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是中国科举制度高度完善的时期,程序完备、制度森严,在社会上影响深广。现代人讲科举一般以明清科举制度为对象。我们来看看明清时期一个读书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完科举程序的。
读书人在获得功名之前统一称为童生。童生要想获得功名就得“入学”,参加由政府组织的“童试”。童试每年考一次,因此也被称为“岁试”。童试由县里组织,主要考一个读书人的文字水平,以及他对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难度比较小。通过童试的人能够获得最初级的功名,被称作生员,俗称秀才。秀才是功名的起点。获得秀才功名以后,读书人就从百姓阶层跃升到士大夫阶层。凡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可以遇官不拜,遇到诉讼或者刑事案件的时候,官府不能逮捕秀才,而只能传唤他到庭应诉。如果有功名的读书人的确涉及违法乱纪,地方政府要向本省学政申请,剥夺该读书人的功名后才能对他进行审讯并进入司法程序。所以秀才也可算是一个人鲤鱼跃龙门的第一步。秀才又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称为廪生,有一定的名额,入学以后由政府发给一定的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的名额;童试成绩一般以及新“入学”的读书人被称为附生。
县里的秀才为了能参加省里的考试,要接受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考核。成绩优良的秀才才有资格去省里参加更高级的考试。这级考试被称为“科试”或者“科考”。科试每三年举行一次。
省级的考试在省会举行,称为“乡试”,也是每三年一次,和科试期限相同。乡试又称为“大比”,由于在秋季举行俗称为“秋闱”。乡试考核的内容比童试要严格,除了考核写作水平以外,还要考核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乡试要连考三场,每场考两天,对人的体力要求很高。考中乡试的秀才被称为举人。头名举人被称为解元。历史上最著名的解元可能就是明朝时期的唐伯虎了。唐伯虎当初考中了江苏省的解元。举人是科举功名的第二个等级。获得了举人资格以后,读书人就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可以参加官府举办的官员挑选。
乡试结束后的第二年春天,一般是三月份,由礼部在首都举行“会试”。会试又称为“礼闱”,或者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人是各省举人。会试考的内容除了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和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外,还涉及政策研究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朝野关注的政策、时事,根据儒家经典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会试的举人一般称为贡士。贡士的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就相当于候补进士了。
再高一级的考试是“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试,一般在会试的第二个月,也就是四月份举行。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很现实的政策。参加殿试的贡生不被淘汰,所有人都能中进士。皇帝亲自将殿试的贡士分为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一般只有三个人: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当中全都考中了第一名,也就是连得解元、会元、状元三个荣誉,他就可以被称为“连中三元”。在古代,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连中三元的情况极少。从隋唐时期一直到清朝末年,连中三元的读书人据说只有十个左右。第二甲一般录取几十个进士,他们被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的第一名俗称传胪。没有进入第一甲和第二甲的贡士,全都被归为第三甲进士,他们被赐同进士出身。
至此,考试还没有结束。为了真正获得官职,读书人还要参加最后一轮,也就是第六轮的考试。除了第一甲三人之外的其他进士在清朝还要参加“朝考”。朝考本是清朝初期皇帝为了防止科举考试中作弊,对所有已经被录取的进士再次进行考核。后来逐渐成为惯例。朝考内容多有变化,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论、疏,主要是考一个人的政策研究能力和公文书写能力;另一方面主要是考一个人的诗文,也就是文学、书法和文艺水平。朝考优秀的人可以进入翰林院,被称为庶吉士。其余进士则直接进入官场,被分别授予主事、知县等职务(后期多为候补官)。其中成绩最差的则被分配到地方各省任知县。
一个读书人经过从童试、科试、乡试、会试、殿试到朝考的六轮考试,如果每一轮都顺利过关,就算是正式端上了铁饭碗,跻身于官僚阶层了。
至于那些在之前各轮考试中被淘汰的读书人,他们也有一定的进入官场的机会。只要一个人获得了举人功名,如果在会试中屡试不第,就可以直接到吏部注册,申请获得一定的官职,一般是地方州县长官或者辅助性官员。朝廷每一年分配给举人的职位很少,大概是四十到一百个。直接去吏部申请官职的举人要参加一轮考试,被称为“大挑”或者“拣选”。考试内容跟一个人的文字水平或者政治能力无关,主要是看一个人的面貌,即此人长得有没有官相、有没有官员的架子、有没有官员的气场。一般情况是,如果一个人脸长得方方正正、身材修长、行为端庄稳重,即可通过“大挑”,直接获得低级官职。在清朝,考中举人的读书人能进入官场的比例大约为一半,另一半人终生老于乡间,做乡绅(《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
在没有考中举人的秀才当中,也有一定比例的秀才可以进入官场。明清时期,官府会挑选秀才当中成绩或表现优异的人进入京城的国子监读书。国子监的学生被称为“监生”,也被称为“贡生”。贡生的意思是把人才贡献给皇帝,相当于举人的副榜。在实践操作中,各个地方通常过个两三年就推荐一批资格老、年纪大的秀才到国子监读书,称为岁贡。因为贡生一般都是按照资历和年龄,依次升入国子监读书,所以民间又将贡生称为“挨贡”。清朝大文学家蒲松龄就是“挨贡”出身。他因为考中秀才后长期考不中举人,后来凭着年纪长,排队挨上了贡生。地方上推荐的监生也好,贡生也好,其实并不需要真到首都国子监认真读书,秀才们更多的是争一个身份。因为贡生在理论上也可以当官,比如蒲松龄就得了一个虚衔“儒学训导”。儒学训导是什么官职呢?科举时代的官办学校分好几级,最高级的称为国子监,地方上有府学、县学。蒲松龄的儒学训导就是县里官办学校的副长官。不管怎么说,蒲松龄考了几十年的科举,总算也在年老的时候混得了一官半职。
通过进士、举人和贡生资格进入仕途的,在科举时代都被称为正途。一个读书人要按照一定的年限要求,要通过以上的六层考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很多读书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完成这六个程序。比如,晚唐时期,读书生曹松一辈子热衷于当官,遗憾的是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及第。唐昭宗天复元年(901),曹松七十一岁高龄还参加科举。朝廷念其年老,故意放水让他进士及第。当年和曹松一起上榜的,还有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四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社会上戏称这一榜为“五老榜”。曹松中进士时已经是须发雪白,满面萧然,风烛残年了。这样的老人虽然有了做官的资格,也仅仅被授予校书郎等虚职。两年以后曹松就病逝了。
宋神宗元丰年间,也有一个老书生,年年参加考试,年年落第,在年过七旬的时候,被朝廷特别准许参加进士考试。这名老书生在考试时提笔只写了一句话:“臣老矣,不能为文也,伏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句肉麻的拍马屁的话,竟然让宋神宗大为感慨,特意下旨赏给此人官员身份,让他食俸终身。
到清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就更多了,其中的科场失败者也更多。广东顺德人黄章,十四岁开始读书,二十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到四十多岁的时候才通过了最初的童试,取得秀才功名。康熙三十八年(1699),他参加广东省的乡试,也就是第三级的考试,当时已经九十九岁了。进考场的时候,他让自己的曾孙子提着写有“百岁观场”四个大字的灯笼,引导入场,轰动一时。在当年,黄章没有考中举人,而考中举人当中年纪最小的是广州潮州的考生吴日炎,当年只有十四岁。道光五年(1825)广东又一次乡试,当年年纪最大的考生是广州府三水县的考生陆云从,年纪已经一百零二岁了,再一次刷新了参加乡试的年龄纪录。朝廷闻讯后,道光皇帝钦赐陆云从举人身份。第二年,陆云从兴高采烈地又赶到北京参加会试,轰动京城,人们纷纷前往观看一百零三岁的举人考生。道光帝认为此举是天下吉祥的象征,认为陆云从是“人瑞”,特别恩准陆云从可以免考,赐予他“国子监司业”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