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丽史 » 高丽史全文在线阅读

《高丽史》世家卷第十八 高丽史十八

关灯直达底部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毅宗二。

○(癸酉)七年春正月辛卯朔放朝贺。

癸卯赐元子名泓后改称祈。

甲辰燃灯王如奉恩寺。

乙卯出御长源亭。

二月辛未以于邦宰为刑部尙书。

癸未还寿昌宫。

己丑王如灵通寺。

三月乙未幸普济寺设五百罗汉斋。

辛亥幸兴圣寺。

夏四月己卯册子泓为王太子赦加内外文武两班散职兼赐田柴。

丁亥宴群臣于大观殿。

六月己未朔王如奉恩寺。

庚申穆淸殿 。

癸酉王受菩萨戒。

甲申移御安和寺。

金告改天德五年为贞元元年。

秋七月丙申还新阙。

壬寅设盂兰盆斋于奉元殿。

八月丙寅御宣仁殿论决重刑。

甲戌出御长源亭。

赐郭元等及第。

冬十月辛酉御史台伏合论事。

丁卯王还宫。

十一月己亥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庚子耽罗县徒上仁勇副尉中连珍直等十二人来献方物。

壬寅金遣少府监阿勒根彦忠来贺生辰。

是月遣起居舍人崔娄伯如金贺龙兴节; 礼部员外郞尹鳞瞻谢贺生辰; 御史杂端李阳伸进方物; 礼部员外郞朴儒贺正。

○(甲戌)八年春正月丙寅以崔子英判兵部事; 金永锡为尙书左仆射判工部事。

丁卯燃灯王如奉恩寺。

乙亥册王弟旼为平 侯。

丙子出御长源亭。

己卯御庆 殿召扈从文臣命赋靑郊驿献靑牛诗。 直翰林院金孝纯等十四人合格赐物有差幷赐酒果。

壬午召知门下省事崔允仪枢密院使任克忠曲宴于阳和楼夜艾而罢。

二月辛亥以仁宗忌日饭僧于内殿。

癸丑幸敬天寺。

三月丙辰召崔允仪任克忠金存中等六人曲宴于阳和楼。

戊午幸国淸寺。

庚午还宫。

夏四月丙申亲 于*大庙赦。

五月癸丑朔日食。

出御长源亭。

 知政事致仕尹 卒。

阅兵于东郊。

赐皇甫倬等及第。

六月戊戌金遣大府少监梁彬来赐羊二千头。

秋九月创西京重兴寺。

冬十月庚辰朔飨老人又饭僧三万。

是月开苏泰县河渠未卒其功。

十一月丙寅金遣大府监李珪来贺生辰。

是月遣金永宁如金进方物; 奉说谢贺生辰; 金仁愈谢横赐。

○(乙亥)九年春正月辛亥以大府卿崔  为西北面兵马使; 试刑部侍郞许纯为东北面兵马副使。

己未饭僧于奉元殿。

壬戌燃灯王如奉恩寺。

乙亥出御长源亭。

二月丁亥给事中闵悫左司谏朴得龄等伏合论事不报。

乙巳饭僧于内殿。

丁未出御敬天寺。

三月壬戌还宫。

庚午出御长源亭。

癸酉以崔子英权判尙书吏部事; 崔允仪权判尙书兵部事。

乙亥出御国淸寺。

夏四月庚子还宫。

五月丁未朔日食。

辛亥端午谒景灵殿。

庚午以崔子英判吏部事西京留守事。

甲戌以梁元俊知门下省事; 任克忠为枢密院使翰林学士承旨太子宾客。

六月丁丑朔王如奉恩寺。

辛卯王受菩萨戒于修文殿。

乙未以崔子英为西北面兵马判事兼判中军兵马事; 崔允仪为东北面兵马判事兼判中军兵马事; 文公裕副之。

秋八月丙子朔出御长源亭。

宋明州归我漂风人知里先等五人。

辛卯幸国淸寺。

丙午召平章事崔子英知门下省事梁元俊起居舍人崔娄伯左司谏朴得龄左正言许洪材右正言崔佑甫访问国政。

冬十一月戊子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癸巳金遣使来贺生辰。

是月遣右司员外郞金纯如金贺龙兴节刑部员外郞金温中谢贺生辰户部郞中崔子 贺正左司谏朴得龄进方物。

十二月削司空璋爵。

戊申宴金使于大观殿。

宋归我漂风人三十余口。

门下侍郞平章事庾弼卒。

○(丙子)十年春正月癸卯朔放朝贺。

丙辰燃灯王如奉恩寺。

三月壬寅朔幸国淸寺。

壬子置祈福道场于内殿。

是月以左承宣金存中为太子少保。

夏四月甲午王如兴王寺转华严经。 初王无嗣与妃金氏誓若生子当成金银字华严经四部。 及元子生写成二部修兴王寺弘敎院藏之改额弘眞大设法会以落之。

丙申还宫赦大 以下凡从事法会者皆职赏。

五月辛亥雨雹。

六月辛卯赐黄文庄等及第。

秋七月丙寅彗见东方。

八月丁丑以彗星未灭赦二罪以下流者量移。

甲午遣尙书韩缙如金贺上尊号。

九月乙巳御史台吏脱内官禁服王怒囚其吏。

丁未定安公任元厚卒。

冬十月乙亥设藏经道场于宣庆殿。

壬午饭僧五百于内殿。

召平章事崔允仪李之茂知枢密院事申淑右承宣李元膺右副承宣金贻永国子监大司成金永胤宝文阁学士金永夫知合门事崔温给事中崔应淸内侍殿中监崔  御史杂端金* 等入穆淸殿周览善救宝养性亭及御苑花卉赐曲宴于 虚阁。 初王于大内东北隅起一阁扁曰 虚金碧鲜明。 又于内合别室居善药意欲广治众病扁曰善救宝。 又 亭其侧聚怪石名花扁曰养性。

闰月壬寅以平章事李之茂为太子太保以代金存中。

是月金改贞元四年为正隆元年避世祖讳以 字代隆字行之。

十一月壬午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乙酉金遣定远将军耶律遵礼来。

辛卯宴金使于大观殿。

十二月丙午虑囚。

乙丑以东北面兵马副使李公升为枢密院左副承宣。

○(丁丑)十一年春正月戊辰朔放朝贺。

庚辰御睦亲殿召拯世僧统玄曦等二百余僧设斋祈福。

癸未召翼阳侯及宰臣崔允仪李之茂等置酒便殿至翼日午时乃罢。

乙酉出御长源亭。

辛卯王如国淸寺遂幸敬天寺。 有司以行在所狭隘请去史官。 王曰: "史官记予言动不可暂离。"

二月己亥中书侍郞平章事致仕高兆基卒。

戊申王还宫。

流弟大宁侯暻于天安府。

癸丑出御敬天寺。

丁巳彭梦龄等八人群聚赌博 流南州。

三月壬申移御长源亭。

是夜尙乘局 延及御辇。

庚辰移御天寿寺。

癸未流礼宾卿李仲齐及家属于南岛。 仲齐妻李氏尙书福林之女性恶。 尝语仆有不臣语仆妻素怨李遂状诉于宦寺以闻。 王怒命近臣面缚李氏以来合家流窜。 自是谗言交 王多疑群臣。

夏四月丙申朔阙东离宫成宫曰寿德殿曰天宁。 又以侍中王 第为安昌宫; 前 政金正纯第为静和宫; 平章事庾弼第为连昌宫; 枢密院副使金巨公第为瑞 宫。 又毁民家五十余区作*大平亭{太平亭}命太子书额旁植名花异果奇丽珍玩之物布列左右。 亭南凿池作观澜亭。 其北 养怡亭盖以靑瓷。 南 养和亭盖以 。 又磨玉石筑欢喜美成二台聚怪石作仙山引远水为飞泉穷极侈丽。 群小逢迎民*闲珍异之物辄称密旨无问远近争取 载络绎于道民甚苦之。

戊戌命宰枢台谏侍臣等游览寿德宫因赐酒食。

庚子王入御寿德宫。

壬寅御观澜亭曲赦二罪以下复郑 职凡预营缮者皆赏之。

癸卯幸普济寺遂移御天寿寺。

乙巳王以眞丝四百斤买平章事文公元第为巡御所。

甲寅王还宫。

甲子荣仪奏曰: "来岁国有 宜修古寺以* {禳}之。" 王率百官幸海安寺相风水。

五月壬申御密殿召见平章事崔允仪右承宣李元膺等赐犀红 带各一腰。 是夜王率内竖伶人巡宴林亭至晓不辍。

癸酉夜亦如之。

丙子以朴纯 为枢密院副使。

王闻: 东海中有羽陵岛地广土肥旧有州县可以居民。 遣溟州道监仓殿中内给事金柔立往视。 柔立回奏: "土多岩石民不可居。" 遂寝其议。

甲申幸观静寺相风水遂如国淸寺。

乙酉移御安和寺。

六月戊申金横宣使大府卿张喆来。

辛亥至自安和寺。

戊午宴金使于大观殿。

秋七月戊子宋商献鹦鹉孔雀异花。

八月己亥王还寿德宫。

乙卯幸摠持寺召住持怀正游赏林亭留题祈福诗二絶宣视宰枢侍臣。 扈从百官军卒露宿林壑颇多愁叹。 怀正唯以呪 得幸恩宠无比凡僧徒求职赏者皆趣附贿赂贪鄙无厌。

辛酉王欲置离宫于金吾卫堤上里平章事崔允仪切谏乃止。

壬戌出御长源亭。

九月癸亥朔命内侍朴允恭增营寿德宫。

辛未移御天寿寺。

翼日移御兴王寺。

冬十月癸巳朔还移天寿寺。

壬寅以大府寺油蜜告 征* {敛}诸寺院以充斋醮之费。

乙卯幸外帝释院。

丁巳饭僧三万于球庭三日。

十一月癸亥朔王还宫。

遣工部郞中李光缙如金谢贺生辰; 刑部员外郞朴育和谢横赐; 刑部员外郞金敦中贺正; 礼宾少卿崔令仪进方物; 工部员外郞金嘉会贺龙兴节。

丁丑设八关会。 是夜召平章事崔允仪李之茂承宣李元膺崔  等游赏林亭赐曲宴。

己卯金遣少府监完颜德寿来贺生辰。

癸未册长女为敬德宫主; 第二女为安贞宫主; 第三女为顺和宫主。 是夜召宰枢近臣曲宴于天宁殿。

甲申出御普济寺。

戊子还宫。

辛卯宴金使于大观殿。

十二月癸丑诏: "以郑 私第为庆明宫。" 阴阳家以为: "犬举头吠主之势不宜临御。" 不从。

戊午以李之茂监修国史; 崔 为政堂文学; 金永夫知枢密院事太子宾客; 任克忠守司空。

庚申移御庆明宫。

○(戊寅)十二年春正月甲戌还宫。

二月乙未出御兴王寺庚子移御天寿寺。

戊午王还宫。

己未以仁宗忌日饭僧于*大平亭{太平亭}。 时王好作佛事缁徒盈溢宫庭 恃恩宠附托宦官侵扰百姓竞造寺塔为害日甚。

庚申王如灵通寺。

三月辛酉朔日食。

丁卯降死罪流以下原之。 又赦西京叛逆充为奴婢者。

壬申幸寿德宫宴宰枢台阁侍臣于*大平亭{太平亭}仍许游赏御苑花木。

壬午大 国内老人。

夏四月乙巳命平章事崔允仪知门下省事申淑同知枢密院事金永夫醮于赏春亭祷雨。

戊申再雩。

五月乙丑幸安和寺赋石井诗令宰相词臣和进。

丙寅大雨雹。

己巳白虹贯日。

辛巳赐金正明等及第。

戊申移御安和寺。

秋七月己未太白昼见。

辛酉亦如之。

甲申王还宫。

八月庚子尙书刑部奏决重刑。

乙巳以朴纯 知门下省事。

丙午出御天寿寺癸丑移御安和寺。

甲寅太史监候刘元度奏: "白州 山半月冈实我国重兴之地。 若营宫阙七年之内可呑北虏。" 于是遣平章事崔允仪等相风水。 还奏曰: "山朝水顺可营宫阙。" 王然之。

九月己未王还宫。

庚申遣崔允仪知奏事李元膺内侍朴怀俊等创别宫于白州。 怀俊性苛刻征丁夫于西海道日夜催督不日告成赐阙名重兴殿额大化。 术者私语曰: "此道诜所谓庚方客虎举头掩来之势。 创阙于此恐有危亡之患。"

癸酉王如国淸寺。

冬十月丁酉曲宴于安平斋召左承宣李公升献寿。 公升赋诗以进。

乙卯幸白州丙辰入御重兴阙。

丁巳受贺于大化殿是日天地昏黑大风拔木王颇疑之多方祈* {禳}。

戊午宴群臣于大化殿。

十一月癸亥还宫赦。

甲子门下侍郞平章事致仕梁元俊卒。

庚午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癸酉金遣高存福来贺生辰。

癸未宴金使。

万宝殿 。

十二月己丑以朴纯 权判吏部事。

癸巳富闰县人奉街弑其父及继母幷杀家 皆投 火而逃。

乙未幸天寿寺。

○(己卯)十三年春正月丙辰日晕有珥色靑赤白人皆谓三日 出。

壬戌移御寿德宫。

己巳燃灯王如奉恩寺。

二月壬寅王如安和寺。

丙午幸大安寺国子生李良平道谒上* 论事。

丁未王率百官饭僧御制诗一絶令词臣和进遂幸普济寺。

庚戌移御金存中第。

辛亥还宫。

乙卯王如灵通寺。

三月丁巳门下侍中王 卒谥刚烈。

乙丑王还宫。

戊辰设消 道场于宣庆殿七日。

乙亥幸玄化寺东西两院僧各设茶亭迎驾竞尙华侈。

丙子游览东西两院饭僧。

夏四月庚寅大雨雹。

甲辰移御 井洞平章事崔溱第。

庚戌还宫。

六月甲申朔王如奉恩寺。

戊申如安和寺。

闰月己未还宫。

秋七月癸未王如安和寺乙未还宫。

八月丁巳王如国淸寺戊辰还宫。

庚辰如兴王寺。

九月乙酉王如国淸寺。

丙申出御天寿寺。

己亥还御杨堤洞平章事文公元第。

冬十月甲寅出御兴王寺壬戌还宫。

十一月辛巳朔赐宰枢郞舍酒果。

甲午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乙未地震声如雷。

丁酉金遣安远大将军完颜德温来贺生辰。 己亥宴于寿昌宫。

幸普济寺。

戊申幸兴国寺。

十二月甲寅幸普济寺。

壬戌移御司空尹彦植第。

癸亥移御杨堤洞宅。

己巳幸普济寺。

乙亥出御兴国寺。

○(庚辰)十四年春正月庚辰朔王在兴国寺受中外朝贺壬辰还宫。

乙未燃灯王如奉恩寺。

丁酉幸普济寺。

己亥日中有怪气三日。

辛丑出御兴王寺。

甲辰龙虎军卒张彦弑其母斩首枭市三日。

二月庚戌朔王还宫。

乙丑出御兴王寺。

三月壬午移御长源亭。

丙戌御西楼。 阅诸将鞍马。

己丑移御兴王寺道见一老 赐布及酒。

丁酉还宫召两府宰枢侍臣许赏御苑花草及珍禽奇兽仍赐酒果。

夏四月壬子以枢密院副使李元膺 知政事是日卒。

戊午王如玄化寺。

辛酉遂幸法泉寺。

五月乙未赐崔孝着等及第。

戊戌再雩。

六月庚申金遣耶律琳来。

秋七月戊寅宴金使。

癸未 知政事致仕申淑卒。

己丑中书侍郞平章事崔 卒。

乙未移御庆龙斋。

八月丙午朔日食。

丁未出御兴王寺乙丑还宫。

戊辰设消 道场于宣庆殿六日。

癸酉日中有黑子。

王密使嬖人白子端李荣搜取故郞中李之中玩物置诸 井洞离宫。

九月戊寅王如兴王寺。

甲申幸新成藏堂后苑置酒赏菊。

乙酉诣母后殿起居。

冬十月庚戌幸景福寺。

丙辰遂幸普贤寺饭僧命造银甁十口重三十斤各盛五香五药纳于寺。

己未御普贤院楼赐 者布人一匹 二两。

庚申又御寺楼亲赐行旅饭羹。

辛酉亦如之壬戌还宫遂幸庆龙斋。

乙丑饭僧三万于球庭三日。

壬申出御兴王寺。

十一月丁丑还宫。

辛卯金遣高通来贺生辰。

乙未宴金使于大观殿。

○(辛巳)十五年夏四月癸卯朔出御长源亭。

乙卯移御玄化寺。

戊辰移御归法寺。

五月癸酉朔还宫。

甲申雨雹。

甲午以崔惟淸为奉元殿大学士。

乙未出御玄化寺。

丁酉雨王制喜雨诗以示儒臣。

六月癸卯王如奉恩寺。

癸丑再雩。

秋七月壬申朔还宫。

庚寅赦。

八月壬寅出御长源亭丁未还宫。

癸丑出御兴王寺壬戌还宫。

丁卯出御天和寺。

九月丁丑移御长源亭。

丁亥移御天和寺。

冬十月壬寅移御玄化寺。

丙午感阴县人子和义章等诬告: "郑 妻任氏与县吏仁梁呪诅上及大臣。" 王命阁门祗*侯{候}林文贲按问乃子和与仁梁有隙欲陷之也。 于是投子和义章于江。

十一月甲戌太白昼见经天。

西北面驰报金主被弑。

戊寅王还宫。

壬午御球庭观乐甲申亦如之。

辛卯出御兴王寺。

十二月庚子移御玄化寺。

辛亥移御兴王寺。

己未王还百顺宫。

乙丑以金永夫知门下省事; 金巨公为吏部尙书; 崔  为枢密院副使; 崔惟淸为中书侍郞平章事致仕; 李公升知尙书吏部事; 曹晋若知御史台事; 李德寿为翰林学士。

○(壬午)十六年春正月戊辰朔日食。

辛巳燃灯王如奉恩寺。

辛卯出御兴王寺。

二月庚戌移御天寿寺。

辛亥御经筵讲论经义。

丁卯王如灵通寺。

闰月甲戌移御兴王寺。

己丑移御天寿寺。

三月丙午移御长源亭。

戊午还宫。

宋都纲侯林等四十三人来。 明州牒报云: "宋朝与金举兵相战至今年春大捷获金帝完颜亮图形 罪布告中外。 御制书图上曰: '金虏曰亮独夫自大弑君杀母叛盟犯塞残虐两国屡迁必败皇天降罚为夷狄戒。'" 盖宋人欲示威我朝未必尽如其言。

己未以金巨公知枢密院事判三司事; 崔  同知枢密院事; 曹晋若为枢密院副使兼太子宾客; 李公升为翰林学士; 金* 为右承宣。

丙寅谏官伏合上* 请罢别宫贡献不听。 王酷信阴阳秘祝之说每于行在集僧道数百余人常设斋醮 费不 帑藏虚竭又多取私第为别宫诛求货财名曰别贡使宦者监领 缘营私。 时旱荒疫 中外道 相望。

夏四月甲戌出御玄化寺辛巳还宫。

甲申以久旱再雩。 下诏曰: "朕临政愿理思与群臣同心合德日闻忠言施于有政上* 天心下副民望其文武四品以上各言时政得失民*闲利害以备采择。"

己丑出御兴王寺。

五月丁酉朔赐李继元等及第。

己亥移御安和寺。

丁巳宣旨: "人君之德在于好生恶杀勤恤民隐。 近者囹圄不空民多疫 朕甚悯焉。 其赦殊死以下 诸道郡县逋租发仓 以赈贫穷失所者兼举淸白守节者。"

己未官婢善花与一孕妇争斗粟杀之。 善花子为宦寺请托法司免刑待赦直送原州有司驳奏移配紫燕岛。 是月风旱为甚人以为孕妇寃气所感。

六月丁卯王如奉恩寺。

辛未宋都纲邓成等四十七人来。

癸未京城有贼三十余人夜至永平门击走门卒斩关而出。

丁亥王还宫。

庚寅宋都纲徐德荣等八十九人吴世全等一百四十二人来。

癸巳移御安和寺。

秋七月壬寅王还宫。

庚申宋都纲河富等四十三人来。

辛酉中书侍郞平章事致仕朴纯 卒。 纯 由胥吏入内侍历扬中外遂登宰辅以勤俭自持。

八月乙丑朔出御长源亭乙亥王还宫。

庚辰出御天寿寺。

壬辰门下侍郞平章事崔允仪卒。

九月甲午朔移御长源亭。

己亥移御兴王寺。

辛丑王之嬖幸挟媚道密置  于御床褥中事觉诬告注簿同正金义辅与内侍尹至元通谋祝诅斩义辅流至元于无人岛。

癸丑移御天寿寺。

冬十月戊寅移御兴王寺。

十一月癸巳朔还宫。

壬寅王太子加元服。

癸卯以右承宣李聃知御史台事。

丙午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戊申金遣大府监完颜兴来告卽位。

壬戌出御天寿寺。

十二月癸亥朔太白经天四日。

丙寅王还宫自是屡微行。

庚午出御兴王寺。

乙亥还仁智斋。

壬午王还宫。

己丑以李之茂判尙书吏部事; 金永夫 知政事判尙书兵部事; 金巨公知门下省事户部尙书; 任克忠判尙书刑部事; 崔  知枢密院事判三司事; 曹晋若同知枢密院事; 金永胤为枢密院副使。

辛卯王御仁智斋亲制春帖字云: "荡荡春光好欣欣物意新将修仁知德今得万年春。" 又云: "梦里明闻眞吉地扶苏山下别神仙迎新纳庆今朝日万福攸同瑞气连。" 王酷信术士改庆龙斋为仁智开广增饰日与嬖幸沈 游戱不恤国政。 谏官或请毁之。 王辄称梦报以拒之故有是诗。 自是谏者乃止。

是月遣金永胤金淳夫如金贺登极又遣金居实谢宣谕登极。

○(癸未)十七年春正月己亥幸仁智斋。

壬寅以尙书左丞徐淳知西北面兵马事; 翰林侍读学士崔佑甫为东北面兵马副使。

乙巳燃灯王如奉恩寺。

二月丁卯出御普济寺壬申还宫。

乙亥幸天寿洪圆二寺沈醉留宿从官卫士皆不得食。

丁丑出御玄化寺。

乙酉移御天寿寺。

辛卯如灵通寺遂御玄化寺。

 

三月丁酉移御兴王寺。

庚子以东面都监判官孙应时庐墓三年诏旌表门闾。

癸卯移御洪圆寺夏四月壬戌还宫。

癸酉移御馆北宫。

乙亥亲 *大庙赦殊死以下升百官爵一级其执事正郞以上官各许一子荫职。

丙子移御仁智斋五月丁酉还宫。

壬子知门下省事金巨公卒。

丙辰以王璞守司徒咸宁伯。

六月庚申朔日食。

甲子王微行移御安和寺丁丑还宫。

金横赐使少府监韩钢来。

秋七月辛卯宴金使于大内。

乙未出御玄化寺。

乙巳宋都纲徐德荣等来献孔雀及珍翫之物。 德荣又以宋帝密旨献金银合二副盛以沈香。

甲寅移御天寿寺。

以卫尉卿李阳实知西北面兵马事; 给事中朴育和为东北面兵马副使。 有司劾阳实不合藩鎭以徐淳仍之。

八月壬戌王还宫。

癸亥出御玄化寺。

甲申移御天寿寺。

九月戊戌移御玄化寺。

冬十月戊午朔赐李纯佑等及第。

丙寅地震。

壬申移御仁智斋。

戊寅移御馆北宫甲申王还宫设百座会令内外饭僧三万。

十一月庚子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壬寅金遣大府监耶律章来贺生辰。

十二月庚申移御兴国寺。

丙寅移御仁智斋。

癸酉星陨声如雷。

戊寅出御兴王寺。

癸未移御天寿寺。

丙戌以崔  知门下省事; 金永胤同知枢密院事判三司事; 徐恭为枢密院副使。

○(甲申)十八年春正月辛卯王还宫。

庚子燃灯王如奉恩寺。

白虹贯日。

二月乙丑王微行移御安和寺。

癸酉移御兴王寺。

丁丑移御兴国寺。

庚辰移御馆北宫。

壬午移御兴国寺三月辛卯还宫。

辛丑出御玄化寺。

壬寅遣借内殿崇班赵冬曦借右侍禁朴光通如宋献鍮铜器报徐德荣之来也。

丙午将移御仁智斋法泉寺住持觉倪睿宗宫人之子备酒馔迎驾于獭岭院。 王吟赏风月与诸学士唱和未已。 王被酒径入归法寺。 日已暮侍从失王所之夜半乃还。

夏四月丁巳移御玄化寺丙寅王还宫。

己卯亲 *大庙赦。

五月丙戌移御兴国寺。

丁酉移御仁智斋。

戊戌移御馆北宫丙午还宫召崔  李聃宴于修文殿又宴于赏春亭 飮达曙。

庚戌出御天寿寺。

六月甲寅朔日食太史不奏。

以金永夫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崔  为尙书左仆射 知政事; 金永胤知枢密院事。

己未移御仁智斋癸未还宫。

秋七月壬辰诏曰: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比因公私土木之役民不聊生而 今宦寺等营造屋舍竞为奢丽有司其悉禁断。"

甲午移御安和寺丁未还宫。

八月辛酉王微行移御安和寺。

庚辰移御景福寺。

辛巳盗窃*大庙祭器。

九月丁亥移御玄化寺。

乙未移御志和斋观击球。

守司空梓卒。

冬十月癸丑朔赐金元礼等及第。

丁巳太白昼见。

丁卯移御景福寺。

十一月庚寅移御馆北宫。

甲午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白虹围日南西北各有珥如日相贯。

丁酉移御淸州洞宫。

金遣大府监乌骨论守贞来贺生辰。

庚子移御守司空任克忠第。

丙午移御馆北宫。

闰月戊午移御任克忠第。

甲子移御景福寺。

乙亥移御净业院。

戊寅还宫。

遣金庄如金谢贺生辰。

十二月丁亥移御馆北宫。

庚子出御景福寺。

壬寅以崔  判兵部事太子太傅; 金永胤为吏部尙书枢密院使; 徐恭为兵部尙书同知枢密院事; 任克忠为太子太保。

○(乙酉)十九年春正月辛亥朔王还宫。

庚申出御玄化寺辛酉还宫设无遮大会。

乙丑燃灯王如奉恩寺。

庚午出御玄化寺癸酉还宫。

丙子出御甑山寺右正言赵文贵谏不听。

丁丑移御普贤院。

戊寅幸慈孝寺二月辛巳还宫。

乙酉出御敬天寺。

丙戌移御兴天寺。

戊子还御敬天寺己丑还宫。

乙未出御洪圆寺。

丁酉移御天和寺。

庚子以蔡仁为鹰扬军上将军摄兵部尙书充东宫侍卫; 姜文俊为殿中监兴威卫摄上将军太子右淸道率府率; 郑元宁为龙虎军大将军兼太子右监门率府率; 梁淑为大府卿神虎卫大将军兼太子右卫率府率。

甲辰移御洪圆寺。

丙午移御天和寺。

三月庚戌朔移御景福寺。

辛亥金大夫营主遣锐卒七十余人攻麟静二州境内之岛执防守静州别将元尙等十六人以归。

己未移御洪圆寺。

辛酉移御普贤院天寒雨甚卫卒冻死者九人。

戊辰还御洪圆寺。

庚午移御敬天寺。

辛未移御仁济院。

夏四月庚辰幸观澜寺。

壬午还御仁济院。

甲申内侍左右番争献珍玩。 时右番多纨袴子弟因宦者以圣旨多索公私珍玩书 等物又结彩棚载以杂伎作异国人贡献之状献靑红盖二柄骏马二匹左番皆儒士不惯杂戱其所贡献百不当一。 耻不及借人骏马五匹以献王皆纳之赐左番白银十斤丹丝六十五斤右番白银十斤丹丝九十五斤。 其后左番不能偿马之直日被征债时人笑之。

乙酉移御景福寺。

戊子移御奉灵寺卽郑 祝厘之所。  飨王供办过仁济观澜远甚。 王醉自吹笙因问知音者。 左右以及第李鸿升对卽召至前命吹笙笛遂欣然以为相见之晩命属内侍。

庚寅还御景福寺。

戊申王泛舟板积窑池与宦者白善渊王光就内侍朴怀俊刘庄等置酒张乐遂登水楼召崔  徐恭等同飮又召礼成江蒿工渔者陈水戱以观赐物有差。 夜二鼓还馆北宫扈从官迷路  相续。

五月庚戌移御景福寺。

乙卯雨雹。

辛酉以李之茂为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崔  为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金永胤为尙书左仆射; 徐恭知枢密院事; 金* 为枢密院副使。

甲子移御玄化寺。

六月甲午虑囚。

癸卯移御祗候任孝诚第。

秋七月庚戌移御司空任克忠第。

庚申移御普贤院。

八月癸未移御玄化寺。

丁亥移御景福寺。

癸巳还御玄化寺。

冬十月乙酉移御普济寺。

十一月壬子移御馆北宫。

戊午移御兴国寺己未还宫。

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庚申出御普济寺。

金遣少府监完颜章来贺生辰。

甲子王还宫卽幸兴国寺。

丙寅移御普济寺。

庚午潜行移御景福寺。

十二月丁丑移御馆北宫丁酉还宫。

乙巳以崔  守太保判尙书吏部事; 金永胤知门下省事判尙书兵部事太子少傅; 任克忠为太子少师; 徐恭判三司事; 金* 为礼部尙书; 李公升为枢密院副使太子宾客; 许洪材为国子祭酒左谏议大夫。

○(丙戌)二十年春正月己未燃灯王如奉恩寺。

庚午出御玄化寺。

二月癸未幸普济寺燃灯一万于罗汉殿。

戊子还御玄化寺。

三月乙巳幸金身寺设斋。

夏四月甲申王与僧觉倪夜宴于圣寿院乃觉倪所创也。

戊子召觉倪翫月赋诗。

甲午移御馆北别宫。 尝夺迎恩馆北人家增加修营以为别宫。

丁酉平章事崔子英卒辍朝三日。

辛丑王宴于淸宁斋卽玄化寺*柬{东}岭新营别馆也。 夜五鼓乃还。

六月癸酉王如奉恩寺。

壬午御玄化寺长兴院赐朴绍等及第。

秋七月甲辰移御淸宁斋。

戊申移御普济寺。

己酉金横赐使尙书右司郞中移刺道来。 王还宫迎诏仍宴来使幸普济寺。

乙卯王自普济寺至阙门设帐微行入御修文殿翌日亦从帐中还御普济寺。 自后凡游幸皆设帐于道。

八月丁丑移御念贤寺。

甲申移御景福寺。

九月庚戌移御馆北别宫。

壬戌移御普济寺。

甲子还馆北别宫。

冬十月庚辰还御寿昌宫。

戊子出御普济寺。

壬辰移御星北洞别宫本侍郞金敦时私第也。

丙申还御馆北别宫。

戊戌饭僧三万于球庭。

庚子设百座会于修文殿幸归法寺遂如玄化寺幸僧性文房。

十一月癸卯夜宴淸宁斋。 宠宦李荣鸠聚锦绣金银花眞香犀角马 羔羊*凫 等奇玩之物陈列左右以迎大驾。 王命侍从将卒射上将军康勇中的赐罗一匹 三匹。 张女乐 飮至四鼓还性文房。

丙午幸归法寺普光院夜半乃还。

癸丑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丁巳还御寿昌宫。

金遣大府监耶律成正来贺生辰。

庚申宴金使于大观殿。

十二月癸酉移御馆北宫。

○(丁亥)二十一年春正月甲辰全罗州路按察副使尹平寿献银八十斤。 平寿割民膏血以要恩宠时议鄙之。

癸丑燃灯王如奉恩寺夜还。 金敦中马突触骑士矢房矢落辇傍。 王惊愕以为流矢疾驰还宫宫城戒严。 甲寅命有司榜于市曰: "有能告贼者勿论有无职*柬{东}班正郞西班将军随自愿除授公私贱隶亦许 职。 幷给银二百斤女则给银三百斤。" 王犹虑未得又命悬黄金十五斤银甁二百口于街衢购捕。

乙卯屯府兵于阙庭以备不测。 自是选取勇力者号内巡检分为两番。 常着紫衣持弓剑分立仗外不避雨雪夜则巡警达曙。

丙辰谏官伏合言事五日王从之。

二月癸未幸神众院。

壬辰移御馆北宫。

三月己亥朔王如灵通寺。

己未王冒雨幸长兴院与觉倪夜飮命右承宣金敦中赋诗。

辛酉王微行至金身窟设罗汉斋还玄化寺与李公升*许洪村{许洪材}觉倪等泛舟众美亭南池 飮极欢。 先是淸宁斋南麓 丁字阁扁曰众美亭。 亭之南涧筑土石贮水岸上作茅亭*凫 芦苇宛如江湖之状。 泛舟其中令小 棹歌渔唱以恣游观之乐。 初作亭役卒私* {赍}粮一卒贫甚不能自给役徒共分饭一匙食之。 一日其妻具食来饷。 且曰: "宜召所亲共之。" 卒曰: "家贫何以备办将私于人而得之乎岂窃人所有乎。" 妻曰: "貌丑谁与私。 性拙安能盗。 但剪发买来耳。" 因示其首卒呜咽不能食闻者悲之。

壬戌幸归法寺东岭与侍臣置酒。

癸亥白气贯日。

夏四月戊辰朔日食。

乙亥移御普贤院。

戊寅以河淸节幸万春亭宴宰枢侍臣于延兴殿大乐署管弦坊争备彩棚樽花献仙桃抛球乐等声伎之戱。 又泛舟亭南浦沿流上下相与唱和至夜乃罢。 亭在板积窑。 初因窑亭而营之内有殿曰延兴南有涧盘回左右植松竹花草其*闲又有茅亭草楼凡七有额者四曰灵德亭寿御堂鲜碧斋玉竿亭桥曰锦花门曰水德其御船饰以锦绣假锦为帆以为流连之乐。 穷奢极丽劳民费财凡三年而成。

庚辰移御长兴院赋诗命词臣和进。

壬午王弟僧 曦享王于淸宁斋。 召觉倪及侍臣同飮晩泛舟众美亭南池游赏至夜。

癸未又宴于淸宁斋赋诗令群臣和进。

丙戌移御馆北宫。

丁亥陨霜。

癸巳幸承宣李聃别墅。

五月戊戌朔幸临津县宿江边僧舍。 翌日与宰枢金永胤徐恭李公升崔温承宣李聃许洪材金敦中等泛舟南江中流遡沿竟日为乐。 司谏林宗植侍御高子思乘晩被召赴宴。 至夜半移御普贤院侍从不及子思醉不得行。

壬寅移御李聃别墅。

戊申移御普贤院。

己酉幸慈孝寺。

癸丑幸长湍县应德亭舟中结彩棚载女乐杂戱泛江中流凡十九 皆饰以彩帛。 与左右幸臣宴乐至五更乃登西岸张侯置烛其上命左右射无中者。 内侍卢永醇曰: "待圣人中的然后臣等中之。" 王射之卽中烛左右呼万岁。 李聃从而中之赐绫罗绢。 留二日观水戱。

丁巳自应德亭秉烛乘舟盛张众乐过皇乐亭置酒夜至普贤院。

辛酉幸万春亭置酒夜入李聃别墅。

壬戌入御安和寺。

丙寅还馆北宫。

六月戊辰王如奉恩寺遂幸李聃别墅。

庚午移御玄化寺。 先是王闻: 城东沙川龙渊寺南有石壁数 削立临川曰虎岩流水停 树木 蔚。 命内侍李唐柱裴衍等 亭其侧名延福奇花异木列植四隅。 以水浅不可舟筑堤为湖。 其地白沙水势强悍雨则辄毁随毁随补昼夜不息人甚苦之。 是日与宰相侍臣宴于亭上极欢乃罢。

庚辰还御馆北宫。

秋七月丁酉幸归法寺遂御玄化寺驰马至獭岭茶院从臣皆莫及。

八月戊申移御归法寺。

己未幸南京。

甲子驾至加顿院广州备仪卫乐部以迎仍献马二匹肩舆一具阳伞三柄。

九月乙丑入御南京。 留守官备礼迎驾献阳伞二柄马二匹牛一头。 是夜命内侍及重房射侯中者赐绫绢。

己巳幸三角山僧伽文殊藏义等寺。

庚午宴群臣于延兴殿赐马人一匹。 是日发南京。

癸酉至坡平县江宴群臣于舟中。 侍臣皆醉失仪枢密院使李公升倒载驾前。

乙亥王还京都赦二罪以下。 诏: "加名山大川爵号; 内外八十以上笃废疾鳏寡孤独孝顺节义孝弟力田者皆赐物; 南幸随驾军将及睿令两殿侍卫员将侍学公子皆加职。"

冬十月己亥出御龙兴寺。

丙午移御兴王寺。

十一月戊辰移御幸生院。

遣礼宾少卿崔 如金谢贺生辰报前年耶律成正之来也。

庚辰金遣少府监李卫国来贺生辰。

○(戊子)二十二年春正月甲子朔王御馆北宫受贺赋诗示儒臣。

丁丑燃灯王如奉恩寺。

戊寅宴群臣彻夜至翌日日中乃罢。

庚辰移御兴王寺。

甲申移御*  串江书斋丙戌还宫。

己丑以江阳伯 之女为太子妃。

癸巳王以梦中所制诗示群臣。 其末联云: "布政仁恩洽三韩致*大平。" 臣僚称贺。

二月乙未饭僧一千于宣庆殿。

辛丑移御馆北宫。

丁未进江阳伯 为侯。

三月辛未移御庆明宫。

丁丑幸西京。 时王母弟翼阳平 二侯颇得众心。 王疑有变移御以避之。

庚辰驾至平州崇寿院西亭召宰辅侍臣行酒泛小舟于南溪 流游赏至 乃罢。

壬午住 黄州洞仙驿宴于碧波亭又泛舟南溪至夜宴乐。 赐乐工及杂戱人白金三斤。

乙酉至西京。

丙戌谒太祖眞殿。

丁亥饭僧于内殿。

戊子御观风殿。 下敎曰: "朕闻镐京万世不衰之地后之王者临御于此颁下新敎则国风淸明小民安泰。 朕卽政以来万机实繁未暇巡御今以日官所奏来幸此都。 将欲革旧鼎新复兴王化采古圣劝戒之遗训及当时救弊之事务颁布新令。 一奉顺阴阳。 近来发号施令反乖阴阳以是寒 失序民物不安。 自今以后赏以春夏刑以秋冬凡所行事一依月令。 一崇重佛事。 时当末季佛法渐衰。 凡祖宗时开创裨补寺社及古来定行法席寺院与别祈恩寺社如有残弊主掌官随卽修葺。 一归敬沙门。 近来僧徒贪生谋利比比皆是。 今欲激浊扬淸以救其弊其有淸高僧徒遁迹山林者所在官搜访荐奏。 一保护三宝。 其佛舍珍宝米*  杂物近因内侍院及诸司奏取费用僧徒叹怨。 自今宪台遍令晓谕禁断。 一遵尙仙风。 昔新罗仙风大行。 由是龙天欢悦民物安宁。 故祖宗以来崇尙其风久矣近来两京八关之会日 旧格遗风渐衰。 自今八关会预择两班家产饶足者定为仙家依行古风致使人天咸悦。 一救恤民物。 国家特立东西大悲院及济危宝以救穷民然近来任是官者率非其人故或有饥馑不能存者疾病无所依附者未能收集救恤于寡人爱民之心何如哉。 自今吏部择能堪其任者委之使宪台* {纠}察能否以为劝惩。" 敎下百官庭贺。 是日宴宰枢近臣于淸远楼相与唱和为乐。

夏四月癸巳幸兴福寺泛龙船于南浦宴宰枢近臣。

丁酉幸洪福寺又宴于多景楼赐水 人白金二斤。

己亥宣旨曰: "西都乃祖宗巡御之地自经乙卯之乱国家多事累年未得巡御。 今欲旧染污俗咸与惟新亦将延基保业乃幸是都。 迎驾时有所违误为有司所拘执者公徒私杖以下赎铜征瓦 皆放除。 又乙卯年缘坐配南界者亦令放还诸领府及三卫军迎驾有劳者给大仓典 库米人一硕。"

庚子宴群臣于长乐殿。

壬寅以河淸节又宴于长乐殿。

甲辰幸永明寺泛舟于大同江。

乙巳御浮碧楼观神骑军弄马 赐白金二斤。

丙午又御浮碧楼观水戱赐白金布物宴宰枢侍臣于舟中夜分乃罢。

秋至自西京。

冬十一月甲戌金遣完颜靖来贺生辰。

丁丑耽罗安抚使赵冬曦入觐。 耽罗险远攻战所不及壤地膏 经费所出。 先是贡赋不烦民乐其业近者官吏不法贼首良守等谋叛逐守宰。 王命冬曦持节宣谕贼等自降。 斩良守等二人及其党五人余皆赐谷帛以抚之。

是月遣礼宾少卿徐诹如金谢贺生辰。

十二月遣司宰少卿陈玄光如金贺正卫尉少卿崔允* 献方物。

世家卷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