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朝鲜王朝实录[太宗实录] » 朝鲜王朝实录[太宗实录]全文在线阅读

《朝鲜王朝实录[太宗实录]》八年

关灯直达底部

(戊子)八年大明永樂六年

春正月

1月1日

○庚戌朔,上服冕服,行向闕禮,停百官朝賀。

1月2日

○辛亥,分遣海道察訪軍器監李季控于忠淸道,巡禁司大護軍韓雍于全羅道,判禮賓寺事安騰于慶尙道。先是,司諫院上言:

騎船軍爲國藩籬,扞禦外侮,民之所恃以安者,而民之所苦而咨怨者,亦在此也。今諸道觀察使,摠一方之事,節制使統軍馬之政,然不過遙領以制之耳,至於親管軍人者,萬戶千戶也。除授之際,朝廷惟取慣於船上者,此輩豈能上體委任之意,撫恤軍士乎?或私役而營求所利,放還而因求所産,是以民不料生,至於流亡。願依程驛察訪例,置水軍察訪,使之日巡各浦,專以撫恤軍士爲務;其萬戶千戶,如有私役軍人,私受餉遺者,不勤不恪,不勝其任者,隨卽具聞,依律施行,以懲姦猾,以慰船軍。

仍條上考察事目:

一,船軍奉足,多少不均,一依定數,平均分定。一,萬戶千戶色掌,擅役船軍,以營己私,壯者放還,只留無知易使者,一遇賊變,不惟不戰,皆伏船底,拱手就死。察訪嚴加推劾,如有上項之事,重者申聞,軍法論罪,輕者直斷。一,各官守令,於船軍點送之際,將壯實穎悟之人,多方托故,留以供官中役使,只遣老弱無用者。萬戶千戶通同,不肯强推,雖或有推,守令輕蔑而不肯聽從。上項之事,窮推禁理。一,各浦船隻,造作已久,朽惡不用,而萬戶千戶色掌等,任置不卽改造,陸物諸緣火㷁火藥,至爲虛疎。如此之輩,論罪鑑後。一,賊船入侵各浦,萬戶千戶不爲用心防禦,經過各浦,不行邀擊,任其過行,殊失設立之意。乞入侵處經過處萬戶千戶,推考論罪。一,騎船軍中累年有功,壯勇有才,未蒙褒賞者,訪問申聞。一,烽火海望,係是軍情緊急重事,如有虛疎,嚴加考察,不輕定體。一,水軍僉節制使以下軍事陵夷者,三品以上申聞;四品以下,各以罪狀輕重直斷。各官守令於騎船事遲晩者,四品以上申聞;五品以下,亦皆直斷。

下議政府擬議,請依狀申施行,故有是命。

○賜宮醞于全羅道兵馬都節制使成發道,賜廐馬一匹于興德鎭兵馬使成達生。

○慶尙道都觀察使安省,啓其道事宜。啓:「曾有王旨,點考各色烟戶軍丁,又令擧行隣保之法。當此凶年,似難一時竝行,乞俟隣保籍成,然後點考軍丁。」從之。

1月3日

○壬子,上詣德壽宮起居。

○始以議政府庶務,歸之六曹。左政丞成石璘等上言:

謹按宋臣上官均、司馬光奏議,其略云:「宰相不當關決細務,蓋位有卑高,則事有煩簡,事有煩簡,則心有勞逸。位尊者宜逸,不逸則不足以謀天下之大務;位卑者宜勞,不勞則不足以理天下之庶事。夫宰相之職,弼諧人主,運旋樞極,其視百官,位尊任重,天下之事,無所不摠。然而所該者衆,則力有所不逮,致詳於小,則大有所不及,此勢之必然。今之六部尙書,分領列部,委寄選任,不爲不重。乞以省中事務,類分輕重,舊有條例,事不至大者,竝委六部長官,應奏上者奏上,應行下者行下;其有或改條貫及事關大體,非六部所能專決者,卽申都省。若六部尙書判斷不當及住滯不決,則別委不干礙官,定奪是非。所貴上下相承,各有職分。如是則位愈高者任愈大,任愈大者事愈簡。事簡心逸,則天下之大務,得以熟慮而詳究,長策遠馭,建萬世之基業。較省覽訴牒勞心細務,利之大小,固相遠矣。」我朝議政府六曹之設,與宋朝同制,其議論又切中今時之弊。今六曹判書,皆增其秩,以曾經兩府者爲之,其委任各有所掌,又有其屬,本府則無所不摠,而持其大體者也。今乃勞於煩冗細務,反若六曹之所役屬,大失設官分職之體。自今凡事之有前例者,皆委各曹,有別例,然後呈報本府。本府參酌輕重,應啓聞者啓聞,應行移者行移;其各曹所爲,如有錯誤住滯者,本府考察勤慢,定奪是非。如此則大小相維,煩簡相濟,宰相不勞於細務,庶官不至於曠職,綱擧目張,其於治道,庶幾得體矣。

從之。

○領議政府事李和乞辭,從之。

○置濟州監牧官。東西道各設監牧官二、鎭撫四,考察放牧馬匹,以革前朝愛馬孶長官提領之號,從本州都按撫使之啓也。

1月4日

○癸丑,命司憲府,推劾戶曹不給檜巖寺田之故。上召持平金庚曰:「檜巖寺,乃有志僧徒居接之地。予於丙戌年四月,命加給田一百結,議政府卽移文戶曹,而戶曹迨今不肯折給。丙戌四月以後戶曹官,劾問其故以聞。」司憲府上言:「臣等奉旨,劾問檜巖田地折給之緩,罪在前戶曹判書李至、全伯英、正郞李公祗、佐郞李伯恭等。」命囚至及伯英家奴各十口,下伯恭于巡禁司,尋釋之。公祗以功臣子免。

1月8日

○丁巳,命義勇巡禁司,毋繫雜囚。巡禁司上言:

本司係詔獄之任,罪人囚放,皆取上旨施行,非他法司之比,而兵曹以犯巡人員及侍衛遲晩人員家奴,囚于本司,又待兵曹移文,方始決笞,有違詔獄之體。且典獄囚禁之人,滿三日輒放,本司則雖滿三日,無兵曹行移,則不敢放出,以致累日滯獄,實爲未便。乞今後下旨外罪囚,勿許囚禁於司。

從之。

○賜[1]內官黃稻麤布六百五十匹,漢城參軍金知逈二百匹。以稻獻珊瑚帽珠,知逈獻白玉鈒花帶也。

1月9日

○戊午,木星犯月。

1月14日

○癸亥,分命各道,造進獻紙一萬張。

1月15日

○甲子,遣參贊議政府事柳龍生如京師。賀聖節也。

1月18日

○丁卯,命囚醫員楊弘迪、張祉于巡禁司。二人針灸上體,錯誤正穴,上以之未寧者數日。於是,司憲府上言:「醫藥針灸,所係至重。楊弘迪、張祉,以御府醫員,醫灸上體,而乃用心不謹,以致錯誤,皆大不敬。請收職牒,鞫問其罪,依律施行,以懲不敬。」疏上留中。

○參贊議政府事尹柢遘微疾,上命弘迪治之。柢遣人請弘迪,弘迪在家,隱而不出。柢知之,馳至其家,搜得弘迪曳出,使奴歐之。柢卽詣闕啓曰:「殿下憐臣有疾,命醫往治,而乃不至,臣不勝憤怒,遂至於此。請伏擅歐之罪。」

○下宦者廉有恥于巡禁司。有恥監督本宮之役,歐長興庫令史,誤折其齒故也。

1月19日

○戊辰,上詣德壽宮。太上王暴得風疾。上時以針灸失誤,不能運身,聞之驚懼,卽以便服,出闕東小門,馳馬而進,侍衛者皆不及。急召楊弘迪于巡禁司侍疾,分入番甲士,令直闕東小門,以備倉卒問安時侍衛。

1月20日

○己巳,上詣德壽宮。以太上王疾篤也。上王亦詣問疾,未得入見,涕泣而還。命放二罪以下見囚,張祉、廉有恥亦免。命還給柳謙職牒。

○罷諸殿本命醮禮。命禮曹曰:「上王殿、大妃殿、予及靜妃本命醮禮,今後勿復設行。」

1月21日

○庚午,上詣德壽宮問疾,上王亦詣焉。

1月22日

○辛未,上再詣德壽宮,上王亦詣焉。

○治全羅道軍官不能御倭之罪。水軍僉節制使具成美、左道都萬戶鄭幹,決笞還任;右道都萬戶方九齡,以再犯決杖六十,還任;法聖浦萬戶河疏,以賊船過行不及追捕,與耽津浦萬戶魯之忠,各決杖一百,充突山浦水軍。

○宥外方付處輕罪,皆令京外從便。以太上王之疾也。朴熙宗、崔隱、曺渾、李恪等皆從便。

1月23日

○壬申,上再詣德壽宮。

○倭寇兆陽鎭,焚兵船一隻,死者三十五名。

1月24日

○癸酉,上詣德壽宮。

○以雲巖寺田百二十結屬公。戶曹啓:「雲巖寺田地,依上等寺例,給二百結,餘田一百十二結屬公。」從之。

1月25日

○甲戌,上詣德壽宮。

1月26日

○乙亥,上再詣德壽宮。

○日本原滿直,遣使獻禮物,且獻不老圓百粒,國人所未達也。

○以京畿水軍都節制使金文發,爲忠淸、全羅道水軍都體察追捕使,領京畿兵船十五隻以往。

1月27日

○丙子,上再詣德壽宮。

○慶尙道都觀察使安省,以父病辭,以權軫代之。

○命有司以每歲春秋,致祭于延安府南池。京畿都觀察使安魯生上言:「延安府南池有神龍。故老相傳:『每歲冬月氷拆,謂之龍耕,自源縱[2]流,其占水溢;橫截池中,氷土相雜,其占豐年;若都不拆,其占爲歲凶。今冬之拆,豐年之兆也。』」上奇之,有是命。

1月28日

○丁丑,上再詣德壽宮,謂知申事黃喜曰:「父王彌留,事佛雖爲非禮,不忍之心,難以自止,欲召集僧徒,精勤祈禱,若何?」喜對曰:「爲親救病,似無害也。」遂召禮曹參議卞季良,製佛疏設帳幕于德壽宮側,集僧徒百人,行藥師精勤。上解所御衣,獻藥師像前,躬自點香燃臂,至曉乃罷。又令中官朴猷,設延壽道場於宮北亭,都僧統雲悟,設水陸齋於德方寺。太上之疾稍愈。

1月29日

○戊寅,上詣德壽宮。初,太上欲有營繕,上命徵忠淸、江原道軍三百,以供其役,是日至京,卽皆放還。

○以禮曹參議卞季良、成均大司成柳伯淳爲生員試員。初,上點知申事黃喜爲試員,喜辭曰:「舊例必命成均大司成。臣學問淺短,柳伯淳博洽老成,請以代臣。」從之。

1月30日

○己卯,上再詣德壽宮。太上以疾小愈,賞醫員楊弘迪、平原海麤布五百匹。見上言其故,上對曰:「臣亦賞之。」乃加賜正布二百匹。

○召左政丞成石璘等議事。上使知申事黃喜傳旨曰:「向者過聽卿等遜避之言,左右政丞,解兼判吏、兵曹,予至今悔之,欲使復判吏、兵曹、掌銓選。卿等毋避一時一己之嫌,對之以實。左右相分判政曹,非古法乎?」成石璘對曰:「臣老耄,且困於簿書,殿下春秋鼎盛,學問精明,爲政用人,臣無間然。苟有其失,則薦進人物,宰相之職,何必兼判政曹,然後得以匡救其失乎?」河崙對曰:「臣昔者累曾面陳,殿下必應記得。」趙英茂對曰:「此非臣等之事,臣不敢言。」

二月

2月1日

○庚辰朔,上詣德壽宮問疾。自後日以爲常,或一日再詣焉。

○一歧守護代源擧,使人獻禮物。

2月3日

○壬午,賜賻惠和宮主李氏之喪。宮主,高麗侍中齊賢之女。恭愍王無子,選入後宮,封惠妃,後爲尼,時住淨業院。賻米豆三十石、紙百卷,以昭悼君妻沈氏,代爲淨業院住持。

○倭船九隻,連日寇巖泰島,鹽干金羅進、葛金等擊走之。羅進等二十餘人血戰斬三級,獲被擄人二名,賊乃退。

2月4日

○癸未,遣司譯院副使李子瑛,管押易換四運馬四百三十匹如遼東。

○復以左政丞成石璘兼判吏曹事,右政丞李茂兼判兵曹事,李文和戶曹判書,鄭矩禮曹判書,金漢老判恭安府事。舊制,左右政丞,兼判吏、兵曹、掌銓選。知申事黃喜以知吏曹,居中用事久,雖兩相所擧,多不用,輒以己所親信者,延譽於上而注官,宰相頗忌之。然無如之何,每當銓選之時,讓避而退。於是,左右相皆辭兼領。有具喜不公之狀,爲匿名書,再三揭示,喜稍悔悟,至是啓聞,使復舊制,然亦不用宰相之議,朋黨相比,人皆目之。

○舊例,司諫院、司憲府署出告身,考其祖系,或出寒微,或有痕咎,卽於告身,必書作不納三字,甚者書政曹外三字。至是,憲府署供造署令洪龜海告身,書曰作不納。召憲府掌務命之曰:「可削三字改出。我將持獻於德壽宮矣。」蓋欲悅太上之心也。國俗稱世系文籍爲作。

○賜陳慰使書狀官朴剛生、通事張洪壽各米豆二十石。剛生等回自京師,備啓世子赴京,皇帝接待優厚之狀,上悅,有是賜。

2月7日

○丙戌,欽差千戶陳敬、百戶李賓等,齎禮部咨來。咨曰:

今將各件事理,書塡咨文,付陳敬齎奉前去,理合移咨朝鮮國知會,照依開去事件,作急完報施行。一件書籍等事。欽賜本國王《大明孝慈高皇后傳》書五十本幷永樂六年《大統曆日》一百本、黃綾面一本,除交付本國差來使臣戶曹參議具宗之領去外,合行知會領受施行。一件起取人民事。准兵部咨,先該建州衞指揮莽哥不花奏,有三萬衛百戶楊哈剌,洪武十九年,將帶家小,於土門地面寄住;三十三年,朝鮮國萬戶鎖咬納等,將本官連家小三十戶,起在阿罕地面住坐等詞具奏,已行朝鮮國取發。今本國王咨,據鏡城等處萬戶崔咬納供,楊哈剌等原係玄城附籍人氏,先被兀狄哈擄去,洪武二十三年,尋來阿罕地面同住。當差安業居生等因回咨。參照,楊哈剌等原係三萬衞人數,難以準理,合行取發,遼東都司三萬衞住坐,具奏欽依:「旣是民不失業,軍不失伍,準他還行文書,與國王知道。」除欽遵外,合行知會。一件在逃人口事。準兵部咨,該遼東東寧衞千戶金聲等奏,往朝鮮國,取漫散軍餘家小,除取發外,有一千一百餘口,俱係洪武年間五丁垜一充軍籍定人數,本國却作遠年鄕戶、官私奴僕等項不發等因具奏。永樂五年十一月初一日早,本部官於西角門,欽奉聖旨:「朝鮮國王將流移人口成萬家,發回遼東復役着業了,其餘遺下的,怎肯占恡不發!金聲在那裏,貪財好酒,奸騙人家子女,好生不才,他不使朝鮮國王知道,密地裏將這些人都賣放了,便將金聲那厮拿送法司問罪。再着陳敬鋪馬裏齎文書,說與國王,卽將金聲賣放的人口,盡數送回遼東,復役着業。」欽此。移咨到部,合行本國欽遵施行,仍將發還人口數目回報。計取東寧衞千戶金聲原取未完人口一千一百二十三口,本國担作遠年鄕戶官私奴僕等項,收監聽候四百七十三口;挨究未完六百五十口;千戶陳敬原取未完百姓都乙麻等六口。

2月8日

○丁亥,生員試員卞季良等,取尹粹等百人。初試日開場,有金寬者跪駕前曰:「臣,善州人也。今三館以臣祖系卑微見黜。」上憐之,卽召成均掌務曰:「此人祖系,如非辨明良賤者,可令赴試。」寬得赴試,竟不中。

○以尹思修爲江原道都觀察使。

○上如太平館,宴欽差陳敬等。

2月10日

○己丑,以大護軍李慤爲東北面敬差官,漢城少尹李睠、內贍少尹韓有紋爲西北面敬差官,宗簿令李灌爲忠淸道敬差官。推刷漫散軍之未現者也。陳敬率來力士,各一人隨之。

2月11日

○庚寅,封第三子〈今上諱。〉爲忠寧君,以晉山府院君河崙領議政府事、世子師,左政丞成石璘世子傅,漢山府院君趙英茂領三軍事,李稷吏曹判書兼判義勇巡禁司事,南在議政府贊成事兼司憲府大司憲,李龜齡參贊議政府事,李至禮曹判書,李文和戶曹判書,偰眉壽工曹判書,李來知議政府事,鄭矩判漢城府事,咸傅霖參知議政府事。

○太上王避病于都摠制金南秀之第。

2月13日

○壬辰,遣知司譯院事康邦祐,管押五運馬三百一十匹如遼東。

2月14日

○癸巳,命還給曺渾、李恪職牒。

○太上王避病于世子宮。太上在避病所,上日以晨夕再詣問疾。是夜三更,上親奉太上,避病于世子殿。殿在昌德宮側,又鑿北墻爲門。自是上竟日侍疾,親奉藥餌,至病勢危殆,則通宵侍側。移世子宮于義安大君和之第。

2月16日

○乙未,以吏曹判書李稷知貢擧,兵曹判書柳亮同知貢擧。

○忠寧君娶右副代言沈溫之女。

2月17日

○丙申,封閔氏爲卞韓國大夫人,鄭氏爲淑懿翁主,沈氏爲敬淑翁主。閔[3]氏,沈溫之母;鄭氏,易之女;沈氏,溫之女也。溫,政丞靑城伯德符之子也。

2月19日

○戊戌,前戶曹判書金希善卒。輟朝三日,賜諡元靖。無子。

2月20日

○己亥,鏡城兵馬使,遣通事張天祐如野人地面,體探事變,千戶波加者,遇諸要路,射殺之。

○遣司宰少監任君禮,管押六運馬三百匹如遼東。

2月21日

○庚子,命增漢城試額數爲三十。禮曹上言:「東堂漢城試額數,舊止二十人,今從仕人員及新生員赴試者倍舊。乞依成均館試例,以三十人爲額。」從之。

2月22日

○辛丑,遣鐵城君李原,迎世子于遼東。

2月23日

○壬寅,放京畿各浦下領船軍歸農。從海道察訪之啓也。時有倭變,合當領、下領皆赴防,至是放之。

2月24日

○癸卯,京畿、慶尙、忠淸道都觀察使,皆啓道內民飢,請發倉賑濟,從之。

○遣司譯院判官吳義,管押七運馬四百匹如遼東。

2月25日

○甲辰,命禮曹,詳定領三軍事體統禮度。禮曹上言:

凡軍令,兵曹掌之,行移三軍都摠制府及十司,三軍護軍、十司鎭撫、各道節制使道色掌,卽詣領三軍事處,告課施行;十司甲士各一員、各道軍官各一員,每日進領三軍事處,伺候聽令。春秋講武及京外行幸之時,上項護軍、鎭撫、色掌等,竝聽領三軍事號令。坐次則領三軍事,北壁;駙馬、兼上護軍及資憲以上都摠制、十司兼上護軍、各道節制使,東壁;各軍摠制、同知摠制及嘉善以上兼上護軍、節制使,西壁。

從之。

○賜閔無咎、無疾米豆四十石。

2月26日

○乙巳,遣司譯院判官朴茂,管押八運馬四百匹如遼東。

2月27日

○丙午,東北面察理使金承霔,進建州衞指揮於虛出等所贈綺絹等物。於虛出段子藍絹各一匹、童猛哥帖木兒段子黃絹各一匹、千戶於虛里鹿皮一領、千戶夫乙居愁海獺皮一領、毛憐衞指揮甫乙好大鹿皮一領。察理使上言:「此皆贈送於臣,臣不敢私受,謹一一封進。」命下有司。

○日本鎭西探題將軍源道鎭,遣使獻禮物。

2月28日

○丁未,賻尹須之喪米豆三十石、紙一百卷,仍命有司給棺槨。須以代言死,有是賜。

○議政府啓定濟州法華、修正二寺奴婢之數。啓曰:「據濟州牧使呈,州境裨補二處,修正寺見有奴婢一百三十口,法華寺見有二百八十口。乞將兩寺奴婢,依他寺社例各給三十口,其餘三百八十二口,屬典農。」從之。

○西北面都巡問使李龜鐵,獻泰州所採銀五十三兩。

2月30日

○己酉,倭船十一隻,寇靈光鹽所,知郡事趙瑜戰却之,斬二級。上遣人齎表裏以賞之。

○遣司譯院判官姜庾卿,管押九運馬三百六十匹如遼東。

三月

3月1日

○庚戌朔,世子隨從官上護軍李公孝、判軍器監事郭海龍,回自京師,啓以皇帝接待之厚、賞賜之隆;世子於正月十六日發南京,二月十七日到北京,安穩回還。上喜甚,各賜鞍馬,靜妃亦各賜帛一匹。議政府率百官詣闕陳賀。

○下戶曹佐郞張安之于巡禁司獄。田地改量折給之際,戶曹或以元屬軍資良田,易所厚者薄田,又多奪人良田,以給所厚者,物論喧騰。乃命戶曹曰:「京畿軍資屬田,一一[4]磨鍊,成籍以聞。」戶曹久未之啓,下安之于獄,問其故也。下判漢城府事鄭矩、參議具宗之、鄭耕、正郞閔審言、金以南、佐郞河逈于巡禁司獄。以安之之辭連及也。矩等以嘗經戶曹,亦在逮中。矩、宗之、以南、審言、安之、逈,皆罷職,唯鄭耕新除安州牧使,將赴任,故特原之。

○兵曹詳定各道軍營色掌遷轉之法。各道節制使道色掌一百三十九名擊申聞鼓,乞敍用,下兵曹令詳定額數及職品高下遷轉品次。兵曹啓:「各道軍營凡十一所,每一道色掌,以十五人爲額,許五品以下入屬,十一道合爲一都目,其中到多者一人四品,行司直去官。司直二、副司直二、司正三、副司正四,皆以到多者次第敍用。」從之。

3月4日

○癸丑,太白晝見經天。

3月6日

○乙卯,流兵曹佐郞柳暲于水原。罷參議李潑、佐郞兪勉職。有李所乙進者,以隊長爲兵曹使令,去官爲副司正。柳暲家,與所乙進家近,爭基限,所乙進與之抗衡憤爭,暲告本曹。潑與勉召所乙進,數其埋沒長官之罪杖之,所乙進擊鼓訟冤,下司憲府。憲府上言:「李所乙進,雖出兵曹使令,今旣爲甲士,暲挾私憤,告本曹打傷;李潑、兪勉聽信同僚私訟,輒將所乙進杖之;李所乙進亦違敎越訴,俱各不當。」故有是命。李所乙進,亦令照律鑑後。

○倭船二十三隻,寇忠淸道水營,水軍僉節制使玄仁貴與戰,中矢而死,賊奪我兵船二隻。

3月7日

○丙辰,宴欽差官陳敬、李賓于廣延樓下。

○命旌表嘉州虫介女門閭,仍給米豆二十石。西北面都巡問使李龜鐵上言:「道內嘉州,有女名虫介,年十六時,其母得惡疾。虫介聞生人之骨可治,遂折右手無名指,作末食之,又以其骨納諸百會穴中,母病卽愈,今七年矣。」故有是命。

3月8日

○丁巳,以李枝爲順寧君、左軍都摠制朴子安爲京畿、忠淸、全羅道水軍都體察使,豐川君沈龜齡右軍同知摠制,柳濕左軍同知摠制,金萬壽爲三道助戰節制使、左軍同知摠制金重寶爲豐海道兵馬都節制使兼水軍都節制使。時倭寇甚熾,忠淸道都觀察使柳廷顯飛報:「道內兵船數少,不能當敵,請急發京畿兵船追捕。」乃命子安等領京畿兵船以行,各賜弓矢,卽日發行。議政府餞于崇禮門外,遣左副代言安純,齎宣醞慰送之。

○賜忠淸道兵馬都節制使李都芬廐馬一匹。倭寇結城縣,都芬與戰斬三級。遣大護軍元胤,賜宮醞以慰之。

3月9日

○戊午,置南城君洪恕于水原。恕之赴京也,刑曹佐郞金爲民爲書狀官,私齎蘇木以行,爲行臺監察李有喜所糾。打角夫韓仲老私藏細布於進獻方物櫃內,及至朝廷,有內使點視方物,見而詰之,恕等無以對。恕又賣所騎私馬,易綵絹而來。至是事覺,憲府劾之,上以恕功臣勿論,命罪其從官。憲府上言:

殿下事大至誠,中國之所曾知,而恕將私物,藏諸殿下親封進獻櫃內,發於朝廷。若曰藏私物者韓仲老也,恕何與焉,則虎兕出柙,龜玉毁櫝,是誰過歟?況奉使上國,不敬之迹已見,而但罪從官,其於刑典何哉?且貿易爲利,非大臣之事,賣馬得貨,貪汚莫甚。乞依律科罪,以懲後來。

疏留中。又上言:

洪恕以功臣宰相,奉使朝廷,誠宜小心奉職,反聽姦貪無識韓仲老、張浩之言,行臺監察至義州,考察挾持私物之時,托言櫃子御印所封,不可開閉,用謀明白。韓仲老敢以私物,納諸櫃內,見於朝廷,恕於詰罪之際,不卽發明,回還本國,又不啓達,遲留十餘日,待金爲民之言,不敢匿情;又於中路,賣馬得貨,無恥莫甚。乞將洪恕職牒收取,鞫問論罪。通事鄭喬、押物張浩、韓仲老,已曾職牒收取囚禁,其在逃孔明義,卽同獄成,乞令刑曹,依罪狀輕重斷罪。金爲民挾持禁物,欲行買賣,鞫問情由,亦置於法。

命恕自願安置,爲民罷職,仲老決杖八十。

○刑曹啓曰:

《經濟六典》,越境興利者,勿論錢物多少,爲首者典刑。今韓仲老、張浩等,於進獻紙櫃內,以國禁布物,隱密挾藏。行臺監察,當雜物搜探,欲幷開進獻櫃子,二人答以議政府結裹御印着封,使不得開,及至奉天門,紙地進獻之際,布物乃見,貽笑中國。乞依《六典》論罪。爲從鄭喬、孔明義,決杖一百,流三千里。

命各減一等施行。

○司諫院上言:

洪恕奉使入朝,於所齎進獻櫃內,藏匿布匹,現於帝庭,又將私馬,敢行貿易,貽笑上國。曾謂大臣而有如此之行乎?若非殿下事大之誠,感格天心,豈不爲上國之譴怒乎?是則關於宗社,固當先問。向者持平柳濱,釋此不論,只請從者鄭喬、張浩、韓仲老等罪,殊失本末輕重之序。今憲府更劾洪恕之罪,再申其請,殿下特以功臣之故,優加寬典,自願安置,臣等竊爲殿下缺望焉。願依憲司所申,收其職牒,付之有司,依律施行。持平柳濱失任之罪,亦不可不懲。

疏上留中。司諫院又上疏曰:

事大之禮,不可不謹,故差遣之臣,不可不擇。近因朝聘往來之頻,遣使之際,未暇擇焉,凡爲宰相者,例以次而遣之,故其間或有鄙吝無恥之人,懷挾錢財,貽笑朝廷,有如洪恕者。以我東方禮義之國,得此汚辱之名,爲上國之所侮,寧不爲之痛心也哉!願自今,凡遣使於中國,必令議政府臺諫六曹選擧,取其望多者,而殿下更加愼簡,則庶不至於辱命矣。且於往來之際,旣有郵驛,則不必齎持私馬,以赴上國。宜加痛禁,以絶求利之計。

下議政府擬議。政府議得:「赴京大小使臣,依前例差遣。其中如有不能專對者,臺諫臨時申聞;私馬齎持,依狀申一禁。」從之。

3月10日

○己未,賜判恭安府事朴子靑、檢校判漢城府事劉旱雨田各四十結,又賜繕工少監洪理馬一匹,注簿潘泳米豆十五石,司僕直長李逈米豆二十石。子靑等監督齊陵石欄石人等役告訖,賞之也。

3月11日

○庚申,陳敬、李賓觀放鷹于西郊,遣右代言李承幹,齎宣醞候于迎曙驛。先是,敬等出館門,偶見漢山府院君趙英茂家人持鷹子而過者,遂奪之,是日出郊試之。

○前知門下府事趙琳卒。輟朝三日,賜諡康昭公。

3月12日

○辛酉,覆試李稷等所取金赭等三十三人于仁政殿,以魚變甲爲第一,授變甲校書副校理。

3月14日

○癸亥,日本通信官朴和,推刷本國被擄人男女百餘以還。

○命斷各道量田敬差官罪有差。司憲府劾問各道敬差官田地高重打量者,具佃客告狀數以聞:「判內贍寺事金汝知,告者三百四十二人;前議郞任中善,告者二百六十八人;刑曹右參議鄭易,告者二百一人;洪州牧使許晐,告者一百三十五人;前敎授官韓殷,告者一百五十人;知殷州事韓穩,告者一百三十六人;前縣令許就,告者一百七十七人;順興府使朴竪基,告者六十四人;前判禮賓寺事鄭節,告者五十九人;前司尹金灌、司僕正李邕等十人,告者皆五十名以下。」命現任官停職,前銜官自願付處,五十名以下,擧論安徐。

○司憲府又劾問各道量田差使員、監考等每十分縮二分以上,以名聞:「差使員今通禮門引進使黃訥、豐儲倉使林仁山、工曹佐郞黃得粹等十四人,監考前散員金有智、前驛丞丁孟明等五十九人,乞依曾降敎旨論罪。」命現任官停職,前銜自願付處。

3月21日

○庚午,宥中外二罪以下囚。以太上王復未寧也。驛召楊弘達,令侍太上之疾。弘達時從世子之行。

○陳敬等放鷹于西郊,議政府迎候于盤松亭,設享。

○金天錫、河自宗回自京師,齎奉欽賜《高皇后傳》而來。

○吏曹上薦人之法。上言:

凡人之才,非一月一年之所成就。雖令各司一年再擧,於人才更無所得,徒費文籍。願自今,京外大小官所薦,類分職品,開寫成冊,每當銓注,隨品啓聞,受點差除,或三年或五年待人才作成,更令薦擧,永爲恒規;如有懷才遺逸者,令大小官不拘年限,實封特薦。

○議政府請加各道兵船之數:

京畿左右道元數五十一隻,今加定二十五隻;全羅道元數八十一隻,今加定三十隻;慶尙道元數一百三十七隻,今加定五十隻;豐海道元數二十六隻,今加定二十隻;江原道元數十六隻,今加定十隻;忠淸道元數四十七隻,今加定三十隻;西北面元數四十隻,今加定十五隻;東北面元數三十隻,今加定五隻。上項船隻,觀察使以各官殘盛等差、材木有無、轉輸難易,分揀定體造作。

從之。

○流瑞興縣令朴持于仁州。憲府上言:「持爲丁亥年豐海道祿轉差使員,不用界首官平校斗升,擅將各官斗升,自加雕掘,每一斗剩一升,每一升剩二合,病民貽患,其罪甚矣。」乃流之。

3月22日

○辛未,恭安府尹閔亮卒。賻紙一百卷,仍賜槨。亮,驪興府院君霽之弟也。

○以判漢城府事金漢老,爲謝恩使。司諫院上疏曰:

孔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然則奉使之臣,必行己有恥,然後乃可以不辱君命矣。判漢城府事金漢老,嘗奉使朝廷,以賈人白貴,變名從行,至平壤,國家沮之。其行己之無恥,旣如此矣,今又受謝恩之命,以赴京師。謝恩,國之大事也,而今日之事爲尤重,豈可以無恥之人而使之乎?伏望裁擇施行。

疏上,召掌務正言李種華傳旨曰:「吾所以遣此人者,但以同休戚,故意必謹於使事耳。今吾已允卿等之請,使議政府擇他人以代之,卿等愼勿洩此言。」

3月24日

○癸酉,設太上王救病精勤於舍利殿。上王親點香,徹夜跪於佛像前,燃臂至十二炷。

○完平君李朝卒。賜賻米四十石、豆三十石、紙百五十卷,輟朝三日。朝,元桂之子也。

○申明無牌鷹子之禁。

3月25日

○甲戌,上以鞍馬、弓帒、箭筒,遺陳敬、李賓。

3月26日

○乙亥,知沔州事李致、唐津監務金叔良,決笞五十,還任。倭寇唐津、沔州,殺三人擄一人而去。致、叔良違令,不肯淸野入城,爲賊所掠。

○下宦者尹興阜、尹德興等四人于巡禁司,尋釋之。上詣太上王避病所,問安而還,有扈衛司諸員三人,犯御道而過,上責興阜等不能考察之罪也。

夏四月

4月1日

○己卯朔,司憲府請前摠制申孝昌之罪,原之。孝昌,金士衡之壻也。士衡之子陸與其妻郭氏,皆先歿,及士衡疾篤,巫覡皆言陸夫妻爲祟,孝昌惑之,遂發陸塚,焚其屍。司憲府劾孝昌而請罪,上以原從功臣,特宥之。孝昌敎子自守讀書,怒其怠業,束縛而使奴隷加刑,幾至於死;或置之土窟之中,嚴刑峻罰,視如仇讎,聞于天聰,播在人口。其慘酷少恩,如此云。

4月2日

○庚辰,世子禔回自京師,街巷結綵。左政丞成石璘六曹判書等,出迎于城西石積之郊;功臣安平府院君李舒等,迎于迎曙驛東郊;耆老領議政府事致仕權仲和等,迎于洪濟院西郊;各司一員迎于盤松亭。上御廣延樓,置酒以迎慰之。完山君李天祐、右政丞李茂,下至從事官,皆與焉。議政府率百官稱賀。上謂世子曰:「吾見汝形體壯大,殊異乎昔日。」且曰:「大抵一行人多,其中必有憂患焉。今此行人數,倍我朝覲之時,無有一人貽戚者,夫復何言!帝之待汝,出於誠心,非特賞賜之厚,至於細事,無不敎誨,聖恩重大,報謝無由。」天祐等對曰:「皇帝命護送內官曰:『朝鮮國王,使十五歲兒子,朝覲萬里,其忠誠至矣。汝於護送之際,若使世子小有不安於心者,罪汝無赦。』是以護送內官,須臾不離世子之側,渡水涉險,身自扶掖,使世子安穩過行。」

○初世子之朝見也,帝遣錦衣衛指揮千戶,以千餘騎迎入江東驛館,禮部尙書鄭賜、內官黃儼迎慰之。世子入京師,館于會同館,禮部尙書趙羾,以帝命來勞之。

○帝御西角門,世子偕千官行禮。帝使鴻臚王少卿,引世子及李天祐、李茂、李來、孟思誠、李玄升陛。帝問世子年幾歲,玄對曰:「十四歲。」帝特加溫顔以接之,賜綵絲衣五套、汗衫裏衣裳靴各一;李天祐以下至從事官三十五人,綵絲衣一套;打角夫以下至從人七十八名,各綃衣一套。

○帝入內,賜食于西角門。世子欲展禮於東宮及漢王,皆使人免禮,乃還館。帝使黃儼及吏部尙書蹇義,來對夕飯,且賜椰瓢果實。世子迎入廳,黃儼、蹇義在東,世子在西,行再拜禮。

○帝御西角門,世子詣闕謝恩,帝又命升陛,問發王京幾日,又問:「讀書乎?」對曰:「讀書。」旣退,戶部尙書夏原吉及黃儼、韓帖木兒、尙寶司丞奇原,來對夕飯。自是儼等三人,每日一至,六部尙書以次而來。

○帝引見世子于西角門,命升陛,諦視之曰:「貌似乃父,但身長稍異耳。」

○帝賜世子《仁孝皇后勸善書》一百五十本、《孝慈皇后傳》一百五十本。

○至是年正朝,帝御奉天門受朝賀,鴻臚寺引世子,班在六部侍郞之下行禮。

○世子祭皇后殯殿。鴻臚王少卿引世子由右順門入,至思善門前待門開,望殯殿四拜哭,又四拜而退。

○帝謂世子曰:「終日在館,無乃寂寞乎?可游觀朝天宮、靈谷寺、天禧寺、天界寺、能仁寺。」

○帝御奉天殿,勑千官齋戒。將以正月辛酉日祭天地也。千官具朝服行禮,世子以常服,立於西班九品之下。旣退,李茂使李玄,言於禮部尙書鄭賜、趙羾曰:「太祖皇帝賜我國冠服之詔,有曰:『國王一品,準中朝三品。』在辛未年高麗世子定城君入朝,位在六部尙書之次。今使我世子,不間於朝列,而位於九品之外,與野人、㺚子雜處,願親奏陛下。」尙書曰:「可。」旣而帝移御西角門,世子升陛奏曰:「在太祖時,以外國蒙賜中朝衣冠,惟我國耳。今臣無朝服,序於九品之外,伏望聖察。」帝召鄭賜問曰:「朕已令位於二品,何故不然?」賜對曰:「無朝服故也。」帝曰:「可依靖江王兒子之例,製朝服祭服以與之,令陪祀天地壇。」李茂等言於禮部曰:「天子旣許世子陪祀,陪臣願從世子與祭。」兩尙書曰:「此事不必奏聞。宰相五人從事官二人,可以與祭,其具姓名保單以來。」乃以保單呈禮部,受牙牌八面、陪祀官牌一、供事官牌七。帝使黃儼至會同館,賜世子朝服祭服。

○帝親享于南郊,世子與陪祀朝官,入壇下東邊,班在公侯之後,李天祐等七人,序於陪祀官之東。禮畢,帝還御奉天殿受朝賀。世子獨序於六部尙書之後、侍郞之前,李天祐等序於五品之末,書狀官薛偁、通事吳眞序於六品之末,其餘從事官,以無公服,序於九品之末。

○禮部使李來、孟思誠、薛穪、李薈,詣靈谷寺,各賡御製讃佛詩以進。御製詩曰:

世人解脫出世間,乾闥波城長不關。了知是境曾可繫,一塵剖却彌樓山。火雲旋轉浮雲起,月影瞳朧[5]映江水。忽然枕上夢初醒,已歷恒河沙劫裏。瑠璃籠眼見山河,猛風吹海騰洪波。應同鏡像是虛妄,從來未識菴摩羅。始言學道入三昧,豈信身心不相代!欲將分別是眞心,無着龜毛有何在!鑿井出土井應空,方圓之器本相同。貯將千里以相遺,誰置頻伽甁口中!細觀萬物有消毁,孰解虛空是眞體!若將生滅究根源,鏡裏燈花落紅紫。眼前之境起心惑,顚倒因緣相糾纆。一點靈犀照九淵,毫端受得三千國。法王來自西天西,誓弘妙法開群迷。圓容徧涌海潮水,寶光顯出眞玻瓈。自從說法住靈谷,瑞氣絪縕霞綵煜。祇園日暖綻金蓮,萬樹葳蕤播芳馥。胸中放出百千光,遙燭大地何茫茫!玲瓏樓殿炫金碧,寶塔妙影敷廻廊。更有長干幾千尺,幡蓋飛揚竟朝夕。樹影飄颻鳥影過,衆影紛紛度窓隙。如來宴坐轉輪對,普令淸淨無塵埃。千秋萬歲翼皇度,妙德圓湛蓮花開。頓除六結釋纏繞,白雪晴空光皎皎。大明日月麗中天,一統山河照春曉。

時有胡僧曷尼摩,號生佛。帝迎至京師,舍諸靈谷寺,甚加敬信,朝官士人皆奔趨,摩頂授記焉。

○帝御武英殿,賜世子御製時一篇。詩曰:

浿水東邊舊封域,八敎疇能遵古式?簡篇自足鑑安危,淵藪何須更藏匿!乾坤覆載靡不容,裁培蹙拔皆天工。時來難得苦易失,三韓揮霍空遺蹤。右渠肆誘逞憸譎,過眼相看曾一瞥。溝婁樹綠草靑靑,雲擁玄菟漢封埒。爾家攄悃事朝廷,男耕女織疆域寧。吹蘆撾鼓日爲樂,曠野應無佩犢行。鴨綠江流似巵酒,馬邑諸山連培塿。試看往迹已荒涼,名譽光華可長久。秉心安得如金石!堅確惟當愼朝夕。驕盈只患鮮永終,孰解沈潛到幽賾!昔年王子來朝享,車騎蕭蕭出平壤。淸霜殺柳水凝氷,回首寒郊連莽蒼。爾禔修貢萬里來,年過十五堪成才。讀書學道勿自棄,勉旃毋使家聲隤。從來禍福無扃鑰,倚伏之幾乘善惡。高山可礪海可移,萬古忠誠是郛郭。

帝命世子讀過,謂世子曰:「朕猶爾父也。」謂李天祐等曰:「朕作詩與爾世子,不是秀才詩賦,此詩有益於汝國。在此秀才,宜各和一首。」仍賜世子《通鑑綱目》、《大學衍義》各一部、法帖三部、筆一百五十枝、墨二十五丁,世子叩頭而出,翼日詣闕謝恩。

○帝使禮部尙書趙羾賜世子金二錠、銀十錠、紵絲五十匹、線羅五十匹,李天祐表裏各八匹、銀二錠,李茂、李來各銀二錠、表裏各六匹,孟思誠、李玄各銀一錠、表裏各四匹,書狀官以下至驅馬軍各色綃四匹、寶鈔五十張,各官從人各寶鈔五十張。是夕,鄭尙書奉讃佛詩一篇至館曰:「此今日帝幸靈谷寺所製也。從官宜次韻。」詩曰:

靜觀萬物何紛紜,誰植菩提妙湛根?眼中垂髮如絲棼,未究牟尼百八門。試言三相轉業眞,業相應滅眞常存。六塵緣影爲心相,漂淪苦海波濤飜。借令聖慧所建立,要知體用尤難論。鐵牛鞭起種春雨,石田磽埆勤耔耘。收成千斛眞如子,顆顆圓明世罕聞。一機不動覺澄寂,超越聖境無籬藩。愚者支離廣分別,幻非眞實徒爲言。嗟哉群聚飽眠睡,跛驢羈勒相追蹇。波流雲駃刹那壤,躁動虛妄如猴猿。周觀法界孰人我?照明諸地唯心元。從知空藏悉充滿,窓塵之內含乾坤。但離名相卽正智,不勞灌頂成泥洹。良醫隨病授方藥,頓令蘇息除遘痻。曠劫喑聾獲聰悟,憑仗靈山兩足尊。法雲遍覆廣濟拔,大興哀愍施慈恩。恒沙不盡道常存,燈燈相續無晨昏。如來本自是化身,昔曾說法給孤園。欲問去來誰卽是?應知迦葉、拘留孫。只今復現演空旨,光明顯耀猶千暾。閻浮檀今相自在,降伏外道隳魔軍。十方開發兼攝受,遣離爾燄歸眞源。朕心夙夜念考妣,永言孝思恒弗諼。遙令使者往西竺,遠瞻雪嶺馳迎軒。神通廣大靡不感,預知朕意尤懽欣。使者倭遲在中路,翩然東向趣來轅。乘颷西度何欻忽?下凌倒影踰崑崙。所經河嶽悉震動,鳥飛獸舞相呼喧。終朝說法啓晦昧,要使逐境無逸奔。萬像開明消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