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废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汉朝灭亡,曹魏建立。
仅仅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意思是继承汉统,历史上习惯将其称为“蜀”或“蜀汉”,地位约相当于割据军阀。
那么作为以“汉室正统”自居的刘备,为什么敢于自立为帝呢?
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第一, 刘备骨子里就是想称王称霸。
《三国志》记载:
先主(刘备)少时,与宗中诸小兒於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羽葆盖车”是皇帝的规格,刘备从小就不甘寂寞。
对于刘备的言论,他的本族叔叔刘子敬吓得半死,说:“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意思是:你丫乱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会以谋反罪被灭门的!
刘备长大后,一心求取功名,适逢乱世,他终于闯出了一片天,但他不甘于人下,总想自己建立基业。
他先后背叛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孙权、刘璋,目的就是为了自立。
当他看到自己大腿长了赘肉,潸然泪下,给儿子取名“封禅”,野心昭然若揭。
后来刘备定蜀取汉中,便做了汉中王,紧接着曹丕废汉,于是刘备便迫不及待的做了皇帝,自立于四川。
《零陵先贤传》曰:是时中夏人情未一,闻(刘)备在蜀,四方延颈。而备锐意欲即真,巴以为如此示天下不广,且欲缓之。与主簿雍茂谏备,备以他事杀茂,由是远人不复至矣。
所谓“锐意欲即真”,“锐意”就是执意,一心一意的意思,而“即真”就是做皇帝。
这个记载是说,曹丕废汉后,中国人心不稳,都希望刘备能复兴汉室。但是刘备的心思是自己当皇帝,刘备和主簿雍茂因此劝刘备,但刘备却将雍茂干掉了,从此中原人便不再对刘备寄予希望。
第二, 刘备称帝是因为跟随刘备的臣子们怂恿的结果。
乱世将相跟随主公浴血奋战,目的无非是封妻荫子,功名利禄,刘备麾下将士自然也不例外。早在刘备取巴蜀后,便有人以“第一次黄龙见武阳赤水”事件怂恿刘备称帝,但那时候汉中战役没有结束,刘备自然不敢公开谋反。
但后来曹操死,曹丕废汉献帝,这形势就不一样了,刘备终于可以冠冕堂皇的做皇帝,号称自己是汉室正统。
可以说刘备做皇帝,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
归根到底,是形势使然。
第三,刘备称帝的深层次解读
裴潜曾如此评价刘备:
“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
不少人对于裴潜评价的刘备的话心怀不忿,反应激烈。其实, 这些人恐怕没有体会裴潜话中深意。
汉代以仁孝治天下,这种理念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汉朝统治者的失政,导致天下大乱,整个社会处于崩溃的边缘,而在这种局面下,要想稳定国家就必须有铁腕强权的人,用冷血的方式加以管理,这个人就是曹操。
换言之,汉朝“常态”的那种温文尔雅,道貌岸然其实是不合时宜的,每个人都想当老好人,都不愿意做坏人,那么结果只能是满世界都是坏人。曹操在这个时候其实充当了最大的那个坏人,而他的作用就是震慑了无数的“小坏人”!
刘备自己说自己:“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似乎他是汉朝正统,是仁义的代言人,可实际上,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刘备这种秉承汉朝所谓“仁义”的模式一旦再度成为社会主流,对整个社会将是一场灾难,那时候,恶人无人可治,任谁都会披着善良的外衣胡作非为,天下将会更加混乱。
其实,即便是“残忍”的曹操,他又何尝不知道仁义比残酷更好?他曾说:“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即和平年代要推崇德化,而战乱岁月应该注重能力。
曹魏大官高柔也说过:“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换言之,曹操,包括曹操幕僚,都明白冷酷残忍会留下骂名,并非长久之计,但是,在那个时代,必须有人来做这种事情,只有等社会秩序恢复了,国家稳定了,才能再重新谈道德和仁义!所谓“乱世用重典。”
从裴潜的角度看,刘备却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他才说刘备“能乱人而不能为治。”
中国历史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野心家,三国后期天下大势本以趋于统一,但钟会却还想着割据称王,而野心家钟会的偶像就是蜀汉昭烈皇帝,钟会如此说:“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原文来自老不看三国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