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得先从曹操说起。曹操一家人丁特别兴旺,他一生先后有25个儿子,女儿数目不详,按照自然比例推测,女儿的数目也应该与此差不多。
曹操的第一位妻子是丁氏,没有生育子女;丁氏之后曹操娶了刘氏,生下长子曹昂;曹操的第3个妻子、也是他最喜欢的女人卞氏小曹操5岁,生下了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曹操的其他儿子、女儿分别由环氏、孙氏、杜氏、尹氏等夫人所生。
曹操不仅儿女众多,而且不乏出类拔萃者,他们之中日不仅有曹丕、曹植那样的文学家,也有曹冲那样的天才神童,还有像曹彰那样能带兵打仗的猛将。
除他们外,在曹操的儿子中还有一位丝毫不逊色,成就更是不得了,他就是建安初年来到曹家的何晏。
何晏不姓曹,因为他不是曹操的亲儿子,而是养子。
何晏的生父叫何咸,事迹无考,但何咸的父亲不同凡响,他就是曹操昔日的上司、大将军何进。
当初何进在袁绍的鼓动下谋除宦官,结果被宦官所杀,何进的妹妹何皇后、弟弟何苗也先后死了,这个南阳郡屠户出身的家族顷刻间土崩瓦解。
何晏的父亲何咸大概也死在这个时候,有人认为他死时未必看到了自己的这个儿子,何晏有可能是何咸的遗腹子,因为何晏出生于那场大动乱的次年,即初平元年(190年)。
何咸死后妻子尹氏不知流落到了哪里,建安初年曹操担任司空后她来到了许县,成为曹操“夫人团”中的一员。
何晏随母亲到了曹家,这个孩子很惹人喜爱,尤其是曹操,爱得不行,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曹丕、曹植诸兄弟。
何晏讨人喜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长得可爱,另一个是特别聪明。
《世说新语》说何晏“美姿仪”,想必小时候也是个英俊少年。
曹操自己长得不行,受他的基因影响,曹丕、曹植众位兄弟长相上整体比较一般,曹彰生下来更是一头黄毛,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在这个环境中,英俊少年何晏比较耀眼。
何晏很小的时候便展露出过人的才能,《太平御览》里引用一本叫《何晏别传》的书里称,曹操读兵书时,遇到未解之处,试着问何晏,何晏小小年纪居然能针对曹操的问题分析得头头是道,“无不冰释”。
曹操注过《孙子兵法》,是公认的军事大家,一个孩子能帮他解答军事方面的难题,未必太夸张了些,但至少说明何晏极为聪明。
曹操对这个孩子简直喜欢得不行,他想让何晏干脆改姓曹,哪知何晏根本不干,他在地上画了个圈儿,自己呆在里面谁叫都不肯出来,大家问他为什么,何晏答道:“此何氏庐也。”曹操知道了就不再提改姓这件事。
姓没有改成,但曹操还是喜欢何晏。吃的、用的、穿的都与曹丕兄弟们没有任何区别,《魏略》一书说,曹丕看到这种情况“特憎之”,每次见到何晏不叫名字,而是唤他为“假子”。
在曹操生前,何晏一直很受宠爱,后来曹操把自己的女儿金乡公主嫁给了何晏,何晏既是曹操的养子,又成了曹操的女婿。
何晏的岳母、金乡公主的母亲姓杜,其经历与何晏母亲尹氏很相似,杜夫人前夫是吕布手下的将领,名叫秦宜禄。
秦宜禄死后改嫁了曹操,除了金乡公主,杜夫人还有一个儿子叫秦朗,是秦宜禄之子,像何晏一样,也随母亲一块来了曹家,成为曹操的养子。
随着何晏年龄慢慢长大,他长得越来越白,这个白,既不是李白的白,也不是白居易的白,人家是真的白,是特别白,没有抹粉就好像抹了粉似的,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粉面郎君”。
曹丕的长子曹睿生于建安九年(204年),应该比何晏小15岁左右,曹睿当了皇帝后,何晏应该快40岁了,他不太相信这个叔叔(或者叫姨父)会有那么白,他怀疑何晏是抹了粉,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要亲自验证一下“粉面郎君”的真假。
有一天,曹睿请何叔叔请饭,特意吃“肉丝汤饼”,类似于火锅,一边吃,火一边烤着,不多时何晏就开始冒汗了,何晏不时撩起衣襟擦汗,曹睿在一旁仔细观察,发现何叔叔脸上一点搽过粉的痕迹都没有,有点失望地说:“看来真是个粉面郎君呀!”
何晏为什么这么白呢?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人家何家的基因就是这样的,要不然他的姨奶何皇后能受宠于灵帝刘宏吗?
另一个原因是何晏长年坚持服药,这个白是一种药物反应。
何晏服的药各叫“五石散”,是以五种石头为主要原料调制的药物,这5种石头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硫磺,这几种原料如何调制在一起,方法已经失传。
何晏吃了之后,效果不错,同时期的大医学家、针灸的发明人皇甫谧就曾经说,是何晏开始吃这种药的,吃了之后,心神开朗,体力转强。
对于魏晋史素有研究的鲁迅先生曾说“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了头。何晏有钱,他吃起来,大家也都跟着吃。鲁迅先生就送给何晏一个”封号”:吃药的祖师爷。
这些东西吃了真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吗?实在不太清楚,但是应该会有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效仿。
吃这种药或许跟吃兴奋剂一样,有的人甚至认为跟吸毒差不多。
何晏长年服药,他的脸色跟这个有很大关系,其实是一种病态。
何晏的名气不完全是他的脸白,也不完全是他会吃药,鲁迅先生给何晏还有一个“封号”:玄谈的祖师爷,何晏的名气是从这里来的。
魏晋以后产生了一个新的哲学门派——玄学。
何晏是玄学公认的玄学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之一,其他还有王弼、夏侯玄、钟会、荀粲等人。王弼是王粲的族孙,夏侯玄是夏侯渊的族孙,钟会是钟繇的儿子,荀粲是荀彧的儿子,他们都是曹操阵营里的“高干子弟”。
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在前面打江山,他们在后方没有什么事干,于是经常搞聚会,搞得多了也很无聊,于是每次确定个题目大家辩论,有点像大专辩论会。
他们辩论的题目让人常常感觉到浮虚而玄远,如圣人有情无情、本末有无、声无哀乐、言意的关系等等。辩得多了,影响也越来越大,终于辩出了明堂。
这慢慢成为一种新的风气,到魏末晋初时竟然成为新的社会潮流,那个时候的小资们通常都有一个好口才,这都是在辩论会上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