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康熙皇帝本人的意愿如何?他生前想把皇位传给哪个儿子呢?
根据雍正日后在《大义觉迷录》里的说法,康熙驾崩的当天,隆科多口述了遗诏,九阿哥胤禟听完,冲到胤禛的面前,叉开腿大剌剌地坐下,对即将登基的胤禛怒目而视;原本呼声很高的八阿哥胤禩则装出悲痛万分的样子,夺门而出,跑到院外一个人依柱凝思,别人叫他,他理都不理;十七阿哥胤礼当天在大内值班,听到胤禛胜出后,竟然吓得擅离职守,飞也似的逃回府邸去了。其他皇子也惊愕异常,或惊讶或愤怒。权力赌局的胜负揭晓后,人生百态、世态炎凉,都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康熙刚死,二十几个儿子没有一点儿的悲哀,有的都只是得失的喜怒、对日后荣华富贵的打算。康熙生前教导的恩爱孝悌看来都没有植根诸皇子心中。
康熙显然也预料到了最坏的局面。为了防止胜出的胤禛为难或者迫害兄弟侄子们,他在临终前对胤禛说(胤禛自述的):“废太子与皇长子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皇长子胤禔和废太子、二阿哥胤礽在之前的皇位争夺战中提前出局,遭到禁锢。康熙不想二人遭到进一步迫害,所以特地“保”了二人。同时,康熙不希望废太子一系彻底沉沦,还为废太子的儿子讨封。康熙也知道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闹得关系紧张,临终前还要挣扎着打好招呼。
父皇的面子,胤禛还是要给的。所以,大哥胤禔和二哥胤礽在雍正年间得以善终。胤礽的二儿子,胤禛也给封了王,不过舍不得封亲王,降一等封为理郡王,算是打折扣执行了康熙的遗愿。至于那些康熙没有关照过的兄弟,胤禛登基后就不客气了。胤禛登基后,不允许所有兄弟的名字用“胤”字,强迫改为“允”字。兄弟们都遭到了严密监视,十四阿哥被派去守陵,形同软禁;八阿哥胤禩被革除宗籍,称为“阿其那”,九阿哥胤禟也被革除宗籍,得名“赛思黑”,前者是“狗”后者是“猪”的意思。
康熙临终前希望儿子们能够和睦相处的愿望,也落空了。就像生前,阿哥们都争着孝顺康熙,死后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悲伤一样,康熙生前,阿哥们都忌惮他的权力、言听计从,他一旦驾崩,就没有人再听他的话了。在皇位继承战中失败的阿哥们不会听康熙的话,胜出的胤禛更不会听。
事实上,康熙还活着的时候,阿哥们就觊觎皇位,展开明争暗斗。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波涛汹涌,恶化了政治风气和清朝吏治。有史家将康熙后期的夺嗣之争,认定为吏治由好变坏的根源。
二十多位阿哥中,参与皇位争夺的主要有九个人: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史称“九子夺嗣”。随着力量的分化组合,九阿哥和十阿哥转向支持八阿哥胤禩,形成“八爷党”;十三阿哥支持四阿哥胤禛,形成“四爷党”。十四阿哥胤和四阿哥胤禛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却倾向八爷党,同时又想自己当皇帝,姿态比较游离。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三人,年纪最大,资历也老,交接朝野大臣,拉帮结派,互不相让。至于其他阿哥,有的因为年纪太小,自知无望,就选择在各个帮派之间虚与委蛇;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十二阿哥胤祹等人虽然有可能争位,但料想争不过开头的几位兄弟,对皇位断了念想,态度超然,一心就想当着王爷。如此混乱的派系,怎么能让兄弟们保持良好关系?
在皇位争夺战中,二阿哥胤礽早早就被立为太子,长期处于领跑地位。但只要他还没登基,其他皇子就不是没有机会。
胤礽是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的嫡长子。赫舍里和康熙的关系很好,生胤礽的时候难产死了。康熙悲痛异常,把爱意都转移到了胤礽身上。胤礽仅仅一岁,就被康熙立为太子。康熙花了大力气来教导胤礽。在父皇的严格训练下,胤礽早早就显露出聪明才干来,他精通满汉双文、文武全才,而且长得仪表堂堂,得到康熙的赞赏。但是当了几十年太子后,胤礽放松了警惕,挟宠恃骄,变得骄纵、暴戾,引起了康熙的不满。康熙四十二年(1703),胤礽的叔外祖父、权臣索额图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扣上“谋逆”的罪名遭囚禁。胤礽失去外援,地位进一步动摇。
康熙四十七年(1708),十八阿哥胤祄病重,康熙忧心忡忡,亲自从回銮探望。其他阿哥和大臣们也跟着表现出悲伤之情。九月,胤祄病死。作为太子的胤礽在弟弟病重和去世前后,都没有表现出悲痛之情,导致了康熙的恶感。康熙把太子叫过来,痛骂了一顿,要他反躬自省。不想随即又发生了“偷窥帏幄”事件,康熙在行猎途中,发现太子胤礽屡次无故接近自己居住的帏幄,扒着缝隙窥视自己的行动。康熙感到非常不安,痛下决心废黜了胤礽的太子位。
胤礽被废,夺嗣之争迅速白热化。各个有意皇位的阿哥,铆足了劲儿,展开了生死搏杀。
大阿哥胤禔最先跳了出来。他自以为是长子,言谈傲慢,咄咄逼人,不想遭到康熙的痛斥。胤禔又自作聪明,向康熙自告奋勇要去杀害废太子,结果反被重感情的康熙囚禁。大阿哥胤禔被明确排除在太子考虑范围之外。他转而支持八阿哥胤禩,并且向康熙推荐。
胤禩是各位阿哥中名声最好的一位。他出身低微,生母是奴婢出身,所以从小受到歧视。胤禩奋发图强,练就文武全才,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非常注意,且刻意笼络朝野大臣和士绅。人们对他评价很高,盛传“八王最贤”。康熙身边的重臣,也有向康熙推荐胤禩的。康熙的哥哥福全,临终前还郑重向康熙推荐胤禩,认为八阿哥可以继承大统。康熙对八阿哥的印象也很不错。
提前出局的大阿哥胤禔,在推荐胤禩的时候,特意提到太监张明德曾经给胤禩看相,认为他有天子之相。这触发了康熙的敏感神经。康熙最恨大臣和阿哥们结党营私,暗地龌龊。张明德看相一事,让康熙认为八阿哥胤禩暗中勾结宫廷太监,拉帮结派,对胤禩的印象大坏,还予以训斥。然而,还是有人冒险向康熙逆言,推荐胤禩。
针对诸位阿哥夺嫡之心纷起,大臣们在各位阿哥之中左右为难,朝堂上暗藏波涌,康熙多次、专门下旨,禁止人们谈论立嗣一事。不过,夺嗣一事,关系多少人的恩怨荣辱,人们该争的还要争,该斗的还在斗。康熙反复颁布圣旨,都没什么作用。毕竟,皇帝的意见并不重要。人们早学会了阳奉阴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