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之死,虽不如皇帝之死那么引人瞩目,但是,为其举办的丧事活动也会因其生前地位的不同而大有差异。一般来说,皇室会礼遇死者,即使生前犯有这样那样的过错,也会因为她的去世而一笔勾销。
1.生命的谢幕
人固有一死,后妃也是一样。虽然她们生前的宠辱经历、生命寿数,以及是是非非都会截然不同,但是一旦她们合上双眼,永远地告别神秘而复杂的后宫,告别这纷繁而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后人就会为她们的荣辱兴衰而盖棺定论,或扬或抑,或褒或贬,不一而足。
比如,就皇后而言,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六宫之主,就有种种结论。清朝有皇后27位,但真正正位中宫,名副其实做过皇后的仅16位,其余则为皇帝追封的皇后。对这些皇后,今人因其寿数、在位时间长短有过种种总结。
最短命的皇太后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皇后,她22岁守寡,做了2年皇太后,终年24岁;最长寿的皇太后,当属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皇后,她受乾隆帝恩养达40多年;有当皇太后时间最长的顺治帝孝惠章皇后,她14岁入宫,21岁守寡,做了56年皇太后,卒年77岁,丈夫在世时不被宠爱,丈夫死去,继位的康熙帝备极孝顺,她从此时来运转;有当皇后时间最长的嘉庆帝孝和皇后,她小嘉庆帝16岁,为王府侧福晋,嘉庆二年册立为皇后,当了23年皇后,嘉庆二十五年,丈夫死后,她被尊为皇太后,直到道光二十九年才死去,寿74岁;也有一生中只做过1天皇后的康熙帝孝懿皇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正在重病中的她,已近弥留,心地善良的康熙帝企图通过晋封其位号,来为她“冲喜”,当日封其为皇后,可是,并未起作用,第二天她即驾鹤西归,只做了1天皇后;而道光帝孝静皇后,为奕生母,因为咸丰帝与奕不合,遭咸丰帝猜忌,其母大受牵连,虽在咸丰五年七月初一,被晋尊为康慈皇太后,却仅活了9天就崩逝了。
当我们运用大量史料,探讨后妃死因,揭秘深宫最隐秘的事情时,就会发现,后妃作为宫中的女主,在守望皇帝的时候,或许会因为一点不值得一提的事情而命丧黄泉。她们的死亡和身后之事,也为她们的人生故事增添更多佐证。后妃的生活具有两面性:一是富贵无比,应有尽有,要什么有什么,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这毫无疑问;另一方面,后妃也会有常人意想不到的困境,与世隔绝的生存环境,比之牢笼没什么区别,还有噤若寒蝉的政治环境,也让她们无比压抑。即使在万人瞩目的后宫,即使是皇帝那些富贵的女人,她们的死也是“容易”的。那么,这些养尊处优的后妃,面对死亡都是怎样的态度呢?
大妃“殉葬”之死
殉葬,这一野蛮的丧葬形式,多见于奴隶社会。然而,在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直到17世纪的满洲贵族中,活人殉葬却大为流行。不仅如此,平民百姓也有夫死妻殉的事例。这一制度的流行,是当朝统治阶级提倡的结果。每有殉葬事例发生,报之于朝廷,朝廷会发布旌表诏令,大大助长了殉葬风气的流行。
努尔哈赤的大妃、多尔衮之母阿巴亥的殉葬,就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殉葬的。当时,她年仅37岁,同时殉葬的还有两个庶妃阿吉根和代因札。但就大妃而言,她极不符合殉葬的条件,因为:
她身份高。自大福晋富察氏被休离后,努尔哈赤把后宫之权交给了大妃,她也就成了主宰大汗后宫的六宫之主。按例,为主殉葬的女子,都是一些身份低微的女人。
她有生育。为努尔哈赤生育了3个皇子,这在太祖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帝王最怕后继无人,倘后妃为其生育了皇子,当为最大的功劳。3个皇子为皇十二子阿济格、皇十四子多尔衮和皇十五子多铎,多有战功,在清初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其子尚小,需要抚养。大妃死时,其子多尔衮15岁,而多铎只有13岁。阿济格已21岁,长大成人。皇太极等人主持的这场大妃殉葬,在《武皇帝实录》中有描述曰:
“(妃)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殉之’。”
可是,皇太极等人的理由并不充分,因为努尔哈赤是不可能下此谕旨的。努尔哈赤死前,急谕十分宠爱的大妃前去迎驾,说明还是十分信任她的。诸王命其殉葬,其根本的原因,只能是利益和政治上的。
首先,大妃及其三子势力会危及皇太极的权威。大妃聪明机智,颇有雄心,将来把儿子培养成人,在她的指挥下,势力会更为强大。
其次,努尔哈赤临终时,只有大妃陪伴在旁边。努尔哈赤若口传遗旨,对诸皇子或封,或贬,或赏,或罚,或诛,只有大妃知道。不除掉她,诸王贝勒睡不安宁。
所以,太祖于八月十一日崩,八月十二日卯时代善等议立皇太极,不到两个钟头,到辰时,大妃被逼自尽。这实际上是代善、皇太极等人策动的突然政变。
刚烈赴死的皇太后
在清宫中,也有一些后妃性格刚烈,不屈不挠,面对死亡毫不怯懦。
比如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初入宫侍康熙帝,位分较低,直到十七年生皇四子(雍正帝),才晋为德嫔,又生皇六子,晋为妃。她一生有6个子女,说明康熙帝很宠爱她。她也非常谨慎谦恭,从不招惹是非,或人前显胜,是个规矩女人。
可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她的亲儿子皇四子继承了帝位,她被晋尊为皇太后,确是无上的殊荣。然而,她却表现得异乎寻常:
首先,不接受皇儿尊封名号“仁寿皇太后”。其实,这只是按制而行,如康熙登基,尊其母为“慈和皇太后”。
其次,不从永和宫迁至宁寿宫。宁寿宫为皇太后颐养天年的正殿,位置尊崇。
最后,对儿子继位手段极不满意,心中更偏爱小儿子。
孝恭太后的小儿子为允禵,小雍正帝10岁。虽同为兄弟,一母同胞,但为争夺帝位,哥俩反目成仇。雍正继位后,由于小弟不满,便罚他去看守父皇的景陵,调离了繁华的京师。
孝恭太后对于两个儿子的对立,十分头痛。大的不听话,小的又倔强。心中忧郁着急,得了病。据皇九子允禟的太监何国柱说:“太后要见允禵,皇上大怒,太后于铁柱上撞死。”
不知何太监说得是否真实,反正官方记录孝恭太后在五月二十二日得病,雍正至前侍奉,第二天就崩逝了,距离康熙帝驾崩仅半年的时间。别人都是儿子做了皇帝,母亲坐享清福,她却因此而丧了命。
类似这种情况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顺治皇帝的贞妃。
贞妃,董鄂氏。她在顺治帝的后宫中极为普通,谁都不知道这个女子,大概是选秀女的时候,默默进宫的女子。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忧郁成疾而又染上天花的顺治帝死于养心殿,就在宫中忙乱不堪之时,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宫中女子,竟在万分悲痛心情的驱使下,以身殉主。这位痴情女子,就这样以一条性命换来了皇家的一纸封号——贞妃。
意外之死
人算不如天算,紫禁城中的女人在许多情形下只能听天由命,即使这情形关乎性命。这里的妃嫔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听天由命”地丢掉了宝贵的性命。
比如乾隆的后宫中,有一位诚嫔,姓钮祜禄氏,二等侍卫兼佐领穆克登之女。入宫时间为乾隆二十三年,被封为兰贵人。入宫后,她曲意奉迎,虽地位不高,但也时常得到帝宠,尤其是乾隆每次出巡,所带妃嫔中,她都榜上有名,说明她身体还是比较好的。直到乾隆四十一年,她晋为诚嫔,总算有所起色,因为封为嫔位,她就位列主位了。
过了八年,即乾隆四十九年正月,乾隆举行他有生以来的最后一次南巡。因为乾隆已年逾古稀,身体原因而行动不便,以后不会再有南巡的机会了。于是,这次南巡特别隆重,后宫嫔妃、宫娥、太监随行,浩浩荡荡,诚嫔也在其中。可是,在此次出巡的回銮途中,意外发生了。
四月十一日,诚嫔走出龙舟,到舟头透气,不知何故,却失足坠入水中。太监、宫女在一片慌乱中,费了好大劲才将其打捞上来。而此时,她早已被淹死了。乾隆帝闻讯十分悲痛,命人买来彩棺,装殓起来,给予恤典。当年九月,葬入妃园寝。
再比如道光帝的常妃,赫舍里氏,道光在世时,仅为贵人,咸丰元年尊为常嫔。同治帝继位后,再追封为常妃。
常妃,实际上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嫔御,因为她一生未有生育,只是默默无闻地熬度余生。尤其是道光帝去世后,她百无聊赖,当天气渐热时,按惯例到圆明园去消暑。可是,咸丰十年八月,咸丰帝北逃承德,避难去了。常嫔只得战战兢兢地在圆明园等待命运的安排。当英法联军于八月二十四日焚烧圆明园时,常嫔受惊吓而死。咸丰帝得报,十分气愤,一面要求惩办不利官员,一面命太监人等妥善安置。
可是当时,英法联军窜扰禁园,正在大肆焚抢,承办人员想将置办的彩棺舁进园内,都无法做到,急忙上奏咸丰帝,暂缓办理。可怜常嫔尸体,在盛夏季节,却陈尸园中,不能入殓。
咸丰帝一筹莫展,下谕旨曰:“从权将就,断不准迹涉铺张,致滋他变。”承办人员哪还敢铺张,连工部都没有知会,便雇了几十名人夫,也不设仪仗,只用大红蟒缎罩住彩棺,匆忙入殓。然后,用32人夹杠,乘着夜色,抬到田村暂安处,草草掩埋。
这两个女人都没有什么个性,对死亡的态度都是听天由命的人。可是,她们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
还有一个人需要提及,这就是慈安太后。
关于慈安太后之死,近年来的文艺作品中多有细致的描述。
据传,咸丰帝临死前,曾留一道密谕给忠厚老实的慈安太后,以约束慈禧。慈禧太后知道此事。
慈安太后像
有一年,慈禧害病,太医无计可施。薛福辰诊脉后,开具了产后补养之药,才得以康复。慈安得知后,便前往慈禧住处,和她谈心。
慈禧花言巧语,哄慈安开心,并保证以后一定遵守宫中规矩,再不会做有损皇家颜面之事。慈安深受感动,便翻出一个黄缎小包,把咸丰帝密谕拿给慈禧看。慈禧一看,吓得大惊失色。
慈安笑着把密谕烧了,慈禧感动得泪流满面。
可是,慈安从此失去了控制慈禧的工具。慈禧后来设计,派人送去慈安爱吃的点心,在其中下了毒。慈安吃后,当日暴亡。这一天是光绪七年三月十一日,终年45岁。
大多数妃嫔尽情享受富贵之中,也会有许多高寿之人,如康熙帝定妃万琉哈氏(97岁)、雍正帝纯懿皇贵妃耿氏(96岁)、乾隆帝婉贵妃陈氏(92岁),都是寿终正寝的老寿星,是妃嫔之中最幸运的代表。
2.从皇宫到地宫
清朝后宫主位众多,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另外,还有皇太子、皇子、皇子妃、公主等。这些人死后,都要及时殓入棺具之中,以便保护好尸体,使其灵魂得到抚慰。不仅如此,以孝治天下的清廷,在人死之后,都要根据礼部等拟出的治丧仪节,不断地向棺具行各式礼仪,其繁文缛节难以尽述。
制作棺具
棺具在清廷的丧礼中至关重要,是整个丧事的中心环节。那么,这些神秘的棺具从选材、制作到漆饰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清宫棺具所用板材只有两种,楠木和杉木,具体用什么,要根据亡者生前身份而定。皇帝至皇贵妃,其中包括皇太子和皇帝父母,俱用楠木,贵妃以下俱用杉木。这种材质的区别,明显地将后宫中的等级区分开来。
关于棺具材板的来源,《清宫述闻》引用翁同龢的话:“向例,由江南织造采进,系捐办,不具折,不开销也。”这种说法是否确切,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查清季江南织造由三处组成,即江宁织造、杭州织造、苏州织造。三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宫廷及官员布匹的采办,但也负责宫廷其他用品的采办。“如皇帝所用的绢纸、笔、墨、砚、朱砂等等,以及交予采办的一切物品。”在细目中,虽未引入板材的采办,但翁氏所云想必有一定道理。
在清宫档案中,确实留下了许多关于板材等物料来源的明确记载。档案记载:诚嫔死后,由内务府、工部准备相应的杉木、楠木、檀木;循贵妃死后,需要准备杉木、楠木、檀木,同样由内务府和工部准备;马常在死后,其金棺的制作,需要内务府、工部准备杉木、檀木。
从这三条材料,我们清楚地看到,备办板材是由内务府掌仪司或营造司,行文工部营缮清吏司备办或取用。而在工部营缮司又有所分工,其所需楠木、檀木俱由都水司备办,其所需杉木则由木仓备办,大致如此。
因此,我们看出,翁氏所言板材系江南织造捐办,可能属个别特例。
板材备办以后,一般要打制成型,以备不虞。但也有皇帝巡幸在外,仓促之间不能得到合适板材而感到尴尬。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正在热河避暑的仁宗驾崩,当日小殓。因为正值酷暑季节,尸体急需早日成殓。可行宫并无良材,于是宣宗下谕:“梓宫为万世藏之器,此间并无合制良材,朕心益觉难安。京城原有豫为储备者,著留京王大臣、内务府大臣即派委妥员,设法运送前来,饬令昼夜行走,能早一刻务赶紧一刻。即将帮盖、底拆开,用毡包裹。俟到此间,再行合成,均无不可,总以迅速为要,万勿刻迟。”不久,宣宗得到回音:“查得内务府有乾隆年间备用楠木梓宫一分,向系拆散收存,便于包裹行走,并将梓宫外椁包妥,于本日午刻自京起程。”
由此可以看出,不仅板材早已备办,而且已经打制成具,不过是尚未漆饰而已。
制作棺具神秘又神圣,需用材料十分繁杂。不仅需用必备的板材,一些在制作过程中所需的物品也要一一供齐,方可动工。清宫档案中,留下了这方面的记载。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六月,温惠皇贵太妃薨逝,需为太妃制作楠木金棺,以成殓尸体。内务府立即拟出所需物品,开列在粘单上(楠木、杉木除外),内开:“松香250斤,黄蜡60斤,桐油80斤,烟子10斤,彩黄88斤5两9钱,严生漆5斤,土子面4斤,白干线布8丈,宁布20丈,广胶17斤10两1钱,木线柴200斤,鱼鳔6斤15两。五寸两尖钉144个,三寸两尖钉86个,三寸钉96个,二寸钉46个,头号两点钉164个,二号两点钉260个。长3尺挺钩8根,带曲须,计重34斤8两;长2尺挺钩8根,带曲须,计重23斤;长4寸钩搭12个,带曲须,计重4斤8两;长3寸钩搭16个,带曲须,计重4斤;长4寸宽1寸5分叶子36块。楠木匠366工半,锯工102工半,雕匠3工。”
尽管在粘单中开列了所用细目,但是,我们看出,棺具制作过程中所需棺内衬布尚未列在其中。再查其他档案发现,乾隆八年(1743年)十一月初三日,漆饰寿祺皇贵太妃金棺需用高丽夏布十五匹;嘉庆八年,乾隆帝白太贵人彩棺漆饰十五遍,需用高丽夏布十五匹;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十五日,道光帝常嫔金棺漆饰,需用高丽夏布十五匹,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金棺在漆饰过程中,每一次至少需用一匹高丽夏布。
以上所需这些物品,要根据等级,由内务府开出单据,详列项目,然后再报工部备办。
清代皇家棺具由内外两重构成,内称棺,外称椁,统称为棺椁。关于棺椁的制作情况,官书不见记载,而在《翁同龢日记》中记录下了咸丰帝孝贞显皇后梓宫的制作情况:“梓宫之木用楠木,其厚不过一寸八分,其色微黑,其两旁立墙三块拼成。其后和拼尤多,其上坟起脊,亦每边三块所拼也。……其中朱漆棺形如方匣,四周写金刚经,俗呼金匮,此附身之棺。”
这里所记,基本正确。我们从清陵中已开放的棺具中调查得知,棺板最厚者为光绪棺,约11厘米,最薄的为乾隆帝乌喇那拉皇后棺,为8厘米,这与翁氏所记正相符合。翁氏所云外棺的形状,实际上带有浓郁的满族特征,因为汉材是前大后小,直帮平顶,而满材则状如屋脊,这一点记载也正确。但是,翁氏所云内棺形如方匣,则为错误。据东陵开放实例,其内棺与外椁形状基本相似,不过是内棺略小而已。
内棺制作完毕,均油朱漆数层,油完后阴干,在上面刻经咒。所刻经咒不分等级,一律为《金刚经》。如寿安固伦公主彩棺内“缮写西番字样”,道光帝常嫔内棺“缮写四天王咒”,康熙帝惇怡皇贵妃“写喇嘛字”,而清末慈禧太后的内棺同样书“西番四天王咒”。四天王咒的摆布形式,则是根据棺椁入葬地宫之后的实际方向而定,棺之南书“南方增长天王咒”,北书“北方多闻天王咒”,东书“东方持国天王咒”,西书“西方广目天王咒”。
这些西番文字的雕刻,有阴刻有阳刻。据实际调查得知,乾隆帝内棺为阳刻,其他均为阴刻,刻完后填金漆,华丽无比。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棺具都有内棺,在清东陵裕妃园寝中埋葬的容妃金棺中就无内棺,但这绝不是等级的关系,因为,比她低下的乾隆帝诚嫔也有内棺。是否与墓主信仰伊斯兰教的身份有关,目前尚未可知。
在尸体大殓前,还要在内棺之中按等级铺以棺衬布,《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清楚地记载了各等级棺具内衬布情况:“列圣梓官,内衬织金五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各色织金龙彩缎八,凡十有三层;列后梓宫内衬梵字陀罗尼缎五,各色妆龙彩缎四,凡九层;皇贵妃金棺内衬五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妆龙彩缎二,凡七层;贵妃金棺内衬三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彩缎二,凡七层;妃金棺内衬三色梵字陀罗尼缎三,彩缎二,凡五层;嫔金棺内衬彩缎三层;贵人彩棺,陀罗尼缎候钦赐;常在、答应彩棺内衬红缎一层。”
外棺的制作,最重要的、最能体现等级的则是漆饰了。外棺漆饰,要等到大殓以后进行。漆饰时,要由钦天监根据亡者的生辰、死亡的时辰,以及其他因素(比如天气因素)来确定漆饰日期。
棺具的漆饰,无论地位高低,都要择得合适的吉时,方可动工。当钦天监已经选择好了动工日期,但适值寒冬时,则要停工,要等来年春融再行漆饰。其具体操作是钦天监将吉期告知内务府,内务府再知会工部执行。在清宫档案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初八日(1908年12月30日),择孝钦显皇后梓宫漆饰日期,“惟现值隆冬,气候凝滞,漆饰不宜。臣等公同商酌,谨拟缓至明岁春融闰二月间,交钦天监择吉敬谨漆饰。”乾隆七年(1742年)二月,“采答应金棺漆饰动工吉期,交钦天监择得本月初九日午时动工吉,十七日已时漆饰金棺吉。”同治四年(1865年)二月初五日,漆饰寿安固伦公主彩棺事。“自三月十八日起,务于五日内选择漆饰吉期……本监择得三月十九日甲寅宜用,辰时漆饰吉。”光绪元年(1895年)二月十一日,漆饰同治皇帝梓宫,“经臣等交钦天监选择吉期,现惟钦天监选择得三月二十七日甲子宜用,申时吉,除知照工部照例漆饰四十九次,俟漆饰时,臣等会同工部堂官敬谨监视,将漆饰吉期恭折奏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