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 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中国史.上全文在线阅读

《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中国史.上》第六章 大浪淘沙,沧桑巨变(明清)

关灯直达底部

01.大明开国规矩多

刻薄寡恩

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国都。应天就是今天的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你看那厮长得那模样,哪有一点儿帝王福相啊?脸跟个鞋拔子似的,又像瓦刀,还满脸麻子,这是明太祖真容。你把他画成这样,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画得跟秦始皇、汉武帝似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他也宰了你。怎么着你都是个死。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黑暗的王朝,276年里有121年皇帝不上朝,上朝也不干好事。朱元璋就不干好事,一个典型的暴君。他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刘邦在前朝好歹还是街道居委会治保主任。朱元璋就是个要饭的。家贫无计,父母双亡,在皇觉寺出家为僧,老和尚让他外出化缘,因为添了一张嘴,寺里也困难。中国和尚是不化缘的,你什么时候见到化缘的和尚,基本上就是骗子。中国的和尚是自食其力的,东南亚小乘佛教的僧人都是化缘的。这化缘在中国推广不开,因为中国人认为,这不就是要饭吗?那多丢人,九儒十丐,比儒士还低一级。东南亚小乘佛教国家,僧人过午不食,一天就吃两顿饭。中国僧人不行,因为我得干活,只吃两顿饭,下午腿软。如果你在大街上碰见僧人化缘,别理他,那都是骗子。那回我碰上一个,一见面就跟我念阿弥陀佛。得,打住,打住,你蒙我?你冒充什么不好?有本事你冒充警察。我掏出十块钱,说你把《心经》给我背一遍,他说《心经》?没听懂。我说我起个头儿,你能往下背,十块钱就给你。僧人哪儿有不会背《心经》的?这都不会,肯定是忽悠人的玩意儿。

朱元璋后来参加红巾军,慢慢地混壮了。这家伙穷棒子出身,一当政,必然是暴政。世界历史上,希特勒、墨索里尼不全是这种出身吗?有哪一个出身高贵、受过良好教育的,上台之后搞独裁的?没有。都是这么一帮人,发迹之前寒酸,吃了上顿没下顿,夜里睡地下通道,发迹之后,我可有今天了,疯狂报复社会,折腾死你们。现在的贪官污吏大都是出身很苦,十四岁以前没穿过鞋,穷怕了,一有权就乱来。陈水扁不就是吗?从前穷得不行,可有今天了,使劲搂钱。像布什、切尼这些人不可能贪污,四千多万年薪不挣,挣十八万当副总统,不是为了钱。他贪污,你开玩笑啊。朱元璋原来叫朱重八,俩八嘛,二八一十六,起这个名是因为他们家十六个孩子,前面那些全死了,就剩他,还是因为他十六号生的?不知道。

朱重八当了皇帝,他爹和他爷爷不都得当皇帝嘛,所以在凤阳建了陵,后来被水库淹了,现在又露出来了。建陵的时候,碑上不能写“肇祖原皇帝狗剩”或者“铁蛋儿”,得起个学名。重八他爹和他爷爷的名字,都是他给起的,那俩农民活着的时候根本就没被叫过。估计到了阴曹地府,阎王爷喊他们的大号,他俩还以为叫别人呢。

这号人当了皇帝,最关心的事就是我这个政权可不能丢啊。千辛万苦抢过来不容易,不能让我儿子再去化缘了,得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传下去。所以,他在宋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首先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六部尚书由皇帝直接负责。这个跟蒙古人不会玩儿有关。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到了宋朝更进一步,在三省的基础上确立二府三司。宰相、枢密、三司,进一步把三省的职权分化了,相权相对于皇权非常弱。到了元朝,中书省集权,尚书、门下全都没了,所以权臣辈出。

朱元璋吸取了这个教训,不能给予宰相太大权力。洪武十三年,他借口宰相胡惟庸谋反,杀掉了胡惟庸及其党羽两万多人,这叫胡狱。这是朱元璋的第一次“文化大革命”,开国的文臣被屠戮殆尽,基本上全杀光了。太祖皇帝起兵,文靠李善长,武靠徐达。李善长当时七十多岁了,风烛残年,封韩国公,开国功臣之首,太子朱标的老师,要上法场开刀。马皇后不干啊,马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她不干就绝食,哭。朱元璋说,别的我什么都可以听你的,这件事你别管,我要为朱家万世开太平。马皇后说,一般的百姓家庭,孩子家长都知道尊重老师,教师节还给送花买贺卡,报答师恩深重。咱们皇家竟然要把孩子的老师杀死?朱元璋说,李善长谋反。马皇后听完气乐了,说李善长都七十多岁了,他还谋什么反?谋反能当几年皇上?根本不可能的事嘛。朱元璋不听,最后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全被杀掉。十余年过后,又借口大将军蓝玉 谋反,掀起一场屠杀,杀掉了一万五千多人。这一下,开国的武将也被杀光了。

经过这两次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开国的文武功臣屠戮殆尽,九个国公、二十多个侯全被杀掉,三万五千多条人命啊。朱元璋认为建立明朝,徐达的功劳最大。开国后,他自己写诏旨夸赞徐达“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说明徐达从那会儿就跟着他干,徐要是把他扒下来自己上,完全可以,但一直捧着他。“来兹定鼎于江南,遂做擎天之柱。”建国后,徐达是擎天柱,但也难逃被杀的下场。民间传说,徐达背上长疮,不能吃发物。朱元璋偏偏送蒸鹅让徐达吃。徐达含着眼泪吃这蒸鹅,吃完之后,疮崩而死。想当初,他跟徐达铁哥们儿、亲兄弟那种感情,居然也下得了手,瞧他狠的!

当初徐达的夫人进宫跟马皇后聊天,妯娌俩的感觉,就没什么顾忌。徐夫人说你们家房子真大,真好。皇宫当然真大、真好了。朱元璋一听,马上命人把徐夫人乱棍打死。你什么意思,你说我们家房子大、房子好,你有觊觎帝位、不臣之心。把人打死之后告诉徐达,你这媳妇太坏了,这是祸害,我把她打死了,你谢恩吧。徐达还得谢恩。最后连徐达也给弄死了。

皇帝宰相我全干

六部尚书直接由皇上负责,等于皇上兼任首相,应该是宰相干的活,皇上给干了,这下皇上忙不过来了。据说,朱元璋最忙的时候平均一天要看三百多件奏章,脑袋都大了。“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朱元璋能写出这种打油诗,水平已经不错了。怎么办呢?设立殿阁大学士。由翰林学士入值内阁,帮助他看折子。这些翰林学士品级很低,六七品、七八品的样子,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此项制度成祖、仁宗、宣宗一直沿用,到宣宗朝,翰林学士品级越来越高,二品、一品,最后由各部的尚书兼任内阁大学士。

这样,内阁实际上就变成了宰相,但是它比原来宰相的权力大大缩小了,为什么呢?我们以后讲清朝的军机处也要讲这个问题。以前宰相是有自己的办公府邸的,中国古代文官最高的加衔开府仪同三司,让你开府、建府,就说明你的地位高。你有府你就可以辟僚属,像汉朝宰相的十三曹,有一个庞大的办公机构。明朝内阁大学士是在内阁——皇宫里边办公,没有僚属,顶多有点儿秘书,基本什么事都得亲历亲为。内阁大学士的本差可能是吏部尚书、礼部侍郎之类,内阁学士是兼职,明朝是没有宰相的。朱元璋还立下圣旨,就是皇明祖训: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你不能立丞相。你的大臣要建议你立丞相,你把他杀了。宋朝皇帝的祖训是不得刑戮士大夫及上疏言事者。明朝是臣工敢言立相者斩,你敢建议皇帝立相,就宰了你。由此可见宋朝的可爱。这样,中国的宰相由独相、群相到废相,彻底没有了。

机构变换含义深

明朝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管理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监察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政——统称三司。三司的级别是都指挥使司最高,正二品,布政司正三品,按察司从三品。为什么这么搞,也跟蒙古人不会玩儿有关。

秦汉时,地方行政机构是郡县两级。汉朝郡国并行,也是辖县。东汉末年开始,州郡县三级。隋唐两朝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去了一级,改成州县两级。但因为唐朝疆域太大了,州太多,中央不好管理,所以划天下为二十二个道,进行监察。后来,道就变成了实际的一级行政机构,地方变成了道、州、县三级。北宋改道为路,路、州、县三级。北宋在路一级设立四个长官:帅司、宪司、仓司、漕司。帅司就是经略安抚使,实际上是权力最重的,像范仲淹,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州,抵抗西夏;宪司就是提点刑狱使;仓司即提举常平使,专管水利、茶盐。王安石变法推行后,仓司也负责监督推行常平新法;漕司就是转运使。

宋朝地方上是四个机构,互相牵制。到了元朝,蒙古人不会玩儿,设立行中书省,四司合一了,地方的权力就大了。所以,到了明朝又给分回去,从四司变成了三司,省长由一个变成了仨。行省的名称变成了布政司,简称藩台。电视剧里边老提藩台衙门,就是布政司。

按察司简称是臬台。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后来感觉到地方权力太分散,政出多门不好办事,就由中央派出官员巡抚某地,无定期、无定员。到了明末,巡抚变成了正式的机构,就相当于省长了,三司就变成了巡抚的下级。到了清朝,巡抚是正二品,布政司和按察司都变成三品,相当于民政厅、财政厅、司法厅、检察厅。都司就更低了,成为绿营兵里边的中级官职。

既分权,又反贪

中央军事机构由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朱元璋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大都督府权力太大为由,在废丞相制的同时,为防止军权过分集中,也废掉了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总之,一堆都督,而且都督们没有调兵权。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制约,到打仗的时候,都督府统兵,兵部调兵,皇帝临时派你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到某地去打仗,所以提督、总兵到后来就变成了一个实职,一开始都是差遣。有些类似如今的市容整理办公室,一开始就是临时治事,后来就成了常设机构。这样一来,兵权也被分散了。

明朝律法森严,《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的内容,说明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朱元璋时规定,官员贪污超过六十贯,相当于六十两白银,就被剥皮实草,皮扒下来,填上稻草,做成标本传递。各处展览完了之后,把贪官的皮做成法鼓,就是县衙门口百姓击鼓鸣冤的鼓,鼓皮都是贪官人皮,甚至做县官椅子的坐垫。你坐在那里你就得想想,你前任是怎么死的,你小心点儿。汉字数字的大写,都是朱元璋发明的。你看他不认得字,却能造字,省得你改啊。“一”两银子,你添一竖就变“十”两了,“壹两”这你还怎么改啊?剥皮实草,能解决贪污问题吗?解决不了。你扒一个十个站出来,因为能被扒的毕竟是太少了。杀几个贪官,表扬几个清官,自古就这样,不改变君主专制制度,根本就不能杜绝贪腐。

02.行动、思想都控制

无所不在的监控

明朝还设有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有一个官员叫钱宰,上朝时,朱元璋问他,钱爱卿啊,你昨晚干什么来着?钱宰说玩儿纸牌,打拖拉机。都跟谁玩儿啊?我们部里的老赵、老孙、老李。谁赢了?玩儿着玩儿着发现少了一张牌,玩儿不下去了。朱元璋微微一笑,从袖筒里摸出一张纸牌,这是不是你们昨天丢的那张牌?钱宰一看,吓得隆冬季节内衣都湿透了。这说明,跟他玩儿牌的那帮人里有一个锦衣卫。你要是在底下骂皇上两句,今天让你血溅当场。写《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吏部尚书,太子的老师。上朝时,朱元璋也问他昨天晚上干吗了。宋濂回答说开家宴,喝酒。问你都跟谁喝?你左边坐着谁,右边坐着谁?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很高兴,你没骗我,笑着摸出一张图,你看这是昨天你们的座次图吧?你看,这些特务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锦衣卫好歹还是国家机构,锦衣卫都指挥使正三品,只不过是不受朝廷管辖,皇帝直接指挥。

明成祖的时候设立东厂,宪宗设立了西厂,武宗设立了内行厂,由宦官统领。这可就更麻烦了,大臣一旦要有事犯在宦官手里,那可就惨了。明朝是穷要饭的建立的王朝,不像唐太宗那么有气度。魏征揪唐太宗的衣服,唐太宗说你等着,我要宰了你这乡巴佬。只能对他进行威胁。皇上都气成这样了,但是他不能杀魏征。有朝廷律法在,你凭什么随便杀大臣,他犯什么罪了?随便骂大臣也不行。你骂大臣,大臣就可以抗辩:你凭什么骂我啊?你哪儿毕业的?你念过学吗?你跟朱元璋说这个,哎哟,我就没念过,我是流氓我怕谁?甭来这套!

朱元璋在朝廷上设立廷杖,你跟皇上一言不合,拉下去就打。有个大臣也讨厌,给皇上上了一道折子,一万七千字,你难道不知道皇上认不了那么多字?拉下去一百板子!一边打,皇上一边看折子,哎哟,这小子说得还有点儿道理,把他召回来,已经打烂了。你想那太监打你,可有报复你的机会了,往死里打。当然你要有钱就另当别论,所以那时大臣上朝身上都揣着银票,一看自己要受刑,赶紧给钱。给钱的话,太监拿空板子打你,听着倍儿响,啪啪啪,就让你屁股有点儿淤血,回家就没事儿了。重点儿的拿实心板子打,最狠的是灌铅的板子,一板下去人就完了。受杖的时候,看监刑人的双脚,监刑人两脚分开,你死不了;双脚一闭,立毙杖下。皇上传旨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皇上要恨这个大臣,下旨“着实打”,那就得打死。如果说认真打,那就没事了。每个皇帝在位的时候,都有打死大臣的事发生,大臣就在午门外边受杖。朱元璋到晚年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动用廷杖,可能到更年期了,心理阴暗。大臣们上朝之前,全家抱头痛哭,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够悲壮的。那干脆辞职吧,你敢吗?你什么意思?圣天子在朝,你说不干了,立毙杖下。没办法,只有哭,哭完了之后,还得去上朝。今天我没死,回家来了,真是运大福大造化大,摆宴庆贺,多活了一天。

到了清朝,皇上特别有意思,他恨谁让太监上你们家堵着门骂。奉旨申斥,我奉皇上口谕来骂你。太监什么都敢骂,那嘴损的,什么事都给你抖搂出来。大臣一听,赶紧给太监塞钱,要不然他堵着门骂,太难听。你塞了钱,他无关痛痒地骂,说点儿你这样不对啊、你下次要注意啊之类的。你要不给钱,那就有你的好看。有的穷官给不起钱,被太监骂完,太监一走就上吊了。古人最看重名节,士可杀而不可辱,受完辱只能上吊。清朝皇帝不直接打人,骂死人这招更厉害。

文字游戏的最高水平

控制人的最好办法就是控制思想。朱元璋的文字狱厉害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举人叫徐夔,给他上疏:“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这话恶心到了不好意思的程度。光天化日之下,诞生了你这么一位圣人,为世间做出表率。朱元璋一看:“腐儒胆敢如此侮辱朕,剥皮实草。”身边的人说,没看见他怎么侮辱你啊?你为什么要把他做成标本啊?朱元璋说,光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我没头发,说我当过和尚;则是什么呀?古汉语的则跟贼同音,今天京剧里还这么发音。这哥们儿就是拍皇上马屁,拍错了地方,就给做成标本了。如果你要骂皇上,还不把你打成相片?

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明朝科举只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只能用朱熹的注释,别人的都没用。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就考这九本书。这九本书虽然句句金玉、字字珠玑,但能把天地宇宙、世界万物都包括进去吗?就读这九本书,那这读书人能有多大能耐?当时有人这样形容科考举子:“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唐宗、宋祖是哪朝皇帝?”我管他呢!唐宗宋祖又不考。李白是干吗的?不认识。反正只要是四书五经我就背,别的我不管。那时候,印行量最大的书籍就是“高考满分作文选”,甚至出现了缩印本,跟咱们现在复印时候的缩印本差不多,揣兜里带进考场打小抄。

考试就考四书五经,不允许发挥个人见解,代圣贤立言。文章都是八股文,分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还得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深一浅、排比对偶,完全就是一种文字游戏。可以讲,中国古代的文字技巧上达到最高水平的就是八股文,但是没有什么内容,了无新意。你十年寒窗,就这九本书。都是代圣贤立言,都是一样的八股文体,谁比谁能强到哪儿去啊?而且,这九本书一共才多少字啊?四书五经在刚诞生的时候,都写在竹简上,能有多少字啊?《老子》不才五千个字嘛,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一篇论文。今天博物馆里有当时作弊用的衬衫,四书五经九本书,一件衬衫就抄满了。到了清朝,考生进考场还得扒光了,穿考场统一的衣服进去,跟进澡堂似的,怕有夹带。

就这么点儿文字,几百年来那么多场考试,从童生考秀才到考举人再到考进士,都从这里边出题,四书五经里边的话用得差不多了。怎么办呢?考官真聪明啊,出截搭题,就是把四书五经里边的两句话给拼一块儿。“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现在呢,把这句话给你拆了,子曰:三十而立四十。做题吧,孔子为什么说三十而立四十?你说孔子不是那么说的啊,他说的是三十而立,逗号,四十而不惑,句号。你甭管,古文没标点,你看书,三十而立,底下就是四十。或者子曰而立四十,你做题,你就得说孔子为什么说而立四十。

有一个考官更绝,古文没标点,句与句之间有一个圆圈,就像现代文的句号。考官出考题的时候,就用这圆圈出题。今天考试题目就是这个,给我做文章吧。四书五经里绝对有这个,满篇都是。考第一名的那哥们儿,神到什么程度呢?作八股文首先得用一句话破题,他是这么写的:“圣人立言之前也,空空如也。”圣人要不说话,就什么都没有。哇!这篇文章厉害,这是个大才!康有为康圣人,那是文采风流,但比学生梁启超中举都晚。国家正规考试的时候,比如天子亲试,可能很严肃。那种低层次的考试,考官怎么来判断谁第一、谁第二?我懒得看那卷子,那就扔呗。这个远,第一名。你十年寒窗,今天墨重了点儿,一扔,砸着考官脚面了,完蛋。康圣人的字不好。科举考试的字必须写成馆阁体,跟今天电脑打印出来的字似的。奏折也得写成那样,一笔一画必须得写得极规整。康有为大概就是不爱写馆阁体。龚自珍也写不了,所以也没中进士。龚自珍一生气,让家里所有人都练馆阁体,连他们家老妈子、倒尿盆的都练。最后他们家所有人,除了他本人,都练得一手馆阁体。他说,你看我们家全能中进士,连老妈子、倒尿盆的都能。

康有为因为写不好馆阁体,每一次他的卷子考官一看,就扔了,就这玩意儿你也来参加考试?那最后为什么中举呢?考官把他的卷子一扔,就出去上厕所了。时间可能长了点儿,正好仆人进来收拾屋子,仆人大概也不认得字。一看地上有张卷子,仆人不知道这什么体啊,拿起来搁在桌上,镇纸一压,仆人出去了。考官回来,俩人没照着面。一看,哎呀,这张卷子我刚才扔了啊,怎么又搁这儿了,还用镇纸压着?此乃天意,我看一眼吧。一看,哎呀!好文章,中举!阴差阳错,被考官一泡尿尿出个前程。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当时是这样做的官呢,还敢对皇家有什么不满吗?这就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所以顾炎武认为,八股取士比焚书坑儒都害人。

03.难住了明太祖的问题

叔叔造反谁来管

明太祖屠戮功臣,只相信自己家人,化家为国,分封儿孙做藩王。他一共二十五个儿子,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他如果能继承大业倒是一代仁君,但是他英年早逝,洪武二十五年就死了。洪武三十一年,太祖皇帝才驾崩,白发人送了黑发人。

太子朱标一死,朱元璋还剩下二十四个儿子,除了三个年幼的,二十一个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手握重兵,其中最厉害的是宁王朱权。宁王镇守东北,麾下八万六千精锐部队。另外,燕王朱棣也有三四万军队。这些亲王手握重兵,朱元璋认为,江山可保长治久安。也就是说,他跟刘邦的想法一样,都是农民企业家思维。你就不想想,你的儿子不会反你,但是再往下可就反了。

一次,朱元璋带着朱标的儿子、被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 检阅藩王的部队。老皇帝得意地跟孙子说,瞧你这些叔叔,兵强马壮,万一哪里造反,就让你叔叔们镇压!朱允炆小伙儿当时也二十多了,有点儿想法,就反问了一句:我叔叔造反,谁镇压?一下把皇上问晕了,没考虑过这问题。那就靠天吃饭呗,哪儿这那么巧?老皇上一死,朱允炆即位,就是明惠帝,马上下诏削藩。他这一下诏,燕王朱棣就反了,起兵发动“靖难之役”,夺了江山,迁都北京。

北京门真多

北京就是唐朝的幽州城、辽朝的南京城、金朝的中都城,基本上在今天的宣武、丰台区。元大都最南边的城墙,在今天的长安街上,北城墙在三环跟四环之间,比辽金时东移了。明北京城把元大都往南移了五里,北墙大概跟今天的二环路齐平。嘉靖皇帝在位的时候开始修建外城,本来这个外城想把内城包一圈,后来没钱了,只修了南边的一部分,北京城就变成了凸字形状。北京的城门是里九外七皇城四,内城是九个门,所以老北京一说就是咱这四九城怎么着怎么着。南边自西向东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东边是朝阳门和东直门;西边是阜成门和西直门;北边是安定门和德胜门。内城的城墙就在今天地铁二号线的位置,地铁二号线的站名最多的就是××门。当然复兴门、建国门是民国以后把城墙扒了改建的,是为了方便公共交通弄出来的。整个老北京城就是今天的二环路。外七门是南边仨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东边是广渠门,广渠门原来叫广宁门,为了避清宣宗道光皇帝的讳改成广渠门了;西边广安门;北边是西便门、东便门。

皇城包括紫禁城、万岁山、太液池。太液池就是北中南三海,今天北海开放,中南海进不去。还有太庙和社稷坛,六部九卿的官署。皇城的正门,在明朝叫大明门,清朝叫大清门,民国叫中华门。它的匾额都是青金石的,非常珍贵。所以清朝灭亡之后,民国政府想把这块匾卸下来,用背面刻中华门。结果翻过来一看,背面刻的是“大明门”!原来清朝就这么干的。这块匾,见证了北京城五百多年的沧桑。

皇城北门叫地安门,出了地安门就是钟楼、鼓楼。从永定门到钟鼓楼,一条中轴线,全长八公里,可以把北京城对折,建筑非常规整。现在鸟巢、水立方也在这条中轴线上。北京城,可以讲是奇迹啊,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拆得没模样了。天安门广场,左边一个希腊式的人民大会堂,右边一个国家博物馆。中间一个纪念堂,仿林肯纪念堂。纪念碑倒是中国式的,还不错,没弄一个华盛顿式的方尖碑。大会堂边上一个“水煮蛋”。天安门往东走不了几步,就是东方广场,大玻璃墙,水泥丛林。

北京有三千年历史,但找得着三千年历史的痕迹吗?西周开始建城,但能看见的大多是上周的。到欧洲看看,一切跟几百年前一样。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中国只有山西平遥、云南丽江两座城市入选,你可以说天坛是文化遗产,故宫是,长城是,颐和园是,你能说北京是吗?东方广场,文化遗产?台湾人到大陆旅游,说大陆的古迹,除了地名是真的,其他的全是假的。德国人说,中国的城市是对西方城市简单拙劣的模仿。

04.两个神奇的人

这个皇上就爱钱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屡出昏君。

明武宗正德皇帝最爱干的事,就是调戏妇女、做买卖和玩儿打仗。他微服上街调戏妇女,后宫三千佳丽不够,还出去干这个,结果被人逮着送县衙去了。君臣相见,不知道怎么脱的身。

他还在宫里开店做买卖,手里掂着一块肉,说三斤三两,你上秤称绝不差的。皇上整天干这个,熟练工种了。他让太监来买他的东西,本来太监就俸禄微薄吧,买他的东西,他少不得贱买贵卖,就这点儿钱都榨走,真下得去手!

玩儿打仗的时候,他给自己改名叫朱寿,封自己为镇国公、威武大将军、大都督。有个大臣跟他说,皇帝是君,都督是臣,不能混为一谈,这太荒唐了。他说,我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本事。那个大臣就将他,你给我们表演一个。于是,在教场上,一千多明军将士,刀出鞘,弓上弦,围着一个被俘的绑在马上的蒙古将领。皇上冲进去,一刀把他脑袋砍下来,这叫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百万军,自己的,上将,绑着呢,还不知道是不是上将。皇上咔嚓一刀把脑袋砍下来了,证明皇上玩儿过真刀。

皇上带几万铁甲兵出长城跟蒙古人打仗,打多少蒙古人呢?一百来人。把人家消灭,回去报功,自己又升一级。将军、大将军;都督同知、都督、提督军务总兵官。这么个东西,在位十年驾崩,荒淫无度,死而无后。

明朝的皇帝一个赛一个昏庸,一个赛一个短命。净是二三十岁,酒色过度死了的,没有一个活过朱元璋的。朱元璋活到71岁,明成祖65岁,世宗嘉靖60岁,神宗万历58岁,在明朝皇帝里就算高寿了。明武宗死了之后继位的世宗是一个道士,整天在宫里炼丹,一年中光炼丹用的燃料就要20多万两白银。也不知道他烧什么玩意儿,弄不好烧蜡。初期有所振作,后来就不上朝了。他15岁即位,在位45年,大臣们几十年都见不着他。有时国家实在有大事,首辅追问他,他不耐烦了,递出一张手谕,没人能看得懂。因为在他那手谕上边,几句话他能就给你写成几个字。皇上写的是天书,你能看懂那还叫天书吗?最后皇上服用仙丹,汞中毒,终于成仙了。

世宗死后,穆宗即位,穆宗还不错,可惜短命,七年就死了。他死后,神宗即位,就是万历皇帝。神宗可真神啊,就干一件事——数钱,整天盘在炕上数钱。这就是朱元璋给他子孙的遗传基因,整个一个土财主。你看人家李后主、宋徽宗,虽然做皇帝不合格,但在中国艺术史上闪耀着不灭的光辉。看明朝这帮皇上,真让人无语。神宗皇帝好像一辈子就出过一回紫禁城,上昌平十三陵看看自己的坟地,一看修得挺好,在地宫里开了个宴会庆祝一下乔迁之喜就回来了,继续数钱。他在住的宫殿后头挖一个大坑,埋上300万两银子。他比较肥胖,整天在炕上盘着,左腿萎缩了。每天晚上,太监搀着他一拐一拐的,到坑边儿看看,我的银子还在吗?还在,能睡得着觉了,不然睡不着觉。最后,银子全让太监偷光了。

为什么十三陵考古先刨他的坟呢?因为他的坟——定陵里边好东西多。长陵怕有《永乐大典》不敢刨。别的皇上没他东西多,他一辈子攒钱,什么都往自家拿。某地方发现煤了,他派个镇守太监去,把钱弄宫里来。另一个地方丝绸不错,派个镇守太监,弄宫里来。皇宫里边的银子,发黑变脆氧化,国库里边除了耗子屎什么都没有。那时候跟后金努尔哈赤打仗,国库里没钱,大臣请皇上开内帑 。皇上说不成,这打的是国仗,凭什么开内帑啊!给国家打仗,凭什么让我掏钱?我不掏。没钱你加税,让老百姓多交点儿税不就行啦,我就不掏这钱。大臣说,这江山都是你的。皇上说,江山我没看见,银子我看见了。几千万两藏起来,年年给百姓加税,老百姓能不造反吗?

张居正改革

到了明朝中叶,贵族大地主兼并土地的情况相当严重。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底户部统计,太仓仅存银130万两,而应支官军俸银135万、边饷银236万、补发年例银182万,三项总支出计需银553万两。以当时的现银当之,只够三个月的开支。京仓存粮也只够维持在京官军的月粮两年多。明王朝的财政拮据到了可怕的地步。蒙古、女真时常入寇边塞,在南方,叛乱时作。黄河屡次决口,动辄漂县数十。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接二连三地发生。明王朝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明穆宗的信任。穆宗临死前,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明神宗即位不久,张居正成了内阁首辅。在明神宗万历年间,连续十年担任内阁首辅。为挽救明朝统治的危机,他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重于经济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

他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在内政方面,他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建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的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作了组织准备;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他的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

在军事上,为了防御女真入寇边关,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了“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答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的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万历七年(1579年),张居正又以俺答汗为中介,代表明朝与西藏黄教首领达赖三世建立了通好和封贡关系。在广东地方,派兵剿灭了惠州府、潮州府、琼州府的叛乱,岭表悉定。这对安定各地人民的生活和保障生产正常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水利方面,万历六年(1578年),张居正推荐、起用先前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万历七年二月,河工告成,河、淮分流。黄河得到治理,漕船可直达北京。

在经济上,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他认为,赋税的不均和欠额是土地隐没不实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前提就是勘核各类土地,遂于万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来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改革不免触动了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再者,历史积弊太深、太顽,已是积重难返。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旋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张居正成了改革的牺牲品,家产被抄没,家属或死于非命。此后,改革的某些成果虽然保留了下来,但大部分已经废止。

神宗死后,儿子明光宗 即位。登基之后第一道诏书就是选美女,选了八个美女,二十九天驾崩,连年号都没来得及改,创下了太平时节短命天子的吉尼斯纪录。

光宗驾崩之后,儿子熹宗即位,这是个杰出的木匠。别的皇帝上朝,他下车间。据说,皇上坐的椅子、睡的床全是自己做的。他的手艺高到什么程度?他曾经做了一扇屏风,让太监拿到前门外卖了,一万两银子,不许还价。当然不能说是皇上做的了。一个小时,太监就把一万两银票拿回来了。说明他这东西做工精湛,值这个价。

据说中华门原来后边有一座关帝庙,当然现在都给拆了。那关帝庙里的关帝,就是明熹宗亲手做的。所以,他在位的时候不理朝政,整天做木匠活,太监魏忠贤趁机专权。

明朝中后期以来,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大宦官相继专权,这是朝政最腐败的体现。东汉、唐、明三朝,宦官专权最烈。魏忠贤这阉狗专拣皇上做活儿的时候跟他奏事,皇上很不耐烦,你没看我正忙着呢,朝政关我什么事,床头柜还没做好呢,你看着办吧。

这样,魏忠贤独揽大权。这阉狗一个字不认得,居然能跟孔子并列,全国各地到处给他建生祠。皇上一下圣旨,就是朕与厂臣如何如何。皇上是万岁,魏忠贤称九千岁,跟“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一样。朝政腐败到这个程度,就爆发了农民起义。

05.闯王进京,崇祯殉国

驿卒造反进北京

明末农民领袖主要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张献忠是一个土匪,主要“斗争事迹”是屠四川。他说四川有七种人该杀,种地的该杀,经商的该杀,读书的该杀,当官的该杀,当兵的该杀……反正就是没有人不该杀,也不知道四川怎么惹他了。等大清平定四川之后,整个成都府只剩几十户。老虎在大街上走,是真的华南虎,不是拍的照片。

李自成原来是当驿卒的,朝廷把驿站一裁撤,下岗了,造反了。李自成提出一个口号叫“均田免粮”。这一下,老百姓都跟着他。分田地、不交租。你想,他给你地,又不收租,那他吃什么?他还得吃的比你好,这明显是扯嘛,但当时大家都信,包括一些落魄书生。他原来被官军打得只剩十八骑,后来又发展到百万之众,兵势浩大,逼近北京,沿途州县传檄而定。除了宁武关总兵周遇吉奋勇抵抗战死外,李自成没遇到什么大麻烦就打到了北京。

祖宗作孽,儿孙承受

明朝当时在位的是明思宗崇祯帝,17岁承继大统,从他那木匠哥手里接过来一个烂摊子。“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好不容易明朝出了个好皇帝,想整治朝纲,安定天下,结果祖宗作恶,报应在他身上,来不及了。大明朝在他爷爷万历的时候就应该完蛋,靠惯性又活了这么多年,报应在他身上了。他17岁即位,在位17年,不观歌舞,不宠嫔妃。他只有一个皇后、三个贵妃。每天都是夜里一两点钟睡,早晨四五点起,坚持了17年。

天下是越来越乱,怎么办?越是到处扑火,这火就着得越旺。思宗没受过良好的教育,明朝皇室对教育抓得不紧,没盯着孩子们学奥数、进名校、上实验班,皇子们好多不学无术。清朝后来吸取了教训,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皇子五岁进学读书,什么时候皇上给你派差,让你干事了,你才算毕业。嘉庆皇帝在宫里读了30多年书,博士后后了。思宗点子不多,性子太急,又刚愎自用,他总怕臣子们嘲笑他学历造假,所以对臣子们刻薄寡恩。让你半年替朕平定闯贼,行吗?大臣说行。到半年头上,眼瞅着要平定了,半年平不了,八个月准能平定的时候,皇上肯定把你杀掉,因为你骗我,你说半年平定但没平定。皇上,再容两月?不容,你罪犯欺君!他在位17年,内阁首辅换了51个,平均一年仨。最后李自成攻进北京,三百年江山社稷化做尘泥。皇后上吊了,贵妃上吊了,俩皇子放跑了,让他们将来中兴大明。皇上给公主咔嚓一刀,没砍死,掉了一条胳膊,就是独臂神尼,吕四娘的师父。然后,他带着太监王承恩逃到万岁山,自缢殉国,自缢前用头发盖住自己的脸,无颜见祖宗啊。他咬破中指,在衣服衬里给李自成写了封血书:“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所以,你不要用这帮大臣。“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你可以把我撕巴碎了,勿伤百姓。

崇祯帝殉国

清朝入关之后,就给思宗自缢的那棵树套上铁链子,称为罪槐,树就枯死了。现在这棵不知是啥时候种的,那么细。民国十九年立了一块碑,上书“明思宗殉国处,故宫博物院敬立”。1944年,甲申三百年,又立了一块碑。这俩碑不知啥时候给移走了。1944年立的那块碑保存完好,民国十九年的那块断成了三截儿。2004年,甲申三百六十年,终于拨乱反正,重新都立在那儿了,但明显能看出来,“明思宗殉国处”那块碑中间是拿白水泥给粘上的。

06.跟明朝死磕

努尔哈赤誓师伐明

明朝初期,东北女真人分成了三部: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野人女真最落后,建州女真文明程度最高。他们居住在辽宁,跟明朝和朝鲜交界,挨着“大中华”、“小中华”(朝鲜王朝自称“小中华”)。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精通汉语,熟读《三国演义》,汉文化水平很高。他们家世袭建州卫都指挥使,配龙虎将军印。这是明朝给他们封的官,行羁縻之策。努尔哈赤少年孤苦,后妈不待见他,把他轰出去了。后来,明朝打仗的时候,又把他父亲和祖父误杀了。二十五岁的时候,他用先祖留下的十三副铠甲起兵,慢慢统一了女真各部。

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 ,兵民合一。这就像金朝的猛安谋克制 ,一个谋克是一百户,十个谋克是一猛安,一猛安是一千户。猛安相当于千夫长,从四品;谋克相当于百夫长,从五品。八旗制度,是三百人一个牛录,设佐领一人;五牛录一个甲喇,一千五百人,设参领一人;五甲喇为一个固山,七千五百人,设都统一人。每个固山用一面旗来表示,一开始是红、黄、蓝、白四面旗。后来,归附的人口多了,就在旗上圈边,红旗镶黄边,其他旗镶红边,形成了镶四旗和正四旗。

在清朝,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为上三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是下五旗,镶蓝旗的地位最低,镶黄旗的地位最高。宫里的侍卫,一定都是上三旗子弟。后金征服了蒙古,蒙古人就被编入八旗,再后来收服了很多汉人,入关以前归附的汉人,也被编进了八旗。这样就是三八二十四旗。清朝的旗人不一定是满族人,旗汉非婚,但是皇帝可以娶汉旗,乾隆的母亲就是汉旗的,所以清朝皇帝实际也有汉族血统。当然,汉旗不可能做上皇后了,皇后必须是满洲人或蒙古人。这样来算,八旗一共才六万人,满、蒙、汉三个八旗,也就是不到二十万人的样子。

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因为历史上已经有一个金国了,所以这个金被称为后金,但是当时就叫大金。称汗建国后,努尔哈赤率兵两万,以《七大恨》誓师伐明,连下辽东70余城,国力就越来越强大。一开始定都赫图阿拉,后来迁都沈阳。

努尔哈赤一死,皇太极即位,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到皇太极的时候,就已经有入主中原的意思了。以金为国号容易引起中原汉族人的反感,所以改国号为清。按照五行学说,明朝是火德,清朝是水德,水灭火。另外,清跟金在满语里边读音都一样。

李自成兵败身死

1644年,李自成占领北京,明朝的平西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降清。吴三桂麾下四万铁骑,都是明军精锐。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明朝亡就亡在没有攘外必先安内。如果皇帝明白这个道理,应该立刻跟女真人讲和,割关外土地,然后把关宁铁骑调进内地,镇压李自成。关内平贼的部队全都是不入流的部队,精锐全都在东北跟满洲人打仗,最后还全军覆没了,一再失败。如果把关宁铁骑调进关来打李自成,那李自成说不定就完蛋了。李自成部乌合之众,一帮饥民,没得吃,闯王来了不纳粮,跟着李自成跑吧,手持木棒、钉耙、粪叉子,如果跟精锐的关宁铁骑作战,肯定不行。吴三桂一看皇帝殉国了,就准备投降。闯王封他为侯,他到北京来参拜李自成,行至唐山,探马来报,你们家被李自成抄了。

李自成们一进北京,眼珠子都掉地下了。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抢吧!就跟后来洪秀全进南京那感觉一样。李自成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做“比饷镇抚司”,逼着明朝官员拿钱。假如你是明朝宰相,你拿出二十万两银子来。你是明朝的部长,十万两;局长五万两。没有?一百斤大沙袋子往你身上压,看你有没有。让家里拿钱,掘地三尺也给我弄出来。一个月,李自成在北京弄了三千万两白银。明朝真有钱!思宗皇帝让文武百官捐款劳军,谁都不肯捐,最后弄得个国破家亡,什么也没捞着,全都让李自成给弄走了。每一个李自成的手下,腰里都是沉甸甸的黄白之物,准备回家“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呢。得,吴三桂反了。

吴三桂听说家被抄了,不以为然地说这是误会,我一去,家产自然发还,继续前进。探马再报,你爸爸让李自成逮了。这是误会,我一去就会放回来,接着往前走。探马又报,陈圆圆让李自成手下给霸占了,吴三桂怒了!大丈夫不能保有妻子,有何面目活于天地之间!陈圆圆是秦淮名妓,跟李香君、柳如是、寇白门等并称秦淮八艳,是吴三桂的爱妾,你把我爱妾掠走了,我跟你没完。拨回马头回山海关,下令全军给崇祯皇帝戴孝,实际是给陈圆圆戴孝。皇上都死了那么多天了,你才想起来给他戴孝?所以吴伟业的《圆圆曲》里说:“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要跟李自成决一死战。

吴三桂一反,李自成怒了,你就这点儿人马还跟我叫板?李自成亲率20万大军征讨吴三桂。吴三桂一看,李自成来玩命了,来了20万大军,我才这么点儿人,万一打不过怎么办?于是吴三桂就跟清朝联系,借兵复国。事成之后,本朝分裂疆土以报。而且流贼在京城祸害了一个多月,弄了三千多万两银子,这些钱都归你。多尔衮一想买卖可以干,清朝在统一中国之前几次入关都是借道察哈尔从蒙古打进来的,山海关一直打不进去,现在吴三桂跟我借兵,机不可失。多尔衮亲率10万八旗劲旅,昼夜兼程赶到了山海关外,但是没有答应吴三桂的请求,先拥兵观望。

等李自成率20万大军赶到,跟4万吴军激战于山海关一片石。20万闯军跟4万吴军打了一上午,将将战平。由此可见闯军的战斗力不怎么样,都是一帮饥民,没有受过什么军事训练。只不过明朝人心尽散,闯军进京的时候沿途不断壮大,号称百万,但多一半都是家属。再说进京一个多月几千万两银子,腰里沉甸甸的黄白之物,仗打完了我该回家当地主去了,买房子、买地、娶媳妇,这个时候你让我战死?谁干这事啊!所以只跟吴三桂打了个平手。但毕竟闯军人数占优,吴军渐渐不支。吴三桂亲自到多尔衮大营,说你必须帮我了。

多尔衮这时候提出条件,剃发归降。吴三桂万般无奈,剃发降清,清吴联军大败闯军。李自成身中数箭,狼狈逃回北京,在紫禁城的武英殿即皇帝位。因为太和殿的金龙凿井,龙嘴里叼着一颗珠子,你要不是真龙天子坐上宝座,这龙就把珠子吐出来砸死你。李自成知道自己不是真龙天子,没敢在太和殿即皇帝位,只敢在武英殿登基,一天后就狼狈撤出了北京,临走时一把大火把紫禁城烧为平地。我们现在看到的紫禁城是清朝的,明朝的紫禁城让李自成烧了。

清朝入关的时候,部队就二十几万人,当时闯军号称百万,当然一多半是家属;张献忠号称50万;南明朝廷也拥兵百万,清军跟他们是1:10的比例。但清军兵分三路南下,豫亲王多铎为扬威大将军,率军进攻南京;克勤郡王岳托为辅国大将军,进攻河南;英亲王阿济格为奉命大将军,进攻陕西。清军南下,先锋官就是吴三桂,吴三桂急着把陈圆圆弄回来,所以马不停蹄,打得李自成狼奔豕突,百万大军作鸟兽散。逃到湖北九宫山的时候,只剩下万把来人。据说他去勘察地形,被一个农民一锄头给刨死了,农民皇帝倒在农民的锄头下。过去历史书上一直说李自成是被地主阶级的团练武装杀害的。不对,是被一个朴实的农民刨死的,猪八戒啃猪蹄,自残骨肉。这农民也不是什么武装,就是觉得他衣服不错,马不错,想据为己有,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幸福地奔上小康之路。

其实,这跟李自成的想法做法都是一样的,农民起义不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要想“拯救”天下的穷苦人,我得先把自己“拯救”了,给穷苦人做个表率,告诉他们幸福生活是这个样子的!所以,我不上天堂谁上天堂?于是,这农民率领自己的儿子、侄子、外甥,爷儿几个一块儿动手,把李自成弄死了。李自成一死,农民才知道弄死这么个大人物,赶紧报给县衙。县衙表扬他,奖了他不少银子,他们家变成地主了,终于实现了世世代代的梦想。

缺乏名将国事艰

吴三桂灭掉李自成立了大功,然后率军追击南明余部。明朝灭亡之后,宗室建立了五个小朝廷,总称南明。福王朱由嵩建立了弘光政权,在南京,一年被灭。鲁王朱以海在浙江监国,半年就完了,后来朱以海依附于郑成功,死在台湾。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了隆武政权,也是不到半年就完了。唐王的弟弟在广州建立了绍武政权,几天就完了。时间最长的是桂王朱由榔建立的永历政权,长达18年。吴三桂主要就是跟朱由榔打仗,一直把朱由榔追入缅甸。吴三桂大军压境,缅王就把朱由榔一伙捆绑起来送给了吴三桂。吴三桂在昆明十字坡用弓弦绞死了朱由榔,明皇室最后复国的希望被吴三桂绞杀了。朱由榔手下的晋王李定国,他的部队一直在缅甸,李定国临终前给部下的遗言就是宁可死在异国他乡,也不能回国降清。李定国几千部众就在缅甸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下来,主要居住在中缅边境的果敢。缅甸今天有一个果敢族,其实就是当年李定国带来的这些部下,是汉族人。你到中缅边境那些特区一看,感觉那地方就是中国的土地,满眼全都是汉字,很不起眼的地方写着几个缅文。缅甸果敢民主同盟军成立大会的会场,完全跟中国国内一模一样,军装都跟解放军相似,街上的电话号码写着国内直拨,不是拨仰光,是拨昆明,区号都跟昆明一样08××。分不清是缅甸还是中国,挂的是缅甸国旗,听到的全是汉语,看到的全是汉字,这就是果敢族。

当时南明的形势比当年的南宋要好得多,南宋在那样的情况下,还能够坚持抗金,跟金朝并立了一百多年。而南明那么快灭亡,就因为缺乏像岳飞、韩世忠这样的名将。基本上是清军一南下,明军就全投降了。整个广东省就是明朝降将李成栋带着4100人就征服了,所以清朝很快便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07.清王朝里的怪现象

小毛孩干掉大勇士

清朝是以异族入主中原,更希望自己的统治能长治久安,别走蒙元的老路。

为此,清朝在官制的设置上采取了更加集权的措施。清初,中央设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

太祖皇帝努尔哈赤攻打宁远的时候,被明将袁崇焕用红衣大炮击伤,半年后突然死去。驾崩时,并没有留下遗诏由谁来即位,后来是八贝勒皇太极承袭了汗位。他承袭汗位之后,是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共议国政。上朝时,宫殿放宝座的台阶上摆四把椅子,四大贝勒坐下来共议国政。后来代善主动说,我不行,你来。代善是太祖第二子,长子褚英早死,代善就变成了长子。他德尊望重,年高德劭,后来封和硕礼亲王。清朝开国有八个铁帽子王,代善一家就出了仨,一个是他自己,礼亲王;第二个是他儿子岳托,克勤郡王;还有一个孙子是顺承郡王。他功劳和辈分都最大,他对皇太极一谦让,阿敏和莽古尔泰就也从台阶上下去了,变成皇太极独尊。

但这种八旗旗主共议国政的遗风尚在,最终威胁到了中央集权和皇权。议政王大臣会议作出的决议,“虽至尊无如之何”。皇上也没辙。到了圣祖康熙爷时,情况有了变化。康熙皇帝是一代雄主,冲龄践祚,就是小屁孩当皇上。祚指皇统,今天北京朝阳门外东岳庙对面的神路街,牌坊上还是四个大字——永延帝祚。康熙是世祖顺治第三子,那个时候,清朝还没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康熙的大哥叫福全,二哥叫常宁,他叫玄烨,这肯定不是汉名,从他的儿子开始才起汉名,排行辈分,都叫胤×。雍正皇帝叫胤祯,他一登基,其他兄弟就不能胤了,都改成了允×。而太祖、太宗、世祖、圣祖都是满族名字音译过来的。玄烨为什么能登基呢?因为他出过痘,按现在的话讲就是得过天花,所以圣祖皇帝是个麻子,脸上有得天花出痘的痕迹。他那两个哥哥没出过天花,当时出天花是非常危险的,弄不好就over了。那俩小孩儿没出过天花,当了皇帝,万一出痘over了怎么办,清朝多一个殇帝。所以干脆让出过痘的玄烨做皇帝。

康熙除鳌拜

康熙即位的时候只有八岁,虽然有他的祖母孝庄文皇后辅佐,但实际上大权是在四个辅政大臣手里,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和鳌拜 。索尼年事已高,没多久就挂了;遏必隆是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爱管事的人;最张扬的就是鳌拜;苏克萨哈跟鳌拜对抗,势不两立,最后鳌拜把苏克萨哈弄死了。鳌拜大权独揽,欺君罔上,跟皇上撸胳膊挽袖子,唾沫星子能喷到皇上脸上去。他要杀直隶巡抚,皇上不下旨,他自己写圣旨,抢过皇上的御玺用,目无君上。康熙皇帝看不下去了,16岁时就把鳌拜给做掉了。他弄了一帮宗室子弟,整天玩儿摔跤,等鳌拜上朝的时候,靠这帮小孩将鳌拜摔倒。鳌拜是百战名将,膂力过人。当年明朝末年,流民造反,盘踞四川的张献忠就是被鳌拜射死的。张献忠50万众,清军是7000铁骑,趁夜截营,鳌拜抬手一箭,正中张献忠面门,当时完蛋。鳌拜自此号称“满洲第一勇士”,但猛虎架不住一群狼,被一帮小孩制伏了。除鳌拜之后,16岁的圣祖皇帝亲政。

南书房里不读书

圣祖亲政后,面临着极大的内忧外患。首先就是三藩问题。三藩原来都是明朝的辽东守将,归降大清。明朝有一个著名的大臣叫袁崇焕,原来是辽东的督师,因为守卫皮岛的大将毛文龙不听袁督师调遣,所以袁督师就把毛文龙杀了。皮岛在今天的朝鲜,毛文龙驻守皮岛,扼守鸭绿江口,对后金是一个威胁。袁崇焕一杀毛文龙,毛文龙的三个部下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就归降了清朝。现在很多人认为袁崇焕不该杀毛文龙,认为这是袁崇焕的失策。清朝封这三人为王,合称叫三顺王,因为他们的王号都带有一个“顺”字。三顺王教会了清军怎么使用大炮,原来清朝跟明朝打仗,如果是野战,明军肯定完蛋,步兵打不过骑兵。袁崇焕总结出来一个经验,别跟清朝人野战,凭城用炮。骑兵爬不了城墙,战马害怕炮轰。三顺王教会了清军用炮以后,清军再攻城就容易多了。清军入关之后,耿仲明受封靖南王、孔有德受封定南王、尚之信受封平南王。

定南王孔有德在跟南明作战时战死,他是被张献忠的义子、永历帝封的晋王李定国杀掉的。李定国一直忠心耿耿扶保明朝,失败后残部退入缅甸也不肯投降。定南王被杀掉之后,只有一个叫孔四贞的女儿留了下来。孝庄文皇后觉得孔四贞孤苦无依,就把她收为义女,封为和硕公主。这位公主死后,不能埋进东陵,因为东陵里面的公主都是满洲公主,人家是正牌的,你是山寨的,所以她就葬在了北京公主坟。也有人说,公主坟埋的是嘉庆皇帝的两个闺女。我感觉孔四贞的可能性比较大,要真是嘉庆皇帝的闺女,肯定埋在东陵里,不可能埋那儿。

这样一来,三顺王还剩俩。后来吴三桂降清,清军顺利入关,定鼎中原。一直到清朝中后期了,后妃填的《九九消寒诗图》,最后一句还是“三桂领兵南下去,我国大清坐金銮”。说明吴三桂引军入关的功劳,清朝还是承认的。所以吴三桂受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平南王尚之信镇守广东,靖南王耿仲明镇守福建。后来靖南王位往下传了两代,耿仲明、耿继茂、耿精忠。尚之信传给他的儿子尚可喜。吴三桂高寿,七八十了,一直做平西王。这三个人分别镇守云南、广东、福建,那些地方山高水险,八旗兵不耐暑热,驻扎都驻扎不了,所以实际上就是三个割据的独立王国,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当时朝廷一年的收入4000万两白银,花在三藩身上的大概就有2000万两。三藩自置僚属、自备兵马,不听中央调遣。康熙皇帝决定削藩,把这三藩给撤了。这一撤,三藩反了,吴三桂打出旗号——反清复明。还真有人信,但明朝不就是你亲手灭的吗?末代皇帝都被你绞死了,你还反清复明?当时,连朝鲜都准备起兵响应。朝鲜在明朝灭亡之后念念不忘大明抗倭援朝,对朝鲜有再造之恩。朝鲜君臣整天叫嚷着北伐,要练十万雄师,练了N年,这十万雄师也没练出来。再一琢磨,清朝再弱,打朝鲜还是跟玩儿似的,就打算观望一下。过了两年,吴三桂定国号大周,自己当皇上了,这下反清复明的谎话被戳穿了。康熙皇帝从容坐镇,八年平定了三藩之乱。云南、广东、福建由中央直辖了。

为了加强皇权,康熙帝设立了南书房。南书房本来是康熙帝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的地方。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使得南书房“权势日崇”。这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康熙帝亲政以后,逐步形成以南书房为核心的权力中心。

清朝为官要能跪

世宗雍正皇帝时,设立了军机处。军国大事,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

明清两朝,大臣上朝都得跪着。今天皇上单独召见你六个钟头,你就得在地上跪六个钟头。如果是老臣,皇帝体恤,赐毡垫,你跪垫子上。年轻人就得跪地上,那你膝盖得好使。大臣上朝之前,护肘护膝都裹好了,得在家练跪功,你跪一会儿晕了可不成。刘墉他爹刘统勋就是跪死的,也有说是上朝死在路上的。刘墉当老师爱迟到、早退,也不认真教书,不批改作业。皇上挺生气的,看在你爹的面子上让你教皇子,你怎么这么不敬业?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就是跪在地上把皇帝命令记下来,以奉旨、上谕的形式廷寄出去。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那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圣旨,一年发不了几回。那得是大事,譬如立皇后、跟外国宣战、选进士这些事,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般就是“奉旨”或者“上谕”如何如何,军机处起草。

紫禁城是前朝后寝,以乾清门广场做分界线。前朝是太和、中和、保和、文华、武英五组宫殿建筑群,比较疏阔。太和殿前广场三万多平方米,可以举行大型活动,这是办公的地方。乾清门广场后边就是寝宫区,中路也是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边是御花园,两侧是东西六宫。清朝从雍正皇帝开始,住在养心殿,皇帝平时也在养心殿办公。

乾清门广场东为景运门,西为隆宗门,都是五间三开门。景运门内北侧排房为文武大臣奏事待漏之所,也叫九卿房,南面朝北的房间是宗室王公的内朝房。隆宗门内北侧排房为侍卫值房及军机处,南面朝北的房间是军机章京办公的地方。门对门五十米,一排小平房。晚上内宫一落锁,宫里只有五个男人:皇上、两个太医、两个军机章京。军机章京就在军机处值班,处理夜里来的紧急军务。除了这五个男人,连成年皇子都不许进内宫,只能住在王府。如果没有封王的话,就住在北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