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改修实录] »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改修实录]全文在线阅读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改修实录]》元年

关灯直达底部

(庚子)元年清順治十七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日丁巳,禮曹啓曰:「以工曹判書閔應亨所啓,有供上紙量減之命,恤民除弊,瞻聆咸聳。第日用不足,則亦涉苟簡,請朔封三十卷中,減除五卷。」上曰:「五卷太少,姑減七卷。」又命減中殿朔封三卷。

○持平閔光熽、呂聖齊,以承召不進,引避遞。

1月3日

○己未,領議政鄭太和,初度呈辭,不允批答。

○行大司憲金南重等啓曰:「統制使金逿年老,又得風症,且多不謹之誚,請罷職。頃年沔川郡守尹璾之身死行喪也,有一頑民,脫褌露身,詬罵一行。又於上年郡守黃德柔之喪,亦遭此變,結黨作梗,使不得出境。如此亂民,置而不治,將來之弊,不可勝言。請令本道監司,嚴査啓聞處置。」上從之。

○上,下敎曰:「京畿、海西罪人,因赦蒙放者,只是數人,似涉文具。稟秩及仍配中,量其罪名,可恕者更議以啓。」

○賜老人年八十以上者,歲饌、衣資,從承旨姜栢年之請也。

○禮曹啓,請申明監試擧子照訖之法,且禁用咨文紙,從之。

○上令承旨趙珩等,代草宋時烈處諭旨,遣假注書金錫之,傳諭于時烈曰:「自卿去朝,予心惄焉,食不知味,寢不安席。不啻如失左右手。噫!日者之事,尙忍言哉?卿所謂不忍聞之說,雖不知何樣奸兇,做出飛語,以爲逐卿之計,其情狀予固洞燭。今聞向來流言,至以駙馬入讒爲說,卿之決歸,職由於此云,若有是事,予豈不知?予之心曲,已悉於益平尉洪得箕之疏批矣。自古忠賢之被誣,間或有之,而皆出於上下相阻,情義未孚,讒言乘隙而起,終致跋疐之患,予未嘗不歎息痛恨於前代也。予之於卿,心肝相照,雖有讒者百人,不足以動予一髮。卿以山林宿德,爲世模楷,先王托爲心腹,遺予小子,予之倚卿如何,卿之責任如何?春日向暖,昔疾宜瘳,從速還朝,以破奸言。」錫之還奏時烈所對曰:「臣於上年病伏中,猝聞煩言一起,心膽焦煎,蒼黃下來,實因冤氣撑拄,心火發動,得不仆於道路矣。及至還家,長委枕席,時一回思,釁孽如山,只願溘然而無知也。不謂聖眷愈隆,綸音遠下,臣誠感隕,涕淚如瀉。至於流言之諭,尤極惶感。此無非臣爲臣無狀之致也。此則臣自訟之不暇,而不敢有尤人之心也,亦不敢謂讒者之言,或徹於聖明之前也。然臣不敢留而必歸者,蓋有說焉。里名勝毋,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子回車,人臣旣得此號,亦何敢擧顔而事君父乎?益平尉洪得箕之疏,臣未之見,不敢妄有所陳。又不欲與之相較,又不欲帶累多人。只欲自著其罪於臣身而已。今者聖明,諭臣上來,非不欲忍死上去,一謝闕下,狗馬賤疾,如右所陳,只自隕涕而已。」上留中不下。

1月6日

○壬戌,以鄭榏爲右副承旨,李惟泰爲同副承旨,安後說爲副校理,李時馠、金萬基爲持平,李汝發爲統制使。

○內醫都提調李景奭,因入診陳達,慈殿症候,彌留尙不復膳,不勝悶慮之意,又曰:「連歲大無,民命近止。戶、兵曹各司所儲,無所靳惜,以救民急,則庶可濟塡壑之患。」又曰:「北路貢賦,未蒙大蠲減。且聞端川銀穴已窮,未收之銀,多至四千餘兩。而所減者,只是一千兩云,三千兩,將何以辨出乎?」上曰:「四千兩盡數蕩滌可也。」景奭又陳,凶年不粟馬之義,請依仁祖朝故事,減太僕馬匹,上曰:「匹數書入可也。」景奭又請,宋時烈、李惟泰等處,歲時問餽,上曰:「令本道擧行。」

1月7日

○癸亥,左參贊宋時烈,上疏辭職,又曰:

臣昨者,竊聞相臣,以改貢案事,陳達於筵席,而語意之間,未免有些少失實者,臣不得不略陳焉。臣在先朝,語及貢案,先王顧謂賤臣,以爲:「此列聖以來,每欲變通者。卿試與若干人,私相商正,可改則改之,不可則置之,亦無妨也。今日人情,好爲紛紛,吏胥輩若聞將改貢案,必將譁然矣,此似不便。故不欲以未定之事,先設虛聲,以駭其聽矣。」臣奉承明旨,出與今右相臣鄭維城、延城君臣李時昉,同共看詳,而臣復以啓於筵中,以爲:「此不過裒多益寡,移彼就此,使得均平而已,似無大段蠲役之處矣。第其中甚無關於御供,而傷財費物者,則不勝其多。以其㝡甚者言之,則如桔梗,菜之賤者也。閭閻下賤,尙且厭棄,而一年御供所用之價,至於白米三百九十石之多。又聞李時昉之言,則該掌猶且以爲不足,故自戶曹每年加給云矣。」先王大駭曰:「乃至於是耶?如此之類,須一一書來。其所不緊者,予當盡減之矣。」又敎曰:「外方進上之物,或有不堪當鼻而棄之者,而捐財於此者,不貲,甚可惜也。」臣對曰:「今日之事,須用皇明之法,一應供上,悉皆自內貿用然後,生民庶蒙實惠矣。」先王敎曰:「試將從容商量矣。」厥後未及了當,而先王遽已違豫矣。嗚呼痛哉!今相臣所謂,其後不爲啓達,必有所難便而然者,似非實狀也。《易》曰:「窮則變,變則通。」程子曰:「小變則小益,大變則大益。」夫民窮財盡,至於此極,而拱手熟視,終不爲之所者,甚非先王當日之心也。臣親奉德音,常若在耳,故今敢流涕而陳達焉。伏乞聖明,諒察而財赦之。

上答曰:「所陳之辭,是卿受命於先朝事也,若非卿在,雖有右相、延城,將何以獨爲?願卿勿爲兇言所動,翻然上來,使國家大事,無差於先朝之志。專望於卿矣。」

1月9日

○乙丑,弔慰差倭賚來賻儀,沈香三斤,燭二百柄,細布二十匹,卓子一,燭臺一,花甁一,香爐一。譯官自釜山,領來,禮曹啓,請入內。

○吏曹判書宋浚吉,陳疏乞免,上答曰:「予豈不欲使卿安意,無勞苦之事?近來左參贊決歸,人心未定之時,又遞卿職,人謂如何?予不欲强迫,而卽今不可輕遞。卿不諒此意,只欲遞職,豈所謂君臣之間,惟貴存誠?勿辭察職,以副如渴之望。

1月10日

○丙寅,大妃殿執喪甚固,有疾患,而猶不從權。大臣、三司百官,陳啓累日,而不得請,至是,下敎于藥房曰:「大王大妃殿,委臨極勸,不得已從之矣。」

○時以湖西災傷,減收米每結一斗,扶餘、石城兩邑,以尤被災,又減一斗。扶餘縣監朴由常陳疏,請全減賦稅,又減兩邑田稅米豆每結一斗。

1月11日

○丁卯,以歲饑減太僕馬二十匹。從李景奭之言也。

○申明庶孽許通後赴科之法。

1月13日

○己巳,江原道進士朴震諧等、平安道生員尹隣等、咸鏡道儒生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