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钦定热河志 » 钦定热河志全文在线阅读

《钦定热河志》卷七十九

关灯直达底部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热河志卷七十九

寺庙三

溥仁寺

溥善寺

普宁寺

普佑寺

安远庙

普乐寺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热河志,卷七十九>

溥仁寺 在热河

行宫东三里许康熙五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六旬万寿蒙古诸藩恭建祝

厘寺南向门额曰溥仁寺兼清汉蒙古文门内天王殿三

楹恭悬

圣祖御书寺额又内正殿七楹供三世佛

圣祖御书额曰慈云普荫

皇上御书额曰具大自在聨曰以清净果证因护持斯万现广长舌说法震动大千殿庑立碑二恭镌

圣祖御制溥仁寺碑文左清文左汉文碑隂及碑左方恭

御制诗又内後殿九楹供无量寿佛

御书额曰宝相长新聨曰虚无梵呗空中唱缥缈天花

坐上飘寺屏山带水刹影干云恭绎

圣制继绳绍述慕切

羮墙所由大千世界咸跻

仁寿之域也

圣祖御制文

溥仁寺碑文【四集】

康熙五十二年朕六旬诞辰衆蒙古部落咸至阙廷奉行朝贺不谋同辞具疏陈恳愿建刹宇为朕祝厘朕思治天下之道非奉一己之福合天下之福为福非私一己之安徧天下之安为安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

祖功

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论风俗人情刚直好勇自百年以来敬奉释教并无二法谨守国典罔敢陨越不识不知太和有象朕每嘉焉鉴其悃诚重违所请念热河之地为中外之交朕驻跸清暑岁以为常而诸藩来觐瞻礼亦便因指山庄之东无关于耕种之荒地特许营度为佛寺陶甓于冶取材于山工用无输挽之劳金钱无踰侈之费经始讫功告成不日历观往史遹遡前朝版籍有区幅员未广兹热河之奥壤乃紫塞之神臯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朕以凉德抚育万方边墙之外悉为畿甸诸藩于此建寺介福率先恐後无小无大罔不来同观我观民思维此理特题额曰溥仁将欲汪濊之泽均沾率土升恒之庆广洽普天徧覆含宏民胞物与咸跻夀考各遂生成藉诸藩祝朕之忠诚为万方祈纯嘏之锡爰纪斯文勒诸贞石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十八日

御制诗

诣溥仁寺【甲戌】

只园山馆东佳气郁茏葱带水尘凡隔屏山秀色融度桥寻浄地指树识禅丛五日宜人霁一天华黍风占年惟此乐祷久更何衷拱读

穹碑罢【是寺建於康熙五十二年中有  皇祖御制碑文】

天襟想像中

溥仁寺【癸未】

朔日礼兰若渡言武列滨松门瞻

玉篆莲座现金身忍草衆香国禅枝大法轮敬窥当日意溥愿物归仁

过武列水诣溥仁寺瞻礼【甲申】

武列潦全退柴槁宛易搘过河路非远筞马意为怡香界梵声出?天霁色披早粱有获者按辔看移时

出山庄诣溥仁寺瞻礼【丙戌】

梵宇建多年每来展谒?过河无盛潦满谷有良田即看西成近稍纾午夜悬

仁皇贻乐利溥被浃垓埏

诣溥仁寺瞻礼【己丑】

河畔多年建梵宫【寺建於康熙癸巳年虽以时修葺兹奉  皇太后慈谕复饬庄严】鼎新瞻礼策青骢顾名缅

昔期民乐【寺名  皇祖所赐额也】祈实斯今祝岁丰有相庄严亦真谛惟檀德业自

慈躬瓣香心愿於何结

无量夀希与佛同

溥仁寺瞻礼【庚寅】

渡河策马谒花宫耸倚峯青垣缭【去声】红两字溥仁含覆遍千秋

圣日照临中谁云佛教异儒敎试看不同有大同讵止山庄孳万户九州

恩泽被无穷

溥仁寺瞻礼【壬辰】

渡河梵寺礼金容结构犹堪仰

旧踪真是虞书见

唐帝奚称宋史赞仁宗民情乐利芃青稼

圣日光华朗碧峯无作率由尚瞠若亹予惟益励寅恭

六月朢日溥仁寺瞻礼因閲稼【癸巳】

过河礼梵寺便以閲山田华黍翻风秀锦蔬带露鲜法门入不二月相映同圆敬识

当年意溥仁遍大千

溥仁寺瞻礼【甲午】

兴州最古寺每到礼应亲筞马河桥度垂鞭农务询即看优泽霈实胜小沾频【热河一带近每沾三四寸之阵雨然不似此番十分透足也】屏息法云地溥仁真溥仁

过河诣溥仁寺瞻礼【乙未】

只园底事定瞻礼为有

奎章楣梠悬六十余年

旉厚泽百千禩世

示乘乾能仁仁亦谓斯耳曰溥溥谁得并焉烟火万家民乐利【万家烟火随民便山庄中皇祖御书聨句也】

山庄小试已如然

过河诣溥仁寺瞻礼【丙申】

穹碑一拱读【康熙癸巳恭遇  皇祖六旬万夀诸蒙古王公恳构梵剥祝厘  皇祖鉴其诚悃遂允於山庄东建此寺额曰溥仁  御制文纪其事立碑寺中】犹见衆藩诚怀畏至

今切河山奕世盟伊余守

家法远域奉朝正【自平定准噶尔以後新附诸藩俱以每岁八月间至山庄随内札萨克诸蒙古王公庆祝及土尔扈特全部归顺其汗渥巴锡等复率衆朝觐宴赉於此】陨越庶免议惕乾益凛情

过河诣溥仁寺瞻礼【己亥】

清晓鸣鞭过武列【诣溥仁寺必须过桥此河为固都尔呼即古之武列水也】乘凉减从谒只园祝

厘昔日诸藩部【此寺系康熙癸巳年蒙古王公等捐建以祝  皇祖六旬万寿】考蹟此时古法门【热河所有诸寺以此为最古】试看度生藉慈力讵殊画象注乾元循名责实於斯切佛道中原世道存

溥仁寺【庚子】

最久招提武列东【此寺康熙癸巳年蒙古王公建为皇祖六旬万寿祝厘于诸寺中为最久】

奎章题额企思中溥仁原寓止仁意梵教由来儒敎通乐利仍看今自昔人天底论色分空施檀供养留

慈蹟瞻礼无端感切衷

溥仁寺瞻礼作【辛丑】

初地真初地【是寺为康熙年间衆蒙古扎萨克恭祝皇祖万寿而建为热河剏有佛宇】溥仁缅

溥仁万方

贻乐利百世仰

尊亲慧树三天古禅花四季春教为神道设縂为【去声】牖斯民

溥仁寺瞻礼【壬寅】

只园历六十年陈肯构於斯合鼎新【溥仁寺自康熙癸巳蒙古王公等为皇祖恭祝六旬万夀所建计今又逾周甲爰勅所司重新丹艧亦志堂构之意】恰值丹青兹

庆落因来瞻礼至诚申渡河多稼迎眸润过雨千峯着意皴免赋以三蠲漕二  【皇祖时曾特颁  恩谕将天下额赋三年轮免一周其各省漕米并  加恩分作三年轮免一次实亘古未有之旷典余御极以来于丙寅庚寅丁酉三次蠲免天下正赋丙戌庚子两次蠲免各省漕粮亦惟仰承  皇祖仁爱之心敬承无斁云尔】继绳亦曰溥

前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热河志,卷七十九>

溥善寺 在热河

行宫东溥仁寺後百步许康熙五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六旬万夀蒙古诸藩恭建祝

厘寺南向门内天王殿又内前殿三楹左右配殿各三楹

又内正殿七楹

御书聨曰縂摄三摩资善果普函万象护祥轮左右配

殿各三楹又内佛楼七楹僧一区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热河志,卷七十九>

普宁寺 在热河

行宫东北五里狮子沟乾隆二十年平定准噶尔

上幸避暑山庄四卫拉特部落来觐

赐宴封赉

敕建普宁寺以昭

武成仿西藏三摩耶庙制寺南向聨额皆

御书门外树坊三中额曰胜缘曰法护东额曰金界曰宝林西额曰福田曰觉海门额曰普宁寺门内正中碑亭植碑三恭镌

御制碑文左右钟鼓楼中天王殿五楹又内正殿七楹供三世佛前楹额曰金轮法界聨曰镇留岚气闲庭贮时落锺声下界闻殿内额曰大雄宝殿聨曰福溥人天阿耨耆闍开紫阙妙涵空有栴檀薝卜拥金绳殿内佛背光上额曰仁佑大千後楹聨曰震旦教宏宣广刹昙霏普资福?朔陲功未定新藩鳞集长庆宁居殿後从盘道上阁供诸佛菩萨额曰大乘之阁月台左右五色浮屠四列四大部洲四小部洲阁三层各七楹下层额曰鸿庥普?前楹聨曰耆崛天开金碧辉煌香界朗精蓝云护栴檀馣梵林深阁内聨曰具大神通完十行是真清浄现三身二层聨曰广大真言参不漏色空妙谛证无遮上层额曰真如圆满聨曰传大千法宝阐第一宗风阁东精舍五楹为

临憩之所额曰妙严室聨曰对物共春台豳风入咏愿人登福地王会成图阁西为讲经堂洪维我

皇上以无量愿力创开福地俾西域万象亿载普宁入

寺瞻仰者合掌顶礼颂

神功而祝

圣夀真如普贤震旦涌现皈依也

御制文

普寜寺碑文【乙亥】

乾隆二十年夏五月平定准噶尔冬十月大宴赉四卫拉特部落旧附新归之衆于避暑山庄曰绰罗斯曰都尔伯特曰辉特曰和硕特四族台吉各封以汗王贝勒贝子公若而人其无隷属之宰桑则归之公如内八旗外四十九旗喀尔喀四部之例至是而内外一家遐迩同风之言允符昔我

皇祖之定喀尔喀也建彚宗寺于多伦诺尔以一衆志式循

旧章建普宁寺于山庄之北麓而为之记曰

皇天有辅德之私

至圣有越世之度君子有见几之作兆人有可格之诚我国家抚有衆蒙古讵准噶尔一部终外王化虽庸衆有威之不知畏惠之不知怀地不可耕民不可臣之言其然岂其然哉以我

皇祖

皇考圣德神功经文纬武其于奠伊勒铭格登山朝四部落之衆而锡之爵赐之币式宴陈舞可汗起奉酒称万夀如今日者何难默契

大造意有待是以遵养时晦垂成弗为予小子敬承乾佑以为不可失者时迟徊观望宁

二圣付托藐躬之意且此山庄即

皇祖岁时巡觐诸蒙古宾客之所也越三十年而克见准噶尔之衆咸觐于此岂非

皇天无私惟德是辅

至圣之度越世先知而见几君子之作予亦不敢不勉卫拉特之衆岂终不可格以诚哉蒙古向敬佛兴黄教故寺之式即依西藏三摩耶庙之式为之名之曰普宁者盖自是而雪山葱岭以逮西海恒河沙数臣庶咸愿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云尔复依普贤世界品而述偈言

抖赞转轮王  功德甚深大  造寺於西域其名三摩耶  逮今千岁余  愿海装严就肖彼须弥山  巍阁凡三层  日月在两肩地金风水轮  其内小铁围 大咸海水满持地障碍山  马耳及善见 担木并持轴持双凡七山  其中乃香水 其上坚手天持鬘及恒憍  四天王所住 复有四方天其数各以八  中乃忉利天 善见帝释宫欲界四天子  色界无色界 次第居其上东曰胜神洲  小胜及胜胜 左右以次住南曰瞻部洲  妙拂并小拂 左右以次住西曰牛贺洲  行道将小行 左右以次住北曰俱卢洲  最胜复謟胜 左右以次住供养物无数  如普贤愿海 复为四色?义出陀罗尼  四智标功用 懿此避暑庄

古佛所游历  较彼卫藏地  佛土无差别有来衆蒙古  及新卫拉特 咸敬黄敎人爰作大利益  肖彼三摩耶 为奉天人师作此曼挐罗  严洁身口意 依法香泥涂一切皆清浄  香花供养具  法螺法音声转无量法轮  聚无量法衆  诵无量法宝作无量法事  我闻普贤言  华藏庄严海是毘卢遮那  往刼修行处  种种宝光明大云徧一切  舍身?尘刹  以昔愿力住徧十方国土  出苦向菩提  方便示调伏世界所有尘  一一见法界  现佛如云集此是如来刹  大愿周法界  一切化羣生庄严从此出  西土及震旦  究竟无同异衆生皆安稳  暨蠕动肖翘  遂生明佛性稽首天人师  普贤行如是

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乙亥】

天尽所覆俾我皇清罔不在宥惟清奉

昊天抚薄海兆庶悉主悉臣【叶】

太祖

太宗

世祖肇基宅中皇耆其武

圣祖

世宗觐光扬烈克臻郅隆逮予藐躬思日孜孜期四海同风咨汝准噶尔【叶】亦蒙古同类何自外携数世梗化簒夺相仍硕仇其下厥达瓦齐甚毒于酲衆心疷疷如苖斯蟊如虺斯螫衆口嗷嗷视尔嗷止予焦劳止期救不崇朝止视尔疷止予噫嘻止亟出汝涂泥止乃命新附尔为先锋熟悉其路乃命劲旅携数月粮毋或掠掳师行时雨王旅嘽嘽亦无潦阻左旋右抽王旅浑浑既遐以休乌鲁木齐及五集赛度之折折台吉宰桑迎降恐後奚事斧吭波罗?拉闼尔奇岭险如关阖倒戈反攻达瓦齐走旦夕途穷回部遮获彼鼠斯喙地入无隙露布飞至受俘午门爰贷其罪自今伊始囬部我臣伊犁我宇【叶】曰绰罗斯及都尔伯特和硕特辉特封四可汗衆建王公游牧各安宰桑公臣属我旗籍谁尔苦辛尔恭尔长尔孳尔幼徐以敎养尔驼尔牛尔羊尔马畜牧优游分疆各守毋相侵陵以干大咎齐御外域曰布鲁特越哈萨克醉饱食敬兴黄教福自天锡伊犁平【叶】矣勒贞珉矣於万斯年矣

平定准噶尔後勒铭伊犁之碑

天之所培者人虽倾之不可殛也

天之所覆者人虽栽之不可殖也嗟汝准噶尔何狙诈相延以世而为贼也强食弱衆凌寡血人于牙而蔑知悛易也云兴黄教敬佛菩萨其心乃如夜义罗刹之以人为食也故罪深恶极自作之孽难逭活也先是分封四部衆建宰桑四图什墨廿一昂吉盖欲继絶举废以休以息也而何煽乱不已焦烂为期终于沦亡胥尽伊犁延袤万里寂如无人之域也是非我佳兵不戢以杀为德也有弗得已耳西师之什实纪其详悉也以其反覆无常迟益久而害益深则其叛乱之速未尝非因祸而致福也是盖

天佑我皇清究非人力也伊犁既归版章久安善後之图要焉已定者讵宜复失也然屯种万里之外又未可谓计之得也其潜移默运惟

上苍鉴之予惟奉时相机今日之下亦不敢料以逆也是平定准噶尔後勒铭伊犁之碑所由作也

御制诗

妙严室【有序 丁丑】

乾隆乙亥平定四卫拉忒诸部落皆尊敬黄教故肖西藏三摩耶式建普宁寺於山庄之北置室其旁以为憩息之所名曰妙严而系以诗

疆拓因来四卫拉寺营爰肖三【去声】摩耶花宫具见严而妙别室还饶清且嘉弹梵禽音出松架叠屏山翠入窗纱即声即色皆香气童子当年悟未差【用楞严经语】

普宁寺观佛事【己卯】

蒙古等皆敬宗喀巴黄教故於山庄之北建此梵刹聚黄衣者流而唪梵呗且达什达瓦余衆归降者向风慕化咸使安居乐业兹令演步蹈法事俾衆观之并成是什

塞垣筏宝焕林珠大聚衣黄偏袒徒宗喀巴传慧灯燿三摩耶式梵宫图【是寺肖西藏三摩耶寺为之】象龙步蹈惟天力老幼骈观与衆娱神道何妨权设教若论佛法本来无

妙严室六韵【辛巳】

梵寺肖三摩文轩别一窝当秋常至止值暇听波罗?水带峯鹫香林襟岭螺凭窗参妙偈摛管得新哦那有寒山入堪招玉局过天花都不着幽籁拂云和

普宁寺【癸未】

厄鲁胥平定因之建普宁敢云识耆武惟是藉

苍灵新户迁来卫【达什达瓦部下余衆迁居寺旁授室给食休养日久遂成一大聚落】名经转处听八年事已过【是寺建於乙亥年】贔屓永亭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热河志,卷七十九>

普佑寺 在热河

行宫东北六里许乾隆二十五年

勅建寺南向门三楹

御书额曰普佑寺内为正殿额曰大方广殿聨曰妙相现庄严仁敷华梵慧因资福德喜洽人天殿内额曰大千功德聨曰法演大乘妙因宗海藏福覃诸界慈愿溥恒沙更内为天王殿後为法轮殿最後为经楼寺中诸佛皆仿西藏塑像地较诸寺最东渐近锤峯倚山麓而开道塲最为幽胜慈云慧日广?大千当有八部天龙护持宝界矣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热河志,卷七十九>

安远庙 在热河

行宫东北山麓距普宁寺东南二里许乾隆二十四年以降人达什达瓦部迁居山下二十九年

敕建安远庙仿伊犁固尔札庙式庙西南向门额曰安远庙缭垣正方四面各有门中为普度殿三层周以回廊六十有四楹所谓都纲也回廊前立石镌

御制诗具清汉蒙古唐古忒四体书殿内

御书聨曰竺乾云护三摩峙朔塞风同万里绥殿壁周绘佛国源流各识佛号於其旁亦四体书殿最上层恭藏

御用甲伏昭

鸿勲也每岁藩部入

觐咸集庙下莫不欢喜膜拜讃叹佛力涵濡

圣恩安远之义大矣

御制诗

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 乙酉】

伊犂河北旧有庙曰固尔扎都纲三层缭垣周一里许当噶尔丹筞凌时以五集赛更番居此诵经每岁首盛夏准噶尔之衆膜拜顶礼者远近咸集其俗素奉黄教往往捐珍宝施金银以事?严庙之闳赡遂甲於漠北阿逆之叛贼党肆掠焚刦庙乃毁废曾用韩愈陆浑山火诗韵以纪其事及我师再平伊犂其地并建城堡而梵宇之仅存煨烬之余者已不可复整亦不必为之复整也因思山庄为秋蒐肆觐之所旧蕃新附络绎鳞集爰规东北冈阜肖固尔扎之制营建斯庙名之曰安远集梵僧演步蹈以庆蒇事惟时都尔伯特郡王筞凌乌巴什等适以朝贺至与达什达瓦部衆之隶居兹土者欢喜额手佥谓琳宫晃曜妙相庄严不常曩时在固尔扎礼都纲闻呗讃也然余之所以为此者非惟阐扬黄敎之谓盖以绥靖荒服柔怀远人俾之长享乐利永永无极云因系十韵以识缘起如此

伊犂兵燹後梵宇为【去声】重为缩地齐近远归宗何改移今朝初庆落戎索永延厘耸峙辉山麓来瞻渡水涯制仍固尔扎境一毘耶离唱呗格隆侣【喇嘛中之格隆如僧中之受五戒者】归其达瓦贻【达什达瓦旧属归旗者居於此其愿为喇嘛者听之】维新同致敬忆旧孰含悲羣讶胡寛市予怀范燮辞藉无示败彼讵有覩成斯置器厪安处恢纲靖远陲

安远庙【丙申】

东岭琳宫接题门各有名匪尊不二法缘系衆藩情【蒙古素奉黄教而伊犂之固尔札庙庄严特盛尤其所尊礼者仿其制建安远庙於此每岁驻跸山庄旧藩新附络绎鳞集俾之瞻仰斯庙益增欢喜以示柔怀远人之意非只阐扬象教也】佛日迎薰朗慧云收雨征金川兹武定安远永销兵

安远庙【辛丑】

新疆底定後安远建只林【是庙肖准噶尔固尔扎之式为之】万里夜来往【自平定新疆後伊犂驻以将军回部各驻钦差大臣乌鲁木齐则设都统兴屯耕驿跕相通百姓来往贸易者夜行无恐较之内地尤为安贴也】廿年久静愔衆生资庇?一己致?钦回逆偏猖近【阿桂奏闰五月初九日分派官兵四路攻剿贼营抢得贼卡四座杀贼百余名乃贼人尚敢倾穴出迎拚死抵拒现在另筹进取于贼营迤心严密围困令其无路覔食等语连日切盼佳音又未能即刻擒获殊增愤懑】陈师却愧心

安远庙【壬寅】

始自远人徕【先是癸酉冬都尔伯特台吉策楞等率衆来归甲戌秋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和硕特台吉班珠尔又各率数万人来归若而人不可使占居喀尔喀地于是始议两路进师既而定伊犁辟新疆岁乙酉遂仿伊犁固尔扎都纲建庙额曰安远】非期疆宇恢蹟乖成事顺功就赖

天培【西师之役自乙亥春两路进兵遂摛逹瓦齐定准噶尔诸部无何阿睦尔撒纳叛逃逆党煽附丙子春我师追讨阿逆窜迹哈萨克嗣哈萨克稔其反复请擒贼自効阿逆只身窜入俄罗斯竟?冥诛又回部大小和卓木久为准噶尔所居我师既定伊犁择其囚恩抚之乃二酋孤恩助恶屡抗官军赖  天恩助顺狡谋莫逞二酋远遁入拔达克山其汗素尔坦沙杀贼函首以献回部悉平西陲底定盖屡变屡安适成我事详见所着开惑论】责实诚幸耳循名岂易哉伊犁耕作图保泰慎筹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热河志,卷七十九>

普乐寺 在热河

行宫东北二里许西陲平定後既建普宁寺安远庙以示绥怀庙南地势寛广三十一年复

勅建兹寺东向

御书门额曰普乐寺前殿额曰宗印殿左右配殿各一北为胜因殿南为慧力殿皆兼清汉蒙古唐古忒四体书正殿供上药王佛额曰福慧圆成聨二一曰龙象护诸天毫相瞻时妙严普觉漠瀛会初地法轮转处安乐常臻一曰三摩印证喻恒河人天皆大欢喜七宝庄严现香界广轮遍诸吉祥西有门达经坛门内植碑一恭镌

御制碑记坛上四面有门东额曰须弥增胜西额曰舍卫现祥上有圆亭二层前檐额曰旭光阁皆兼四体书亭中四面有聨东曰竺乾法示西来意震旦光圆东向因西曰化成层拱通乾闼属国环归过月氐南曰花凝宝盖皈真相云拥祥林现化身北曰妙演梵城超最上广臻法会乐无遮又东山门一座额曰通梵门亦兼四体书每岁

秋巡诸藩入

觐瞻礼金容如上春台同游

化宇也

御制文

普乐寺碑记【丁亥】

避暑山庄当兴桓隩区直北地亘狮沟西南官廨民庐聚落殷羡独其东偏列嶂邈绵周原案衍则诸经所称广长清浄于佛土宜乾隆乙亥西陲大功告成卫拉特各部长来会时事尝肖西域三摩耶建寺曰普宁嗣是达什达瓦属人内徙即次旅居环匝山麓越岁乙酉复于迤左仿伊犂固尔扎都纲建庙曰安远然自庙南延望锤峯式垲式闳厥壤犹隙惟大蒙之俗素崇黄敎将欲因其教不易其俗缘初构而踵成之且每岁山庄秋巡内外扎萨克觐光以来者肩摩踵接而新附之都尔伯特及左右哈萨克东西布鲁特亦宜有以遂其仰瞻兴其肃恭俾满所欲无二心焉咨之章嘉国师云大藏所载有上药王佛乃持轮王佛化身居常东向洪济羣品必若外辟重闉疏三涂中翼广殿後规闍城内叠磴悬折而上置龛正与峯对者则人天咸遂皈仰将作如置以丙戌正月经始洎丁亥八月讫工爰取普乐顔寺额而为之记曰自西人之濒於涂炭也湫隘阽危不能终日朕则为之求宁也既宁之後奔走偕徕室家还定朕则为之计安焉既宁且安其乐斯在譬如佛影覆于鸽身四大得所离怖畏想生欢喜心蕲自刹那以逮亿刼同游春台化宇乐其乐而不能名其乐真上乐耳虽然曷易此臻哉语曰民可与乐成难与虑始又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是朕所由继普宁安远而命之为普乐者既以自慰且重以自朂而匪直梵文胜因福利之云云也记成并系以讃

善哉大能仁  无去亦无住  以何因缘故现此说法身  人天咸护持  功德甚希有云何称上乐  自小千中千  暨三千大千法界无究竟  尔时两足尊  甘露为灌顶一切诸衆生  若有情无情  念彼佛力者受持陀罗尼  三世诸如来  神力并加汝第一具根性  即身得证佛  其次小乘人得八大成就  灵丹浄眼方  彻地智慧劔空行遍周历  延年无疾病  自洛义俱胝无量僧只刼  万行齐完满  求福不唐捐普种福德田  普?如意树  普覆大慈云普渡大愿船  震旦阎浮提  清宁共安隐而彼狼荒俗  永脱修罗天  合十白佛言此是法王力  要知大自在  本分元自足无苦强言乐  即堕分别相  乐故无名名上亦无等等  东峯开妙鬘  宝阁照旭光举似日出处  了了正知见  光与日无尽谁识所本来  八宝庄严成  香华天乐备大会啓无遮  同证无上道

御制诗

渡河诣普乐寺瞻礼【乙未】

野彴砌石架木为涨来易圮亦易就月前经雨兹重搘便以渡河礼耆囿彼岸平原多种田低禾高?如错绣才十余日未曾观则已吐穗硕且茂或垂【禾穗】或仰【柔穗】总殊致芃緑酿黄各争候西成可望为额庆时尚遥虞望难副普乐之意原在斯六波罗蜜非所究

钦定热河志卷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