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全文在线阅读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爱上阅读

关灯直达底部

虽然我的课堂表现经常透露出一股“学渣”气质,引发老师的怒吼,也让家长气急败坏,但是我的学习成绩始终不错。慢慢地我发现,学校的功课对于我来说,只花去我三分之一的精力,吃不饱的感觉有点强烈。

从认大字报开始,我的阅读能力得到了飞速提高。后来我爸又教会了我查字典,这让我的阅读能力如虎添翼。很快,我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儿童读物,我只能把大人的书从书架上取下来读。因此,小小年纪,我读的是《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这种革命书籍,心里装的都是杨子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除此之外,《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我也读得昏天黑地。那个时候我年纪太小,不是每个字都能认识,但是我太好奇书里的内容,就连蒙带猜地去读,也能把意思猜个八九不离十。这无意中练就了我“快速阅读”的童子功。

小学三年级,那爱扔粉笔头的老师在班上读了几则成语故事。我觉得这些故事太有意思了,回家就让父母给我买几本成语故事书反复读。小的时候,记住了故事,忘记了道理。而事到如今,反而是故事里的道理不断地在脑海里跳进跳出。我至今有时依然拿寓言故事给创业者讲道理:很多人创业一次成功了,但是第二次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法来,这不就是守株待兔吗?有的人创业的大方向不对,还说自己有很多钱,要接着往里砸,这不就是典型的南辕北辙吗?

小学三、四年级时,我的美术老师很喜欢我,让我做她的小帮手。有一天,她给了我一份工作——让我到学校的图书室整理图书。这简直是喜从天降。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各种从国外翻译而来的儿童读物,这让我乐不思蜀。我分秒必争地读书,读到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如痴如醉的幸福感充满整个身心。

我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接触外国小说的。那种新奇的写法,对我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我第一次读到了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作品——《金银岛》,自此对外国作品的语言很着迷。那是一个少年历险的故事,充满了魔幻色彩的内容,跌宕起伏的语感把我带到了一个陌生又遥远的国度。

十八世纪的英国少年吉姆得到一张传说的藏宝图,于是组织了探险队前往金银岛,而同行者因为轻信,纠集了一批海盗与之同行。因此,伊斯班袅拉号一起航,就注定是一场不一样的危险旅行。

冒险、闯荡、藏宝、以正压邪,这些情节描写突破了我对阅读的旧有认知。这种写给孩子的语言,让我停不下来。本来我就与现实世界有点格格不入,阅读又提供给我一个逃离现实的通道。我在另外那颗小星球上逍遥自在,得心应手。

我很容易将文字描述自动形象化,本来是阅读文字,但我的眼前却自动播放着一幕一幕的小电影,出神入化。我的发散性思维让我在阅读中自动生成了很多画面,在我的整个阅读过程中自动播放。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后来我经常感觉脑子里好像有两三个CPU在运转,会有硬件过热的感觉。这个时候,我经常感觉脑子就要爆炸了。

《金银岛》在一段时间内激发了我探险的欲望。回到现实世界,“去探险”成了我的口头禅。然而70年代到处破败荒凉,让我无险可探。家附近盖起了新的居民楼,我就带着小分队去楼房里看看每一家的格局,研究一下房子的不同户型。在居民楼前有一片竹林,我就和同学一起钻到竹海里,去寻找所谓的“宝藏”。我把在居民小区的每一次溜达,都想象成一场去远方的刺激旅行。

从小就热爱阅读

童年在河边

确实,我永远和正统的教育体制是一对欢喜冤家,你很难说清我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今天回想起来,一部分的我很适合应试这个教育系统,学习对我来说非常轻松,往往是我看上去双目无光、吊儿郎当,但是成绩一出来,都是名列前茅;而另一部分的我难以和这个教育系统相融合。在这个圈子里,我显然是个异类。

从小学开始的阅读让我如同置身于一个奇异星球。阅读的好处是增进了认知,坏处是助长了性格里的孤傲。但是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它让我日后步入理工男的逻辑世界时,却依然拥有人文学科的视野。后来我一路创业,在计算机互联网行业里工作,20年来经手的工程师、程序员不计其数。我发现,单纯的理工男经常缺乏基本的人文认知,就算技术再好也有软肋。

文字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文字不好,你没有办法写出一份漂亮的商业计划书,前言不搭后语而经常错失投资人;文字不好,你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因为你没有办法精准地描述出产品的功能,打动不了用户;文字不好,你不能和竞争对手在公开领域沟通,做不出好的PR(网页级别),甚至连打场口水仗都赢不了。

多年以后,沃尔特·艾萨克森写的《史蒂夫·乔布斯传》风靡一时,里面乔布斯提到了类似的观点。乔布斯说:“我小的时候,一直以为自己是个人文学科的人,但我喜欢电子设备。然后我看到了我的偶像之一,宝丽来的创始人埃德温·兰德说的一些话,是关于既擅长人文又能驾驭科学的人的重要性的,于是我决定,我要成为这样的人。”

这样的观点让写过《史蒂夫·乔布斯传》《富兰克林传》以及《爱因斯坦传》的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也深表赞同,他说,写了这么多的传记之后,“最让我感兴趣的话题是,一个具有强烈个性的人身上集合了人文和科学的天赋后所产生的那种创造力,我相信这种创造力也是在21世纪建立创新型经济的关键因素”。

经过多年的揣摩和感受,加上我后来多年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经验,我对这种描述感同身受。

回想童年时代,调皮捣蛋爱挑事和海量阅读爱文章,看上去格格不入的两件事,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发生在我身上。听上去有点分裂,但是我自己乐在其中。这矛盾的我,就是我成长中典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