诘首恶进兵 絶无遗。"
乙卯宰枢会林衍第议* 诏书。
庚申令三四品各以无名实封陈* 诏便宜。
壬戌林衍宴黑的于其第黑的言王复位事衍不得已会宰枢议废 复立王。
癸亥王宴黑的等使坐上座黑的等让曰: "今王太子已许尙帝女我等帝之臣也王乃帝驸马大王之父也何敢抗礼王西向我等北面王南面我等东面。" 王辞曰: "天子之使岂可下坐 " 固辞东西相对。
甲子王复位 还私第百官诣王府扈驾入阙蒙使从之观者感泣。 蒙使请观百官贺礼王服紫袍出庭向北遥谢更黄衣受贺于康安殿。
丁卯亲设佛顶道场。
戊辰遣奉御朴烋如蒙古上表略曰: "臣尝缘 质忽 沈 拟资服饵之方将见 平之效乃以臣弟 权摄国事仍驰贱介往奏元由今蒙圣德之日加更致和倪于时摄 宣累诏曲垂训谕之辞又降华 庸示征呼之宠兹复勉居于藩寄庶当寻觐于阙庭。"
十二月丙子赦二罪以下。
丁丑亲设消 道场。
己卯又设灌顶道场于内愿堂。
辛巳林衍流同知枢密院事赵 于黑山岛。
甲申以兪千遇知门下省事; 金方庆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 金炼元傅李昌庆 为枢密院副使; 金坵尹君正为左右仆射; 林惟干为右承宣; 许珙为右副承宣; 金轨金禄延为左右谏议大夫。
庚寅王如蒙古命顺安侯悰监国。
辛卯静州别将康元佐等三人来传蒙古帝诏曰: "谕高丽国龟州都领崔坦等 西京五十四城西海六城军民等。 近崔坦奏: '高丽逆臣林衍遣人诱* {胁}众庶及其妻子俱令东往。' 且曰: '若不从令当加 害。' 等审其顺逆不从逼* {胁} 诛逆党以明不贰其义可尙今坦已加 命自余吏民别 行中书省重为抚护惟尔臣庶仰体朕怀益 忠节。" 王赐元佐等各白金一斤衍亦厚慰之。
壬辰王遣右司谏朴恒偕黑的先往蒙古寄书都堂云: "予全蒙大造 觐天庭已于今月十九日上途猖蹶奔走。 近者小邦边民啸聚西都多杀守令欲逃其罪至以贝锦之辞冒 上朝凡其情状验取节次先行使介言说辨其曲直缕达天聪益加护恤永使残邦无失其民万世供职是所望也。"
丙申王至 岭驿以白银九斤金银锺各一苎布十八匹密赠黑的。
丁酉至洞仙驿遣人巡检各驿驿吏皆逃匿投于崔坦。
戊戌至炭岭坦等六人献酒驾前王不受入西京谒太祖眞殿。
○(庚午)十一年春正月辛丑朔王次博州先遣崔东秀寄书蒙古都堂曰: "今闻小邦叛民崔坦等驰告上朝托以京兵欲侵请送天兵二千许遮护而帝决已到行省矣是事不难别白予早知其叛而不一问罪者以其投附上朝也今旣上途空国而谁肯以兵来侵待臣近 龙颜仰奏一言然后遣兵未晩也安有国君躬进帝所而兵入其境百姓惊动者乎 伏望诸相国阁下以此情状具奏天聪悯予父子勤王之恳扶护始终。"
己酉李藏用金方庆郭汝弼自东京来谒行宫。
辛亥王至东京国王头辇哥赵平章等 人具纸笔请王密书废立之由王辞以手病风不书乃使译者问王王顺衍意* 云: "如表所奏。" 行省知其非实不复问。
二月辛未朔王谒帝于燕都献方物仍侍宴。
壬申王谒阙谢宴。
甲戌王上书都堂请婚曰: "往者己未年世子时方始亲朝适丁登极之际大加怜恤而俄闻先臣奄辞盛代忧惶罔极乃令臣继修藩职又于甲子年亲朝宠遇亦出常钧臣之铭感曷足形言。 今者权臣林衍擅行废立失位忧 伏蒙圣慈累遣王人诏诘其由召以亲朝以是复位而进帝眷优深倍加 慰其为感泣天地所知。 夫小邦请婚大朝是为永好之缘然恐僭越久不陈请今旣悉从所欲而世子适会来觐伏望许降公主于世子克成合 之礼则小邦万世永倚供职惟谨。" 又请兵曰: "臣于甲子年亲朝时奏以旧京出排事及其还国意在营葺权臣遮 不得毕功以至于今伏望许以兵若干人与之俱往直至旧京招谕水内臣民尽令出居因除权臣余皆存抚。" 越数日永宁公康和尙洪茶丘等来言: "中书省已奏闻其请军马许令发送若请婚则圣旨云: '达旦法通媒合族眞实交亲敢不许之。 然今因他事来请似乎欲速待其还国抚存百姓特遣使来请然后许之。 朕之亲息皆已适人议于兄弟会当许之。'"
丁丑崔坦请蒙古兵三千来鎭西京。 帝赐崔坦李延龄金牌玄孝哲韩愼银牌有差。 诏令内属改号东宁府 慈悲岭为界。
庚辰王上表请西京复属其略曰: "崔坦李延龄等本非有怨于国家者因权臣擅行废立初若倡义起兵至达于上朝望属世子。 今臣将以除灭权臣请兵还国卷出水内臣民复都旧京坦等理宜舍兵归本反欲别其疆分各修职贡有乖初起之迹。 天子以四海为家义无彼此之择诸侯与百姓守土力致朝宗之勤岂拟吾民遽回异趣。 伏望许还诸城 属本国。" 时蒙哥笃军已发都堂又议遣殿后军又奏云: "若前后大军到国则恐百姓惊窜抑供亿难支也请停后军且大军留屯古京毋令越境。" 又请: "达鲁花赤偕往本国。" 帝许请达鲁花赤及兵不越境事余皆不允。
壬午帝赐王金线走丝及色绢二百匹马四匹弓矢等物且令东京行省国王头辇哥率兵偕往高丽。
甲申西京蒙军六人来请席岛仓米乃给米一千石杂谷五百石 一百石。
丙戌王与世子发燕都。
戊子地大震。
乙未林衍忧 疽发背而死。 顺安侯以衍子惟茂为敎定别监。
三月庚子朔日食。
丙午遣郞将金之瑞如蒙古告林衍死。
己酉西京蒙军遣人来索夏衣及 幕。
夏四月己卯王至东京指谕庾 郞将伍夫顺明药员金允奇皆投于洪茶丘。
辛卯东界安集使报: "东女眞寇边掳九十余人。"
丁酉王至大富城头辇哥使人谓王曰: "坚守林惟干否 " 王曰: "何敢小懈 " 盖疑惟干亡去也。
五月丙午蒙古以脱朶儿为我国达鲁花赤。
庚戌蒙古中书省遣诸之豆等七人来督林衍赴京。
王先遣上将军郑子玙大将军李汾禧来谕国中臣僚云: "帝使行省头辇哥国王及赵平章等率兵护寡人归国仍语之曰: '卿归谕国人悉徙旧京按堵如旧则我军卽还如有拒命者不惟其身至于妻 悉皆 掳。' 今之出陆毋如旧例自文武两班至坊里百姓皆率妇人小子而出又漕运新兴仓米一万石以* {支}军饷及行从之备。 且虑愚民见大兵压境必致惊动宜速传谕令诸道民安心乐业 迎王师。" 又谕曰: "社稷安危在此一举宜各尽心。" 林惟茂不从分遣水路防护使及山城别监聚保人民以拒命。
癸丑御史中丞洪文系直门下省事宋松礼诛惟茂流其党司空李应烈枢密院副使宋君斐罢书房三番及造成色朝野大悦。
乙卯王次龙泉驿中灵驿卒二人赍升天府牒来报林惟茂伏诛王喜赐银锺等物。 是日中丞洪文系将军宋 内园令郭预等与李汾禧赴行在群臣表贺略曰: "逆竖弄权方稔滔天之祸皇灵假手克成卫社之功日月复升光启中兴之业风云相契践修上觐之仪旣结邻 仍淸国 。" 又遣政堂文学兪千遇同知枢密院事朴 右承宣蔡仁揆等迎驾。
庚申流林衍家臣李公烈及家奴等于海岛。
壬戌宰枢会议复都旧京榜示 日三别抄有异心不从擅发府库。
甲子永宁公 率妻子来谒前平章事柳璥平章事金佺自江华来谒王遣上将军郑子玙入江华敦谕三别抄。
乙丑遣员外郞李仁成奉迎太祖眞于江华。
丙寅王还旧京御沙坂宫妃嫔亦自江华至。
戊辰遣将军金之 入江华罢三别抄。
六月己巳朔将军裴仲孙指谕*庐永禧{卢永禧}等领三别抄叛逼承化侯温为王署置官府以大将军刘存奕尙书左丞李信孙为左右承宣辛未剽掠子女财货乘舟南下前中书舍人李淑眞郞将尹吉甫尾击余贼于仇浦至浮落山临海耀兵贼 惧遂遁。
癸酉头辇哥国王遣朶刺 领兵二千入江华。 王恐朶刺 以遗民为逆党而杀掠请勿入朶刺 不听遂入纵兵收掠财物人心 。
乙亥幸头辇哥屯所。 时初出古京衣冠未备王及百官皆以戎服行又无官 皆张幕以居。
辛巳以金方庆为逆贼追讨使。
秋七月己亥朔头辇哥命上将军徐均汉秘书丞藩阜御史金光就等发江华仓赐群臣百姓。
辛亥头辇哥遣摠管洪茶丘巡视全罗庆尙东界三道。
丙寅幸白州宴头辇哥。
八月戊辰朔遣世子谌如蒙古上表奏裴仲孙叛状且贺节日枢密院副使元傅上将军宋松礼中丞洪文系从行。 又奏云: "年前小邦西北面摠管幕下吏崔坦杀西京分台御史监仓使留守官及属县守令等遂胁西北鄙诸城以树其党卽诣帝所饰辞妄诉意欲分疆自异幸灾横行其罪恶天地所不容又西北之人元在王京者今乃捉拏将去何悖逆如之。 小邦专赖皇帝威灵旣克扫除权臣 承诏旨复出古都则此诚 刷旧污一新心力永世供职之秋也。 而此 小土地又割西京以北诸城别作疆界则臣之所与修职贡者几何人哉 昔三叛人入鲁春秋讥之伏惟圣慈归我旧境。" 不报。
甲戌枢密院副使致仕宋义与其甥将军尹秀叛入蒙古。
戊寅头辇哥使人焚江华城内民家凡米谷财货被烧者不可胜数。
丙戌三别抄入据珍岛侵掠州郡矫帝旨令全罗道按察使督民收获徙居海岛。
九月己亥全罗道讨贼使 知政事申思佺不以讨贼为意或问其故对曰: "我已为宰相破贼成功复何为哉 " 至罗州闻贼出陆奔还于京全州副使李彬亦弃城逃皆坐免。
辛丑将军杨东茂高汝霖等以舟师讨珍岛贼入长兴府杀京卒二十余人擒都领尹万藏剽掠财谷。 王遣使安抚。
甲辰以金方庆为全罗道追讨使与蒙古元帅阿海以兵一千讨珍岛。
丙午宰枢宴达鲁花赤脱朶儿。
戊午达鲁花赤入江华巡审虚实。
癸亥设藏经道场于本阙。 王始备法驾然侍从甚少乐官未具文武官多有步行者。
冬十月戊辰设百座道场于本阙。
乙亥以复都旧京宥二罪以下。
十一月己亥贼陷济州。
闰月乙酉达鲁花赤请婚良家从之。
是月万户高乙麻领兵二百戍南方以备三别抄。
遣朴恒崔有 如蒙古贺正且奏曰: "小邦承皇帝诏旨已复都旧京招集残民励心供职今愚民之避役者犯罪而逋逃者公私奴婢之欲免贱者相率往托留屯兵马及西京肆意横行乃至引诱平民日益繁蔓若此不禁则其与修职贡者有几 伏望圣慈一皆推刷还之使万世永永服勤。"
十二月庚戌罢平章事柳璥流政堂文学兪千遇于仁勿岛。
乙卯世子谌与蒙古断事官不花孟祺等来王出迎于郊。 诏曰: "顷承世嫡来展寿仪虽岁事之有常见敬心之无替宜申宠锡用* 勤诚今赐卿西锦一* {段}及历日。" 又诏曰: "陪臣元傅等奏陈头辇哥国王行省官等扰害数事今使对辨皆是不实。 复言非卿亲所闻见得之他人此殆非出卿意若辈小人所为。 者卿尝谓朕: '毋听小人之言。' 朕谕之曰: '朕于小人之言或曾误听第朕不自知卿愼勿听也。' 自今观之卿亦听小人之言宁非显然若辈小人又陈说前代故事 祖宗法度虽有前代故事或卿祖宗法度岂无善与不善当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可也朕于卿岂肯用不善之心 若欲用不善之心当在去年矣。 如前年有人言高丽与南宋日本交通尝以问卿卿惑于小人之言: '以无有。' 为对今年却有南宋商船来卿私地发遣 行省致诘始言不令行省知会是为过错。 又见有将到日本国归附高丽人说: '往者日本岁贡高丽。' 又前年卿承当括兵造船至今未见成效托于林衍擅权事非由己。 朕若此后再用小人卿宁复指以为辞 卿国虽小卿亦是一国之王黜陟威福或是或非当自己出。 如专任不善之人则不善之事止及卿身。 天道悠远事之未来者人孰预知就人事论之若辈小人于卿犹擅废立 于卿子孙岂肯尽心辅佐 朕与卿旣为一家籍我国家之力以威远人自兹以往或南宋或日本若有事则兵马战舰资粮宜早措置 依前托辞以营办为难则争效成功之人甚众。 卿其思之。" 时元傅等奏陈行省当我国出排时多所侵割之事帝使对辨傅等屈。 又出排后宋商船来泊国家密使遣还行省知之。 故有此诏。 又诏曰: "顷以林衍叛逆乃命将出师抚定尔国今罪人歼灭卿宜奠居旧京东方无事矣。 然念罹兹变故东土之人不无惊扰自兹以往卿其保全生聚谕以朕意毋或妄生猜 各安其业。" 又诏曰: "近以高丽权臣构乱乃遣兵东下唯林衍是问不意胁从 误之人妄自疑惧往往逋窜未出或逃往他境因为叛逆朕之素心务在辑宁尔邦诏谕之后有能自新复归本国其已往之愆咸当矜释其中虽有早曾背主逃匿尔国中者亦令安业为民不许各主认识如或不尔虽悔可追。" 王遣员外郞朴天澍持帝诏往谕三别抄。
丁巳金方庆与贼战于珍岛阿海怯懦不战贼围方庆将军杨东茂救之贼解围去。
是年构屋于泥板洞权安世祖太祖梓宫及奉恩寺太祖塑像九庙木主。
世家卷第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