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文学论丛 » 中国文学论丛全文在线阅读

《中国文学论丛》无师自通中国文言自修读本之编辑计划书

关灯直达底部

一民族一国家之文化传统,必然会大量地保存于其国家民族所使用之文字。而且其文化传统之精微处、重要处,所保存于文字中者,必远过其能保存于其国家民族之其他事物中。故在每一民族与国家之后代人,欲求了解其前代人之文化业绩,亦必然将凭借其国家民族所使用之文字为其主要之桥梁。另一国家民族,欲求了解其他国家民族之文化,亦必当了解其国家民族所使用之文字。

中国文化传统,绵延四千年以上,而且能不断发扬光大,其中一原因,亦为其文字具有特殊之性格与功能,故使其文化传统,易保存、易传递。其一是中国文字能摆脱语言束缚,而获得其独立自由之发展。其次是中国文字创造,有其精妙之意义,与其活泼之使用方法,故使中国人只凭少数单字,而对历史上不断后起之种种新事物新观念,都可运用自如,尽量表达,而使旧有文字,永不感有不敷应用之困难。

若论中国文字形体,其间变化较多。如从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而至楷书,大率自商代至秦汉,其间已经历近于两千年之久,文字形体常在变动中。即秦汉时代,亦尚只以隶书为主,楷书之起,犹在后。后代人惯用楷书,骤见前代所用甲骨钟鼎大小篆隶书,有不识其形体,不知其为何字者。

但论中国文字之结构,及其句法之组织方面,则远较字形变化为简单。大抵在韵文方面,如古诗三百首,其中句法,已与后代句法无不相同。如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此一句八字中,只兮字已为后世所少用。但略去此一字,只读上面七字,其句中意义,亦已显豁呈露,不难了解。上引诗句之七字中,只一秋字,涵义须稍作讲解。此秋字,不作春夏秋冬之秋字解,乃借作一年两年之年字解。因每年必有一秋,故三秋可借作三年解。此一字义上之变化,只须一点便明。一初识字之小学生,读此诗句,略经讲解,便可明了。但此诗句,已远在三千年前。三千年后一初识字小学生,便能读三千年前古人之诗句,而当下明其意义,此惟中国文字,有此功能。此只偶举一例,三百首诗中其他类于此等句法者尚多。

若论散文方面,孔子作《春秋》,其句法亦与后代相似,无大分别。但《春秋》著成年代,距今已两千五百年。如云:"陨石于宋五,六鹢退飞过宋都。"此两句中,只一鹢字,为小学生所不识。但只看其左边一益字,便可知此字亦读益。看其右边一鸟字,便可知此字亦指鸟,只不知其为何鸟而己。又如陨字作落字解,一经讲授,则此两句意,亦便易明了。

其实中国古代造句,亦与近代人讲话,无大相异。只是较为简净化。中国近代人讲话,只较中国古代人作文造句,多加进了几个字。其文法与语法间,则并无大变化。

中国疆域广大,各地方音,不能一致。但使各地人同读一部古书,无论如三千年以上之《诗经》,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春秋》,人人易懂,只是读音稍有不同。中国文化传统之可久可大,其有赖于中国文字之功能者,观于上举,可以想见。

但近代中国人读中国古代书,究有困难。其困难不在句法组织上,乃在字义运用上。如上句秋字作年字用,陨字乃落字义。而近代中国人说话,则只说三年,不说三秋。又只说落,不说陨,此是一例。

中国文字,多有同字异义者。同一字可解作许多义,又有在同义有细微分别者。如《论语》开端即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悦字乐字,即是在同意义中有分别。而在现代人说话中,则无此分别。只说乐,不说悦。白话说乐又必说快乐,不单说一乐字。但在文言中,此快乐二字意义亦有不同。单据现代人讲话来运用文字,则必有不够运用不够细密之病。又若单凭口语,来求了解中国文化,则必有不够了解之处。

近代中国人提倡白话文,欲使文字语言化。此在普及教育及通俗应用上,不能谓无贡献。但另一面,也该使语言文字化,始可使语言渐臻精密圆满,庶可无损于此文化传统将来之继续发展与进步。

近代中国,因于推行白话文教育,影响所及,使多数人只能读五十年以内书,最多亦仅能读百年前后书。而有些书则已不能读。百年以上一切古书,则只有进入大学文学院某几系的学生始能读。如是则几于把中国文化传统腰斩了,使绝大多数人,不能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于中国文化此下进展,必将受大损害。

外国人关心中国文化,想求了解,也多从学习中国话,认识中国字,读中国的白话文开始。如是亦将使他们仅能认识近五十年,乃至一百年来之中国,而于中国文化传统,终亦无从认识。

一般人总说中国文言难学,其实不然。我认识几位外国朋友,他们并不曾费甚大精力,而也能读中国的古书。并有能写中国诗,能作中国文言文的。只据此例,便知中国文言并非难学,只要把学中国文言文的方法稍求变通便得。据我想像,只在四五年内,不论中国人外国人,从识字直到读古书,奠定一基础,其事并不难。

我因此有一意愿,要来写一部无师自通的《中国文言自修读本》,第一目标是为中国人而作。只要是一高中学生,他已认识了不少中国字,读我此书,自更容易。第二目标,是为外国人而作。只要曾学中国话,曾读中国白话文者,读我此书,自也容易。纵使未学中国话,不识中国字,也可以直接读我此书。从识字到读古书,费四五年工夫,便能建立其基础,完成其目标。

此下我将扼要叙述我编写此书之几项重要工作。

一、选择单字。

此书将选用中国古书中所常用之单字,约以四千字为度,最多将不超过五千字。

二、详列字形。

本书于通用楷体外,依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兼列篆体。识字形,可以便利明字义。在小篆与楷书中间之隶体,识了小篆楷书,自易识得。小篆以上,尚有大篆、钟鼎、甲骨等字体,但字数不多,于读古书无大补助,此书内不列。若要在此方面作专门研究,识了小篆,也已为他指示了入门。

三、兼注字音。

本书选用字,均旁注国语注音符号。为外国人用,并添注国际音标。

四、分辨六书。

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分别指出中国造字六项原则。一曰象形,二曰指事,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假借,六曰转注,称曰六书。本书于每一单字,依许书逐一注明其属于六书中之何一项,俾读者容易了解及记忆其字形,并进而了解及追究其字义变化之所以然。

五、选择句子。

解释字义,固是一种小学工夫,但不能专依许氏书。每一字义,应从其在句子之实际使用中获得解释。本书不从每一个单字来讲字义,乃在从文句中来识字,来解义。如本书将采用"中国一人,天下一家"此两句作开始。此两句中一个一字重复外,共有七个生字。读此两句,便可识得七字。并识得此七字之义解。

但中国每一单字可有许多义,本书将从一字多义中来选择成句,使读者认识一个字,即可进而知道此一字之许多意义及其用法。惟较生僻者除外。

如《庄子》"惟虫能天",此天字之意义与用法与普通不同。又如《诗经》"有物有则",物字当可有近二十解。《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大学》"致知在格物",此诸物字,皆与普通字义用法不同,而自成一特殊意义,但为人所常易误解。如此之类,须多列成句,使每一字之意义用法,均在所引成句中显出。

六、指明文法。

字义不同,有些当从六书讲,有些当从句法组织中此字所占文法上之词类讲。本书于每句每一字皆将从旁注明其字之为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使读者易于从文法而明此一句之组织,而字义亦因而定。

七、添加翻译。

本书选列成句,必添加翻译。为中国人读者,只加白话翻译。为外国人读者,更添加英文翻译。期使读者于每一句法每一字义,均易获得明确之了解。

八、选句条例。

本书选成句亦如选单字,务求选择其为近人所熟知或常用者。其属生僻之句,避不选列。

本书选句,必从前人普通常读之书中选出,其生僻之书,比较少人诵读者,亦避不选列。

本书选句,于愈古之书中愈多选,于愈后出之书中愈少选。先秦以前,群经诸子及其他史籍,将最多选列。秦汉时代书次之,魏晋南北朝时代更次之,唐宋时代更次之,此下书将不选列。读本书者,将可凭此以读中国一切古书,而自宋以下书,除少数特殊外,自可迎刃而解。

本书选句,将韵文散文并列。中国韵文句法,实较散文句法更简净、更平易。如"海上生明月","松下问童子"之类,较之读散文,更为易知易晓。从前中国人每误将散文韵文过于分别,本书将力矫其弊。

本书选择每一成句所从出之古书,亦将力求平均,尽量将中国人常读书,普遍选列。引句下必注明其出于何书,每书加一简注,使读者能知道中国从来许多人所常读之书名,循此可以博览群书,导其深入。

本书选句,将尽量选其深富意义者,如上举"中国一人天下一家",字句极明显,而涵义则极深极富。年轻人纵不深晓其意,亦易记忆。中年以上人读之,将可接触到许多中国文化中之传统精义,不感枯燥与单调。

九、分年分量。

本书共分六册。前四册分作四年之读本,此四册中以选单字与成句为主。单字以选四千字为度,成句约略估计,以选四万句为度。期能将四千字之异义异用尽量纳入。

在此四万成句中,每一单字,可以重复叠见。读完此四册书,对于书中四千单字,可以不烦特费记忆力而自能记忆,不再有陌生之感。

一○、本书编排。

在此四年进程中,单字认识,当求其逐年增加。第一年只求其能认识六百字,最多至八百字。第二年当求其能认识八百字至一千字。第三第四两年,每年认识单字,约一千二百字。

惟在前两年中所选单字,务求其为更常使用之字,因此其异义异用必更多,则所选成句,或将超过后两年。如此则前后四册读本之内容,亦将大体相当。

万一每册篇幅较多,则将分上下两册,半年读一册,四年总八册。

一一、选句淘汰。

为求本书内容之更臻理想,选句工作,初步将尽量多选,再加淘汰,期能于四五句七八句中,选出其更恰切适用之句,而加编排。

一二、诗文附选。

读完本书四年进程,当再选古书中最为人传诵之短篇散文小品,及诗词中之名作,长短不论。每篇散文,则最多自二三百字至五六百字,诗文各选一百篇至一百五十篇,分成两册。

此两册诗文选,可使读者自己考验其读书能力,遇不易解处,再翻查前四年之读本,其尚有不易解者,可自查字典辞典或其他参考书。本书或偶作注释,但将尽量以不加注释为原则。并不加以语体与英文之翻译。

此两册书,备学者自由诵读,以能读至精熟为度,从此再进窥古书,将不再有扞格难通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