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千门(164)
云襄尚未回答,明珠已故作神秘地小声道:“公子襄就是公子,千万别告诉别人!”
老者疑惑地将云襄上下一打量,拱手道:“既然是公子襄相邀,在下敢不从命!”
四人来到路旁一家僻静的酒馆雅厅,云襄将老者让道上座,拱手道:“我见风老先生容貌峥嵘、气宇轩昂,必非泛泛之辈,何以沦落到街头卖艺的境地?”
“咳!别提了!”风凌云一声长叹,眼中隐有泪花闪烁:“老夫祖籍福建台州,少年时得高人传授,练得一手好鞭法,江湖上送了个大号叫‘鞭神’。后来老夫年纪渐长,便退隐江湖会台州渔村隐居,收了个憨厚愚鲁的弟子张宝,平日里钓钓鱼喝喝酒,逗弄一下孙儿孙女,日子过得倒也逍遥快活。追至前日倭寇血洗台州,老夫隐居的小渔村也未能幸免。老夫虽率乡民拼死抵抗,奈何寡不敌众,一家老小及众多村民皆死于倭寇之手。老夫发誓报此大仇,只是个人毕竟势单力薄,听说公子襄率剿倭营在杭州大败倭寇,所以老夫便带弟子来投,谁知剿倭营嫌老夫年迈,拒不收留,老夫一怒之下只好愤然离去。正好盘缠用尽,只好与劣徒在街头学人卖艺求生,却不想与公子巧遇。”
云襄闻言大喜过望,忙道:“剿倭营正需要风老先生和令徒这样的武林高手,能得二位鼎力相助,是云襄之幸,也是沿海百姓之福!请容在下为剿倭营先前的有眼无珠,向二位陪个不是!”说完起身一拜,态度异常诚恳。
风凌云连忙将云襄扶起,执着他的手喟然道:“先前这位姑娘说你就是公子襄,老夫还不怎么相信,现在却完全信了。也只是公子襄这等人物,才有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胸襟。老夫前来相投,看来是没有找错人。”
二人再次见礼后重新入座,此时掌柜已将酒菜送上,二人便在席间举杯畅饮,共议抵抗倭寇的心得和体会。说道倭寇犯下的劣迹,二人都是满腔愤恨,恨不能立即平患,为百姓赢得一个太平世界。
酒未过三巡,就见长街上一马飞驰而来,马上骑手老远便看到临窗而坐的云襄,立刻在酒店外翻身下马,风一般冲进雅厅,对云襄拜道:“公子!俞将军请你即刻回剿倭营!”
“是不是有敌情?”云襄忙问。
传令兵目视一旁的风凌云,欲言又止。云襄见状沉声道,“这里没有外人,你但讲无妨。”
传令兵忙道:“金华知府方才送来了几个女人,她们自称是被东乡平野郎抢去海岛、如今侥幸逃回的渔家民女。”
云襄闻言一惊,立刻长身而起:“快走!我要亲自见见这几个女人!”
剿倭营的中军大帐中,俞重山正焦急地来回踱步,见到云襄进来,他连忙上前,匆匆道:“我方才已盘问过那三个逃回来的女人,确实是被东乡平野郎掳掠去的渔家女子。我现在已让大夫为她们疗伤,并派人去她们的家乡查对她们的底细,明早就有消息送回。你有什么看法?”
云襄沉吟道:“我要亲自问问她们,如果她们确实是从东乡平野郎的巢穴逃回,一定能给我们带回一些有用的情报。”
“我这就令人将她们传来!”俞重山说着正要下令,云襄忙道:“还是我过去看望她们吧,她们已经备尝磨难,疗伤要紧。”
随着传令兵来到后营医官的营帐,云襄终于在帐中见到了三名精疲力竭、伤痕累累的渔家少女。三人见兵将们对云襄的态度,便猜到了他是军中管事的人,皆翻身跪倒,哽咽道:“公子,快去救救咱们的姐妹吧!”
云襄示意大夫将三人扶上床躺好,才问道:“怎么回事?慢慢说。”
从三人断断续续的讲述中,云襄这才知道,原来她们是同村的渔家女子,后被倭寇掳掠到远离大陆的海岛上,受尽了摧残和折磨。那岛上像她们这样的女子还有上千人,那海岛显然是倭寇一处重要的巢穴,而倭寇的首领正是东乡平野郎。
原来她们同村的几名渔女,在岛上囚禁日久,趁着看守疏忽的时候,偷偷盗了一艘小船逃离荒岛,却被倭寇的战船追击,小船在海上被倭寇的火炮击沉,除了她们三人侥幸未死,其余几名逃跑的姐妹都已葬身大海。三人在海上漂了一天一夜后,才被渔民救起,送到了最近的州府,立刻又被地方官送到剿倭营。
最后一名渔女哭拜道:“公子快发兵救救岛上那些姐妹吧,咱们还记得那海岛的位置,愿意为大军做向导!”
云襄点点头,又仔细问了海岛的方位、地形和倭寇的人数,最后道:“你们尽可能详细地画出海盗的地形,我一定会想法救回咱们的姐妹。”
匆匆回到中军帐,云襄立刻对俞重山道:“请将军立刻召回剿倭营将士,咱们要尽快发兵出海。”
俞重山捋须沉吟道:“剿倭营只有六千人,抛弃长处劳师远征孤岛,一下子放弃天时、地利、人和,是不是太冒险了?我已派八百里加急快报向兵部请示,让俞家军与剿倭营一起远征。兵部的回复很快就能送到,再等等吧。”
“来不及了!”云襄叹道,“兵部令谕送到,最快也得半个月以后。半个月足够东乡平野郎将所有女人和财宝,全部转移到他处,届时要想在茫茫大海再找到他的巢穴,可就千难万难了。”
俞重山沉吟良久,还是连连摇头,说道:“就剿倭营六千将士出海远征,太冒险了,虽然东乡手下仅剩下五千余人,但剿倭营是以海攻陆,既不熟悉地形又是无援军之助,万一东乡再纠集另外几股倭寇在海上埋伏,剿倭营要吃大亏!”
云襄面色凝重地对俞重山拱手道:“将军是否对云襄没有信心?”
俞重山见云襄说得慎重,忙摆手道:“公子虽然不是军旅出身,但自从领兵以来,即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和韬略,堪称武侯再世。不过这次远征关系到剿倭营六千将士的性命,本将军不得不慎重再慎重。”
云襄直视着俞重山的眼眸,从容道:“俞将军的顾虑我已有所考虑,如果将军对我还有信心,请即刻招回剿倭营将士,做好三天内出海远征的准备。”
云襄的从容镇定给了俞重山无穷信心,他终于呵呵一笑,“好!本将军就再信你一次,不过这次远征,我要亲自领兵。”
“不可!”云襄忙道,“这次远征我虽有安排,但依旧不敢说有必胜的把握。我与东乡平野郎是在做孤注一掷的豪赌,将军关系到江浙两省的安危,实在不该冒此凶险。将军若对我有信心,请赐我佩刀和令箭,让我号令全军。我若不幸输了,有将军镇守杭州,倭寇依旧不敢猖獗!”
俞重山仔细审视答云襄的眼眸,沉声道:“你有信心独率剿倭营面对东乡平野郎?”
云襄点点头,“我有信心,虽不敢说十足把握,但对这一仗,我有九成的胜算。对一个老千来说,这已是极高的赢面,可以一搏!”
俞重山沉吟良久,喟然叹道:“我虽对你有十分的信任,但这一战在我看来,实在胜算不大。我想跟你在海图上做战术推演,我来扮演东乡,你率军来攻我。如果纸上谈兵你都不能将我说服,我不敢将整个剿倭营的命运交到你手上。”
云襄理解地点点头:“我愿与将军在海图上做方方面面的推演和计算,如果我不能令将军折服,也不敢拿剿倭营六千将士的性命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