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所谓曹操墓,到底是真是假,似乎永远都是一个谜,只要疑问一天存在,墓地的真实性也就一天不得定论。然而,关于曹操的疑问,有可能消停吗?
即便如此,我们对他的“形”还是如此好奇,已经到了挖地何止三尺的地步。而对于他的“神”的探索,更像是一个无限量的宇宙。今天,我就他的用人之“神”进行一番探索,就当是在这个无量宇宙中发出一艘小小的探测器吧。“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这段话,是曹操的谋臣荀彧反驳孔融时说的。孔融觉得袁绍有田丰、许攸一干能人,不能和他斗。荀彧却说,田丰许攸一干人等,都是些缺点很突出的人,将来还会内斗。袁绍的手下,当真如此不堪吗?当然不是。荀彧曾在袁绍手下混过,老同事们如此不堪,真正的原因,他自然知道:不是田丰他们的错,而是袁绍的错。早在曹操还没消灭吕布、张绣的时候,面对袁绍的挑衅和曹操的苦恼,荀彧就指出曹操与袁绍用人的水准——袁绍“外宽而内忌”,曹操“明达不拘”。
曹操的另一大谋臣郭嘉也曾在袁绍那里混过,没多久就走了。为什么要走,他对袁绍的手下辛评、郭图说:袁绍这个人不知道该怎么用人(未知用人之机)。郭嘉认为袁绍“外宽内忌”,曹操“外易简而内机明”。荀彧和郭嘉对袁绍的评价大致相同:外表宽容,其实刻薄。但对曹操的评价就很有意思了。郭嘉说曹操“外易简而内机明”呢?这个“机明”与袁绍的“内忌”有区别吗?我的理解是,袁绍礼贤下士,那是玩虚的,玩的是公子哥、大名士的派头;曹操也并非就“不忌”,而是一方面不屑做表面功夫(外易简),另一方面深知要让人家卖命,就得给点实在的,就得包容他一点(内机明)。
荀彧、郭嘉和许攸这三个人,曾经都是袁绍的人,都是有问题的。许攸不仅有经济问题。他是袁绍的老朋友,临阵倒戈,卖主卖友,不讲信义啊。但曹操听说许攸叛逃过来了,高兴得光着脚“热烈欢迎”;听了许攸“火烧乌巢”的妙计,手下的人大多表示怀疑——也许是怀疑许攸的为人吧,曹操却言听计从。
郭嘉呢,曾被为人正派的陈群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行为不检点(不治行检)”。他却依然故我(嘉意自若)。不仅有缺点,还“抗拒改造”。可曹操不管,还更加看重他(愈益重之)。下属有缺点,不另眼相看也就是了,为什么还要更加看重他?曹操这一招,有点假,但很管用。荀彧的问题更严重:政治问题,准确地说,是立场问题。汉献帝想通过自己的老丈人伏完联络一帮人对付曹操。荀彧知道这事,没有及时报告。曹操听说后很生气,但表面上没有深究。曹操再宽容,也不会容许下属“心怀汉室”。那不是容,是忍,是让,是“外易简而内机明”——荀彧有用。不信你看,对那些不能为他所用的“汉室忠臣”,只要参与“谋反”、哪怕是“疑似谋反”,他说杀就杀。
对下属宽容,经常被认为是管理者胸襟开阔、气量宏大的表现。但像曹操这样一个以疑心重出了名的人,他宽容人,似乎不是胸襟开阔、气量宏大,而是“机明”。就你一个太监的养孙,还对人家挑三拣四的,谁还跟着你玩命?要用好那些一身毛病的人才,气量可以不大,一定要装作很大;境界可以不高,待遇一定要高。宽容下属,不是为了赢得美誉,而是为了实用。不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