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中华民族最有特色的餐具,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之中,别具一格。
我国古代使用筷子的历史十分悠久,大概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商代末年,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纣王就使用筷子,并且是较为精制的象牙筷子。《韩非子·喻老》中就有“昔者纣为象箸而萁子饰”一说;《史记·宋微子世家》中也有:“纣始为象箸,萁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箸是筷子最早的称呼,后来才演变称为“筷子”。
筷子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被称为“箸”,先秦时期又被称为“荚”或者“挟”。《礼记·曲礼上》说:“羹之有菜者方用荚,羹之无菜者不用荚。”隋唐时期“筷子”称为“”,诗人李白《行路难》诗中有“停杯投不能食”的词句。这些史料都说明我国古代筷子的称呼有很多。宋、元、明、清时期还有称“筷子”为“箸”的。“筷子”的称呼是明代以后出现的,之所以“箸”被称为“筷子”,可能与“避讳”的习俗和“谐音”有关。按明代《菽园杂记》中说:吴地的百姓忌讳说箸,因为吴地是以行船为生,船“住”了就没有生意;同时,船都是木头制造的,害怕虫“蛀”。所以改称为“快子”,后逐渐被称为“筷子”。清代“箸”和“筷子”两个称呼都使用。
制作筷子的材质也随着时代的不同呈现出一些变化。竹木是制作筷子的最早材质,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箸“从竹者声”,最先被称为“箸”,就是因为筷子是取竹子而制作的。远古的筷子,多是就地取材,或是树枝或是竹棍,有时候还是动物骨角。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使用刮削之后的木筷和竹筷。夏商以后经过琢磨的牙筷和玉筷开始出现,如纣王就使用象牙筷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铜筷和铁筷,后来因为铜筷和铁筷容易被氧化,产生铜锈和铁锈,铁筷和铜筷进而被银筷取代。隋唐时期出现精致名贵的金筷和银筷,金筷和银筷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般平民家庭没有资格和权利使用金筷和银筷。到了明清两代,筷子的材质主要是竹木筷镶银,主要有湘妃竹镶银箸、乌木镶银箸、红木镶银箸等,还有上下双镶箸及三镶箸。
筷子的形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其各自的特点。隋唐以前,筷子都是圆柱形的,比较单调。隋唐以后,筷子开始工艺化,其形状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已经由原来单调的圆柱形到上粗下细的圆柱形,首有孔相接。宋代以后,筷子上部的形状由原来的圆柱形变为方形,而且开始出现了纹饰。明代以后筷子上部形状有方形、六菱形、八角形等,为生产更精美的工艺筷奠定了宽广的基础。
筷子在我国的使用过程也有发展的历史。筷子刚一开始并没有如今的拨、挑、挟、拌等功能。《礼记·曲礼上》上“饭黍勿从箸”的说法,是说吃饭时不用筷子。《曲礼·曲礼上》上的“羹之有菜者方用荚,羹之无菜者不用荚。”“荚”作为“筷子”的一种称呼,说明古代“筷子”有过专门用作挟菜用,不用于吃饭。
筷子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悠久,也影响了中国周边的国家。筷子的历史也是由最开始的注重使用而逐渐走向集使用和工艺欣赏于一体的过程。筷子的名称和材质形状都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发展变化,形式越来越丰富。
(岳晗 南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