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 » 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全文在线阅读

《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六年

关灯直达底部

(甲辰)六年大明永樂二十二年

春正月

1月1日

○戊寅朔,上以黑衣,群臣朝服,行望闕禮。停本朝賀禮,議政府率百官,獻鞍馬及表裏,諸道進箋獻方物。日本國王使臣圭籌、梵齡,船主久俊等六十餘人,亦詣闕拜正,進土宜,回賜圭籌正布二百六十匹,梵齡一百九十匹,久俊七百八十匹,押物禿盛八十匹。

○圭籌等上知申事書曰:

圭籌等舊各承命,容拜於殿庭,卽謹言來意,殿下曰:「大莊經板只一本也,不可賜。」更以《金字華嚴經》八十卷、《梵字密敎經板藏經》一部、《注華嚴經》板,此四者賜焉,皆天下無雙之法寶也。嗚呼!殿下之大恩,至哉偉哉!雖然縱載奉我殿下,闕然不足盈素願。且如梵本者,亦無我朝通曉者,徒知爲佛氏之一寶耳。伏冀尊官更聞于聖聰,賜漢字七千卷經板者,我殿下喜慶之不可測焉。事若不成,則我等有何顔面,再歸本國耶?凡博愛謂之仁,行而宜謂之義。二者,君子攸勤,先覺所嘉也。尊官盈我本朝之願望,而使我等歸其本國,是謂仁義之最者也。書不盡言,伏希藻鑑爲幸。

1月2日

○己卯,圭籌、梵齡求經板不得,絶食而言曰:「吾等之來,專以求大莊經板也。吾等初來時,奏御所曰:『經板若不齎來,吾當不還。』今不得而還,則必受食言之罪,寧不食自斃。」

1月4日

○辛巳,視事。

○遣禮曹佐郞金塡于倭使館,饋圭籌、梵齡食,固辭不喫。

○傳旨于吏戶曹:「領敦寧府事致仕李枝、韓劒、權弘等祿科,以從二品施行。」

○兵曹啓:「文昭、廣孝殿朔望別祭祭肉,除送司僕官獵獲。朔祭則鐵原,望祭則平康,各其官守令專管,使獵戶分番,無弊捕捉,每於朔望前一日進上。別祭則待承政院行移捕捉,竝差人馳驛進上,其鋪馬守令直發。」從之。

○戶曹啓:「江原道監司未報飢民之數,請支賑濟米三千石,乞姑停支給,先令監司、首領官親覈飢民壯老弱,開具移文,方許支給。其未報前,依平安道賑濟例,十五歲以上,每五名一日米豆幷一升;十四歲以下,每十名一日米豆幷一升,限今月晦日分支,令草葉交食。」從之。

○戶曹據濟用監牒啓:「造粉及黃丹所需鉛鐵二百五十斤,請令産鉛黃海道瑞興官,每年採取,依式上納。其官所貢軍器監上納正鐵五百八十四斤,移定本道各官。」從之。

○兵曹判書趙末生以疾上書辭職曰:

臣以不才,遭遇聖明,屢被恩寵,擢居內職,未逾十年,驟登卿位,不次之恩,實同天地,庶幾小心盡節,以報聖恩之萬一。然臣早患風疾,晩歲彌篤,乃至于今,氣力喘乏,視聽俱衰,治戎重任,實難克擧。伏望收臣職事,賜臣藥餌之暇,則臣當更荷生成之惠,誓萬死以酬恩。臣無任隕越之至。

不允。

1月5日

○壬午,視事。

○兀狄哈指揮直時應哈,千戶吾通哈、於乙非哈等來獻土宜,賜衣服、笠靴,又回賜緜布有差。

○司憲府啓:「趙瑨爲善山府使時,犯贓二十二貫五百文,律應杖一百,流二千五百里,刺字。太宗山陵前,奸宿娼妓,獵喫狐肉,俱杖八十,請從重論。」從之。

○傳旨于咸吉道都節制使曁慶源、鏡城僉節制使等曰:

前慮時方歲歉民飢,猛哥帖木兒、楊木答兀等管下人成群連續出來丐乞,應接爲難,且恐作耗,命令邊民入堡,整軍防戍。然更思之,隣居兀良哈、吾都里、兀狄哈等不知其意,反生疑貳,或至驚動。當上項野人出來,或上京回還時,諭以邊民難支管下人求索,自願入城,非有他意,諄諄開說,使之安心。

○遣直提學朴熙中,護軍李藝、尹仁甫等,饋圭籌、梵齡食,亦不喫。

1月6日

○癸未,命朴熙中、李藝、尹仁甫,敎圭籌、梵齡曰:「爾等以不得經板,絶不飮食,然經板之得不得,不係於食與不食。爾爲使臣,一不愜意,悻悻忍飢,豈使臣之體耶?」仍命饋食,圭籌等食之。

○摠制鄭幹卒,遣內竪弔之,依例賜賻。

○禮曹啓:「今來闊兒看兀狄哈千戶劉吾通哈願留侍衛,請依他例,給衣服、鞍馬、家舍、奴婢,令娶妻居京。」從之。

○兵曹啓補充軍決訟未盡條件:

一,去己亥年七月二十日以前補充軍決屬人等,其年限內雖不現身,各官及本主陳告前,於京外官自現者,雖被陳告從賤,仍還屬補充軍。

一,己亥七月二十日以後決屬補充軍,受立案後,其本主及各官指以定限,京畿三十日,近道五十日,遠道七十日內,全不現身,或以漏落陳告從賤者與雖限後不現,而本主、各官陳告前及京外官現推前自現者,亦仍屬補充軍。其限日外不現身,或漏落,而其本主及各官陳告者,依各年敎旨,還賤決給,其京外官因推考而現者,還賤屬公。且今後決屬補充軍者,亦令上項定日內,現身付籍,限日後不現身及自現人決絶之法,竝依前項例施行。

一,己亥年七月二十日前後決屬補充軍,未立役於曹,而逃亡者,各官及本主陳告前,中外官還推捉者,從賤屬公,其本主與各官陳告前及京外官現推前自現者,補充軍仍舊。

從之。

○九州源道鎭使人來獻土宜。

○停視事。禁闕內用酒肉,以王子發瘡疹也。

1月7日

○甲申,戶曹據平安道監司關啓:「道內去年因早霜,旱田不實,今皆以豆收稅爲難。乞聽民自願,竝令納稻,以備水田種子。」從之。

○兵曹啓:「咸吉道咸興以北各官散住當番甲士六十三,竝放還其家,休養馬匹,如有賊變,於慶源、鏡城,分送防禦。其下番甲士,倘有大變,除番上,竝令防禦。」從之。

1月8日

○乙酉,上遣護軍尹仁甫,諭圭籌等賜密敎大藏經板、注華嚴經板,《大藏經》一部、兼遣回禮使之意。又諭曰:「今欲兼送《金字華嚴經》一部,汝國重此經否?」圭籌等欣然曰:「《金字華嚴經》,我國之素所敬重,御所必感喜也。」

○奏聞使崔雲先遣通事金祉,以書啓曰:

癸卯九月初一日,臣到北京進啓本,皇太子命進奏行在所,仍給上等馬,使兵部辦事官候正伴送。初五日到行在所爛柴口子,皇帝命臣等進前來,距帝座前五六尺進奏本,帝披覽未訖云說謊。臣奏:「我國邊將啓:『童猛哥帖木兒奉聖旨,本年六月到阿木河。』殿下謂:『旣奉聖旨來了,不敢聞奏。』又邊將啓:『楊木答兀,本年七月到猛哥帖木兒一處住了。』殿下謂:『楊木答兀不奉聖旨,擅自般移,未便。』卽差臣奏聞。」帝曰:「說謊。」微笑。又曰:「汝國見彼人,雖一二人便殺,一二百便殺,乃至千餘人都殺了。」又問臣:「汝是崔雲?」臣對曰:「是。」「汝莫是崔得霏親眷?」臣對曰:「不是。」又問:「崔得霏、韓確好否?」臣對曰:「好。」帝呼內官尹鳳,命饋酒飯。禮部尙書呂震、刑部尙書李慶等謂臣等曰:「童猛哥帖木兒等新徙,必無糧料,汝國接濟否?」臣答云:「本國後門連歲不登。又野人三次於咸吉道,二次於平安道往來作耗,我民尙且飢困,何暇接濟?」兩尙書欣然相對,再三歎美云:「殿下知理,速奏甚善。不濟糧料,亦是矣。」又說:「汝國可擒獲彼人否?」答云:「彼人見其不敵,逃隱於大山長谷,難以擒獲。」尙書云:「汝言亦是。今皇帝親征,達子逃隱不見,彼亦如此。」又指揮金聲與臣言:「皇帝命我齎勑往朝鮮,吾奏:『我若往朝鮮,楊木答兀必謂請兵討之,將勑書付朝鮮使臣回去甚當。』帝許之。」金聲又言:「來四月間,往東良北,楊木答兀等,似前不服,當擧義征之。汝去啓殿下,惠我藥酒與衣。我自先王時,向朝鮮有厚意。」仍付臣紅氈鞍籠曰:「汝將此物進殿下,以表予誠心。」

1月9日

○丙戌,吏曹據京畿、黃海道監司關啓:「京畿鐵原、朔寧、黃海道瑞興、牛峯等各官失農,鄕校生徒,限早穀成熟放學,敎官亦許還家。」從之。

○賜大內殿德雄豹皮一領、虎皮二領、緜紬五匹、苧布五匹、彩花席十張,故宗貞茂妻子造米五十石、緜紬十匹,左衛門大郞燒酒三十甁、苧布五匹等物,付回禮使行。源義俊、小二殿、藤源滿貞、宗貞盛等處賜送之物,亦依壬寅年例。

○兵曹啓:「今後各道流移人物,嚴立禁防,關津要路,置把守人,隨卽執捉,依律論罪,傳驛還本。其還本時,各驛吏等或受贈故放,或不用心押遞,以致逃亡,則不但驛吏,竝其驛丞科罪。其不能禁防守令及各里長,又其流移人物許接,不曾現告各里長、戶首,又於經宿時不執捉付官,關津驛吏、院主,路邊各戶人等,竝依律科斷。」從之。

○司憲府啓:「前司正尹寅,年前未收科田稅,幷計邊利濫收,佃戶以爲言,怒而反加歐打,律應杖六十。」從之。

1月10日

○丁亥,開國定社佐命功臣星山府院君李稷、鐵城府院君李原、驪川府院君閔汝翼、平城府院君趙狷、谷山府院君延嗣宗、礪山府院君宋居信等上疏言:

臣等謹按《唐史》,房玄齡以開國元勳,配享廟庭,其後子遺愛謀叛伏誅,詔停玄齡配享。今大逆君禮父尙忠,不可尙在功臣之列,收其敎書錄券,削去功臣,以懲後來,宗社幸甚。

從之。

○官馬色啓:「辛丑癸卯二次馬價,中馬上中等,各給絹三匹、木綿二匹;中馬下等、小馬上等,各絹二匹、木緜三匹;小馬中下等,各絹二匹、木綿一匹。交割前故失馬、退還路次故失馬、逃逸馬,各絹一匹。」從之。

○戶曹據忠淸道監司關啓:「年儉道內各鐵場,今甲辰年春等貢鐵,減半吹鍊上納。」從之。

1月11日

○戊子,賜大小文臣鑄字所印《宋播芳》各一部。

○京畿監司柳思訥上言:

臣竊惟,海運陸輸,不可偏廢。然而舟楫之用,視陸轉之弊,倍加便易,以其用力少而收功多也。故古之聖王,率由是道,九州之貢,浮江達海,以致京師,觀諸《禹貢》一書,則可知矣。況我國都,地濱大海,漢江經其南,碧瀾在其西,不待疏鑿,而漕運之利,亦旣自通矣。臣伏見,朝廷易換馬價輸轉,軍額不下萬餘名,轉輸之勞、贏糧之費,難以偏擧。矧畿甸民居,不過萬九千餘戶,其間炭木穀草之輸、丁夫徭役之多,倍蓰諸道。加以南北使介之絡繹往來,供億之糜費,殆無虛月,民生之凋殘,職此之由。臣竊伏惟念,今馬價布絹,皆置助邑浦,俾令右道水站船與喬桐、江華兵船分載漕轉,則可以信宿而至于西江矣。議者以爲:「漕轉之時,若駕船使風,則臭載之患,不可不慮。」臣愚以謂,右道漕轉,自古及今,行之已久,殊無傾覆之禍,何獨疑於今日耶?伏望殿下,裁自聖心,以裕民力。

從之。

○平安道監司啓:「境外漢人處,馬匹汎濫放賣,三登縣住盧京牙保人李文奇,請依敎,典刑鑑後。」命減一等。

○平安道監司啓:「定寧住朴升夫等八人、義州住李卜龍等七人,聽義州住趙金指揮,使臣迎逢遼東軍官處,馬匹汎濫放賣罪及趙金指揮罪,請依敎,典刑鑑後。」命:「趙金,他罪人行刑時更啓,其餘各減二等。」

○平安道監司啓:「本道年前失農,今又農務方興,以不緊雜訟,裹糧對辨未便。請人命重事、逃奴婢現捉付官、奸盜等事外雜訟,限秋成一禁。」從之。

1月12日

○己丑,官馬色啓:「東八站路邊野草燒盡,馬匹喂養爲難。請令平安道差官,領軍人三百名,先到東八站刈草,積於路邊馬匹宿所,臨時分給喂養。」從之。

1月14日

○辛卯,禮曹啓:「今日本國回禮使副使,請造給羅裌衣一襲。」命加給李藝木緜裌衣二。

○慶尙道監司啓:「宦官右副承直鄭根以病母相見,歸慶山時,濫騎義興、牛谷驛馬一匹。請依律杖八十,其擅騎馬一匹價,每一舍徵楮貨一張。」從之。

1月16日

○癸巳,命副提學申檣,寫日本客人光柱等求請額子及道號。

○司憲府啓:「曾降敎旨,京外官決訟後訴誤決者,限受立案十日呈本府。今刑曹及都官慮呈誤決,畢決出等後,其立案,不卽成給,或累日或至累朔。其成給立案時,又以出等日退塡日時,只呼得決者給之,故其不得者,不知彼邊受立案與否,不得限內呈誤決,冤抑莫甚。請自今畢決出等十日內立案,卽便成給,須兩造俱備,方許給付,明立文案,以憑後考。」從之。

1月17日

○甲午,奏聞使判司譯院事崔雲奉勑書,回自京師,上幸景福宮,以黑衣、烏帶,百官吉服,備儀仗以迎。其勑曰:

皇帝勑諭朝鮮國王李。往者,楊木答兀違逆天道,屢嘗逃竄。朕體天地好生之心,特加寬宥,仍復任用,無有疑忌,不意其冥頑無知,負德辜恩,近又挈家逃竄。且又用言哄嚇良善,將歸順朝廷好人,一槪迫脅前去。旣而,又聞其詐傳朕命,來於王邊方居住,索糧接濟,若此所爲,豈罪可容?玆特以勑諭王,王卽遣人前去,諭以朕意,如果楊木答兀能敬順天道,改悔前非,輸誠來歸,朕悉宥其罪,仍復任用,令其與妻子團欒於本地方居住,自在快活,享有富貴於悠久。如是執迷不改,王卽擒拿來獻。若其中果有被迫脅前去,能順天道來歸者,亦悉宥其罪,令其各安生業,永享太平之福。若復怙惡不悛,盡數擒拿解經,明正國典,以謝天人之怒。王切不可循情容匿,以負納逋逃之咎。故玆勑諭,宜體至懷。

命遣前判司宰監事柳季聞、大護軍池舍,齎賜楊木答兀敎書及童猛哥帖木兒宣醞,往阿木河。其敎書曰:

朝鮮國王告諭楊木答兀等。永樂二十二年正月十七日,判司譯院事崔雲回自京師,欽奉勑諭,節該:「往者楊木答兀違逆天道,屢嘗逃竄。朕體天地好生之心,特加寬宥,仍復任用,無有疑忌,不意其冥頑無知,負德辜恩。近又挈家逃竄,且又用言哄嚇良善,將歸順朝廷好人,一槪迫脅前去。旣而,又聞其詐傳朕命,來於王邊方居住,索糧接濟。玆特以勑諭王,王卽遣人前去,諭以朕意,如果楊木答兀能敬順天道,改悔前非,輸誠來歸,朕悉宥其罪,仍復任用,令其與妻子團欒於本地方居住,自在快活,享有富貴於悠久。若其中果有被迫脅前去,能順天道來歸者,亦悉宥其罪,令其各安生業,永享太平之福。」欽此。今差判司宰監事柳季聞,傳諭旨意。欽惟皇帝陛下方布大信於天下,不念舊惡,特降勑旨,丁寧反覆,許以改悔,此正爾等去逆效順,以求自新之日也。爾楊木答兀等宜體皇帝陛下懷綏無外、慰安反側之至恩,回心革面,歸附聖朝,永享太平之福。

○兵曹啓:「今日本國王處賜送經板一百五駄,不可只以驛馬轉輸。請令各驛,近處各里牛馬幷刷駄運。」從之。

○戶曹啓:「禪和子書記周顥、禪和子昌悅、僧妙音、船主五郞右衛門資長、船軍左衛門有正、三甫羅等進上。」回賜正布八百七十匹。

1月18日

○乙未,日本國王使送客人圭籌等縛伴人加賀,囚于房內。以加賀洩圭籌等報御所狀草故也。

○戶曹據司贍署呈啓:「今鑄錢爐冶三十,每一日所用銅一百三十五斤,一月所用四千五十斤,一年則四萬八千六十斤。今見在銅四千十一斤,一月所用,亦且不足。除無銅咸吉道外,請令留後司及各道連續上納。」從之。

1月19日

○丙申,儀禮詳定所啓:

《周禮》尊罍圖及朱文公申明釋奠儀式內,犧尊、象尊圖,皆鑿犧象之背以受酒,又《周禮》六尊圖及《事林廣記》犧尊、象尊,皆畫犧象之形於尊腹。永樂十三年本國諸祀《序例圖》,亦畫犧象之形於尊腹,其後丁酉年尊罍鑄成時,鑄犧象之形,而鑿其背,圖與器不同,未免他日致人疑惑。鑿背受酒,畫形尊腹,《周禮》竝存,則本國《序例圖》,亦不可偏廢。請依《周禮》畫腹鑿背,兩存之。

從之。

○賜圭籌緜紬袈裟、長衫,猠皮僧鞋及《大般若經》。

○遣僉知司譯院事趙忠佐,管押退回輳數初運馬赴遼東。其咨文曰:

永樂二十一年八月十八日,欽差小監海壽齎奉勑諭到國,節該:「王卽選取馬一萬匹來進,以資國用。」欽此。儘力措辦,雜色馬一萬匹,分作十一運,差官押赴遼東都司,交割去後,據各運退回馬二千三百四十二匹,今又措辦到雜色馬五百匹,第作初運輳足原數,差陪臣僉知司譯院事趙忠佐,管押前赴都司交割外,仍將馬毛色齒歲開坐,合行移咨。請照驗轉達,希交收公文,回示施行。

1月20日

○丁酉,狐鳴宗廟北嶺。

○禮曹據奉常寺牒呈啓:「先農、雩祀、山川等祭壇,請方百步內、去壇十步,周回栽松。」從之。

○禮曹據西活人院呈啓:「盛熱時病人多聚會,無乘涼蘇息之處。請令城底十里住院屬佃戶栽松。」從之。

○平安道監司啓:「道內失農尤甚各官,自今正月以陳雜穀撙節給還上,其中義倉所儲不足各官人民,令所儲有餘各官分支。」從之。

○命囚倭通事尹仁甫及弟仁始與其家倭奴三人于義禁府,遣領議政柳廷顯、參贊安純、兵曹判書趙末生、大司憲河演、刑曹判書權軫、同副代言鄭欽之、右司諫朴冠雜治之。初,本國被虜人來言:「在對馬島時,日本國王通于島主曰:『今遣使朝鮮,求大藏經板,若不許,則欲行侵掠。汝等亦修戰艦以從。』」至是,本朝不許經板,圭籌、梵齡等將通書本國立草曰:「今到朝鮮,力請大藏經板未得。遣兵船數千艘,掠奪而歸若何?」隨從僧加賀竊其草,授通事李春發。春發以啓,上召議政府、六曹議曰:「前日被虜人之言,與今加賀所出之書無異。且日本國王書亦曰:『若從所求,則永以爲好。』觀此三言,則其爲不道可知。然彼惟恐不得《大藏經》板耳,安知我欲送《華嚴經板》、《密敎大藏經板》、《金字華嚴經》乎?彼雖不道,予則以寬厚待之若何?」適倭館錄事奔告曰:「有人漏言于圭籌,圭籌等使船主與管下各佩刀,縛加賀將殺之。」於是,政府、諸曹獻議曰:「漏言必通事尹仁甫也。考問仁甫,得其情實,然後處置可也。」故有是命。

1月21日

○戊戌,兀狄哈千戶先主、照項哈、照照哈等,兀良哈巾加茂、於墟茂,百戶退土等來獻土宜,給衣服、笠靴,回賜緜布。

○賜對馬島宗彦六紬苧布各十匹、綵花席十張,送付回禮使行。

○傳旨:「東西館墨寺分處倭客人等,禁其互相往來,不得相通。若有不得已相見事,監護官處,進告事意,令與通事出入。」

○戶曹據江原道監司關啓:「道內各官飢民賑濟,來二月初一日爲始,依癸卯年例,十五歲以上男女,每一名一日支米四合、豆三合、醬三合;自十一歲至十五歲,每一名一日米二合、豆二合、醬半合;自二歲至十歲小兒,每一名一日米二合、醬半合。每月季,飢民名數與其所支米豆醬數,開具以聞,各道飢民賑濟,皆依此例施行。」從之。

○司憲府啓:「前司直表崇道、前隊長邊自中、前副司直辛得止、前驛丞金革、學生金敬、百姓金松、奴麻松、學生徐守妻其每等,詐稱百姓金禿同等十五名爲逃奴婢,壓良爲賤。請依敎,收取職牒,決杖八十,身充水軍。其中奴麻松、女其每及年七十歲表崇道等,不可充水軍,乞準徒三年收贖。前陽城縣監宋福山未能精察,誤決從賤,亦依敎,解見任,決笞五十。且上項人等瞞官罪重,老人婦女外,竝依姦盜例,除收贖,移刑曹決杖鑑後。」從之。

1月22日

○己亥,圭籌、梵齡等拘繫加賀訊問,加賀具告其故云:「圭籌等報御所狀曰:『朝鮮國不許經板,粧船數千艘,侵掠朝鮮,槍奪經板。』等事,書傳于通事李春發是實。」圭籌等聽此恐懼,乃爲書呈于監護官李升曰:「方今上德隆盛,兩國和好益厚,不意小僧加賀構此浮言,將絶和好。願監護官,齎此書,轉呈禮曹幸甚。」李升答曰:「初繫加賀之時,謂某等曰:『加賀屢犯竊盜,結縛訊問。』今反以構說浮言爲言何哉?且此言從何而出?」圭籌等勃然變色曰:「是與加賀同心也。」卽率伴人十餘名,竝皆徒行到禮曹朝房,呈書曰:

日本國奉使釋圭籌、梵齡等謹上書禮曹列公閣下。某等厚蒙殿下遇對,旣賜法寶之最者,懽欣交甚,將畢事而還歸。日者,畫僧周文者妄發言曰:「護軍尹仁甫於我本朝,有要約引連十七隻船復。」朝鮮唯有仁甫一人,專秉國政乎?別通事李春發謾採摭此言奏之,仁甫遂蒙其責。噫!是某等未嘗知之也。爰亦有伴人加賀者往往狗偸矣。我從人舟子雖知之,以夫備伴人之列,不使某等知之。及舍于西平館,猶至犯取公物,以故衆等告向所侵,殆洎十有餘件。我本朝之憲條,爲盜者先堅枷械手足,漸加鞫問,依款結案,然後處刑。方今奉使于貴國,敬順國法之故,不肯斬殺,又有疑故喋喋。前日,令人特加難問,彼亦曰:「我唯爲別通事李春發賺殺,設無根之說語焉。」蓋蒙大恥,而歸國必殺也,不如投身於貴國,憑玆撝具狀呈上,惟圖躬蒙厚祿耳。其他不偸言不言也。甚哉,小人之害物!信哉,君子之遠馬!夫如朝鮮,上有明君,而輔佐咸賢良也。然又文章法憲,追稱曩古,不用嫌疑,不近妄侫也,昭昭乎!雖如是,智者之千慮,必有一失;愚者之千計,必有一得。此事若不明白,某等爲疑誤矣。由是,具陳始末。某等初奉承使命之日,退于私室,獨自長息。侍奉僧問:「有何事,怏怏然不喜久之哉?」良久謂曰:「奉使之節至大也,不能之,永墜忠信孝義之名。忠義不立,安爲人哉?再相見於汝等,不可得乎!故鬱怏耳。」斯言轉展達我殿下,當拜辭之日,從容曰:「我與朝鮮久修隣好,以不秘情,請經板,寧不給之?豈有使者之失耶?」某等聽命唯唯。凡王于一國,必萬乘之尊也。焉因瑣細事,背累歲積日之盟耶?且某等前日絶食,殆欲至死者,無別志,偏爲法寶也,我殿下照察某等精誠。昔雪山童子求半偈,將殞命;翳桑餓人酬一餐,輒倒戈;包胥哭于秦庭七晝夜,而存楚;蘇卿陷於胡坑十九年,而歸漢。或盛夏降霜,或祁冬抽筍,如是之類,載諸史籍。忠義孝信之覃者,感鬼神、動天地也,炳乎煥乎,某等亦效顰也。遂膺睿命之故,順勑使侑膳矣。不意彼二人妄庸之徒,有妄惑之言,正爲國家遭疑怪。若某等所陳,猶有冘豫,則請先遣官船令問知之,欄留某等,可否之決,在數月之間,翹足而可待哉。右若飾虛食言,明神殛之,祖宗咎之。三世如來、十方佛陀,當旺化南山神、日本顯化天照大神、天滿大自在天神及一切大小天神地祇等,垂洞鑑罰某等。嗚呼!蒼蒼彼天,皎皎彼日,照臨某等丹忱。言音不通,方禁不識,粗述綱槪,伏希閣下能聞于堂上,怏不被詔許,何日芟平胸次之茅塞耶?恭惟照及,不宣。

○戶曹據平安道監司關啓:「順安官奴石老、韓都致、金夫介、康吉三、金仲生、私奴彌羅老等,曾於天使回還時,潛將馬匹、石燈、丹木等物,齎到義州,與遼東軍人買賣,爲禁亂差使員朔州兵馬使所捉,今已推劾。依敎以制書有違,杖一百論斷。其應沒官石燈、丹木、鞍子及故失馬皮肉,送納京中各司,弓箭送本道都節制使營,馬匹分給義州道各館。」從之。

○遣僉知司譯院事金彦容,管押退回輳數二運馬五百匹,赴遼東。

1月24日

○辛丑,視事。

○戶曹啓:「日本國客人私物,已令市裏人貿易,然市裏人財物有限,難以畢易。請其銅鑞、丹木、胡椒、大刀等物,令工曹、軍器監、義盈庫等各司貿易。」從之。

○前義州牧使禹均陳言曰:「先聖有言:『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今我朝廷無不擧行,實萬世無窮之休矣。然於足食之法,有一可除之事,臣豈忍默默?今於八道,各有國屯田,摠計一年所入,雜穀不過一萬五千餘石。若屯田革去,則一年所入可二萬一百餘石矣。又其屯田耕作之際,民受其弊者,非一二條矣。竊謂民雖受弊,而斯食乃足,則猶云可也,民多受弊,而無益於國,則已之可也。」

○傳旨:「自今雨雪日,二品以上肅拜時,每於行廊,布草芚行禮。」

○前佐郞趙昇以父瑨有疾,擊鼓上言,請代父受杖。上曰:「近來朝士雖有罪,未有刺字者。今瑨汎濫太甚,又別無功能,予曾命依律,今其子昇請代父受罪。然子代父罪,古無此例,依律可也。」

○囚禮曹正郞鄭載于義禁府。以加賀之書示尹仁甫,反譯故也。

1月25日

○壬寅,視事。

○貞善公主卒,上之同母妹也。下嫁宜山君南暉,至是年二十一而卒。上爲之慟悼,輟膳、停朝三日,爲設斂殯、禮葬、造墓三都監。禮曹判書申商啓曰:「歲在乙未慶安公主喪,恩禮之數,固異於常例。若興安公主則太宗之妹也,其喪葬之禮,不及於此。臣以謂,以親疏論之,王女與王妹異矣。」上曰:「予向見古文,有王女,不及王妹之言。且王妹下嫁時,資粧禮物,固優於王女,何反以妹喪而薄之哉?其一依慶安公主喪葬之例。」上又曰:「公主主喪,當以同姓爲之。然元尹、正尹無一人可爲者,且公主子幼,其令南暉之弟司憲府監察南簡主之。」賜喪用正布五十匹。

○賜日本國王使臣圭籌等餞宴于禮曹。

○圭籌、梵齡求所持山水圖及道號讃與詩,直集賢殿魚變甲作山水圖讃曰:

層巒萬仞,流水千回。雲嵐樹梢,樓閣巖隈。隱映出沒,方壺、蓬萊。上人意匠,逈奪天機。模寫之妙,莫究其微。嗚呼!豈所謂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者歟?

直集賢殿兪尙智山水圖詩曰:

烟水雲山淡又濃,參差樓閣樹重重。盤回石徑無尋處,轉入岧嶢第幾峰。

集賢殿校理兪孝通詩曰:

有客來携山水圖,乍看無乃寫方壺。層巒隱見雲千疊,古寺微茫樹數株。

集賢殿副提學申檣詩曰:

樹林蓊鬱蔭層樓,萬頃波頭一葉舟。絶壁遙岑相隱映,看來却訝在丹丘。

集賢殿直提學金尙直竹軒詩曰:

地僻居仍靜,開軒對竹林。自將淸瘦態,不受雪霜侵。月上篩金色,風來戞玉音。高師遣有相,讌坐樂無心。

申檣梅窓詩曰:

玉蘂嬋姸冒雪開,淸標宜作百花魁。歲寒心事誰相識?唯有高人出定來。

魚變甲雪庵詩曰:

雪岳凌空聳幾層?庵中面壁一高僧。神淸骨冷心無累,不瞰人寰熱腦蒸。

集賢殿副校理安止畫觀音讃曰:

蒼灣一曲,翠壁千疊。素衣眞相,淵澄月白。身在於斯,心則無着。於諸衆生,發苦與樂。

○遣司譯院判官林義,齎咨管押各運退回輳數三運馬五百匹赴遼東。

○命刑曹根尋僧志云去處。云,恭靖大王之庶子,心行狂妄,無知橫行者也。

○倭僧加賀所出書辭,橫逆無禮。圭籌等皆以不知,誓天力辨,加賀反以爲:「通事李春發誘我曰:『若出此書,國家必厚賞。』故敢爲此書,俾呈禮曹。」上曰:「下春發于獄,與加賀對論何如?」政府、六曹皆曰:「上敎甚當。」獨吏曹判書許稠、禮曹判書申商曰:「倭人反覆無常,不足取信。今又自惑惶恐,置之法外,勿令憑問。」上竟下春發于義禁府,幷囚加賀,與之對問。加賀見府官儼列堂上,庭下刑物具陳,獄卒羅列前後,數十輩持杖呵吼,喪魄破膽,罔知攸措。府官飮以巵酒,或誘或勑,移時鞫問,加賀曰:「春發誘我作書,俾呈禮曹耳,非圭籌等所知也。」杖春發鞫之,不服,然加賀之言無理,非春發所誘明矣。義禁府具辭以啓,上曰:「加賀之罪甚重,固當置法,第以隣國使人,故特宥之,可勿問。」加賀聞之,喜謝曰:「今則上恩重矣,吾歸國,必不生矣。」遂放加賀、春發、尹仁始及倭奴三人。

○上謂政府、六曹曰:「今逃來張淸,知文識理者,使居京中,予意已定。然更商量,朝廷使臣來至,不可使出見,令不出見,亦理曲,姑使居外方,安心居住,更令居京若何?」政府、六曹皆曰:「上敎甚當。」申商啓曰:「張淸知理者,非常人比。使居近道,優禮待之。」上曰:「卿言是。」

○賜自願留京侍衛兀狄哈時吾通哈衣一襲、笠靴,時吾通哈服以拜賜,命饋之。

1月26日

○癸卯,內傳于淸州牧使曰:「今正月二十五日,貞善公主卒,可於讓寧大君處傳通。」

○禮曹啓:「兀狄哈先主,兀良哈於虛茂、退土父母葬用紙,請各給三十卷。」從之。

○賜日本國王使送上副官人緜紬各三匹、白苧布三匹、彩花席五張、人蔘五斤,上官人綿紬長衫袈裟、猠皮僧鞋,禪和子周顥、周文,都船主各緜紬二匹、苧布一匹、麻布一匹,副船主押物各緜紬一匹、苧布一匹。

1月27日

○甲辰,傳旨于兵曹:「今日本國王使臣圭籌等請還分置倭人,其京中及各道散處八十名,令騎馬人及時行移,聚於慶尙道金海乃而浦,以待使臣之回。其中願留者,勿幷還送。」

1月28日

○乙巳,日本國王使臣詣闕拜辭,上以白衣、翼善冠、黑帶,御仁政殿賜見,正使圭籌、副使梵齡入殿內,都船主久俊在西階上俛伏。上命令圭籌、梵齡就前,使通事崔古音宣傳曰:「屢遣使臣,以修隣好。且本國被擄人民,不待請還,推刷以來,予甚喜焉,傳達國王。」圭籌對曰:「臣當備辭以達。」上曰:「水路險艱好去。今遣回禮使隨後發程,細在回禮使。」圭籌對曰:「謹與回禮使偕行。且所求《漢字大藏經板》,未蒙允許,心實悶焉,今得都受賜《梵字華嚴經板》,實是罕有,我國王得見之則必感喜矣。」圭籌等趨出下庭鞠躬,上入內,命中使賜宴圭籌、梵齡于六曹朝啓廳,伴送人饋于西廊,各司侍衛于朝房。

○判漢城府事許周以病求免,不允。

○吏曹啓:「永樂十四年正月日敎旨:『各道守令褒貶,今後春夏等六月十五日前、秋冬等十一月十五日前。』永樂十八年十一月日敎旨:『今後考滿守令,自三月至六月毋得遞差。』永樂二十年四月日敎旨:『夏等各司都目及守令褒貶,今後五月十五日前,依式進呈。』臣等參詳,若依永樂二十年敎旨,則仲夏考績,旣爲未便。且當農月遞換,則有迎送失農之弊。原其所自,二番頒祿,移於六月故也。願自今二番頒祿,依舊制,用七月初七日,而守令遞代,考績期限,復用永樂十四、十八年敎旨,則考績得宜,而民無失農之嘆。」從之。

○戶曹據平安道監司關啓:「義州國庫見在米豆、雜穀數少,使臣各行次支待、朝廷易換馬養飼、一年依式所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