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朝定居指南 » 唐朝定居指南全文在线阅读

《唐朝定居指南》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您倒是来打扮个看看呀!【史官制度】

关灯直达底部

亲爱的穿越团客人,现在您已经有点儿熟悉唐朝文官的日常生活了,那么您知道在唐朝做一个文官,职业成就感的顶峰是什么吗?

当宰相?做帝师?这些当然都对,但是在古代帝制社会的所有朝代都差不多是这样。而特别具有唐朝特色的文官奋斗目标,您听好了,分三大类:“以进士擢第”“娶五姓女”“修国史”[注39]。

“以进士及第”是指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进而当官,这是当时最受人称道的途径。“娶五姓女”则是给那时候天下名望最重的五家门阀(陇西、赵郡李氏;清河、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当女婿。“修国史”呢,就是当个史官,参与编著本朝史书。

科举考试和结婚的事,我们之前都已经讲过了。今天给您说说“修国史”吧。什么?您说这有什么好讲的?不就是皇帝一张嘴,史官忙着记,记完了分个目次做成一本书,完事。如果什么人什么事惹得皇帝不高兴了,一声令下“把某某从史书里永远抹去”,此人就能在“官方正史”里消失,专待后世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者耐心考证发掘出来昭雪天下?

我看您是受胡适的伪名言“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注40]毒害太深了吧?真以为写史、改史是这么容易的事?不信您就穿越到某个次元位面的唐朝去看看,自己亲身实践一把,体验一下在唐朝当个信笔涂改的史官有多轻松。

说穿就穿,某天散朝以后,皇帝老儿把您找去私下谈话,表示有意委任您当“史馆修撰”,也就是史馆里有编制的正式工,而且还“判史馆事”,负责主管史馆里的一切日常活动。一番亲热客气感激涕零后,话归正题,这位天子对您提出了具体要求:“我观国初史书,多有谬误,冀卿为我涂正之。”

就是说皇帝觉得现有的记载他们老李家开国时期活动的史书里,有些内容他不满意,要求你来修改。您当然得满口答应,顺便询问,具体哪些内容要改啊?这皇帝招手示意你凑近些,压低了声音问,你知道“玄武门之变”吧。

还好还好,唐史别的内容您可能不知道,但平时在网上看过一些文章,关于唐太宗李世民当秦王时,杀了大哥李建成和弟弟夺取皇位的经历,倒还有印象,而且很为那位“史上最仁厚的隐太子(李建成死后又被追封为太子,谥‘隐’)”打抱不平。不过这种倾向您可别在面前这位皇帝跟前流露出来,毕竟这位是李世民的直系后人,人家的皇位继承权就来源于血统,您要是说大唐皇位应该是李建成的,不是当着和尚骂贼秃吗?

一拍书案,天子开骂。

您吓了一跳,仔细听来,才明白皇帝不是在骂您,而是骂武德贞观朝的史官胡说八道,他伟大光明正确功盖天下德艺双馨的祖先太宗皇帝,怎么可能做出杀兄弟逼皇父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呢?

据他所知,太宗李世民就是高祖李渊的嫡长子,才不是什么秦王,一开始就封了太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根本没有隐太子李建成这个人!至于“玄武门之变”,历史的真相是,当弟弟的齐王李元吉嫉妒哥哥功高望重,密谋造反要入宫劫持高祖李渊,逼迫父亲废掉哥哥立自己为太子并立刻传位!皇太子李世民得知消息,带兵入宫,挫败了李元吉的阴谋,交战中再三忍让,在自己生命受威胁的时候不得已才杀掉了弟弟。经此一役,高祖李渊心灰意冷,坚决退位,自愿让太宗李世民登基接任为大唐第二位皇帝。

您跪坐在殿内,默然无语地望着这位不知道是在哪个时空哪个位面的唐朝天子,心内十万头神兽奔腾。但是没办法,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为了生计,这违心的事不干也不行啊。领会了领导意图,奋笔记下皇帝给出的“标准版本”,您这位新上任的史官头目来到办公室,准备完成任务。

唐朝专门负责编撰史书的“史馆”,位于皇城甚至宫城内,离皇帝上朝、宰相办公的地方都非常近,是一处院落宽敞、藏书丰富、枣树成荫、办公硬件条件很不错的官方机构。在这里上班的史官们,理论上都是学识渊博、文采斐然、有见识、有思想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所持的证件门卡在皇宫管理处有登记,可以持证出入皇宫大门,当时叫“通籍禁门”,说出去也是很有身份的象征。

近几年,朝廷没组织大规模的修史活动,所以史官的人数不太多,像您这样的“史馆修撰”也就两三名。不过还有几位叫“直史馆”,类似于临时工,是一些有才华但是品级低的年轻文官,招进来干活,待遇不固定,也算是史官。

您这位史官头目进馆、召集员工、点名数人头,领导和下属们相互认认脸,常规程序走完,大家解散。您摸出皇帝口授的“史书标准版”,叫今天值班的史官过来,要求他给您“拿史书来”。

只见这位史官瞪大眼睛看您,再问一次您要什么。

“史书啊!二十四史里的唐朝这部分,哦我记得是有两本对吧,一本叫《旧唐书》,一本叫《新唐书》……哎不对……”

在您那一团糨糊的脑袋里,隐隐约约想起来,《旧唐书》好像是唐朝灭亡以后的五代时期才编撰的,《新唐书》的成书时间则更要推迟到宋朝了。那么唐朝还好端端活蹦乱跳的时候,这些史官写的都是什么?

值班史官好心地为您解了围:“明公是欲观看国史?”

松一口气,虽然您不明白“国史”到底是啥,还是先点头再说。值班史官进一步询问:“现在已经修成的国史超过一百卷了,明公您是要看哪一卷?还是从头到尾发奋通读一遍?”

这时候您灵机一动,坚定地回答,只要看武德、贞观(也就是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两朝)的国史——估计有“隐太子李建成”相关记载的也就集中在这两朝吧。

值班史官点点头,把您带到一间屋子里,推开门,只见满架满柜都堆叠着大量卷轴书啊……“国史前八十卷,起自义宁(唐开国时期),尽贞观末,皆在此处。明公请自便。”

国史一百多卷,前两朝的就占了八十卷?这是成心玩您呢?您郁闷地望着这十几袋子纸书,想到要自己一卷卷抽出来,依次查找有“隐太子”“秦王”及相关字样的词句并一一改掉,这工作量一个人完成也太为难了些。没办法,把值班史官拉到一边,悄声向他叙述了皇帝交给自己的私密任务,要求协助。

一听说您奉命来改史,这史官脸上顿时现出鄙夷神色。不过您的运气还不错,今天值班的这位史官甲,是性格比较随和、原则性不那么强的一位,如果换了刚烈正直的史官乙,当场给您摔脸子辞职不干出门大肆宣扬,连皇帝都一起闹得灰头土脸也大有可能。

“恕某直言,”史官甲尽量语气委婉地说,“明公所奉诏敕,所涉事务过于繁杂,履职回报无望。”

这意思是说您接受的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你才不信呢。不就是八十卷书嘛,皇帝又没规定完成年限,一卷一卷慢慢看慢慢改呗。这史官甲就是想偷懒不干活吧!

是,史官甲说,西京长安皇宫的史馆里,武德、贞观两朝国史是只有八十卷书,再加上可能还有一些抄本转送到东都洛阳的机构里收藏,这些都好说,慢慢改。可是我大唐风气开放,“国史”修成以后不禁人抄阅,这么多年下来,哪个皇亲贵戚重臣世家书香门第里没几本国朝史书,您打算把家里有书的都翻查个遍,一一涂改过来?就算您上奏天子,发动了大规模的收书改书运动,那什么,我大唐声威播散四方,那些新罗、日本、渤海、南诏、吐蕃及西域诸国的使臣到长安时,也往往要带走很多史书回国去学习借鉴,难不成要下国际通牒勒令那些国家也把唐史书全改掉······

先不管这么多了。您一咬牙一跺脚,老子先着手把这座史馆里的史书改完行吗?至少先给皇帝一个交代,表示臣我有决心、有行动,而不是光拿钱不干事的废柴。

值班史官甲还是没动,狐疑地看着您,问:“这么大的事,明公是否应先知会‘监修国史’的相公?” 

“监修国史”?这又是个啥?

哼哼,您以为您这个史馆修撰头上加个“判史馆事”的衔,整个编修国史活动就由您一个人说了算?我大唐的光荣传统,修本朝史书要由至少一名宰相来统领其事,这位宰相就在自己的原职务上加一个“监修国史”的衔,算是一项兼职。平时他并不到史馆来上班,大概每个月才来一次,但是人家管着组建委任修史的人员班子、确定史书的体例规制、审阅已经写好的史书章节、指挥整个修史工作。您这个史官头目,只负责“常务”工作,大主意要宰相同志定了才算数。

好吧好吧,显然您指挥不动宰相,那么只能请皇帝出面来打招呼了。万一碰上现在监修国史的宰相像魏征那样“刚直不阿”,君臣爆吵的大戏肯定会上演。所以后来皇帝们也学精了,基本上指定“监修国史”的宰相,都选择房玄龄那样听话的老实人。魏征型宰相想修史,也行,去修前面别的朝代史书,晋宋梁陈隋,对着别家皇帝跳脚骂街砸砖过瘾。

话虽然这么说,皇帝打了招呼,宰相装聋作哑不干预,一般的史官里,肯定也有若干正直君子。无论是正式工“史馆修撰”,还是临时工“直史馆”,甚至包括在您手下干活的那些技术工人和勤杂人员:“楷书手”(负责抄写誊稿,当时印刷术未普及,大部分书籍都靠人手抄写)、“典书”(图书资料管理员)、“亭长”(门卫)、“掌固”(杂役)、“装潢匠”(负责整理包装书籍)、“熟纸匠”(负责处理纸卷书籍以使之保存长久),他们当中哪天出几个忠直敢谏的指着您鼻子骂一顿,您都别惊诧哦。

为什么呢?唐朝的社会跟我们熟悉的后世社会不同,因为印刷术不普及,纸张也贵,普通平民人家读书是比较困难的,能阅览大量图书、跻身高级知识分子行列的,大都是世家贵族出身,本身就有家业有财产,就算辞官回家不干了,也不至于贫困冻饿。官场风气又较开明豪放,顶撞吵架天天有,因言入罪杀你全家可不多见,所以敢说话的人多。

就唐朝史官而论,因为要坚持“董狐直笔”原则,而跟皇帝、宰相、宠臣、贵戚们吵架吵到青史留名的,哪一朝都有,随便拨拉出来的如朱子奢、褚遂良、刘洎、宋璟、张廷珪、刘知几、吴兢等。所以别指望您接的这个“改史”任务能在史馆里顺利推行,怎么也得斥退更换几个不听话的下属,背地里挨好些嘲讽抨击,在朝野上下把自己名声弄得很臭,很可能还会被当代文人写进笔记小说里钉在耻辱柱上当反面教材。

这些先不管了。总之经过一番折腾,您终于把长安皇宫史馆里存有的八十卷前两朝国史改完了。所有“隐太子”字样全抹掉,“秦王”也全抹,改成自立国起李世民就被封为“皇太子”,相关事件记录也相应涂改完,刚刚长嘘一口气,当天值班的史官丙淡定地提醒您:“明公是否亦应修改实录?”

“实录”?这又是什么?

实录嘛,就是史官们撰写“国史”依据的主要材料呀。

您那是什么表情?难不成您以为史官们写的“国史”内容都是自己拍脑袋瞎编出来的?又不是在网络书站更新狗血玄幻种马小说,动不动几十万上百万字的,人家史官也要依据材料取舍修撰呀。

唐朝制度,“修国史”是不定期的,过个几十年时间,朝廷有钱有闲有群众呼声了,才临时给史馆加派人手,根据材料续修这段时期的“国史”。而“修实录”是基本固定的,一个皇帝挂掉,一段朝政结束,史馆就自动准备修撰已死皇帝的“实录”了;或者当朝皇帝很上心,想在活着的时候就看到史书上对自己的评价,于是下令史官们编修自己在位这些年的“实录”,作为将来“修国史”的主要材料。

值班史官丙施施然把您领到放“实录”的房间,门一开,一股子陈年书蠹霉烂味直冲出来。这也难怪,终唐一世,“国史”也就修了一百多卷,而“实录”呢?

高祖实录,二十卷,贞观十七年七月撰毕奏上入库存;

太宗实录,二部各二十卷,上部贞观十七年七月撰毕奏上入库存;下部永徽五年闰五月撰毕奏上入库存;

高宗实录,四部共一百六十卷……

中宗实录,二十卷……

睿宗实录,二部共十五卷……

武后实录,三部共六十八卷……

玄宗实录,三部共一百六十七卷……

您已经涂改过的“国史”,基本上是纪传体的史书,跟后世我们能看到的《旧唐书》《新唐书》比较像。而您现在抽一本“实录”翻开看,会发现它以编年体为主,主要按时间顺序,罗列一个皇帝在位时发生的各种大事,更像是后来的《资治通鉴》那样子。

您说既然“国史”都修成了,这些材料为什么还留着?干脆一把火全烧掉算了?得,您这是打算“焚书”了?下一步是不是接着就要“坑儒”,鼓动全天下的读书人全起来造反?先朝基业,煌煌著录,几代人的心血,说烧掉就烧掉?别做梦了吧,还是老老实实一卷一卷查改“隐太子”“秦王”得了。

当然了,值班史官丙耐心地提醒您,我大唐风气开放,“实录”修成以后不禁人抄阅,这么多年下来,哪个皇亲贵戚重臣世家书香门第里没几本国朝实录,您打算把家里有书的都翻查个遍,一一涂改过来?就算您上奏天子,发动了大规模的收书改书运动,那什么,我大唐声威播散四方,那些新罗、日本、渤海、南诏、吐蕃及西域诸国的使臣到长安时,也往往要带走很多实录回国去学习借鉴,难不成要下国际通牒勒令那些国家也把唐实录全改掉……

闭嘴吧,给我改实录去。

又经过不知几年几月几日的挥汗奋战,高祖实录二十卷和太宗实录四十卷改完。刚刚长嘘一口气,当天值班的史官丁淡定地提醒您:“明公是否亦应修改起居注?”

“起居注”?这又是什么?

起居注嘛,就是史官们撰写“实录”依据的主要材料呀。

您那是什么表情?难不成您以为史官们写的“实录”内容都是自己拍脑袋瞎编出来的? “修实录”这活动隔十几年几十年才搞一回,谁的大脑能把这十几年间大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全记清楚?人家也要从即时记录的原始材料里找素材呀。“起居注”就是这些原始素材里最重要的一种。

笼统地说,“起居注”是逐日记载皇帝言行的一种文字记录,由皇帝的秘书“起居舍人”或“起居郎”每次朝会的时候拿笔现场记录,除了记皇帝当天说啥、做啥,还广泛记录一切与国家大政有关的人和事。这玩意儿存在时间很久,由汉朝到清朝代代延续,很好地保证了我国历史的系统性和严肃性。

起居注记满三个月就送史馆一次,所以数量比国史、实录更加惊人。值班史官丁带您进了存放起居注的仓库,您看着这满屋子纸张欲哭无泪,问到底有多少,回答:“到‘安史之乱’时,至少已经有了三千六百多卷……”

好吧,一咬牙,您揪着值班史官丁的脖子恶狠狠问:“类似这种原始材料还有多少类?”“呃,还真有不少,放手放手,让人家一边带您查看,一边娓娓道来。 ”

这一架子是“时政记”,一般是由宰相记录的与皇帝小范围谈工作的要点,每天送史馆一次。

这些纸卷是各种祥瑞,由礼部记录,每三个月报送一次;这些是天文祥异,由太史局记录并占卜吉凶,每三个月送报一次。

这上面写的是外国使节来朝贡的情况,每来一次,由鸿胪寺负责勘问那个国家的土地、风俗、衣服、贡献方物、距离远近、国王名号,报送史馆。

这里记录着蕃夷入寇及来递降表,由中书省记录并送报。打了胜仗,写报捷文书挂在一根杆子上一路宣扬入京(这文书叫“露布”),由兵部抄报捷文书,报送史馆。出征军队回朝以后,由统军将领详细记录陷破城堡、伤杀吏人、掠掳畜产,并报送史馆。

这些是变改音律,新造曲调的记录,由太常寺记录原因来源和音乐歌词报送。

这些是改变州县设置的记录,以及哪里出了孝义道德榜样得到官府旌表了,只要有,就由户部报送。

这些是法令变改和审案新思路的记录,只要有,刑部就报送。

这一大堆是农业丰收、歉收、饥荒、水、旱、虫、霜、风、雹、地震、洪灾各种灾害记录,一旦出现这种事,户部和州县详细记录时间地点,以及官府采取的赈贷存恤措施,一起报送。

这些装帧豪华的文书是封王、封国公、给封地、封高官显贵相关的继承事宜,主管的部门司府报送。

这些是京城各部门主管,及外地刺史、都督、护、行军大总管和副总管的授职和去职,连命令文书的内容一起报送,文官由吏部送,武官由兵部送。

这里记录着各地刺史、县令的善施效果口碑,由本州整理,去考核的使臣带回京城报送。 

这里写着各色硕学异能、高人逸士、义夫节妇,州县里如果有这种人,要勘察确实,每年记录下来给考核使臣带回京城送史馆。

这些是京城各部门主管的死亡记录,由本司记录详细情况报送。刺史、都督、都护,及行军副大总管以下官员死亡,由本州、本军负责报送。

这些是公主和百官定谥号、总结一生事迹,在外的王来朝,由宗正寺勘报。

除此之外,如果还有什么事是史官听说了、比较感兴趣、认为可以写进史书里的,还可以向负责部门下公文,要求该部门写详细情况报送。公文下到一个月之内必须报上来。

您还没听完,就已经两腿发软了?这都怪您不学无术,穿越前就没好好读过什么史书,看了两本什么笑侃、什么秘闻、什么真相、什么一本书轻松读完××史就敢穿越。您随手翻开一本您看不起的“官方正史”瞅瞅,除了所谓的帝王将相腹黑阴谋故事以外,哪本不是记载了大量天文五行、地理人口、官职兵制、衣服车马、农业工商、社会经济信息?这些才是史官们平时下功夫最多、最见学问之处。您想想,换一个皇帝修一次实录,换几个皇帝修一次国史,那皇帝不换的时候,史馆还是常设机构,史官就白拿工资吃饭不干活? 

您说有些跟人物政事关系不大的材料,可能没多少会涉及“隐太子”“秦王”啥的,用不着改吧?才怪,比如您随手翻一篇报上来的地名改置记录,一看:“晋安,本晋城,武德中避隐太子(建成)名,改今称……”

再翻一篇音乐方面的材料,您赫然发现居然有一支乐舞叫《秦王破阵乐》!“太宗之平刘武周,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为《秦王破阵乐》之曲……”而且这曲子在唐朝相当于国歌的地位,耳熟能详人尽皆知,还由玄奘大和尚传到了印度,跟天竺国王探讨谈论过——您说您怎么改? 

好吧,总结一下您需要对付的、这些存放在史馆里的文字材料。

首先是最原始的一手材料:起居注、时政记、官府各部门按要求报送的各种记录表章等。

然后是由这些原始一手材料和“一些从民间采集的笔记、碑文、个人著作”综合编撰成的“实录”。

再然后是由“实录”和原始一手材料再加上“一些从民间采集的笔记、碑文、个人著作”综合编撰成的“国史”。

顺便再说句,等唐朝灭亡以后,下个朝代(五代和宋)会再根据“国史”和“实录”和原始一手材料再加上“一些从民间采集的笔记、碑文、个人著作”综合编撰成前朝正史,也就是现代人容易看到的《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以及《册府元龟》《唐会要》等。所以您别以为唐朝的官方历史都是“唐朝的史官”写的,其实里面有大量内容是后代史官在没有政治压力的环境下,自主辨析选择材料再加上自由心证的结论。当然这些就不是您要操心的事了。

面对汗牛充栋的各种资料,您打算怎么办呢?全部涂改掉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干脆破罐子破摔,一条道走到黑?您入宫去跟皇帝咬咬耳朵,鼓动他下定决心,甘冒奇险,然后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叫人把一百多卷已经改好的国史偷偷搬到自己家里,随后就在史馆的资料库里放把火······

一把大火,无数先人心血焚烧殆尽化灰化烟,真是文化史上的大灾难啊。不过只有涂改过的国史谬种流传,您的任务倒是暂时完成得差不多了。

暂时。

没过几天,又有值班史官来报告:“某大姓世家里有以前抄录的国朝实录,家主自愿捐献给朝廷以恢复……”

您头也不抬地下令:“抄了他家,烧了那些书!谁叫他乱传国史,不自觉跟官方口径保持一致的!”

“某著名文人学者有家传私著,里面提及太宗曾有一兄长······”

“抄家!烧书!” 

轰轰烈烈的文字狱运动提前一千多年兴起,正折腾得鸡飞狗跳,更多消息来了。

“报——长安城内永和坊东南角有隐太子庙,是太宗时下令设立的,至今享祭不绝,祭祀用歌词还被太常定式,什么‘苍震有位,黄离蔽明。江充祸结,戾据灾成’……”

“拆庙!禁歌!”

“报——登封少林寺内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刊写着太宗平洛阳后对少林寺众僧的封赏表彰,碑头署名为‘太尉尚书令陕东道益州道行台雍州牧左右武侯大将军使持节凉州总管上柱国秦王世民’······”

“派人去把碑砸碎!把少林和尚们打走!”(等等,少林和尚?)

“报——隐太子正妻及女儿贞观以后都以皇亲国戚身份荣养,死后葬坟刻碑叙述其出身婚姻……”

“砸碑平坟!”

“报——太宗陛下的昭陵陵园内陪葬着二百多位贞观功臣,其中不少人都曾在隐太子属下为官,还把这经历刻到了墓碑上,比如······魏征魏文贞公······还有不少人曾参与玄武门之变,杀隐太子等,也刻到了碑文里······这些功臣的子孙后代如今仍在朝为官声望隆重······”

“······派人趁夜偷偷去把碑文凿掉!”

“按我大唐葬制,重臣高官死后,除在坟前立墓碑以外,还要刻石为墓志铭,埋入坟内。明公要不要再派盗墓贼,去把二百多位建国功臣的坟墓一一掘开,逐个检查墓志铭上有无犯禁文字?”

“······”

“还有,亲手杀兄这事的细节本来就是太宗陛下自己看过史书后,坚持写入实录的,万一昭陵主墓穴里,太宗遗骸身边亦有文书提及此事······明公要不要连昭陵一起开掘了······”

“······”

怎么样,改史这活儿好干吗?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岳纯之.唐代官方史学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何锡光.唐代史馆的史料来源的常例和别例.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

注39:此为初唐名相薜元超语录,见《隋唐嘉话》。

注40:胡适此“名言”为后世批判者断章取义歪曲原意的产物,后来流传甚广,被历史虚无论者奉为圭臬。谢泳教授曾在《新民周刊》第51期撰文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