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是民间故事中有名的机智人物,人称“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长”。徐文长本名徐渭,是明代的大才子,在诗文、书画、戏剧等方面都有独树一帜的成就。老百姓喜爱他的聪慧,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卖布断案
徐文长有十匹白布,让伙计扛到县城去卖。路上要过一条河,伙计扛布上船,正好和一个瞎子坐在一块,于是两人搭讪起来。瞎子问:“你去县城干啥?”“卖布。”瞎子就问布的多少、颜色,伙计朴实,回答得一清二楚。瞎子又抚摸着布匹,用手一层一层地摆弄着,伙计也不在意。
不一会儿,船靠了岸,伙计就要扛布,不料瞎子按住了,说:“这是我的布。”伙计大吃一惊:“你怎么耍赖?这明明是我的布!”“你耍赖,这是我的布!”两人相持不下。
船上的人都围了过来,一个看热闹的说:“如果布是瞎子的,他必然知道布的多少和颜色。”瞎子立刻说:“这是十匹白布……”大家一听,纷纷指责伙计,伙计有口难辩,于是两人打官司到了县衙。去县衙前,伙计托人把发生的事告知徐文长。
县衙大堂上,瞎子向县太爷道:“我知道每匹布卷了多少层。”接着说了出来,果然分毫不差,正在这时,徐文长赶到了。徐文长对县太爷说:“这是我的布,有一点我没向伙计交代,我的布背面染有两道蓝色小花,布行的都知道。”说着把布掀开,让县太爷看,“请老爷过目。”
瞎子一听慌了,暗想:这情况怎么没掌握?赶快说:“老爷,刚才你没问,我也忘说了,我的布背面是有两道蓝花。”
县太爷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刁民,竟敢骗人白布,这布上哪有什么蓝花!看你是瞎子,饶你二十大板,给我轰了出去!”瞎子顿时面红耳赤,垂头丧气地走了。徐文长让伙计把布扛了出去。
智胜打赌
张三、李四两个朋友拜访徐文长。李四为人不苟言笑,张三却爱诙谐打趣,他悄悄将徐文长拉到一边说:“文长兄,今日你若能让李四‘呱呱呱’叫三声,我就请客吃饭。”徐文长笑道:“这有何难?”
于是徐文长将两个朋友带到一片西瓜地中,他手指瓜田,对李四说:“李兄啊,你看这一片葫芦长得多好。”李四纳闷道:“文长兄,这明明是瓜,你怎么说是葫芦呢?”
徐文长摇头道:“是葫芦。”李四道:“是瓜。”徐文长大声道:“葫芦!”李四回道:“瓜!”徐文长连声道:“葫芦、葫芦、葫芦!”李四也恼了,道:“瓜、瓜、瓜!”
题写店名
绍兴城里新开了一家点心店,徐文长常常光顾,店主就央求他写一块招牌。徐文长一挥而就,并嘱咐店主不得改动。招牌挂出来不久,点心店果然门庭若市。有了名声之后,店主就开始偷工减料,生意也渐渐不景气了。一天,一个顾客对店主说:“你看,徐文长给你写的招牌,点心的‘心’缺一点,难怪生意不好。”
于是店主找到徐文长,请他加上一点。徐文长笑道:“加上去不难,你可不要后悔啊!”店主连说不会后悔,于是徐文长用黑漆在“心”字中间补了一点,可是,点心店的生意不但没好转,反而更加萧条了。店主摸不透个中奥妙,就来请教徐文长。徐文长说:“‘心’无一点,引人注目,店就有了人气,而且缺少一点,使人有空腹的感觉,来吃点心的人就多。加上一点,变成了个实心肚子,谁还要来吃?只要你以后不再偷工减料,再把‘心’上那个黑点改成红的,生意还会兴隆。”
店主恍然大悟,照办了,果然灵验。
巧救民女
有个贪色的员外,抢了个民女,要强逼成亲,民女的母亲在街上哭哭啼啼。这事刚好被徐文长撞见,他听了老太太的哭诉后说:“不要紧,我来想法救你的女儿。”
于是徐文长买通了那员外的丫头,如此这般地嘱咐了一番,丫头点头答应了。第二天,徐文长咋咋呼呼地闯进员外家,嚷嚷说,员外抢了他的夫人。员外见来人是不好惹的才子徐文长,就赔笑脸解释,说自己并没抢他的夫人呀。徐文长毫不理睬,一把拖住员外,上县衙评理。
到了衙门,知县问徐文长:“你夫人有什么特征?”徐文长说:“我夫人屁股上有一个很大的黑圈,那是她小时候不小心坐在炭盆上烫伤的。”知县立即传来那民女,命人领到内室,请自己夫人验明。一会儿夫人来报,果然和徐文长说的一模一样。徐文长这下喉咙响了:“你青天白日抢走我的夫人,是何居心?”员外有口难言。知县一声令下,员外当即挨了五十大板。徐文长将民女领出,交给她的母亲,母女俩千恩万谢。
那么,徐文长怎会知道民女的屁股上有黑圈?原来徐文长买通了员外府的丫头,要她在民女用的马桶上撒上一层锅底灰。民女小解时,锅底灰便印到她的屁股上去了。
字号由来
徐文长本名徐渭,“文长”是他的字,这个字有个有趣的由来。
徐渭不想做官,但是两个哥哥逼他去应考。考场上,他看过题目便一挥而就,文章虽短,却很精辟。剩下许多时间没事干,他便在卷子空白处画上祖先像,又画上供桌和祭品,最后画上他自己穿着举人的服装在祭祖。画完后,他在边上写上“不过如此”四个字。主考官看了卷子,很佩服他的短文,后来看到那幅画,却连连摇头,在卷子上批道:“文章太短脸皮厚,名次排在孙山后。”当然没考取了。
三年后家里人又叫徐渭去赴考,刚巧又遇到了上回的那个主考官。徐渭心里很火,便在卷子上大作文章,列举了科举的种种弊病。他越写越火,文章也越写越长,试卷上写不下,就写在桌面上、凳子上,最后连凳脚上都写满了。交卷时间到了,徐渭把试卷连同桌子凳子一齐背上去交给主考官。
主考官不由得大吃一惊:“你要干什么?”徐渭笑道:“你不是喜欢长文章吗?我就写篇长文章给你看看吧!”
这件奇闻很快传了出去,从此,徐渭就被人称为“徐文长”了。
利息几何
徐文长的邻居急等钱用,来找徐文长借,可徐文长手头也很拮据,只好陪邻居去向放高利贷的借债。放高利贷的说:“借给你十两银子的本钱,明年到期,利息要四两银子。有徐先生作保,字据就不必出了。”
徐文长笑道:“四两利息多了点,我看,就给三两九的利息吧!”借高利贷的想,四两和三两九相差不多,就答应了。
一年过去,邻居按照徐文长的指点,凑齐了十两银子,再带了一瓶好酒,由徐文长陪同,送到借高利贷的那里。借高利贷的见只有十两本银,就问利息呢,徐文长说:“去年明明说好利息是‘三两酒’,你怎么可以赖呢?”借高利贷的因为没有真凭实据,只好自认倒霉。
妙戏秀才
一天,徐文长在酒店喝酒,有几个不认识他的秀才坐在邻桌,大讲徐文长只有歪才,并无真才实学。徐文长听了就走过去道:“这么说,几位仁兄很有些真才喽?我们来赛诗怎样?”
秀才们见他穿得寒酸,就说:“赛就赛,就是徐文长亲自来,也不在我们话下,何况是你?”
店里的伙计认识徐文长,但并不点穿,只是提着酒壶上来凑热闹说:“就以这酒壶为题如何?”大家都说好。徐文长让那几个秀才先做,他们摇头晃脑,哼哼哈哈了半天,也没吟出一首像样的诗来。最后轮到徐文长,他吟诗道:“嘴儿尖尖背儿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岂能容大器,两三寸水起波涛!”
旁边喝酒的人一齐说:“对呀!酒壶就是这样的。”小伙计却说:“不见得吧,据我看,徐文长吟的倒更像是这几个秀才哩!”
秀才们这才知道,面前的就是徐文长,便在笑声中狼狈地溜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