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白话明史 » 白话明史全文在线阅读

《白话明史》黄道周传

关灯直达底部

黄道周,字幼平,漳浦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改选庶吉士后,授职编修,担任经筵展书官。按照惯例,展书官一定要跪行到皇上面前,道周却不跪行,魏忠贤狠狠地瞪了他几眼,以示恐吓。不久,道周为母亲守丧回家去了。

崇祯二年(1629),道周以原职起用后,升任右中允。因为他多次上书营救原辅臣钱龙锡,被降职调用,龙锡得以减免了死刑。五年正月,道周在候补期间生了病,请求离朝还乡,临行之前上书说:

“我从小学习《易经》,用天道作为准绳,史书所记载的二千四百年历史,用天道来考察其治乱兴衰,百无一失。陛下登基后第一年,正碰上《师》卦的上九爻,其爻辞说:‘天子有命令说:封建诸侯和任命卿大夫,小人都不可用。’所以说陛下思念贤人不能马上得到,惩处小人不容易清除干净,这是因为陛下虽然有天子的英明,但是小人们总是怀着抵触命令的心态。我入京以来所看到的大臣们都没有什么远大策略,动辄找别人的小毛病。治理朝廷中政务的大臣把察处别人当成要事,治理边疆军事的大臣把苟且偷安看作上策。有人讲论仁义道德,就认为是迂腐、幼稚;那起草簿书的小官吏,倒被看成通达、识时务。一经勘察官员政绩,就弄得终年纠缠不休;下属的一点意见不合胃口,就株连四起。陛下想整顿朝廷纪纲,驱除外患,那帮大臣就用严刑峻法,打击百官,陛下想革弊防奸,以一警百,那帮大臣就以此借题发挥,制造矛盾,招揽权力。进一步说吧,朝堂里的大臣们敢欺骗陛下的,一定不是那些战战兢兢,照章办事的士人,而是那些把持权力,百般乖巧的人;宫廷里的大臣们敢欺骗陛下的,一定不是那些推磨、切菜、管钱管账的下人,而是那些权倾宗社的显贵。请陛下明智地思索一番,参看古今的史书想一想,自古至今,绝对没有斤斤计较于俸禄多少的人可以提出远大策略来的;也没有吹毛求疵的人可以取得三皇五帝那样的政治成就的。”

庄烈帝阅后很不高兴,摘出“纠缠”、“株连”等字眼,责令他做出具体解释。道周上书说:

“近年来朝臣们所看到、想到的,没有一件事是真心为了朝廷好。他们选用人才,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寻求报复。从前年春天开始,朝臣们大谈边疆的事务,事实上并不是为陛下守边疆,而是为谋逆的阉党翻边疆的案;从去年春天开始,朝臣们大谈科场的事务,事实上并不是替陛下整顿科场,而是为了报复仇怨翻科场的案。这难道还不是我说的‘纠缠’、‘株连’吗?”

这些话都是影射大学士周延儒、温体仁的,庄烈帝更加不高兴,把他给罢官为民了。

崇祯九年(1636),因为有人推荐,朝廷召回道周,恢复了原先的官职。第二年闰月里,朝廷因长期干旱不雨,诏令百官反省,道周上书说:“最近朝廷内外都在斋戒,为百姓请命,可是朝廷里五天逮系了两位尚书,没听说有一个人上书请救,怎么能指望老天消除凶灾,帮陛下实现公正、光明的政治局面呢?”又上书说:“陛下宽宏大度,肯于饶人,所以有身寄重任达七八年没什么功效,还依然把持大权的。发展到现在,国家没有是非之分,朝廷没有什么枉直之辨,里里外外的群臣百官大都得过且过地办事,这实在令人痛心疾首。不过下边群臣百官的所作所为全都决定于上边。上边急于征收租税,下边就急于收贿行贿;上边喜欢苛刻地考核,下边就喜欢夸大其事;上边喜欢揭人隐私,下边就喜欢诬陷。在这南北交讧的时候,朝廷干什么要和市井里的小百姓计较那些家庭不和的传闻,结那本来不必理睬的仇怨呢?”当时体仁正引用一些坏人制造东林、复社的案子,所以道周谈到这些。

不久道周升任右谕德,掌管司经局,他上书辞让时,说自己有三罪、四耻、七不如。三罪、四耻,用来自我批评,七不如是说“在品行峻洁,超出常人方面,不如刘宗周;在性情涵养,无愧纯孝方面,不如倪元路;宏观思维,远见深计方面,不如魏呈润;犯言直谏,裁决平允方面,不如詹尔选、吴执御;志尚高雅,博学多通方面,不如华亭的平民陈继儒、龙溪的举人张燮;说到监狱中因事累及被逮的大臣,那么在心性朴实,行为纯正方面,不如李汝璨、傅朝佑;在文章意气风发,仕途坎坷,光明磊落方面,不如钱谦益、郑曼阝”。郑曼阝当时正因为所谓的棍打母亲事受人唾骂,所以庄烈帝接到章奏大吃一惊,批评他颠倒是非。道周又上书辩解,言辞之中又有营护郑曼阝的意思。庄烈帝恼了,下一道措辞严厉的诏书训斥了他一番。

道周因为文章、气节名高于天下,为人严肃、刚正,不与世俗相妥协,公卿大多害怕并且忌恨他,于是借用了不如郑曼阝这句话作为口实。这年冬天,朝廷要选用东宫讲官。体仁已经去职,张至发担任了执政,把道周排除在外,不让他参与。道周的同事项煜、杨廷麟认为不公正,上书推荐道周。至发说:“郑曼阝棍打自己的母亲,诏书中已讲得明明白白,道周自称不如郑曼阝,还怎么可以做太子的老师呢?”道周于是称病求去,庄烈帝不答应。

十一年(1638)二月,庄烈帝一次来经筵前讲读。当时刑部尚书郑三俊刚刚入狱,讲官黄景窻营救他,庄烈帝不同意。这时庄烈帝正好追论以前讲官姚希孟曾经奏请把漕运储藏全都改为折征银两的错误,道周没听仔细,认为庄烈帝将宽释三俊并且追念希孟,于是讲道:“原任辅臣文震孟一生直而不顺,未曾得到过赠恤。天下的士大夫活着的如三俊,死了的如震孟、希孟,即使求其仿佛,也不可多得。”庄烈帝认为他的回答不真实,责令他再做回奏。道周再奏,庄烈帝再做质问,一直到三次进奏才算完。道周前前后后所提出过的建议,未曾得到过一次同意的批复,但道周还是不停地进言。

六月,朝廷中推举阁臣。道周当时已经担任日讲官,升为少詹事,得到了提名。庄烈帝没有任用他,而选用了杨嗣昌等五个人。道周于是起草了三篇奏疏,一篇弹劾嗣昌,一篇弹劾陈新甲,一篇弹劾辽东巡抚方一藻,在同一天里交了上去。他弹劾嗣昌说:

“天底下不会有无父之子,也没有不臣之子。卫国的开方不回家省亲,管仲竟把他比作猪狗。李定不为继母守丧,宋朝人都把他指为人枭。现在就敢有不为父母穿孝服,端坐在政府中,像嗣昌这样的人。宣、大总督卢象升因为父亲刚入殡而自己在仕途上,所以椎心泣血,请求就近任职,后来竟忽然间冒出一道在官位上守丧的圣旨来。守丧如果可以推脱,那么闻丧就可以不奔丧了;闻丧可以不奔丧,那么为人子者就可以不认自己的父亲,为人臣者就可以不认君父。国家即使人才很缺,也不能让这种不忠不孝的人呼朋唤友,招徕同类,播下不祥的种子来玷污国家呀!嗣昌在朝理事两年了,从他提出的十面张网、超占田土加租的办法和通贡、互市的乐观主张来看,他的才智到底怎样也该可以看出来了。现在他又要再起用一个不祥之人和他互为表里。陛下用孝道治理天下,缙绅家庭一些小小的婆婆妈妈的纠纷还要依法处治,而对于居丧期间灭绝伦常的行为却认为不必禁止,我认为这样不行。”

他评论新甲,说他:“没有守完丧,就走邪道,寻求关系踏上仕途。天底下即使很缺乏人才,也不应该把他派上用场。”他评论一藻时,极力批评了和议的错误。庄烈帝怀疑道周是因为自己没被选用而抱怨,“缙绅”、“纠纷”的提法是想为郑曼阝开脱罪责,所以交由吏部对他进行贬官处分。嗣昌于是上书说:“郑曼阝棍打自己的母亲,禽兽不如。如今道周又自称比不上郑曼阝,况且他的意思只不过是想包庇郑曼阝那样的恶人,掩饰以前言语的差错罢了,居心可知。”进而自请罢免。庄烈帝颁发一道语气婉转的诏书对嗣昌表示安慰。

七月五日,庄烈帝在平台召见内阁及各部的大臣,并且包括道周在内。在与大臣们谈论各部门事务谈了很久以后,问道周说:“凡是个人无所图而做出来的,称为天理,有所图而做出来的,称为人欲。你的三篇奏疏正在廷臣推荐你后未被选用的时候递交上来,真的是无所图吗?”道周回答说:“我的三篇奏疏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纲常,自信无所图。”庄烈帝问道:“以前怎么不说?”道周回答说:“以前还可以不说,到他们被选用后不说,往后就更加没有说的日子了。”庄烈帝说:“清白本来是一种美德,但不能用来炫耀自己,满足不正当的目的,况且也只有一个伯夷是圣人中清白的人,像他那样才叫作清白。如果仅仅对于无关紧要的事情小心谨慎,只能说是廉节,不能叫作清白。”当时道周的回答不能让庄烈帝满意,庄烈帝几次驳斥他,道周又进言道:“只有孝悌的人才能治理国家,生养万物。不孝不悌的人,根本都没了,哪里还能有枝叶长出来?”嗣昌这时站出来说:“我又不是从桑树窟窿里钻出来的,怎么不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只是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臣的关系本当摆在父子之前。况且古时候是各国都有君臣,大臣可以去此而适彼;现在是一统天下一处君臣,大臣对自己君父的义务不可能逃出天地之间。再说仁人不能抛弃父母,义士不能先己后君,这两者不能偏重其一。我四次上书极力推辞,还想着词臣中能有刘定之、罗伦那样的人替我抗言上书申请,让我能满足自己的心愿呢。后来等我来到京师时,听说道周的人品、学术都是一代宗师呢,竟然自称不如郑曼阝。”庄烈帝说:“不错,我正打算问他呢。”接着问道周说:“古人心里无所图,现在的人却各有私虑,所以孟子想纠正人心,消灭邪说。古时候的邪说是另外自成一派的,现在的邪说却干脆依附在圣贤的经传中,对世道人心的危害更大了。我且问你,你自称不如郑曼阝,是什么歪道理?”道周回答说:“匡章受到举国上下的遗弃,但孟子对他不失礼貌,因为他自有长处。我说不如郑曼阝,也只是说我在文章上不如郑曼阝。”庄烈帝说:“章子得不到父亲的欢心,这跟郑曼阝棍打母亲怎么相比。你自称比不上他,难道不是和他勾结又是什么?”道周说:“大家都讨厌一个人时,皇上务必要自己明察,不要随便附和。”庄烈帝又问:“新甲是怎么走邪道,寻求关系踏上仕途的?另外你所说的柔媚取悦,点头哈腰的又是哪一个?”道周回答不上来,只是说:“一个人思想不端正,那么他的一切行为都不会正确的。”庄烈帝又问:“丧当然是凶礼,难道碰上凶丧的人就是凶人,都是不祥之人?”道周说:“古时候大夫守丧三年,君王的命令根本就不会传到他家门口。他自称凶与不祥,所以举行军礼时凿开凶门走出来。克制孝心出来做官,在疆外还是可以的,在朝中就不行。”庄烈帝问道:“人既然可用,为什么要区分内外?”道周说:“我们明朝自从罗伦议论克制孝心以来,前后有五十多人出来做官,多在边疆。所以嗣昌在边疆是可以的,在中央就不行了;在中央还算可以,在政府就不行了;只嗣昌一个人还可以,他又呼朋引类,简直要把朝廷搞成一个有丧不守的夺情世界了,这就更加不行了。”庄烈帝又把他盘问了好久,最后说:“少正卯当时也被称为名人,思想反动而且邪恶,行为不正而且固执,言论错误却说得头头是道,赞同错误还要予以润色,记诵一些乌七八糟的知识但是十分广博,所以难以逃脱圣人的诛戮。现在很多名人也差不多是这样了。”道周说:“少正卯心术不正,我心正,没有丝毫的私欲。”庄烈帝恼了,过了片刻,命令他出去听候圣旨。道周说:“我今天话不讲完,是我对不起陛下;陛下如果今天杀我,就是陛下对不起我了。”庄烈帝说:“你一生的学问,就只学会了油嘴滑舌。”喝令他退出去,道周叩头后后退几步,又跪着说道:“我敢把忠诚直言和油嘴滑舌剖析一下看。一个人在君父面前独立不阿、大胆说话如果叫作油嘴滑舌,难道在君父面前谗谄面谀叫作忠诚?忠诚直言与油嘴滑舌不能分辨,正直与邪妄混乱不清,怎么能实现太平?”庄烈帝说:“是呀,但也不是朕随便用油嘴滑舌来批评你。我提的是这个问题,你回答的是另外的事情,这还不是油嘴滑舌是什么?”又一次喝令他退出去,然后回头看着嗣昌,感叹道:“现在人心轻薄是多么严重啊!道周肆无忌惮,他能不自认为正直吗?”于是把文武群臣都召来聆听了一番教导,然后退朝了。

这个时候,庄烈帝忧心军事,认为可以托大事的只有嗣昌这么一个人,所以破格选用了他。道周泥守经典,违背了庄烈帝的意思,等召见他问话时,他又不退让,庄烈帝十分恼火,想对他实行严惩,害怕他名声太大,影响不好,所以没敢决定下来。这个时候刘同升、赵士春也因为弹劾嗣昌,朝廷决定给予严惩,但吏部给予道周的贬处却很轻。嗣昌担心给道周的处分轻了,弹劾自己的人就会没完没了,所以紧急收买人弹劾道周。刑部主事张若麒打算调入兵部,就迎合嗣昌的意思上书说:“我听说人主的尊贵,尊贵到独一无二的地步;人臣不应自居尊大,自居尊大就该杀头。现在黄道周和他的同伙捏造谣言,贬损皇上的德行,把古往今来不曾有过的好话都加在道周身上,那么一切不好的就都可以归过于君父了。朝廷如果不颁布前些时召大臣问话的整个经过,让天下人知道,那么背公死党的家伙们就会乱传出去,迷惑各地吏民,私自写出来让后代人犯疑,掩没圣天子纠正人心,消灭异端邪说的真实意图。这样影响就很不好。”庄烈帝于是就给廷臣们传了一篇指示,要大家不要接受道周的挟持,与他相互勾结,共有几百字。把道周贬官六级,让他去当江西按察司的照磨。若麒果然如愿,调到了兵部。

很长时间以后,江西巡抚解学龙推荐自己手下的官吏,对道周称颂备至。按惯例,这种奏疏只交有关部门看取,庄烈帝也不再批阅。可是大学士魏照乘极其讨厌道周,就起草诏令批评学龙胡乱推荐。庄烈帝于是发了火,立即把他俩剥夺官籍,逮进刑部的监狱里,批评他们勾结成奸,破坏政治,都打了八十大杖,追究他们的党羽。狱词中牵连到编修黄文焕、吏部主事陈天定、工部司务董养河、中书舍人文震亨,这四个人也被关进监狱。户部主事叶廷秀、监生涂仲吉营救他们,也被关进了监狱。尚书李觉斯量刑很轻,庄烈帝严厉批评了他,又改判为到烟瘴地面充军,庄烈帝还是认为量刑太宽,把觉斯给除了名,把道周移交镇抚司加以拷问,然后才送回刑部狱。过了年后,尚书刘泽深等说:“学龙、道周两个人的罪判他们永久充军也就够了,再往上只有处死刑。处死刑的大臣不是因为丢失领土就是贪婪、凶狠,没有哪个人因为提意见被处死的。道周没有丢失领土或贪婪、凶狠的罪名,而有提意见被杀掉的名誉,如果死刑让道周碰上就不是我们的圣主所有的载天覆地的肚量了。陛下所怀疑的只不过是帮派。但拉帮结派,表现在行动上。道周抗言上书,只借文字讲空话,有那么一两个要好的朋友也都跟着罢免了,所谓的帮派在哪里,用得着动用朝廷的刑法?况且陛下怎么会积恨于道周呢?万一日后您回心转意了,可是我的死刑判决已成事实,那时后悔也没用了。”所以仍旧请照原判结案。道周于是被判为永久充军广西。

十五年(1642)八月,道周充军已有一个年头了。一天,庄烈帝召五位辅臣进入文华后殿,手拿一册书随便问道:“张溥、张采是怎么样的人?”大家都回答说:“是读书好学的人。”庄烈帝说:“张溥已经死了,张采只是一个小官,科道官为什么热心称赞他?”大家回答说:“他胸中装有不少书,科道官因为对他的使用不到头,所以惋惜他。”庄烈帝说:“他为人也不免有些偏激。”当时延儒在嗣昌死后又一次进了内阁,要参考大家的意见为道周活动,就回答说:“张溥、黄道周都不免有些偏激,只是因为他们擅长学问,所以人人都惋惜他们。”庄烈帝没有做声。蒋德瞡说:“道周过去被判充军,皇上的恩德已很宽大了,只是他家里穷,孩子还小,实际情况让人怜悯。”庄烈帝再露微笑。陈演说:“道周这个人对父母也极孝顺。”吴生生说:“道周学无不通,并且为人很清苦。”庄烈帝不答话,只是微笑而已。第二天就传出圣旨恢复道周原来的官职。道周在路途上上书谢恩,称赞了学龙、廷秀的贤德。回到京师后,庄烈帝召见了他,道周见到庄烈帝就流下了泪,说:“我想不到现在还能再见到陛下,只是我本来就在生病。”向庄烈帝请假,得到了批准。

过了很久,福王监国,用道周为吏部左侍郎。道周不想出任,马士英劝说道:“人望在你身上,你不出来,想跟着史可法拥立潞王吗?”道周于是迫不得已进入朝中,交上了九篇进取北方的策论,朝廷册封他为礼部尚书,让他协理詹事府的事务。只是当时朝政一天天坏了下去,大臣相继离开南都,有见识的人都知道福王即将灭亡了。第二年三月,福王派道周去祭告大禹陵,出发前,道周又递上一篇进取策,当时没有被采纳。道周刚办完事,南都亡失了,他到衢州去拜见唐王朱聿键,上表劝进,唐王让道周当武英殿大学士。道周的学问、品行都很高,唐王特别尊敬他,曾经赐宴给他。郑芝龙封为侯爵,位置在道周之上,大家主张压一压芝龙,文武大臣由此不和睦了。有个学生上书攻击道周迂腐,不能担任辅臣,唐王知道是出自芝龙的意思,故意把这个学生交督学御史打了一顿。

在这个时候,国势已衰,朝廷大权掌握在郑氏手中,这位大帅仗着唐王的恩赐,观望不前,不愿意出关召募士兵。道周于是自请到江西去谋划收复失地。当年七月他出发,所到之处得到周围地区的响应,募到义旅九千多人,从广信开出衢州。十二月进抵婺源,遇到大清部队,战败后被俘,被带到江宁,单独关在一个房间里,穿着囚服写书。将要处死他时,道周行经东华门,坐在地上不起来,说:“这里离高皇帝的陵墓比较近,可死在这里。”监刑的同意了他。道周幕下的谋士中书赖雍、蔡绍谨,兵部主事赵士超等都死了。

道周学通古今,所到之处跟他钻研的人云集而来。铜山在一个孤岛上,山上有一座石室,道周从小坐卧其中,所以学者称他为石斋先生。道周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皇极等方面的书籍。他所著的《易象正》、《三易洞玑》及《大函经》,学者整年学习也弄不懂他的学说,而道周自己用它来推演、验证国家的治乱。他死后,他的家人得到他写的一本小册子,上边自己说自己死在丙戌年(1646),终年六十二岁,大家才相信他真能预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