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贡体系中,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首推朝鲜。
朝鲜和中国王朝维持关系的时间长达两千多年,态度恭顺,朝贡不绝。中国对朝鲜半岛的影响也极深。这从如今的《大长今》等韩剧中还能看到踪迹。为了抗日援朝,明朝曾两次倾尽全力出兵朝鲜半岛。明亡清兴后,朝鲜仍旧奉行明朝年号几十年,统治者们还暗中祭奠崇祯皇帝。
仅次于朝鲜,与中国关系密切,在朝贡体系中非常活跃的,就是不太为人所知的琉球。琉球,被日本吞并,国土大致相当于如今的日本的冲绳县全部和鹿儿岛的部分。明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遣使携带对外通聘诏书前往琉球。琉球中山王察度、山北王攀安知先后受其诏,奉表称臣。从此,中国与琉球开始了长达五百余年的友好交往。中国称赞琉球国“其虔事天朝,为外藩之最”,对它“恪尽藩守”、“恭顺可嘉”的夸奖不绝于诏[1]。我们可以以琉球为例子,观察朝贡的基本内容:
朝贡体系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朝贡关系首先是一种政治关系。其他国家进入朝贡体系,必须接受中国的政治规则:第一,中国朝廷的册封是琉球国王统治合法性的来源。每逢琉球王薨,新王在没有得到中国册封前不能称王,而称世子。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琉球国世子就遣使入请求袭封。因为中国和琉球海途波折,来往需要不少时间,有几位在位时间太短的琉球君主因为没有得到中国的册封,而终身都只是“世子”。第二,琉球要使用中国年号,奉行中国正朔。中国象征性地向琉球颁发中国历法,教谕皇帝年号。琉球对内统治,以及与朝鲜、日本及南海诸国频繁交往时,都奉中国正朔,以中文为通商交流语言。第三,履行对中国皇帝的“臣子义务”。比如在中国皇帝生日、娶妻、诞子等,琉球君王都要上表庆祝问候。在重大政治问题、外交事务上,琉球更要唯中国马首是瞻。
从顺治六年到光绪五年的二百三十年间,琉球共向清朝派遣了三百四十七个来华使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表示归顺。那么,周边国家为什么自愿、积极地加入朝贡体系呢?从政治方面考虑,主要有两种思路。“各国进贡中国时多言:一些恃强凌弱的国家知道小国‘乃声教所被,输贡之地,庶不敢欺凌’。显然,各国请求中国的册封,是把中国当作它们的政治保护伞,同时,在稳定各国政局中也能起决定性的作用。”简单地说一为御外,一为安内。
顺治三年(1646),琉球向刚刚入主中原的清朝称藩。顺治十一年(1654),琉球上缴了明朝敕印,朝廷遣使张学礼往封琉球国世子尚质为中山王。琉球正式转为清朝藩属。康熙十三年(1674),靖南王耿精忠反。康熙十五年(1676),他遣游击陈应昌来琉球国招降。琉球对此加以拒绝,却在第二年派遣正议大夫蔡国器探问大清朝廷安危。康熙帝大喜,赏赐有加。
其次,朝贡关系是一种朝贡往来。除了政治往来外,清朝最重视的就是接待琉球的进贡。清朝规定琉球两年向中国进贡一次,进贡人数不得超过二百人,进贡船只三艘。琉球国常以耳目官、正议大夫充正副使。琉球贡品原本庞杂,有象牙、香料等本国不产之物。康熙年间定例为:硫黄一万二千六百斤(福建省留用)、红铜三千斤、白刚锡一千斤(后两者押送进京,入内务府)。琉球使团入京,由福建官府遴选文武官员二三名全程陪同往返。琉球正副使臣及随员(二十人)一行由鼓乐导行。使团官员乘轿,从者乘马乘车,投宿公馆;沿途各省地方官均派官员负责其境内的迎接、护送及交接,一切费用由中方负责。其住宿之地,中国官兵昼夜守护。琉球来华朝贡,中方也派人去琉球册封或者宣慰——有人因此认为朝贡关系不如“朝贡—册封关系”更准确。中方使团在琉球也会展开一系列的活动。这其中的礼节问题以及在朝贡幌子下的贸易往来,极其复杂,后面有专门章节论述。
中琉关系的第三项重要内容是文化交流。琉球曾经先后十六次派人来华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制度和技术。明清政府对琉球学生教育一视同仁,生活尤为抚恤。“照都通事例,日廪甚优,四时给袍褂、衬裤、鞋帽、被褥咸备,从人皆有赐,又月给纸、笔银一两五钱,特设教习一人,另博士一员督课。”乾隆年间,留学生要早起沐浴、正冠衣,赴讲堂听讲《小学》、《近思录》等。午饭后,听讲经书,然后临帖写字。晚上则在灯下听讲四六古文、诗,要求翌日背诵。逢三日作诗一首,逢八日作四六古文或序文一篇。同时还有月考、季考、岁考,以查勤惰。同期,衣食住行却待遇优厚。以食物为例:每人每天给白米二升,鸡一只,肉二斤,茶叶五钱,豆腐一斤,花椒五分,清酱油四两,香油四钱,酱四两,黄酒一瓶,菜一斤,盐一两,灯油二两。同时有专用厨房;各官生从人另有衣食住行的安排。琉球留学生一般在华生活四载有余,感慕华风,对中华文化向心力极强,在维护朝贡体系中起着中坚作用。1879年日本在琉球废藩置县,原官生林世功来华进京,长跪乞师求援。翌年,日本抛出分割琉球国条约,林在华自刎而死。
除官派外,一些琉球人不远万里,自费前来福州、北京等地求学、求艺。这些人被称为“勤学”或“勤学人”,名垂史册的蔡温、程顺则即其优秀代表。程顺则于康熙年间留学、出使来华,自费引进了会稽儒生范宏注释的《六谕衍义》。他将之进呈琉球王尚贞,建议作为国民修身和学习官话(中文)的课本。《六谕衍义》在普及文化、改进风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由程顺则介绍到了日本
琉球人少国弱,文化相对落后。明朝时,中国皇帝曾赐闽南三十六姓与彼,也就是移民了一批闽南人到琉球居住,提高琉球的文化水平。这批琉球华人,居于那霸附近的久米村,领受俸粮,世世不绝。他们制礼法,通音乐,影响日益扩大。子孙承担了政治、外交等重大职责和几乎所有的文教职事。琉球来华使节几乎都由华裔充任,登堂入相者也不在少数。第二尚氏王朝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郑迥,坚决对日主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五月,王城首里被萨摩攻破,琉球王被掳往日本,郑迥被投入油鼎惨死。汉人居住琉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汉语、汉文化在当地的传播。
琉球主动引进中国先进文化和技术,掀起了兴学汉文化的风气。康熙十一年(1672)琉球国王令准,正式在那霸久米村泉崎桥头建孔庙,照搬中国儒家礼节,实行春秋二祭,鲜明地树起了尊儒学儒的旗帜。琉球国内则渐设文庙、明伦堂等,在全国设立国学、乡学体系,传播中华文化。琉球国通文理者也兴办私学。嘉庆七年(1802年),有众多华裔居住的那霸港官民集资兴建了四所乡学,以满足当地青少年学习汉字汉语的需要。学校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考察制度照搬中国,并开始了一定程度上的开科取士。日本派遣人员来琉球学习儒学、医学和先进的工艺。琉球学者郑迥、魏士哲等名传日本。
鉴于琉球的恭顺,清政府对琉球赏赐尤多。日本那霸重修的首里城公园入口处是一座中国式牌坊,悬挂有康熙赐之“守礼之邦”汉字匾额,称“守礼门”。冲绳人敬之为“国宝”。琉球地区至今还遗留着许多汉文化的痕迹,包括庙宇、匾额、联拾、风俗等。朝贡体系中的文化交往,塑造了今人所称的“东亚儒家文化圈”,越来越受到后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