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是第一个成功进入中国传教的西方教士。他改变以往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方式,改穿儒服,学习汉语,入乡随俗,融入中国社会,成功地打破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隔阂。加上他学识渊博,又与徐光启、李之藻等中国著名的学者结交,与各级官吏的关系处理得也不错,使天主教被官员广泛认识。利玛窦为以后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开辟了有效的活动方式。而他的合译、翻译及其他的著作,在中国和欧洲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利玛窦(1552-1610年),原名Matteo Ricci,生于意大利东部的马切拉塔(Macerata)城。利玛窦的父亲名叫若翰·利奇,是一位医生,曾经做过市长和省长,他共有12个孩子,利玛窦是长子。利玛窦年少时就生性聪颖,身体强健,性情活泼,深得父母亲友和老师的喜爱,16岁时就读完了中学。这时他的父亲已做了省长,对于长子,父亲抱着很大的期望,希望这个儿子将来能继承他的官职,为家族增光添彩。因此,利玛窦的父亲把他送到罗马的一所大学去学习法律。而利玛窦的母亲是一位极其虔诚的教徒,幼年的利玛窦经常跟着母亲诵经,做弥撒,这就萌发了他的宗教情节。利玛窦所就学的小学和中学,就是耶稣会开办的,这里浓厚的宗教气息对他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到罗马后,利玛窦开始接触教会人士,受到了他们的直接影响,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皈依上帝,将来能够上天堂,于是决心献身教会。利玛窦的父亲知道后勃然大怒,打算亲自赴罗马阻止,不料却在途中大病一场,在利玛窦母亲的劝说下,他的父亲终于同意了儿子献身教会的选择。
当利玛窦在罗马学院学习神学时,葡萄牙在印度传教的代理人到罗马,向耶稣会总会长要求派遣更多的传教士到印度。1577年5月,总会长派遣4位传教士从罗马到里斯本,其中包括利玛窦修士和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神父。在经过充分的精心准备后,1578年3月29日,利玛窦一行13名耶稣会教士离开里斯本,踏上了东方之旅。1578年9月13日,他们辗转来到了印度的果阿。在此后的四年中,除了在交趾(今越南)待了几个月之外,利玛窦一直在果阿。
后来耶稣会决定派利玛窦前往中国传教,1582年8月7日,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利玛窦到澳门后开始学习汉语。1583年9月,利玛窦经历数次失败后终于到达了两广总督的府邸地——肇庆,在总督王泮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座教堂——花仙寺。为了能更容易地被中国人接受,他把衣服换成和尚的打扮,以减少当地人对他的排外心理。在肇庆,他一边刻苦学习汉语和中国典籍,一边向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及民众展示他从西方带来的精美物品——印刷精美的《圣经》、魔幻般的三棱镜和神奇的自鸣钟等,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在此期间,利玛窦向中国人传授了西方先进的数学、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但是他的传教事业却是收效甚微。
1589年,因继任的两广总督刘继文看中花仙寺,利玛窦被迫迁到韶州。1592年,在朋友的建议下,利玛窦又把和尚服换成了读书人的服装——儒服,这使他能够从容出入中国的学者圈。
1595年,利玛窦遇上了一位官员,后者愿意带他到京城北京,但没有成功。结果他到了江西省的南昌。1598年,利玛窦虽被人带到了北京,但没有留下来,于是又到了南京。在南京,利玛窦扩大了他的交际范围,与许多地方官员和学者的交往都很深,也很受他们的欢迎,利玛窦的西洋物品和科学知识在这里继续发挥着它们的作用。
1601年,利玛窦以进贡的名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又到达北京。他向明朝皇帝赠送了一些礼物,其中自鸣钟得到了万历皇帝的好感。万历皇帝因为他的学识授予他官职,赐给他住所。在北京期间,利玛窦结识了不少有地位的官员和学者,其中最著名的是徐光启和李之藻。他和徐光启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6卷,和李之藻合作翻译了《同文算学》,这两部书是中国数学向近代转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他还修改了在肇庆时绘制的世界地图,绘制成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当时所用的许多地名如“大西洋”、“地中海”、“古巴”等一直沿用至今。他还与徐光启和李之藻等人合译了《测量法义》《圜容较义》《浑盖同宪图说》等科学著作。亲笔用中文撰写了《乾坤体义》《西字奇迹》《二十五言》《畸人十篇》等。他还根据自己的回忆用意大利文写作了《天主教传入中国史》(即中华书局出版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这部书在欧洲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在传教方面,利玛窦在宣武门内建了北京的第一座天主教堂,即现在的“南堂”,还成功地使200多人接受了洗礼。
1610年,利玛窦在北京病逝,享年58岁。万历皇帝专门为他划出一块墓地,他的门徒和朋友们为他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葬礼。他的墓现在仍然静静地躺在北京的阜成门外。
(巴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