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玉刀 » 碧玉刀全文在线阅读

《碧玉刀》二

关灯直达底部

  鱼要活杀的,而且要清蒸才是最上品的,蒸熟了之后,才浇上作料送席,所以送到桌上还是热气腾腾,那真是入口就化,又鲜又嫩。

  正如成都的“麻婆豆腐”,醋鱼叫“宋嫂鱼”,就因为这种作法是南宋时的一位姓宋的妇人所创始的。

  但西湖水浅,三尺以下就是泥藻,鱼在湖水里根本养不大。

  而且西湖根本就不准捕鱼,在西湖捕鱼,搅混了一湖碧水,岂非也就跟花间喝道、焚琴煮鹤一样,是件大煞风景的事?

  所以醋鱼虽然以西湖为名,却并不产自西湖,而来自西乡。

  尤其是塘栖乡,不但梅花美,鱼也美。

  那里几乎是户户鱼塘。装鱼入城的船,船底是用竹篾编成的,比西湖的画舫还大,鱼在船底,就好像在江水里一样。

  船到武林门外,在小河埠靠岸,赤着足的鱼贩子就用木桶挑鱼进城去。水桶里也装满了江水,桶上的竹箩里,还装着一大箩鲜活蹦跳的青壳虾。

  在曙光朦胧的春天早上,几十个健康快乐的小伙子,挑着他们一天的收获,踏着青石板的道路往前走,那景象甚至比醋鱼还更能令人欢畅。

  于是临湖的酒楼就将这些刚送来的活鱼,用大竹笼装着,沉在湖水里,等着客人上门。

  西湖的酒楼,家家都有醋鱼。定香桥上的“花港观鱼”,老高庄水阁上的“五柳居”,都用这种法子卖鱼的。

  只有涌金门的“三雅园”是例外。

  段老爷子最欣赏的就是三雅园、只要到了西湖,少不了要到三雅园去杀条鲜鲩鱼,清蒸了来下酒。

  所以段玉也到了三雅园,三雅园就在湖畔,面临着一湖春水,用三尺高的红漆栏杆围住。

  栏杆旁有十来张洗得发亮的白木桌子,每张桌上都准备有鱼饵和钓竿。

  鱼已放入了湖里,用竹栏围住,要吃鱼的,就请自己钓上来。

  自己钓上来的鱼,味道总彷佛特别鲜美。

  段玉钓了两尾鱼,烫了两角酒,面对这西湖的春色,无鱼已可下酒,何况还有鱼?

  所以两角酒之后,又要了两角酒。

  段飞熊没有关照他,叫他少喝酒,只因为人人都知道段家的大公子有千杯不醉的海量。

  无论谁想将他灌醉,那简直就好像要将鱼淹死一样困难。

  酒是用锡做的“锡壶”装来的,一筒足足有十六两。

  四角酒就是四斤,段玉喝的是比陈年花雕还贵一倍的“善酿”。

  这种酒本就是为远客准备,虽然比花雕贵一倍,却未必比花雕好多少。

  真正好的是陈年竹叶青,淡淡的酒,入口软绵绵的,可是后劲却很足,两、三碗下了肚,已经有陶陶然的感觉。

  段玉喝的虽然不是竹叶青,现在也已有了那种陶陶然的感觉。

  他喜欢这种感觉,准备喝完了这两筒,再来两筒,最后才叫一碗过桥双醮的虾爆鳝面来压住这阵酒意。

  听说这里的面并不比官巷口的“奎元馆”做得差。

  杭州人大多都能喝酒。

  他们喝酒用碗,一碗四两,普遍喝个六、七碗都不算稀奇。但一喝就是五、六斤,就有点稀奇了,何况喝酒的又只不过是个十八、九岁的年青人。

  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注意他,眼睛瞪得最大的,是旁边座上一个也穿着浅紫长衫的白脸少年。

  这少年的年纪好像比段玉还少两岁,大大的眼睛,挺直的鼻子,穿着很时新,样子也很斯文、很秀气,看来正是和段玉出身差不多的富家子弟。

  最妙的是,他桌上也有好几个四碗装的空锡壶,显见得酒量也不小。

  酒量好的人,通常总是会对好酒量的人有兴趣的。

  所以他忽然对段玉笑了笑。

  段玉没有看见。

  其实他早已在注意这大眼睛的年青人,也不是对这人没兴趣。

  只不过段公子虽然初入江湖,但却绝不笨,也不瞎,事实上,他比大多数人都聪明得多,眼睛也比大多数人亮得多。

  他一眼就看出这大眼睛的小伙子,并不真是个小伙子,而是个大姑娘女扮男装的。

  “在路上千万不可和陌生的女人打交道。”

  这教训段玉并没有忘记,也不敢忘记,他一向是个很听话、很孝顺的好孩子。

  所以他眼睛就一直盯在对面的一艘画舫上。

  这画舫是从柳荫深处摇出来的,翠绿色的顶、朱红的栏杆,雕花的窗子里,湘妃竹帘半卷。

  一个风姿绰约的绝代丽人,正坐在窗口,调弄着笼中的白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