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卫:顺丰而行:新蓝领时代骄子 » 王卫:顺丰而行:新蓝领时代骄子全文在线阅读

《王卫:顺丰而行:新蓝领时代骄子》来自“国家队”的挑战

关灯直达底部

任何一个民营企业的大佬,都会遇到一个实力相当的“国家队”与之正面抗衡。这似乎成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自然规律,这样的规律很自然地被普及。就像王卫的顺丰,俨然是民营快递行业的佼佼者,而若真要给它安一个“竞争对手”,那么非“国家队”EMS莫属。

EMS作为国有快递企业,遇到顺丰这样的“草根”对手,其实也有很多无可奈何。因为一些条条框框严格地束缚着EMS,所以,中国邮政即便想施展拳脚,也要顾此及彼。尚不算健全的物流网络,便是EMS的致命硬伤。为了治疗此“伤”,邮政决定对决顺丰,一些省市的EMS业务已经将时限速度这一顺丰关键性指标提上日程,战争一触即发。

EMS可能还是过惯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第一次下战场总还有些胆怵,而一心求胜的希望往往也蒙蔽了理智的双眼,其一味追求速度的同时,可曾想过如何处理“提速”并发症?

为了追求速度,邮政大肆增加运输车辆,大量招聘一线快递员,增加各种可以与顺丰匹敌的先进设备。而对于规章制度是否完善地执行、业务流程对接是否顺利等问题,却不曾仔细思量,继而导致网络协调能力急剧下滑,本来就上不得台面的物流网络险些瘫痪。很多业务在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致使时效不均,快是相当的快,慢也是相当的慢,客户怨声载道。

显然,大量的“食补”的确起到了身强力壮的功效,但运输能力增加了,分拣及投递的能力又下降了,使得本就滞后的监控能力和信息化水平越发黯淡无光。就连以往的准客户群体,也难以招架EMS这突如其来的“病入膏肓”,纷纷弃“国有”投“民营”。客户的大量流失,带给中国邮政的不仅仅是业务量下降这么简单的挫败,而是让其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沼泽——左边拼力注入资本和技术,右边却大量流失市场份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似乎还没有真正开展,EMS就不战而败了。

物流行业本身就不需要大技术注入,为何顺丰做得“顺风顺水”,而其他快递公司却举步难行呢?甚至就连EMS,这个正儿八经的“国家队”都不战而败?

对于这场暗战,从正面分析,其实,EMS的败象是显而易见的。

EMS不擅长对网络运行管理,很难驾驭这种拼物流和网络的战争。如果EMS的网络运行不是其致命伤,尚可招架一阵。而就其所选的对手顺丰而言,这个在民营快递行业竞争市场上叱诧风云的人物,对网络运营,不论从概念理解还是实际操练上,都是以市场化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接招的,这样久经沙场的战神,自然不战而胜了。

而对于产品定位和体系分配方面,EMS内部未曾达到和谐统一。EMS给客户提供了繁多的产品种类,可在市场和网络上却给出不同的概念,内部含糊不清地处理货件,作为客户又怎能清晰明了地收发呢?

邮政,当真给客户出了一道大难题,要知道,客户是千方百计要倾力维护的对象,这样百般折腾,客户又能得到什么?再看顺丰,不仅将产品统一标准,而且凡事以客户为中心,就连王卫也常说:“客户没有错的!”

不过,顺丰在业务范围上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厚此薄彼”。比如,针对于业务量大、客户较为集中、经济发展快速且稳定的大中城市,王卫会大开“照顾”之门,不仅会依据客户需求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还会为VIP级客户提供一对一个性化贴心服务。而EMS在这方面显得有些拘泥于小节了,大范围地覆盖全国,就连城乡地区也遍布EMS光荣的足迹,没有针对性的营销服务,是很难取得全面成功的。EMS的网的确撒得很大,可大鱼都跑了,小鱼又能有多少价值?

中国邮政仗着自己是国家的头牌,而看轻了真正的王牌企业,预想超越顺丰,但仅在设备和人员上进行量的积累还远远不够。

王卫不仅将顺丰内部流程控制得当,且在终端投递的过程上也费了不少心思,比如“巴枪”。可见,盲目提速又没有严控内部流程和终端投递,是EMS栽跟头的根本原因。

说顺丰不战而胜,是有所依据的。若换成其他民营快递公司对决邮政,孰胜孰负还不能下定论。为何顺丰能准确接招,应对自如并最终胜出?

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王卫本人。

从顺丰创立以来,王卫自产品定位,到授权决定,再到一场又一场的行业竞争,他冷静地纵观全局,找出根本致胜的砝码。他思维敏捷,市场定位准确,在计划经济浪潮中,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物流网络竞争力,才能在终端产品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顺丰在网络运营管理上占有强有力的优势,同样在终端投递服务上也毫不逊色。在经济发达、客户群相对集中的大城市,顺丰网点设置的人员几乎达到了包括EMS、“四通一达”等所有快递员总数的70%之多,可想而知,速度和服务质量自然不在话下。

顺丰有效地把握着市场机制平衡运行,同样也在每笔账单结算过程中抽出2—3元,来确保终端梯队建设的健康运转。而作为“国家队”,EMS投递员只有不断发展新业务来获取个人利益,普通的物件投递是没有任何额外补助的。显然,王卫率先推行的“工资+提成”薪酬机制,为顺丰高速发展一路亮起了绿灯。

EMS单一地认为,快递员投递结算的收入,可以从总部利润调节后分摊一部分出来,不过,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邮政总部的利润也甚是堪忧,又怎会多一个心思分一部分给投递环节呢?

既然与业务量有直接关系,那么如何激发快递员的工作积极性,从主观能动性上推进效益?王卫想到了用指标考核来代替效益评价。

网络是整个快递运营机制中最重要的环节,无论是顺丰总部还是各地区的网点,王卫和员工们都将指标考核看得尤为重要。人都有被鞭策的心理依赖,谁也不能在每件事上都保持着积极的亢奋状态,所以,顺丰严格的奖惩机制出台了:对于完成指标并在考核中成绩优异的快递员予以重奖,而工作懈怠,考核失利的员工,则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同样在做考核和评价,EMS便逊色得多。懈怠工作、弄虚作假、客观因素过多,管理又做不到细致准确。一方面考核不够客观,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快递员偷梁换柱,颠倒黑白,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恶性循环,如此,EMS的网络运营质量和速度与日俱降。

在这一轮的对战中,EMS失利了,不过,它会善罢甘休吗?

中国快递行业的业务运输类型包括陆运和航空两大类,陆运以时效为主要竞争优势,在这方面EMS挑战失败,可航空呢?一场更大的战事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