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卫家不就因为侥幸出了一个卫子夫,让一家子靠着裙带关系,鸡犬升天了吗?的确,卫青是典型的“裙带官员”。在世袭制盛行、社会上下层之间缺乏流动性的西汉时期,底层百姓要跃升政治高层,依靠裙带关系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也几乎是唯一的方法。问题的关键不是指责卫青一家人依靠这种方法提升社会地位,而是要看他们身居高位之后的所作所为。
卫青也知道自己没有尺寸之功,仅仅靠姐姐受宠得来的地位是不稳的。好在卫青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国舅,又遇到刘彻这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不怕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当时,北方的匈奴人经常杀入长城,抢劫汉朝的人口和财富,甚至一度逼近西汉的首都长安,构成了西汉王朝的最大威胁。刘彻自继位以后就筹备反击匈奴,挑选能人干将,准备大干一场。卫青恰巧进入了刘彻的视线。
匈奴人在公元前129年又一次大规模侵略、抢劫西汉州县。这一回,刘彻决定不再忍让,要坚决反击残暴的匈奴人。他挑选了四位将军,分别是已经升任车骑将军的卫青、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和三朝名将、骁骑将军李广,给他们每人一万骑兵,让他们兵分四路迎击匈奴。卫青第一次带兵出征,就直捣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龙城,虽然杀敌有限,但政治意义巨大,胜利凯旋。而另外三位将军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更衬托出了卫青的能干。汉武帝刘彻非常高兴,加封卫青为关内侯。此后在公元前128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多次派卫青带兵反击南下的匈奴大军。卫青不负厚望,奋勇作战,每次都打得匈奴大败而逃。在公元前127年的战斗中,卫青率军收复了秦朝末年之后就被匈奴人占领的黄河河套地区。河套地区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汉朝收复后在此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防御工事。从此,长安解决了匈奴的威胁,汉朝和匈奴的战争局势得到逆转。卫青立下了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此后,卫青活跃在汉匈战争前线。刘彻越来越信任他,给卫青调拨了越来越多的军队,赋予卫青越来越大的指挥权。公元前124年春,汉武帝命卫青节制汉朝大军十几万人进攻匈奴。卫青急行军六七百里,在夜幕中包围了匈奴右贤王的营帐,俘虏匈奴王爷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口和数百万头牲畜。汉武帝接到捷报,喜出望外,派特使捧着印信在军中升卫青为汉朝的最高军职——大将军,指挥前线所有部队和将领,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户。卫青的三个儿子都还在襁褓之中,也被汉武帝封为列侯。其中卫伉为宜春侯,卫不疑为阴安侯,卫登为发干侯。指挥全线部队、父子四人封侯,这在西汉王朝历史上还是首例。卫家创造了这样的殊荣。
那一边,匈奴人被打得伤了元气,可依然猖獗。公元前123年,刘彻命令大将军卫青统帅六路大军,寻找匈奴主力决战,希望彻底解决边患。
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当年十八岁了,因为家族的荣耀,正担任侍中。霍去病这个小伙子善骑射,死缠着舅舅要从军出征。卫青就任命霍去病为骠姚校尉,调拨给他八百名骑兵。霍去病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然率领本部八百人,甩开卫青率领的大军,深入敌后数百里、急风暴雨般扫荡匈奴后方,歼灭包括匈奴相国和单于祖父辈贵族等要人在内的上万人,俘虏单于叔父罗姑比等人,一战成名!汉武帝封霍去病为冠军侯,食邑两千五百户。卫家又多了一位侯爵!
到现在为止,卫青的地位相当稳固了。虽然这一回,他率领朝廷大军,耗费大量军需物资,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因为霍去病的狂飙猛进,本回军事行动还不算失败。卫青没有受到指责,也没有得到封赏。其实,卫青也不需要这一次的封赏和地位的提高。他的家族权势已经如日中天了。卫青和霍去病两个人掌握着帝国的军队,声望显赫;卫子夫已经生下了皇长子刘据,取代了陈阿娇的皇后地位,成为国母,掌管着后宫,是他们的坚强后盾。他们三人是卫家主要的权势人物,也是家族权势的主要来源。卫家还通过联姻等手段,以自己为中心聚集了一批显贵的亲戚朋友,俨然是西汉王朝无人可及的政治家族了。
卫家显赫后,长安城中有歌谣说:“生男无喜,生女无怨,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言下之意是说卫家的显贵全靠卫子夫。
的确,两汉时期多数左右朝政的外戚都是靠裙带关系窍踞高位的,但卫家的情况不同。卫家的兴起有两大支柱。一个是外戚的身份,一个是卫青和霍去病建立的军功。如果一家人仅仅靠女儿嫁给皇帝,突然暴发显贵起来,权力的基础总是不那么坚固。而卫家则用外戚的身份作为建功立业的基础。和汉武帝刘彻的亲密关系为卫青、霍去病提供了便捷的舞台,可以比较没有拘束地施展拳脚。等他们建立旷世奇功后,外戚的身份就不那么重要了。就算只看在卫青、霍去病舅甥两个人浴血奋战、杀敌无数的分儿上,卫家也应该获得那么高的地位。战功比皇亲国戚的身份更有用,姐妹再受皇帝的宠爱也有失宠的那一天,但战功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不会失去的。
这就好像一个巨人有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外戚身份(卫子夫受宠),一条腿是军功(卫青、霍去病前线统兵杀敌)。两条腿都很健壮,这个巨人走起路来就稳稳当当的。这就是卫家为什么能够超越之前历史上的外戚家族,惊羡天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