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 »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全文在线阅读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岁功典第六十一卷

关灯直达底部

秋部纪事

《礼记·郊特牲》:秋食耆老。〈大全〉陈氏曰:秋为阴,阴则往而主成。故秋食耆老,以顺其成。

《内则》:脍,秋用芥。〈大全〉方氏曰:芥以味辛为介,秋物方成,宜食性之介者,故脍用此以和之。

豚,秋用蓼。〈大全〉方氏曰:蓼味辛而气能散,辛而散,固秋所宜也。故豚用此以和之。

《周礼·天官》:小宰之职五,曰秋官,其属六十,掌邦刑,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

庖人,凡用禽兽,秋行犊麛膳膏腥。〈订义〉史氏曰:用犊麛于秋,秋时草物实,犊麛食之而肥也。饮食之滋,秋膳鸡脂,曰膏腥。以其物之所便而调和之也。

兽人,春秋献兽物。〈订义〉郑锷曰:春秋献兽物,不名其所献何也。盖春物,方服乳,未可取者,不当献。秋物已成,苟可献者,无不用。故不言所献之名,惟使之因时,可献者则献矣。

鳖人,秋献龟鱼。〈订义〉刘中义曰:秋献龟鱼,用之秋也。伏藏之物,浮泛在外,育生既毕,可食矣。王氏曰:献龟以秋者,龟。主以卜全而用之。故取其坚成之时。鱼美于秋冬,而冬为尤美。不以冬献,则鳖人所献以簎得之。故先为梁之时而献。

食医酱,齐视秋时。〈订义〉贾氏曰:视,犹比也。方氏曰:齐与王制迟速,异齐之齐,同酱齐醢醯,齑菹之类。酱齐视秋固以凉为主,然酱将物而成之,亦秋之事。

凡和,秋多辛。〈订义〉易氏曰:秋为金,味多辛,以养肺。疾医,秋时有疟寒疾。〈订义〉史氏曰:夏伤于暑,秋必为疟。暑气蕴伏,秋凉激之,故寒生焉。疟寒者,脾寒也。言此病必先寒至也。

凌人,秋刷。〈订义〉郑司农曰:刷除冰室,当更纳新冰也。掌皮掌,秋敛皮。〈订义〉贾氏曰:秋敛皮者,鸟兽毛毨之时,其皮善,故秋敛之。

典妇功,凡授嫔妇功,及秋献功,辨其苦良,比其小大而贾之物,书而楬之。〈订义〉易氏曰、郑氏谓:授当为受。非也,当为授字。谓授嫔妇功之后,及秋功献耳。

染人,凡染秋染夏。〈订义〉郑康成曰:染夏者,染五色,谓之夏。夏者,其色以夏狄为饰,禹贡羽畎,夏翟是其总名。其类有六,曰翚,曰摇,曰翚,曰甾,曰希,曰蹲,其毛羽五色皆备,成章染者,拟以为浅深之度,是以仿而取名。郑锷曰:秋则气收,而不散五色,此时亦皆受采,故染文明之色。

《地官》: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订义〉郑锷曰:射之为艺,用于田猎攻守之时,其事为武,以秋教之,秋阴用事,又以明其事之为武。

旅师,凡用粟,春颁而秋敛之。〈订义〉易氏曰:秋敛者,聚野之锄粟,屋粟而用之。李景齐曰:颁之以春,则民有以济其乏,而敛之以秋。则粒米狼戾之时,不至于谷贱而伤农。

《春官》:肆师,尝之日,涖卜来岁之芟。〈订义〉郑康成曰:芟,芟草除田,古之始耕者,除田种谷尝者,尝新谷,此芟之功也。卜者问:后岁宜芟否。

狝之日,涖卜来岁之戒。〈订义〉郑康成曰:秋田为狝,始习兵,戒不虞也。卜者,问后岁兵寇之备。

春官,司尊、彝,秋尝祼用斝彝。〈订义〉郑锷曰:斝为稼,秋者万物揫敛之时,禾稼西成,故祼用斝彝,以明农事之成。

大胥掌学士之版,以待致诸子,春入学,舍菜合舞;秋颁学,合声。〈订义〉郑锷曰:合舞必以春,合声必以秋,盖春阳用事,德在木,木曰曲直而主乎貌。舞见于形貌之间,或俯或仰,木之象也。故合舞以春所以顺乎阳。秋阴用事,德在金,金曰从革而主乎言。声见于辞气之间,或抑或扬,金之象也。故合声以秋所以顺乎阴。王氏详说曰:王制,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春夏阳也,诗乐者声,声亦阳也。是春未尝不学声。文王世子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干戈武舞,羽籥文舞,是秋未尝不学舞。此言合舞以春,合声以秋,盖大合舞,大合声,与平日之学舞学声异。记所言者,主教国子。此言者,主合国子平日所教,所以不同。

龟人凡取龟,用秋时。〈订义〉郑康成曰:秋取龟及万物成也。郑锷曰:龟以甲为用,甲不坚则无以受钻灼之火。秋则阴用事而坚,于是时而取之,其甲坚矣。

《夏官》:槁人,秋献成。〈订义〉郑锷曰:秋则万宝之成,百工造事亦于是成。故饬治已毕,则献之。

校人,秋祭马社,臧仆。〈订义〉王昭禹曰:马社,厩中之土示。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秋,马入厩之时,故祭马社。郑锷曰:皂厩所在,必有神焉。赖乎土神,以安其所处,故祭马社。

《秋官》:雍氏,秋令塞阱杜擭。〈订义〉郑锷曰:阱擭设于春可也。秋稼巳登,苟或常设,禽兽亦无以遂其生。故至秋塞之,此先王爱物之心也。

薙氏,掌杀草,秋绳而芟之。〈订义〉郑锷曰:绳与孕同。谓含实也。于其含实而绳育之时,则芟刈而蕴崇之。小行人,令诸侯秋献功,王亲受之。〈订义〉郑康成曰:功,考绩之功。郑锷曰:诸侯任事,有成功必以秋献。则因万物之成,以明图事之效也。

《冬官·考工记》:弓人,秋合三材则合。〈订义〉郑康成曰:合,坚密也。郑锷曰:干角筋治于三时,弓犹未成。必用胶丝漆,然后可合。秋者,阴气揫敛之时,于是时而用胶丝漆,则合固不可解矣。故合三材宜用秋。

《列子·殷汤篇》:郑师文,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温风徐回,草木发荣。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

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邗江是。

《汉书·高祖本纪》:沛公曰:吾入关,秋豪无所敢取。〈注〉豪秋乃成好,举盛而言也。

《食货志》:秋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注〉师古曰:门侧之堂,曰塾。坐于门侧者,督促劝之知其早晏,防怠惰也。

《吴王濞传》:濞使人为秋请。〈注〉孟康曰:律春曰,朝秋曰,请如古诸侯,朝聘也。

《晁错传》:匈奴立威,始于折胶。〈注〉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匈奴常以为候而出军。

《百官表》:将行秦官,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长秋。〈注〉秋者,收成之时;长者,恒久之义。故以为皇后官名。

《东方朔传》:建元三年,微行,常用饮,酎已。八九月中,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自此始。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

《武帝本纪》:元狩三年秋,发谪吏穿昆明池。〈注〉越巂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汉使求身毒国,而为昆明所闭,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

元鼎四年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天马之歌。

《五行志》:武帝元鼎五年秋,蛙与虾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