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剑 » 红楼剑全文在线阅读

《红楼剑》红楼剑(4)

关灯直达底部

  〖第二章〗

  豪华富丽、气派庄严的君阳府一片欢声笑语。拔地而起的“飞龙阁”里坐着许多本地有名的官员和富豪。阁的四檐挂有许多小青铜铃,随风发出悠扬的叮铛之声。阁的东北角是一个大池塘,流水淙淙。塘里的荷花犹如娇儿幼女,争奇斗妍,十分美丽。砖地小路曲径通幽,花深房静。布局独尊的小院钩连成环,曲廊逶迤,似玉带扣接。院与院之间结构府凑,布局雅致。正中的大院,“飞龙阁”西北角,是君阳的紧主人吴诗沉的住处。这是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青砖高墙,琉璃瓦,紫榆椽,檐边描龙画凤,椽子头上也有小狮小狗的图画。

  黑漆门闪着亮光。房内对门处,靠墙是张八仙桌,两边两张太师椅。八仙桌的东南角上,放着一个翡翠飞龙,从龙嘴里向外滴水,正好滴进茶杯里,声响叮冬,纯正清雅,十分悦耳。靠桌的后面,是一尊岳飞的铜雕像,一脸正气,浩然长存。在桌东边,放一把宝剑。桌上放着几本书,有的翻开着。在东边的太师椅上,半躺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脸现长方形,皮肤白净,黑色官帽,一身黄绫罗袍,袍上绣着几朵盛开的粉红色荷花。他两眼青光暴闪,脸上不显感情,给人一种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气度。也有一种城府极深的可怕感觉。他坐在你面前,你会感到有种压人的力量。

  这就是炙手可热的吴诗沉,是省城都指挥使司军政头号人物。他今天在庆贺自己的四十寿辰。刚才,他送走“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同级同僚,从“飞龙阁”回到住处,等待皇帝派来的人。他心里有些不安。自己掌军政大权,一直以岳武穆为楷模,对万岁爷忠心耿耿。他刚得大宝,或屡建奇功,今天会有什么事呢?听密报的口气,皇上十分震怒,这怒气缘何而发呢?总不会是什么好事吧?他一向以足智多谋自诩,此时,也感到实在理不出头绪。外面的笑语不时传来,又给他增了一层烦恼。他皱皱眉,拿不定主意是否要让他们快走。

  这时,从外面走进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身黑衣,脸颊无肉,无眉,无须,目光柔和而清亮,臂长掌大,骨节分明,站在那里威风凛凛,气派非凡。他就是江湖中人称“绵里针”的宇文中。之所以叫“绵里针”是说他的太极功夫已达到极致,是真正的太极拳也。他和吴诗沉关系极为密切,也是吴诗沉的心腹谋事之人。他无事就和吴诗沉的儿子吴冶切磋武艺。名为“切磋”,其实是细心地传授他,让他集家学,太极于一身,出人头地。

  吴诗沉坐起来,没言语。宇文中上前一步说:“上面来人快要到了,不如让外面的人速速离去。”吴诗沉点头赞同。宇文中走了出去,外面的喧声顿时消歇。

  片刻,一个侍卫跑来禀报,皇帝的钦差到了。吴诗沉慌忙整冠弹衣,出来相迎。刚走出屋门,从外边进来三个人。前面的人,一身黄衣,太监模样的装饰,青瘦,高大,三角脸,立愣眼,眼珠乱转,神情暴戾,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左边是一个粗大勇猛的汉子,紫衣上绣着兰花,手粗樟而硬,那紧握的拳头比一般人的拳头能大一倍,大有猛张飞之态,―看便知是个十分了得的外家高手。右边是位白衣上绣着如火的茶花的中年秀士,脸似笑非笑,相貌不俗,只是目光中透着阴鸷,杀气时隐时现,偶尔还露出淫邪的诡容。

  吴诗沉只看了他们一眼,心就猛然一沉。怎么锦衣卫的三大高手都出动了?白衣秀士欧阳神,太阳穴外鼓更甚从前,可见他的内家功力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此人淫邪不端,不可不防。吴诗沉来不及多想,上前施礼,笑道:“东厂的向统领大驾光临,吴某迎接来迟,恕罪恕罪。”随即又叫道;“严大侠、欧阳大侠一起来了,吴某有礼了。”

  紫衣大汉严无举,人称“铁砂掌”,他一抱拳,按江湖礼数回敬。天星掌欧阳神也打拱回礼。

  “向统领,二位大侠请。”

  吴诗沉做了一个礼让的手势。

  几个人进屋坐下,马上有人献上茶来。

  吴诗沉问:“向统领,有什么大事还非您亲自跑一趟不可?”

  向三星虽为东厂的首领,但在江湖中的名声,也响亮之极,提起“朱砂摧心掌”向三星,武林中可说是无人不晓。只是他阴狠无比,蛇蝎心肠,所以武林人物又恨他,又怕他。他这次涉身江湖,其目的定然非同小可。只见他皮笑肉不笑地一“哼”,阴阴地说:“江湖中人有人要谋反,真是该死之极!”

  吴诗沉宽和地一笑说:“几个江湖人物谋反,能成什么大事?严大侠和欧阳大侠一人涉入江湖足矣。”吴诗沉这样说并非言不由衷,故意讨他二人的好,而实在是这二人的功夫不弱于江湖几大门派的任何―位掌门人。向三星是太监,严天举和欧阳神是俗人。他们三人在东厂里并称三大高手,一般情况下,是不进入江湖的,除非有特殊的情况。三人同出,更是不能等闲视之。

  欧阳神笑道:“吴大人抬举我们了,江湖可不是净地,龙蛇混杂泥沙俱下,千奇百怪,山外青山楼外楼,谁也不敢说能所向无敌。”

  吴诗沉哈哈一笑:“欧阳大侠过谦了。”他知道欧阳神说得不错,可他心里却不这样想,他以为皇帝让他们三人同出,有点儿小题大作。他吴诗沉与欧阳神一人合作就可以了,与向三星在一起,还要受其限制,他是十分忌惮向三星的。

  向三星在旁边嘿嘿笑了几声,降低声音,阴沉地说:“吴大人,皇上有密旨在此,让你和我们齐心协力共诛逆贼。”

  吴诗沉一欠身,忙道:“向公公有何吩咐,尽管讲来,下官万死不辞!”

  向三星微微点点头,眯眼一笑,赞许地说:“皇上十分器重你,才让我们携手合作。我们的任务是把那道未布之天下的圣旨抢到手,就算头功一件,若能再剿灭谋反的逆贼,更是锦上添花。到那时,皇上会更器重吴大人了。”

  向三星用低低的声音向吴诗沉讲个清楚,吴诗沉这才感到此事极不易办好。不能声张出去,也不能动用大队人马,唯一的办法是挑起武林门派之间的争斗和互相残杀,坐收“渔翁”之利。但圣旨在何人手中呢?那个姓杜的落到何派门中?圣旨是否还在他手?这一切都是个谜。他真有大海捞针之感。

  原来,明太祖朱元璋在临终之时,写下一道圣旨。他因太子朱标早天,鉴于立长不立幼的规矩,只好立长子的儿子朱允为皇太孙,并传位于他。这就是明朝的建文皇帝。四子燕王朱棣胸怀大志,早已觊觎大宝,对其父的做法大为不满。朱元璋怕自己死后孙子的帝位不稳,就写下一道遗旨。说孙子的帝位是神授的,人不可侵夺,一切臣子,只有竭尽忠诚,不可有图谋不轨之心,否则,天下之人皆可杀之。后来,朱棣起兵北方,号称“靖难”,兵破南京,夺了侄儿建文皇帝的帝位,自登大宝。在他攻破南京时,建文帝生死不明,朱棣起兵发难时,就已知道太祖曾留有一道遗旨,对自己十分不利。建文帝的去向,遗旨的秘藏,使他坐卧不宁,他为安抚天下,摆脱心灵的不安,一方面高谈“君权神授”的论调,声称他和太祖都得到神的“荫助”,“神”指的是北极玄武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