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英雄》草莽英雄(64)
§第十三章 势均力敌
远出六七里,回到湖滨的环山大道,再北行三里余,到了一座小村。
小村面对湖湾,有游湖船停泊,大小游船五六艘,临湖的小街有各种小商店,供应游客所需,已是近午时分,他施施然踏入一家小食店的店棚。棚设有八副座头,可以饱览湖光山色。
他在唯一的空食桌落坐,店伙笑吟吟上前招呼,首先送上一条净手巾。
“公子爷游山辛苦。”店伙看出他不是乘船来的:“小的听候公子爷吩咐。小店的鱼鲜都是活跳的,当然小白鱼例外。”
小白鱼本地称针口鱼,俗称银鱼,细小如针。在天下各处大湖泊中,都有这种小鱼群生长,也可能是由各种幼鱼苗组成的,但当地的人皆坚称是小鱼的一种,不会长大。
“先替我沏一壶碧螺茶。……
“小店的碧螺茶,是碧螺峰王家花场直接供应的。”
那时,碧螺茶并不怎么有名气。碧螺峰产茶年代并不久,后来名满天下的碧螺春还没出产问世。坊间出售的碧螺茶,仅意指本地碧螺峰春天所产的花叶而已。
直至本朝末期,朱家茶坊主人在某年采茶期,茶篓已满,便将茶青盛放在怀里,用体温而改变发酵基因,竟然焙出香气极浓的茶,比龙井更高一品。
这种茶,当时叫吓杀人香。苏州方言吓杀人,意思是非常惊人的意思。
直至改朝换代,满清入主,康熙大帝六巡江南,三游太湖,这才把吓杀人香的土名改掉,亲赐御名碧螺春,这才名满天下。
那时的碧螺茶,分雨前和雨后,产量有限。真正的碧螺春茶,产自碧螺峰的石壁间。其他的碧螺茶,皆是附近茶园的产品,质量相差远甚,只有肯花钱的大爷,才能喝得到真正的碧螺春茶。
以后名满天下的碧螺春,就是产自碧螺峰石壁间的茶树,经康熙大帝品评赐名,便步上西湖龙井本生茶的命运,成为指定的贡品,很少流入市面,市民们无缘品尝了。
店伙沏来一壶碧螺茶,斟上一小杯。
“伙计。”他将茶杯放在鼻端轻嗅,伸手指指南面的小山:“那边山下有一道坞,怎么称呼?”
“哦!那边。”店伙摇摇头:“我们叫梅坞。公子爷,那地方不许外人进入。”
“为何?”
“坞里的人不好说话,不欢迎外人去打扰他们,那地方也没有风景好看,公子爷如果游坞,可到法海坞,余坞等处游玩,免生是非。”
“原来如此。梅坞里面住了些什么人?”他进一步探口风。
店伙正想回答,突然接触到邻座一位中年游客,投送过来的凶狠目光,一惊之下,悚然地闭上嘴,摇摇头表不知道,匆匆惶然离去。
霍然已暗中留了心,但不想点破。
他无意兴风作浪,对方却找上了他。
“喂!你想打听些什么?”中年游客大概认为可以吃定他了,说话相当傲慢:“也许我可以供给你一些消息,指引你一条明路。”
“打听梅坞里有些什么风景,有些什么人物,不然岂不是白来一趟了?”
他逐渐有点冒火,再三有人挑衅,他年轻气盛,逐渐有点不耐,答话的口气也就不怎么客气:“你所指的明路,最好真的明。指引错误的道路,有时会有灾祸的,误了别人的事,可就难负责任了。”
昨天一到,便有人提警告;今天一早,就有人跟踪追逐;然后是小村姑恶作剧袭击,最后所发生的情景扑朔迷离;现在,又有人挑衅。
“那是私人产业,擅自闯入,责任自负。”
“严重吗?”他冷然问。
“相当严重。”
“不会做出无法无天的绝事?”
“很难说。”
“坞里的人,有人做见不得人的事吗?”
“这得由你的看法,决定他们做的事,是否见不得人,因为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
“我知道,凡是利害相关的事,对自己有利,虽伤天害理仍然理所当然去做。唠叨了老半天,你还没说出我要的消息,也没指引出所谓明路,我在听。”
“好,我说。梅坞里住了一些种果蔬种茶的人,不欢迎游客践踏他们的农产。阁下赶快拍拍腿走人,到别处看风景,到各寺院烧香拜佛,走了就不要回来。”中年人一字一吐,说的话警告味十足。
“本来我并没打算在这里停留……”
“那你为何不走?”
“经你这么一说……”
“那又怎样?”
“本公子不走了。”
“你……”
“到梅坞走走,我不信坞里的人,胆敢把梅坞划为禁区,敢做伤天害理的事。”
他也一字一吐,不住冷笑:“昨天就有几位仁兄,当本公子踏上东山,就莫名其妙地向本公子提警告。本公子不信邪,倒得看看梅坞里,是不是隐有龙蛇猛兽,能不能把本公子吞掉。你阁下不啻在邀本公子前往探索究竟,一切后果皆由阁下负责。”
“可恶!你这家伙不知死活!”中年人勃然震怒,拍桌而起,手一扬,茶杯劈面飞到。
手一抄,他抓住了茶杯,感到震力甚猛,直撼手膀。
“还给你。”他将杯弹出回敬。
中年人不肯示弱,也伸手抓杯,哎一声惊叫,倒退丈外,脚下长凳破裂,几乎撞翻了食桌。
他伸手抓住了搁在凳旁的竹杖,长身而起。
中年人探手入怀,拔出把光彩夺目的锋利匕首。
“动刀子的人,后果自负。”他拖着竹杖逼进:“你给我半斤,我还你八两,互不相亏,看你的了。阁下,你没有任何理由向本公子行凶,即使你是梅坞的人,也不能在梅坞以外向游客撒野。”
棚外三二十步,两名中年游客正匆匆向阳棚走。
一声怒吼,中年人的匕首冲进递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