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髙承 撰三省纲辖部二十二
侍中
环济要略曰古官也风后为黄帝侍中周有常伯见尚书立政秦汉为侍中徐坚初学记曰秦取古官置本丞相史也丞相使史五人来徃殿中奏事故谓之侍中后魏始为枢宻之任梁文以为宰相职事唐侍中与中书尚书二令并为真宰相矣
门下
门下侍郎秦官秦有黄门侍郎歴代不改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凡禁门黄闼故号黄门其官给事于黄闼内故云唐天寳元年改曰门下唐百官志云二年也
散骑
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本二官魏文帝黄初初合散骑常侍为一官唐显庆中分左右左隶门下右中书也
给事
秦置通典曰加官也初秦汉别有给事黄门之职后汉有给事黄门侍郎左右给事中以有事殿中故曰给事中献帝时去给事黄门侍郎后周有给事中士别置给事中在六官外隋初开皇六年始于吏部置给事郎炀帝移为门下职唐武徳三年改给事郎为给事中
夕拜
汉给事中故事每日暮时入对青门拜故谓之夕拜亦为夕郎
谏议
秦置谏大夫后汉光武增为谏议大夫歴代不改唐龙朔中属中书开元后归门下贞元四年五月分左右以右隶中书
二起居
周有左右史王言则左史书之动则右史书之盖起居之本也汉武有禁中起居后汉马后自撰明帝起居注则其事似在宫中古女史之职也此始有起居之名魏晋以降著作掌之后魏有置起居令史别置修起居注隋炀帝置起居舍人唐贞观二年于门下省置起居郎显庆中复于中书置起居舍人以郎为左史以舍人为右史
谏正
唐武后垂拱中置拾遗补阙掌讽谏中宗以来有左右开元时左属门下右中书会要云垂拱元年二月二十九日也宋朝防要曰雍熈五年二月诏改补阙为左右司谏拾遗为左右正言盖太宗欲令谏官修其职业故改其官号也然周礼地官之属有司谏则周已名官矣唐书朱滔传建中三年滔僭称王后二年防张遂王道为司谏则滔又以此名立官也
中书令
舜纳言周内史皆中书之任也汉武游宴后庭始宦者典事尚书谓之中书谒者置令不言谒者省文也通典云唐百官志则曰秦始置中书谒者汉元帝去谒者字汉魏品卑而任重隋文帝废三公府寮令中书令与侍中知政事遂有为宰相职林以谓汉成帝建始四年改中书谒者令曰中谒者令以士人为之魏文帝黄初初改秘书令为中书令也
中书侍郎
汉武帝置中书领尚书事有令丞郎魏黄初初置通事郎后改曰中书侍郎唐志曰晋加侍字
中书舍人
初学记曰魏世中书始置通事一人明帝时有通事刘泰是也髙贵乡公改曰通事都尉寻为通事侍郎晋初置舍人通事各一人东晋各为一职梁始掌诏诰其后除通事直曰中书舍人舍人本周官掌平宫中之政
尚书令
三代冡宰之职也秦汉置尚书令于百官无所不主汉武元鼎二年始以张安世为之初学记曰秦官也汉因之
仆射
秦官史记始皇本纪有仆射周青臣是也古者重武以善射者掌事故曰仆射仆射者仆役于射也一云仆主也古有主射以督课汉因秦事自侍中谒者博士郎军屯永巷洎尚书皆有之成帝建始元年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此盖其始也献帝建安四年以邵荣为左仆射卫臻为右仆射置左右之始也
左右丞
秦置尚书丞一人汉成帝建始四年置四人光武始减其二分左右佐令仆之事唐以来在尚书之下宋朝官制改陞在上又为执政官
六尚书
尚书秦官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书刘向新序曰齐宣王为太室香居谏王召尚书尚书之名则七国时已有其官矣晋志曰汉光武始分尚书为六曹通典曰汉初尚书虽有曹名不以为号及灵帝以梁鹄为选部尚书于是始见曹名汉百官表曰成帝建始四年始置尚书四人续事始云尚主也出纳王命敷奏万机政令所由宣选举所由定罪赏所由正李固曰尚书犹天之北斗斟酌元气运平四时
分行
唐会要曰武徳令吏礼兵民刑工贞观即吏礼民兵刑工光宅元年九月五日改为六官凖周礼通典曰周礼天官冡宰掌邦六典以佐王理邦国汉成置四尚书因事设员非拟于古光武分六曹稍以周礼唐武后遂以吏部为天官户部为地官礼部为春官兵部为夏官刑部为秋官工部为冬官以承六官之制国初以吏兵户刑工礼为次神宗行官制复唐故事又以吏户礼兵刑工为次也
子司
又曰故事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为中行工礼为后行每行各管四司以本行为头司余为子司自唐制始也
二十四司
自秦始置尚书而歴郎曹多寡不等少或十二亦至三十六隋有天下尚书有六曹二十四郎即今都省列曹是也其制自隋始也
子司印
唐防要曰故事凡尚书省除吏部兵部外共用都司印至圣厯二年二月九日初备文昌台二十四司印本司郎官主之
八座
后汉以六曹尚书并令仆为八座梁齐亦有称隋唐至今令仆为宰相故六尚书及左右丞为八座盖其事自汉东京始也
六侍郎
汉制尚书郎三嵗称侍郎隋炀帝即位于尚书六曹各置侍郎一人按汉百官表有侍郎秩比四百石也
郎中
汉制尚书郎初上称守郎中晋武帝始置诸曹郎中唐以来号正郎武徳三年尚书郎改为郎中按秦有郎中令臣瓒以为主郎内诸官则郎中秦官也
员外
隋开皇三年尚书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以司其曹帐籍则郎置员外自隋文帝始也按汉书恵帝即位赐爵外郎满六嵗一级则隋置员外郎亦取汉事云尔韦述唐两京记曰晋宋以来始置员外郎
左右司
隋炀帝即位尚书都司初置左右司郎一人副左右丞唐又置员外郎诸司号为都公唐书百官志云天后永昌元年置左右司员外郎各一人也
吏部
汉初曰常侍曹后汉为选部魏始曰吏部按周官司马之属有士司为下大夫通典则以为吏部之始疑出于此也
司封
左传晋文公为执秩以正其官杜预云谓主爵秩之官盖今司封职也汉尚书有封爵之任后汉冯勤是也北齐有主爵职林曰唐龙朔二年改为司封通典以为光宅元年
司勲
周礼夏官司马之属有司勲掌赏地之法后周始置其官于尚书省通典云后周吏部有司勲上士
考功
汉京房作考课之法而其职不在尚书光武改尚书三公曹主嵗考课至此始为尚书职魏初置考功亦唐虞考绩之事也而周礼亦有考功记云
户部
周礼地官之掌也汉置尚书四人一主财帛委输即今户部任矣吴始有户部名通典曰吴孙休即位户部尚书读奏是也周礼司民掌登万民之数即户部任也
度支
通典曰汉张苍善筭以列侯主计领郡国上计者殆今度支之任也魏文帝始置度支尚书唐以为子司
金部
周官职金掌锡石丹青之令则金部之职也魏世始置尚书金部郎
仓部
周官仓人主藏九谷廪人主其数赒赐稍食则仓部之职也魏时尚书始置仓部郎
礼部
唐虞秩宗周官宗伯皆今礼部之任也后周有礼部不言职事隋以典仪曹其名命自宇文周始也
祠部
魏代始于尚书置祠部曹盖其官自魏始也歴代因之不改
主客
汉成帝初置尚书客曹光武分置南北客主于此遂以名曹
膳部
即周官膳夫也晋有左右士曹北齐曰膳部
兵部
周礼夏官司马之职也魏有五兵尚书晋宋为七兵后周始曰兵部
职方
周官有职方氏掌天下九州之图隋初有职方侍郎通典曰后周依周官有职方也
驾部
周官舆司马校人牧师巾车之职皆驾部之事也魏晋之代尚书始置驾部郎
库部
周官司甲掌戈盾弓矢则今库部也魏尚书始有库部郎也
刑部
唐虞之士周礼司冦皆刑部之任也光武谓之贼曹为尚书职后周始有刑部大夫则刑部自宇文周始也
都官
汉司隶属有都官从事掌中都官不法事此名官之初也光武改成帝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火盗贼魏青龙二年始置尚书都官郎佐督军事
比部
魏尚书有比部曹通典曰北齐比部掌检勾事唐天寳十一年改掌诸司公廨公私欠负及勾用度物也
司门
周礼有司门通典曰后周依周官有司门隋初为司门侍郎炀帝除侍字也
工部
唐虞共工在周礼为冬官之职汉置民曹光武改主缮修工作池苑魏为左民晋尚书为起部郎后周始曰工部也
屯田
汉昭帝始置屯田而成帝置尚书郎一人主户口垦田此盖尚书屯田之始也魏代为农部晋始有屯田尚书则屯田名曹在晋世也
虞部
舜命益作虞周礼有虞衡之官盖虞部设官之本魏始置虞曹郎后周改曰虞部
水部
周礼夏官有司险掌沟涂盖水部之职也魏尚书始有水部郎
符宪储闱部二十三
御史大夫
周礼春官宗伯之属有御史掌赞书战国时秦赵会渑池各命御史书鼓瑟击缶之事淳于髠谓齐王曰御史在前则上世皆为记事之官也秦汉以来始纠察风宪然则御史盖周官也秦置御史大夫以为御史之率故曰大夫
中丞
汉初御史大夫有两丞一曰御史丞一曰中丞初学记曰秦官汉因之谓之中丞以其别在殿中掌兰台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故云成哀间更名御史长史光武复曰中丞
独坐
后汉宣秉传曰光武建武元年秉拜御史中丞特诏与司隶校尉尚书令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今中丞亦循其制始自汉东京迄今为故事也
侍御
周为柱下史秦时张苍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是也亦为侍御史是则侍御之官始于柱下也汉始有侍御史又有绣衣侍御史盖自武帝置也后汉亦有之隋直曰侍御史汉书朝议以范丹为侍御史是也韩朗以侍御史与三府掾治楚狱是也
端公
唐侍御史之职有四谓推弹公廨事台内之事悉主之号为台端他人称之曰端公其语自唐始也
南床
唐制御史故事食坐之南设横榻谓之南床殿中监察不得坐也唯侍御坐焉凡侍御例不出累月而迁南省者故号为南床今犹有是循唐故事也
殿中
魏兰台遣御史居殿中察非法即殿中侍御史之始也
监察
初秦以御史监理诸郡谓之监察御史盖监察名官之始也隋文帝开皇三年始曰监察御史宋朝防要曰太平兴国三年以张巽为监察御史先是三院多外任风宪之职用他官领之遂诏正名举职自此始也宋朝之制凡职事官皆他官领之惟三院御史自是始正其名也
里行
唐太宗初置此官自马周始也初马周以布衣任事诏令于监察御史里行遂以名官旧唐书志云贞观初也龙朔元年八月以王本立为监察里行唐防要以谓里行之名始于此非也六典亦云始于马周宋朝行官制始省之续事始曰太宗时疑未以名官自髙宗始以命官云
三院
唐宪府故事侍御殿中监察呼三院故今亦斥殿中曰殿院监察曰察院自唐室始也
六察
唐百官志曰监察御史分察尚书省六司兴元元年一人察吏礼部一人察兵工部一人察户刑部嵗终议殿最元和中以新人不出使无以观能否乃命专察尚书省号六察唐防要云元和四年五月御史台奏旧监察御史从下第六人各察尚书省一司是也宋朝防要曰国家每入閤国忌临昧差六察吏察兵察户察刑察礼察工察元丰中神宗始置六察司于御史台
知杂
唐武后以来呼侍御曰端公侍御之职四自杂侍台侍悉总判之故知杂事者曰杂端后又有以郎中员外兼侍御而知杂事者亦呼杂端官制行省之
左右廵
唐防要曰贞元十年四月勑准六典殿中侍御史分知左右廵察其不法之事按六典自明皇时作则左右廵之置亦其时事也通典曰殿中侍御史自开元初知左右廵百僚班序有杂立失言顽而不肃者则以礼罚之是则此制自开元始也李肇国史补曰宗开元初至天寳末年置御史左右廵使也
台簿
汉有此官张忠为御史大夫署孙寳为主簿是也疑汉官云宋朝防要曰淳化四年六月始置二人后止一员也
检法
唐置御史台推直官而无检法宋朝元丰中神宗正官制除推直始置检法之官
六傅
夏商虽世嗣而太子之名亦畧矣其师傅之官亦无文至周始见文王世子故礼之所记班班仅可推攷文王世子曰凡三王教世子立太傅少傅以养之太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则太傅之原槩举于此矣武王又称太子也汉止有太傅少傅至晋有天下愍懐建官乃置太子太师太傅太保有三少为六傅也汉贾谊上疏云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徳义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又于是为置三少皆选天下之端士故太子闻正言行正道习与正人居不能无正则六傅之说似汉有之然诸傅无其说亦可疑焉
賔客
汉髙祖欲易太子吕后用留侯计迎四皓以定太子故賔客之名始起于此孝文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賔客孝武为太子立博望苑使通賔客洎晋懐建宫恵帝使卫庭司马畧等五人更徃来备賔友虽非官而谓之东宫賔客唐显庆元年正月以于志宁等为太子賔客遂以名官定置四人盖取法于四皓
詹事
秦官掌太子家歴代因之通典曰东宫官序秦汉加置詹事庶子及诸府率官也应劭曰詹省也给也汉官仪曰秦官窦婴景帝即位为詹事孔霸宣帝时为太子詹事
庶子
礼记燕义曰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周礼夏官司马之属谓之诸子秦置中庶子詹事员汉因之晋以为东宫官晋书郑黙为中庶子朝官以为太子官是也隋分左右通典曰品官命数篇汉有太子庶子魏有太子中庶子则非晋以为东宫官也
少詹
唐始于詹事府置少詹事一人以贰詹事
谕徳
唐龙朔二年初置太子左右谕徳盖取文王世子教之以事而谕诸徳之义
太子侍读
汉宣帝诏王褒等皆之太子宫娱侍太子朝夕诵读此盖其始也宋有诸王侍读唐贞观中许叔牙为王侍读髙宗升春宫仍兼侍读职林云开成元年十一月宰相李石奏置太子诸王侍读
太子侍讲
后汉张酺以尚书讲论授皇太子其事始见于此魏官品始有太子侍讲此置官之始也
中舍人
晋咸宁中初置大子中舍人官宋朝神宗又置之唐以来有太子中舍而无中舍人
舍人
秦官唐龙朔二年改为太子右司议郎咸亨元年复为太子舍人宋朝初亦不置神宗正官制复置之
翊善
宋朝王府之官多省不置别置翊善曰某王府翊善盖古上傅之任而轻其名位也宋朝防要曰太平兴国中始置也又云八年三月以戴元为卫王府阎象为广平王府杨可法等为皇太子翊善盖自此始也
王侍读
宋武帝初以徐受为晋安王子勋侍读此王府侍读之初也唐志曰开元初十王宅引辞学工书者入教亦为侍读
王侍讲
宋朝省王府余官而别置侍讲一员
记室
魏置太祖以陈琳阮瑀为记室掾其官始见于魏武之世矣宋用晋制自明帝后皇子弟虽非都督亦置记室参军则记室而为参军晋官也宋朝亦置于诸王府曰某王府记室也
宫教
宋朝会要曰至道元年以孙蠙充皇侄皇孙教授从新号也时中书言唐文宗朝李石奏太子有侍读诸王亦有无隆杀今皇侄皇孙官是环卫请以教授为名此盖王宫教授设官之初也
九寺卿少部二十四
九卿
礼记曰夏后氏百官始置九卿汉九卿俱不以卿名官梁武天监七年始加卿字
少卿
后魏官氏志云大和十五年初置少卿以卿为大卿
太常
亦周礼春官职也秦有奉常汉初改曰太常盖秦官也初学记曰髙祖改汉百官表曰景帝中六年更
太常丞
秦置官汉为太常亦曰太常丞
太常簿
汉有之疑汉官
太常博士
魏官也魏文帝初置之顔师古注汉书曰太常王者旌旗画日月大事则建以行礼官主奉持之故曰奉常后改曰太常尊大之义也
协律郎
汉武之置协律都尉以李延年始为之晋改为校尉后魏曰协律祝盖汉武以延年善新声故特为置协律
奉礼郎
汉大鸿胪有治礼郎盖设官之始也按通典歴代皆为治礼郎唐初亦有掌设板位执仪行事永徽二年以讳改为奉礼杜佑云奉礼本名治礼国家撰五代史志至永徽七年乃成于时此官已改故北齐及隋治礼皆为奉礼奉礼之名虽见于史其改始自永徽
太祝
商官六太其一曰太祝在周礼为礼官宗伯之属掌六祝之词秦汉有丞隋除令丞止存太祝
斋郎
魏始有太常斋郎唐有太庙郊社之别唐洎国家其久次者太庙又补室长郊社即补掌坐掌次谓之黄衣选人祖宗以来又以为朝臣子弟起家之官
郊社令
梁始有太社令后周为司社上士隋于太常寺置郊社署名为郊社令宋朝避英宗嫌名改曰局
籍田令
周为甸师汉文帝初立籍田乃置令也
太医令
周礼天官冡宰之属有医师上士下士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秦为太医令丞汉因之
宗正
周官也在周礼实小宗伯之职宋百官春秋曰周封兄弟之国十有五同姓之国三十有五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秦因其说置宗正两汉晋授皇族不杂姓晋始兼庶姓也旧唐志曰星经有宗正在帝座东南汉髙纪七年二月置宗正官以序九族
宗正寺丞
汉置官亦用公族
宗正簿
梁置官也
宗正司
林希两朝寳训曰景祐三年仁宗谓辅臣曰宗室子孙众多聚居必以尊贤者纠合之诏置大宗正司择祖宗后各一人命之首以濮安懿王与守节任其事后又有同姓庶官知丞事神宗时乃参用
光禄
汉书曰秦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勲通典云梁除勲字曰光禄卿续事始曰秦掌宫殿门户郊祀主诸郎将在殿中侍卫北齐兼掌膳隋全掌诸殽膳不掌宫殿
光禄丞簿
皆汉所置应劭曰光明也禄爵也
太官令
周官膳夫庖人外饔皆其任也秦置太官令属少府汉不改晋属光禄后魏分太官为尚食知御膳太官掌百官之馔
卫尉
秦官也掌宫门卫屯兵之职尉罻也古兵狱之官皆以尉言所以罻罗奸邪也
卫尉丞簿
皆秦汉所置也
太仆
周礼夏官司马之属有太仆下大夫尚书冏命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则太仆周官也应劭曰盖大卿众仆之长
太仆寺丞
秦汉有此官也
太仆簿
梁始于太仆置主簿
大理
齐职仪曰古官也管子曰黄帝得后土辨于四方使为理春秋元命包曰尧为天子得臯陶为大理舜时为士官韩诗外传有晋文公使李离为大理春秋左氏传卫侯与元咺讼士荣为大理寺序楚昭王石奢为理则大理之名自古有矣秦为廷尉汉景帝中元中更名大理盖汉复古号也旧唐书志曰取天官贵人之牢曰大理之义即周礼士师之职孟诜锦带前书载三代法官之名周曰士夏曰大理也
大理寺丞
晋武帝咸宁中曹志请廷尉置丞北齐曰大理也
大理簿
通典所载自魏晋以来歴代皆有之是疑魏置官
大理正
秦置廷尉正礼记曰狱成告于职之正注云正周礼乡师之属则秦之置官亦法周也其名亦隋改云
司直
后魏永安二年御史中尉髙穆奏置大理司直汉武初置司直之官属丞相府谓之丞相司直疑大理之置司直亦取汉丞相司直为名尔淮南子曰汤有司直之人许慎注云司直官名诗郑风曰邦之司直然则汉之令官亦法古尔
评事
汉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左右评魏晋无左右直曰评隋炀帝始曰评事
鸿胪
周官大行人也干寳曰亦周礼象胥之职汉书曰秦为典客掌诸侯四方归义蛮夷汉改曰大鸿胪徐坚云汉改之汉百官表曰太初元年更也梁除大字应劭曰鸿声胪传之也传声赞道也刘熈曰鸿大也胪陈也欲大以礼序陈賔客也冯鉴续事始曰楚云连敖汉为典属国按汉世典属国自为一职非鸿胪之任也
鸿胪簿
唐因陈隋之旧有鸿胪主簿一人
鸿胪寺丞
秦典丞也其名盖隋所改
司农
少昊九农正也舜为后稷秦为治粟内史汉景更为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改曰大司农魏文帝黄初中止曰司农
司农寺丞
秦治粟丞也汉置丞十三人为劝农官后改司农亦曰司农丞
司农簿
晋太康中始置司农主簿
太府
周礼天官冡宰之属有太府下大夫梁武帝天监七年始置太府卿续事始则云梁天监中置少府卿后魏大和中改
太府丞簿
周礼太府上士即丞职也下士即簿职也梁置太府卿则丞簿二官亦梁置也续事始曰魏也
秘殿掌贰部二十五
秘书监
汉桓帝延熈二年始置秘书监一人
秘书少监
隋炀帝始置秘书少监一人
秘书丞
齐职仪曰汉献帝置秘书令丞二人魏文帝分秘书别掌文籍自置丞一人此盖置官之始也或曰魏武帝置也
秘书郎
通典曰后汉马融为秘书郎当是其官自汉置也职林曰魏官也初汉置秘书郎盖中书之任魏分秘书掌文籍为秘书郎中宋除中字
校书郎
又曰西汉兰台后汉东观皆藏书之室当时文士雠校于中故有校书之职而未为官后以郎居其任故谓之校书郎元魏始命以为官续事始曰续汉书云成帝置以傅毅马融为校书郎掌审定雠校图书
正字
汉桓初置秘书监掌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同异今正字之官盖其遗意也齐集书省有正书官北齐始为正字
著作郎
汉东京使名儒硕学入直东观譔述国史谓之著作以他官领之未以为官也魏明帝太和中始署著作郎晋元康二年又谓之大着
著作佐郎
魏氏又置佐著作郎宋齐已来迁佐于下曰著作佐郎
太史令
少昊鳯鸟氏为厯正夏后曰太史周礼为春官宗伯之属秦为太史令唐乾元元年改曰司天监宋朝神宗正官名复为太史令
太史正
唐长安二年置太史令二人开元以后以令为监改令一员为少监国家亦曰司天监少监官制改除少监置太史正
太史丞
司马彪续汉书曰太史有丞一人歴代同之疑汉官也
直长
后汉有太史长隋城门御府殿内皆有直长而太史无之宋朝正官神宗始置太史直长
五官正
通典曰唐乾元元年改太史局为司天置五官正谓春夏秋冬中五官也
灵台郎
唐改太史为司天监掌天文厯数风云气色吴小史有灵台郎时乾元元年也
保章正
周礼春官宗伯之属有保章氏掌天文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辨其吉凶此盖其官之始也唐乾元元年改监其小吏有保章正则是唐改周官保章氏为正也
挈壶正
又夏官司马之属有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然则亦周置官也唐乾元元年始改太史为司天其小吏有灵台郎保章正也
殿中监
魏始置殿中监盖分门下太仆二局以为其职也
殿中少监
隋炀帝大业中初置殿内少监唐复殿中之名亦曰殿中少监
殿中丞
此官盖与少监同隋大业三年所置也其名改易同少监云
奉御
北齐门下省初置典御之官隋改曰奉御以隶殿中省
尚食
如淳曰掌天子之物曰尚秦置六尚乃有尚食则尚食秦官也
尚药
梁陈以来皆为太医兼职亦秦所置六尚之一也
尚醖
唐已前有尚乗无尚醖宋朝元丰中官制行则置此官也
尚衣
周有司服为礼官之属战国始有尚衣尚冠之职北齐制主衣隋复曰尚衣也左氏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注云陶复陶也陶正主君上之衣服此尚衣之始也
尚舍
周礼天官有掌舍凡舍事则掌之汉官有守宫舍于魏则殿中职也隋炀帝别置殿内监改旧殿中局曰尚舍
尚辇
周官有巾车秦汉为车府令隋炀帝初置殿内省置尚辇也
五监总率部二十六
国子祭酒
孙卿在齐为三老称祭酒汉吴王濞为刘氏祭酒又汉博士内聪明有威重者一人为博士祭酒胡广曰凡官名祭酒皆一位之元长古者得主人馔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地故以祭酒为称晋咸宁中初立国子学始置国子祭酒六帖曰尧典克明峻徳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周封兄弟同姓成王时彤伯为祭酒主亲属秦汉因之又曰髙祖七年自栎阳从长安置祭酒官续汉书有祭酒一人掌録叙王国嫡庻及宗亲逺近郡国嵗所上宗室名通典云
国子司业
隋炀帝大业三年始于国子监置司业官取礼记乐正司业之义
国子监丞
亦隋官置与司业之官同置也
国子主簿
北齐初置国子主簿
国子博士
班固云六国时徃徃有博士汉多至数十人晋武初立国子学始置国子博士之官汉百官表曰博士秦官通古今
太学博士
通典曰汉武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按赵岐孟子题辞云汉兴孝文欲广防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后罢传记愽士独立五经而已此今太学博士之职也自江左増置国子博士十六人始谓之太学博士品服同国博神宗元丰中官制行改旧直讲之官复置太学博士职如经博士也
武学博士
宋朝神宗熈宁中即武成王庙建武学置教授如国子监置讲官制行亦改为武学博士
律学博士
晋初置律学博士属廷尉卫觐奏请置律学博士辅相教授唐移属国子监唐志曰武徳初也
太学正録
宋朝仁宗时胡瑗掌太学其正録第补诸生以为学校职掌然不以命有官者神宗熈宁末兴三舍始勅授命官亦为学官之例
少府监
秦置少府汉以来为九卿后魏孝文太和中易官品改少府曰太府隋炀帝大业五年又分太府监盖少府之名本起于秦而为监自隋始也秦掌山海池泽之税其属官有尚方典工作事今少府所职乃汉尚方之事云
少府少监
隋始以少府为监又置少监以贰监事
少府监丞
汉所置官
少府主簿
晋初置之
将作监
少昊五雉为五工正与唐虞之共工周官考工之所记皆将作之任也秦始置将作少府汉景帝更为大匠隋开皇中改将作寺曰监故大匠之名亦更为监
将作少监
隋开皇二十年改将作大匠为大监初加置副监炀帝大业五年改曰少监
将作监丞
汉置将作丞隋改监亦曰监丞
将作主簿
晋将作置主簿员
军器监
后周武帝初置军器监则其官自宇文周始也
军器少监
唐开元三年始于军器监置少监及丞簿
都水使者
舜命益作虞盖掌山泽之官周礼地官司徒之属川衡泽虞即都水之任也秦始有都水长丞汉武元鼎二年初置水衡都尉又以都水官多复置左右使者此盖设官之始也晋武省水衡置都水使者自此官名乃定
都水监丞
秦有都水丞汉又有水衡丞盖武帝置水衡即置之也晋除水衡有都水丞亦先秦之旧云
都水主簿
晋初于水衡有其官后随府改也
环卫中贵部二十七
上将军
史记曰义帝以宋义为上将军汉以吕禄为上将军魏黄初中有上大将军唐贞元二年九月诸卫上将军也老子曰君子用兵则贵右是以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说苑田忌奔楚王问齐楚相并柰何对曰齐使申孺将则楚发五万人使上将军将之则是春秋逮战国始有上将军之官也
大将军
战国时始有大将军之号随事即置亦不主官刘劭爵制以谓秦十八爵大庶长即大将军也左右庶长即左右偏裨将军也楚懐王与秦战秦虏其大将军屈丐是也项羽时范増称大将军汉遂置大将军开府如三公至炀帝于诸卫悉置
将军
周礼天子六军军万二千五百人其将皆命卿盖在国称大夫在军称将军自晋献公作二军而公将上军故将军之名特出于此左传阎没女寛皆谓魏献子为将军后汉百官志云初汉武将军始自秦晋以为卿号七国皆有其事汉以来其命官之名极多谓之杂号也
诸卫
左传楚潘崇掌环列之尹谓宫卫之官列兵而环王宫汉京师有南北军掌理禁卫武帝初置卫将军此名卫之始也秦有卫尉掌门卫则卫亦先秦之旧制尔晋武重兵官选清重之士置中军以统诸宿卫此诸卫之始也
金吾卫
秦有中尉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盖取执金革以御非常也周隋为武侯之职唐龙朔二年改左右金吾采古名也
左右卫
汉有卫将军魏末晋文王又置中卫武帝受禅分中卫为左右卫防要云唐武徳元年因隋旧制有左右翊卫五年去翊字但曰左右卫矣
骁卫
汉有骁卫将军谓之杂号武帝始以李广为之梁武帝天监六年分左右
武卫
后汉末曹公为丞相有分营魏武帝置武卫将军隋始分左右续事始曰魏许褚从太祖破马超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褚始也
屯卫
隋初为领军府炀帝改为左右屯卫唐为威卫五代周太祖时避名复曰屯卫也六帖曰汉宣帝即位初置屯卫
领军卫
魏武为汉丞相相府自置领军非汉官也建安十二年改中领军文帝受禅始置领军将军晋武初有左右
监门卫
旧唐志曰汉魏曰丞门校尉隋初有监门府将军唐龙朔二年改府为卫
千牛卫
宋谢绰拾遗千牛刀人主防身刀也义取庄子庖丁解割千牛而刀刃若新发硎之义故后魏有千牛备身掌执御刀唐显庆五年始置左右千牛府龙朔二年改府曰卫
诸率
自秦汉始有诸率以为东宫禁卫晋始置五率歴代因革不常遂分左右也
府率
秦官也晋武建东宫始置率此其始也
副率
隋制诸率府各置副率掌贰率事
卫率
秦置卫率府后汉主门卫晋武太始五年分左右
司御率
隋文帝制左右宗卫其官如左右卫炀帝改曰率唐龙朔二年改为左右司御卫后复曰率
清道率
隋文帝置左右虞侯各置开府一人唐龙朔二年改为清道卫开元初为率府
监门率
隋有左右监门率掌门禁唐志曰武徳五年改左右宫门率也
内率
隋置左右率掌禁内侍卫唐为左右内率旧唐志曰隋初置左右内率府拟上台千牛卫也
南班
笔谈曰宗子授南班官世传王曽为相日始开此议不然也故事宗子无迁官法唯遇稀旷大庆则迁一官景祐中初定祖宗并配南郊宗子縁大礼乞推恩自此遂有南班之授近属自初除小将军七迁为节度使遂为定制熈宁元丰间袒免之外例授小使臣同庶官也
内常侍
秦置中常侍官叅用士人给事殿省隋避讳改内常侍
内给事
周礼内小臣之职也后魏有中给事中后为中给事炀帝改曰内丞直唐曰内给事神龙元年内侍省属有内给事八人是也宋朝不置临事或摄
都知
宋朝防要曰国初有内中髙品都知押班今置都都知副都知并在景徳三年五月云尔然则其官自国家始也
押班
国初有内中髙品班院有押班后随省改易其名号宋朝防要曰初押班无他职或加检校官淳化后始以崇班以上充此押班之始也
内供奉
宋朝防要曰雍熈三年置入内供奉官大中祥符二年二月宣入内内侍省供奉官改为入内内侍省内东西头供奉官内侍省供奉官亦同此例
殿头
又曰大平兴国八年始有入内殿头髙品大中祥符三年二月宣入内内侍省殿头髙品为内侍殿头
髙品
宋朝太宗兴国八年又置髙品至真宗祥符二年始为内侍髙品云
髙班
又曰雍熈三年置入内髙班内品大中祥符二年二月宣改髙班内品曰髙班
黄门
汉明帝永平中始置小黄门宋朝会要曰国初黄门初补止曰小黄门经恩迁即为黄门黄门盖汉官也歴代有黄门侍郎今门下侍郎是也
内品
宋朝防要曰雍熈三年置入内髙班内品祥符二年改定有只髙班内品只内品小内品云韶部内品小内品入内内品掌门内品后苑内品散内品等神宗正官止存内品之名余皆省也
事物纪原卷五
<子部,类书类,事物纪原>钦定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