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文化读本 » 中国文化读本全文在线阅读

《中国文化读本》二六、京剧:“角儿”的艺术

关灯直达底部

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最早往往是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餐馆,他们知道中国是一个讲究饮食文化的国家。占第二位的大概就是京剧。京剧的脸谱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的符号,一种象征。许多国家举办“中国文化年”,招贴画上往往画着一个大大的京剧脸谱。要了解中国文化,确实不能不了解京剧。

京剧脸谱的绚烂之美

中国的京剧舞台,呈现的是浓厚的色彩的美,是一种错彩镂金的绚烂之美。制造这种艺术氛围除了京剧舞台的服装之外,脸谱起了很大的作用。京剧脸谱不同于面具。面具是罩在人脸上的,可以摘下来,而脸谱是化妆时画在演员的脸上的。

京剧的脸谱是五彩缤纷的图案,有红、紫、白、黄、黑、蓝、绿、粉红、灰、褐金、银等各种色彩,极其夸张而又极其艳丽。

脸谱主要是用在“净”、“丑”这两种角色的脸上。“净”又称“花脸”,“丑”就是“丑角”。

京剧《芦花荡》中的张飞

脸谱有两种用意。一种是表明剧中人的身份和性格。如“红脸”表示这个人忠勇,黑脸表示这个人粗豪,“白脸”表示这个人奸恶,脸上画“豆腐块”表示这个人是小人物,等等。再一种用意是体现人们对这个角色的道德评价和审美评价,如可敬的,可恨的,崇高的,可笑的,等等。

脸谱除了这种含意外,它本身又具有一种色彩美、图案美。这种色彩美、图案美作为形式美,相对独立出来也值得欣赏。如张飞的“蝴蝶脸谱”就是显示性格和图案美高度统一的精品。我们今天很多民间工艺品(如风筝、面人、泥人、地毯、挂毯等)、招贴画、广告画、模特服装的设计中采取京剧脸谱作为设计的元素,就是着眼于这种形式美。同时,京剧脸谱这种色彩美、图案美,又渲染了整个京剧舞台的五彩缤纷的绚烂之美。

唱、念、做、打

中国老百姓把进剧场(戏院)欣赏京剧(以及其他戏曲艺术)说成是“看戏”。什么是“戏”?“戏”并不是剧本所写的故事、情节,而是京剧舞台在观众面前呈现的一个意象世界,一个情景交融的美的世界。

京剧的“戏”(意象世界),当然也要依靠剧本,依靠剧本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但更重要的是依靠演员的表演。就京剧舞台意象(“戏”)的构成来说,剧本所提供的故事情节,往往只构成一个框架,一种背景,而意蕴和韵味主要不在这里,意蕴和韵味主要在于演员的表演。所以梅兰芳说京剧舞台艺术的特点是“以演员为中心”。京剧演员是京剧舞台意象创造的主体。就像俗话说的,“戏”在演员身上。

京剧《盗御马》中的窦尔敦

京剧演员的表演,最基本的手段被人们概括为四个字:唱、念、做、打。唱、念、做、打,其实就是歌舞的结合。

京剧中的“唱”占首要地位。京剧首先是一种唱腔艺术。京剧中凡是有名的戏都有若干精彩的唱段,并在观众中广为流传。京剧唱腔的韵味,往往体现了京剧艺术的最高境界。不懂得欣赏京剧唱腔的韵味,就不能在观赏京剧时获得深层次的美感。

京剧《闹天宫》中的二郎神

“念”是指念白,就是人物的说话,在京剧中主要起叙事的作用。念白分韵白和京白两种。韵白是音乐性很强的朗诵,比较文雅。有身份的人一般用韵白。京白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朗诵语言,具有干净、利落、爽快的特点。一般是身份低的人使用。“唱”要有韵味,“念”也要有韵味。

京剧舞台的镂金错彩之美

“做”和“打”是演员利用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和情境。做,包括身段、眼神、独舞、群舞等,其中有纯粹的舞蹈,但多数是把日常生活里的动作舞蹈化。打,是武术、杂技的舞蹈化,用来表现竞技或战斗的场面。由于京剧艺术的“虚拟”的特点,所以演员的“做”和“打”的表演有极其广阔的空间。在《拾玉镯》中,少女孙玉娇和青年书生互相对视,顿生爱意,两人目光似乎连成一条有形的线。这时,剧中的刘媒婆用烟袋锅去勾这条线,她用力向下一扯,两人的眼光也随之向下垂落,她一放松,两人的视线立刻反弹回来。这种表演就产生了很大的趣味。演员的“做”和“打”,当然是服务于整个“戏”(意象世界),但它本身又往往有一种形式美和技巧美。如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的一段虞姬舞剑的表演,就有一种形式美,受到观众欢迎。至于技巧美,那就是京剧中一些需要特殊技巧的高难度动作,常被人称为“绝活”。

京剧表演的独特性在于唱、念、做、打集合于一两个主要演员身上。

过去习惯称呼京剧表演的主要演员为“角儿”,称呼著名演员为“名角”。照这种称呼,那么可以说,京剧的意象世界(“戏”)的生成,主要依赖“角儿”的唱、念、做、打的表演,特别是依赖“名角”的表演。这就是京剧艺术和其他戏剧艺术形式在美学上最大的区别。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哪个演员演哈姆雷特,舞台上的意象世界都是莎士比亚的世界。而京剧则不同。梅兰芳演出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的意象世界乃是梅兰芳的世界。莎士比亚去世了,莎士比亚的世界是永存的。梅兰芳去世了,梅兰芳的意象世界,梅兰芳的美,也就随之消失了。

京剧演出场面

人们说,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主要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京剧艺术二百多年的历史,无数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实践经验,都证明了京剧艺术在美学上的秘密就在于此。

“虚拟”之妙

京剧表演艺术的一个显眼的特色是“虚拟”。“虚拟”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动作的虚拟,一方面是环境的虚拟。动作的虚拟,如骑马,舞台上并没有马,演员并不真的骑马,而是由演员拿一根马鞭,由圆场、转身、挥鞭、勒马等一系列动作来表现他策马疾行。环境的虚拟,如行船,舞台上既没有水也没有船,而是由演员拿一支船桨,通过表演,使观众“看到”他在水上行船。京剧舞台上的布景很简单,只有一桌二椅。这张桌子,可以是一张桌子,但演员上去支着一只胳膊睡觉,就成了一张床,演员站上去向四处眺望,就成了城楼。环境就在演员身上,随着演员的表演,环境就在观众眼前呈现出来了。

虚拟的妙处在于突出演员的表演,从而使观众感受到丰富的意蕴和无穷的趣味。我们举两个折子戏为例。

一个是《三岔口》。这出戏描绘二解差押解焦赞住进旅店。任堂惠为保护焦赞也追踪住进旅店。店主怀疑任堂惠要谋害焦赞,夜里摸进任堂惠的房间,任堂惠也怀疑店主是坏人,早有警觉,于是二人发生一场格斗。这场戏的特点是台上灯光极其明亮,但是观众却从演员的表演中看到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两位演员摸黑战斗,一刀劈下去,距离对方的脸只有几寸,但对方毫无察觉,非常惊险,又非常有趣,有一种幽默感。

再一个是《秋江》。这是从川剧移植过来的。这出戏描绘年轻尼姑陈妙常离开尼姑庵去追赶她的情人潘必正,遇大江挡住去路。陈妙常央求一位老艄翁驾船载她追赶潘必正。舞台上既无水又无船,但通过两位演员的表演,观众明明看到满台是水,二人在不断摇晃的小船上往前追赶,陈妙常十分焦急,老艄翁却不断和她调侃,妙趣横生。

这就是京剧艺术“虚拟”的妙用: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通过演员的表演显现一个充满情趣的意象世界。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三岔口》的舞台上真的是一团漆黑,如果《秋江》的舞台上真的有一条小船,演员还表演什么?那还有什么趣味?

京剧净角扮相

“看戏看角儿”

老的京剧观众流传一句话,“看戏看角儿”,或者说,“听戏听角儿”。这句话概括了京剧欣赏的主要特点。

京剧欣赏的特点,是由京剧意象生成的特点所决定的。

京剧观众走进戏院,目的不仅是看“戏”,而且是看“演”戏。因为他们知道,京剧的“戏”(舞台意象)是“演”出来的,“戏”的意蕴是在演员唱念做打的表演之中。观众看戏时,不仅意识到这是赵艳容,这是武松,这是曹操,而且意识到这是梅兰芳,这是盖叫天,这是袁世海,意识到这是梅兰芳在演赵艳容,这是盖叫天在演武松,这是袁世海在演曹操。他们欣赏的重点是演员(特别是名演员)的表演。这就是所谓“看戏看角儿”。这是京剧欣赏的第一个特点。

两位旦角演员

京剧观众还有句话:“越是熟戏越爱看。”道理就在这里。电影一般看过一遍就不想看了,即使再看,也没有第一次看时那份欣喜和激动了。看京剧,越是熟戏,情节故事的背景越是退到远处,就越能集中心思欣赏演员的表演,就越能感受、领悟和品味演员表演所包含的深层的意蕴。

京剧欣赏的第二个特点,是观众常常把演员表演的技巧美和形式美从舞台整体意象世界中分离出来欣赏,一句唱腔,一个特技,都可以博得观众的掌声。人们看一场电影或一场话剧,看到戏中某个坏人干伤天害理的勾当时,不会有人叫好,因为观众眼中看到的只是角色。但是看京剧演出遇到类似的场合却常常有人叫好,因为京剧观众既注视角色,又注视演员,注视演员表演的技巧和形式。王梦生《梨园佳话》曾描述京剧名净黄润甫的表演:“其唱极响脆之能事,确有洪钟之音。扮戏善作老奸,最能险狠。如《捉放》中之曹操,《下河东》中之欧阳方,皆使人见之切齿,恨不生食其肉。及一发声,一作势,又不能不同声叫绝。”观众一方面对曹操切齿,另方面又为黄润甫的表演叫绝。这就是一种分离。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说:“当我们观看一个中国演员的表演的时候,至少同时能看见三个人物,即一个表演者和两个被表演者。”一个表演者即演员,两个被表演者即演员和角色。所以他把京剧的表演称之为“双重的表演”。布莱希特的话抓住了京剧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这种“双重的表演”,不同的观众欣赏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有的侧重于以演员扮演的角色为中心的舞台整体意象,有的侧重于演员表演的技巧美和形式美(例如闭着眼睛听戏),更多的则是在二者之间来回移动,从演员的“双重的表演”中得到双重的乐趣。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

在京剧史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著名演员(“名角”),其中有许多卓越的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1894—1961)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梅兰芳是旦角演员,和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嗓音清亮圆润,扮相端庄秀丽,做功和身段精美漂亮,台风雍荣华贵、自然大方,达到了旦角表演艺术的高峰。梅兰芳在许多方面对京剧艺术进行革新。他设计了大量新的唱腔。他把昆曲中的表情、身段、步法以及载歌载舞的表演方法引入京剧,为京剧表演创造了各式各样的舞蹈,如绸舞、剑舞、盘舞、袖舞、拂尘舞、羽舞等。他以二胡辅助京胡为旦角伴奏,丰富了京剧的音乐。他对人物的面部化妆、头饰、服装也都作了创造性的革新。他的代表性剧目是《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和《穆桂英挂帅》。

《贵妃醉酒》剧照

梅兰芳在舞台上的容貌、服装、舞姿、身段、唱腔,无一处不美。《贵妃醉酒》中的贵妃,是个醉人,但醉的姿态十分曼妙。《宇宙锋》中的赵艳容装疯,但疯的姿态也极其优美。梅兰芳的表演全面显示了中国古典美的理想境界,具有永恒的魅力。梅兰芳不愧是京剧表演艺术的大师。

梅兰芳曾多次率团赴美、欧、日等地演出,为京剧赢得了国际声誉。

社戏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