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 » 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全文在线阅读

《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需要经历时间考验的,除了爱情,可能还有建筑

关灯直达底部

有没有一类建筑,一说起一座城市,就立刻会想到它?肯定是有的,而且有不少。埃菲尔铁塔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看到它,想到的不仅仅是巴黎,甚至还可能是法国,但这座大名鼎鼎的铁塔,并不是与生俱来就享有荣誉的。

1

1885年的时候,法国政府想干一件大事。

因为四年之后的1889年,法国即将再次举行世界博览会。作为一场主题是“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的世界盛会,法国政府想在巴黎战神广场建立一座纪念碑或高塔。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首届现代世博会上,用新材料玻璃和钢材建造的“水晶宫”让全世界惊叹不已,甚至让人们后来习惯称之为“水晶宫博览会”。一座吸引眼球的建筑,似乎成了成功举办一届世博会的标配。

而就在1884年年底,美国的华盛顿纪念碑刚刚落成(历时51年)。这座高达169米的方尖碑,是当时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和赞誉。

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建造的“水晶宫”,由园艺家帕克斯顿设计
华盛顿纪念碑于1833年开工,1884年竣工,当中停工22年

说法国人不羡慕,那是假的。

所以,法国政府想借举办世博会的机会,也搞个“面子工程”。

但是,他们开出的建造条件却很奇怪:第一,必须要能吸引游客参观,卖票赚钱;第二,世博会结束后能轻易拆除。

要有面子,要能赚钱,还是一次性的——法国政府的这个要求倒还真不容易满足。

所以,它就向全世界发出了招标邀请。

2

在1887年5月18日的最后截止期限之前,法国政府收到了超过100份设计稿。大部分的设计稿,都很传统,但其中也不乏“惊人之作”:

有人提出建造一个巨大的断头台(倒也确实是纪念“法国大革命”)。

古斯塔夫·埃菲尔
第一版的手稿

有人提议竖起一个1000英尺(305米)高的洒水装置,在干旱的季节里可以灌溉整个巴黎(可能是气象学家或农业学家投的稿)。

还有人建议建造一座高塔,在顶上安装一个巨大的电灯,可以把整个巴黎照亮8倍——以便市民阅读报纸(说的好像巴黎市民有夜间外出阅读报纸习惯一样)。

这时候,一位名叫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建筑师的提案,引起了法国政府的注意。

埃菲尔说,我就是要建造一座塔,没有任何其他功能,就是一座塔。但这座塔和其他塔都不一样:

第一,它全部由钢结构构成。

第二,它比现在任何世界上的建筑——无论是胡夫金字塔、科隆大教堂、乌尔姆大教堂铁塔或者是华盛顿纪念碑——都至少要高一倍以上。

3

埃菲尔是不是在吹牛?

并不是。

当时54岁的古斯塔夫·埃菲尔,其实已经是一位享誉欧洲的建筑学家了。

在埃菲尔24岁的时候,他主持设计了法国的波尔多加隆河铁道桥,开创了用高压空气驱动桥墩的创新技术,这也是他终身最佳成就的表彰之一。

1860年,28岁的埃菲尔完成了法国著名的波尔多大桥工程,将长达500米的钢铁构件,架设在跨越吉隆河的6个桥墩上。

杜罗河铁路桥也称“玛利亚·皮亚桥”,位于葡萄牙杜罗河上
自由女神像的钢骨架结构

1875年,埃菲尔一手设计了布达佩斯火车总站。第二年,他又设计建造了杜罗河铁路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非悬吊式大桥,这座桥一直使用了114年(1991年退役)。

哦,对了,埃菲尔还设计了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里面的钢骨架结构。

所以,埃菲尔关于建造一座高度超过300米的铁塔的方案虽然听上去有些吓人,却几乎没有人怀疑他的建造能力。

按照埃菲尔的计算,这座塔的预算是160万美元(按黄金比价,可能相当于现在1.4亿美元左右)。

法国政府说:我可没那么多钱。

埃菲尔说:没事,我来。

根据约定,法国政府会支付30万美元,而埃菲尔倾尽所有,包括把公司全部资产抵押,垫资130万美元。作为交换,埃菲尔将会获得在博览会期间和此后20年的铁塔所有各项收入(这时候政府已经同意在博览会后保留铁塔)。

不少人都觉得埃菲尔可能疯了。

1897年1月,双方签订协议。

4

1897年1月28日,就在协议签订没多久,铁塔开始正式动工——两年后,世博会就要开始了。

然而,这座铁塔的动工,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争议。

1897年2月14日,包括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小仲马在内的300位著名人士(据说是因为铁塔要造300米高,那么就一人代表一米)签订了《反对修建巴黎铁塔》抗议书,他们说:

我们深爱巴黎之美,珍惜巴黎形象。现在以法国色彩被蔑视、法国历史遭威胁的名义,义正词严地抗议这座修建在我们美丽首都心脏位置的荒谬怪物。

请诸位设想一下,巴黎的美丽建筑怎么能与一个使人头晕目眩、怪异可笑的黑色大烟囱放在一起?黑铁塔一定会用它的野蛮破坏整个巴黎的建筑氛围,令巴黎建筑蒙羞,巴黎之美将在一场噩梦中彻底丧失。

这是滴在纯净白纸上的一滴肮脏的墨水,是魔鬼强涂在巴黎美丽脸庞上的可怕污点。

名人们的抗议,也引发了巴黎市民大规模的请愿,他们认为巴黎铁塔如同一个巨大的黑色的工厂烟囱,耸立在巴黎的上空。这个庞然大物将会掩盖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等著名建筑物的光芒。

当然,还有其他的批评声音。

法国一位数学教授预计,当铁塔盖到748英尺(228米)之后,这个建筑会轰然倒塌;有专家称,铁塔的灯光将会杀死塞纳河中所有的鱼;《纽约光驱报》巴黎版声称铁塔正在改变气候;日报《巴黎野玫瑰》则用头条报道铁塔“正在下沉”。

但是埃菲尔丝毫不为所动。

作家吉尔·琼斯在他的著作《埃菲尔的铁塔》中这样写道:“对埃菲尔来说,这个项目的全部就是:法国会建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将是当时最高建筑的两倍,并且他知道如何在技术上实现这一点。”

5

埃菲尔确实有自己的底气。在建造铁塔之前,埃菲尔和他的工程师们就已经绘制了5329张图纸,规划了18 038个钢铁构件,把每项工作都想到了最细。

为了保持四个塔墩处在一个水平线上(这将决定铁塔是否会倾斜倒塌),埃菲尔在每个塔墩底部都安装了一台临时水压泵以进行高度的微调。但事实证明埃菲尔多虑了:四个塔墩造到55米高的时候,误差都没有超过7厘米——这个完美的水平高度一直保持到今天。

埃菲尔铁塔的底座施工

埃菲尔铁塔高300米,用掉了12 000个各类金属部件,但因为设计严谨,没有一个部件返工过。在建造过程中,埃菲尔设计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技术:

和当时其他的大型建筑工程不同,埃菲尔预先在自己的车间里面制造好所有的部件。部件只要被送往工地,就能够迅速安装完毕。

整个铁塔用去250万个铆钉,铆钉孔预先以1/10毫米的容差制作完毕,这使得20个铆接小组能够每天装配1650个铆钉。

建造铁塔的每个部件都不超过3吨,这使得小型起重机得以普遍应用。

埃菲尔的铁塔,就在争议声中,一天一天慢慢长高。等到铁塔高度超过2/3的时候,批评声音开始渐渐消失,赞美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

6

该说说埃菲尔铁塔造完后的故事了。

埃菲尔铁塔建成后,立刻成了法国至高技术的代表,更是成了法国的象征,大批原来的批评者,变成了赞美者。就连当时的法国总理蒂拉尔,一开始也反对造埃菲尔铁塔,但等铁塔落成后,他亲自给埃菲尔颁发了荣誉军团勋章。

无论是法国人还是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被埃菲尔铁塔的雄伟壮观所震惊。在整个世博会期间,铁塔的门票和各项收入就达到了140万美元——是的,埃菲尔在世博会期间就已经收回了投资。事实上,到2010年的时候,埃菲尔铁塔能在一年里给法国带来15亿欧元的旅游收入。

虽然是一个纪念碑式的高塔,但埃菲尔铁塔却慢慢展现出了它的实用性:空气动力学实验、材料耐力研究、登山生理学、电信问题、气象观测等都依托于铁塔展开。

尤其是无线电技术的普及,让高高在上的埃菲尔铁塔具有了更大的意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马恩河战役,法国人就是在埃菲尔铁塔的顶端,向前线的法国军队发射战略信号。

那位曾经激烈反对建造埃菲尔铁塔的作家莫泊桑呢?他开始爱上了在埃菲尔铁塔二层的餐厅吃饭。当人们问他是否还讨厌埃菲尔铁塔时,他的回答让人捉摸不透:“这毕竟是全巴黎唯一一个看不见这座铁塔的地方啊!”

7

以一个爱情故事作为这个铁塔故事的结尾吧。

很多人都猜测,当时埃菲尔愿意赌上全部身家去造一座铁塔,除了成就感和经济利益之外,应该还有些别的什么原因。

可能真的有。

在埃菲尔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伙子的时候,他结识了一位名叫玛格丽特的富家小姐。玛格丽特一直鼓励埃菲尔实现自己当建筑师的梦想,并且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

埃菲尔铁塔

那是埃菲尔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直到玛格丽特的生命中止在31岁。悲痛欲绝的埃菲尔一直希望能有一座建筑能够纪念自己对妻子的爱——他后来终生未娶,直至91岁与世长辞。

在埃菲尔晚年的时候,据说他曾登上埃菲尔铁塔的最顶端,大声呼喊妻子的名字——

或许,因为那是当时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吧。

馒头说

去过卢浮宫的人,肯定对门口的玻璃金字塔有印象。

这个由华裔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美术馆大门,借用古埃及金字塔造型,采用现代材料玻璃,既能表现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能为地下设施提供良好的采光。

而当时这个方案公布时,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大家都会认为这种建筑会毁了这座800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据说,当时有90%的巴黎人反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玻璃金字塔已经成为卢浮宫的象征。

我记得我第一次去卢浮宫的时候,站在入口,甚至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感觉:这座现代感极强的玻璃金字塔,就是一个时光入口,我们现代人从入口进去,就进入了卢浮宫里的古典世界。

卢浮宫门口的玻璃金字塔

但凡现在成为经典的世界建筑,多少都经历过争议吧。

埃菲尔铁塔是这样,卢浮宫金字塔是这样,悉尼歌剧院也是这样——它的设计者乌松和澳大利亚政府闹翻后,一气之下再也不踏进澳大利亚半步,连建筑建成后都不愿意来看一眼。

所以需要经历时间考验的,除了爱情,可能还有建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