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已经说过,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正当吴佩孚率领的直军与奉军在山海关、九门口一带鏖战白热化的时候,部署于古北口方面的直系将领冯玉祥突然率领部队回师北京,联合直军第二路司令胡景翼、北京卫戍副总司令孙岳,实行倒戈,发动政变,囚禁总统曹锟,从而导致了吴佩孚率领的直军大败,精锐损失殆尽。冯玉祥之所以回师倒戈,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项就是当时张作霖采取了联冯反直的策略。为了与冯玉祥达成同盟,张作霖曾派马炳南与冯玉祥秘密联系,达成了直奉战争期间秘密合作的协议,张作霖为此还付给了冯玉祥200万日元的经费支持。
可惜好景不长,冯奉联手扳倒直系大佬曹锟和吴佩孚后,北京政权名义上是由段祺瑞执掌,实际上则是冯奉两方共管,但是冯的实力远不及张作霖,因此管着管着冯就把天津给管丢了,紧接着北京也成了张作霖的天下,冯忍气吞声,只好以退为进,宣布下野以坐等时机。不久机会果然来了。郭松龄反奉时决定联合冯玉祥,双方一拍即合,又由郭松龄出面邀请了当时的直隶督军李景林达成了三方同盟,约定共同倒戈。幸亏张作霖采取了分化瓦解策略,让冯玉祥与李景林之间产生了隔阂。再加上战争爆发后,郭松龄军事发展异常顺利,冯玉祥便不想履行原来与李景林之间达成的协议,而想趁机图谋李景林的直隶地盘。总之郭松龄反奉战争爆发当天,冯玉祥就不顾盟约,命令张之江进驻北京的丰台至落垡一线,宋哲元部集结于多伦。11月28日,宋哲元率骑兵向热河首府承德进发,引起了李景林的不满及疑虑。与此同时,国民军二军、三军在占领保定后,也分路急速向天津进军。这更加剧了李景林的恐慌。11月30日,冯玉祥派熊斌及王乃模到天津,直接要求李景林率部去热河,让国民军一军借道援郭。这实际上是公开表示,要李景林将直隶完全让给国民军。李景林急忙托张树声向冯玉祥输诚,并派自己的高级顾问韩玉辰会同黄郛去张家口疏通。韩问冯玉祥国民军对李企图怎样,冯明白表示,由李腾出原有地盘,率所部移驻热河,沿途当予以便利。而与此同时,国民军已进占热河,实际上,国民军连热河也不想让李景林所得。这就把李景林逼到了不得不与奉军联合的一方。12月1日,李景林决定对国民军进行武力抵抗,但面对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精锐部队的进攻,李景林招架不住。1926年1月,天津也被冯玉祥国民军张之江部占领了。这样,利用郭松龄反奉的契机,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国民军就占领了察哈尔、绥远、热河、北京、天津、河南等大片地区,兵锋直指山海关。冯玉祥国民军与李景林的这一场战斗,史称国奉大战。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冯玉祥的国民军。冯玉祥的国民军与1926年南方国民党组织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不是一回事。冯玉祥于1924年10月23日发动政变推翻曹锟、吴佩孚以后,宣布所属部队脱离直系而改编为国民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兼国民军第一军军长,胡景冀任副总司令兼第国民军第二军军长,孙岳任副总司令兼国民军第3军军长。各军招兵买马,又借着此次攻打李景林的契机,收编了不少溃兵,得到了迅速发展。到国奉大战结束时,冯玉祥国民军第一军下辖6个师又8个旅,获得京畿、察哈尔、绥远、甘肃等地盘;国民军第二军下辖11个师又19个旅,获得河南地盘;国民军第三军下辖1个师又8个旅,获得河北地盘。1926年1月,反奉失败的郭松龄部将魏益三宣布与冯玉祥合作,将其部队改称国民军第四军;隶属于张宗昌直鲁联军的第二十四师师长方振武也脱离直鲁联军,将其部队改称为国民军第五军。这样,国民军击败李景林后,一时声威大震,风头盖过了奉系。而此时奉军因为郭松龄兵变,实力大受影响。虽然山东还有张宗昌的直鲁联军可以钳制,但江浙一带又有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威胁着张宗昌。因此从总体上看,经过郭松龄兵变,奉系从总体上已经处于弱势,尤其是张宗昌部,已经被冯玉祥及孙传芳两大势力包围,形势非常不妙。
在此紧要关头,张作霖纵观全局,又一次做了重大的战略调整,其外交方向由已经不复存在的联冯反直急剧转为联直反冯,那就是要扶持和借助直系吴佩孚力量,形成对冯系国民军的反包围。那么吴佩孚会同意吗?
回过来又要说一说吴佩孚了。此时吴佩孚去了哪儿?1924年11月3日,因为冯玉祥倒戈而一败涂地的吴佩孚带着残部2000余人,在塘沽乘上华阳舰浮海南下。11月7日,船到青岛,山东督办郑士琪不让其上岸,还拒绝提供淡水和粮食。12月中旬,吴佩孚抵达南京,刚刚在苏浙之战中获胜的齐燮元迎接,但吴佩孚不敢上岸,毕竟齐非嫡系,怕遭暗算。12月17日,吴佩孚沿长江航线一路西行抵达汉口。这里是他起家的地方,有自己的嫡系萧耀南坐镇湖北。萧耀南原为直系第三混成旅旅长,跟着吴佩孚一起参加了直皖战争,胜利后吴佩孚将第三混成旅扩编为第二十五师。1921年,湖北督军王占元部下哗变,吴佩孚以南下增援为借口帮助萧耀南夺得了湖北地盘,因此吴佩孚对萧耀南有知遇之恩。吴原以为萧为其一手提拔,必然听命于他,哪知萧耀南却派人暗示吴佩孚,不欢迎他留汉组织护宪军政府。吴于是离开,北上河南洛阳,这里是他当年率第三师驻扎的老巢。不久,镇嵩军憨玉琨部攻入洛阳,吴佩孚宣布下野,上鸡公山养病,吴佩孚在鸡公山未住多久,国民二军胡景翼又进入河南,吴佩孚只得乘火车再次入鄂。萧耀南怕引火烧身,为阻止吴佩孚入境,竟拆毁铁路,吴无奈只得在广水下车,一时间茫茫中国竟没有这位昔日大帅的容身之地。当时有川军杨森的代表刘泗英在吴处,自告奋勇到武汉游说萧耀南“缓段全吴”。萧耀南表示自己不会做冯玉祥第二,之所以拒吴入境只不过为了保全武汉,最后双方达成协议:一、同意吴移驻湖北黄州。二、吴的卫队以两营为限。三、所乘兵舰决川号和浚蜀号的武装解除,仅供作为交通工具和自卫。1925年1月5日,吴佩孚到达黄州西山暂住,之后又移驻岳州。
张作霖与吴佩孚
就在吴佩孚无兵无权困守岳州的时候,机会来了。前文已经说过,冯玉祥倒戈后暂时实现了冯奉共管,但过不多久,冯系占据的天津、保定以至北京等地,都先后为奉系控制,冯玉祥势单力薄,为改变被动局面,只好改变策略,积极联合南方的直系残余孙传芳。此时孙传芳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在江浙战争中获胜,把卢永祥驱赶出了江苏,但紧接着卢永祥带领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获胜的奉军大规模南下,先后占领了江苏、安徽,兵锋直指上海。这样,冯玉祥、孙传芳二人在“抗奉自保”的一致目标下,很快不谋而合,结为异姓兄弟,相约南北两路夹击奉军。同时,为增加胜算,他们认为吴佩孚在长江中下游还有一定的影响和潜在势力,如能拉吴佩孚出来,那么胜算就更大了。于是孙传芳以五省联军的名义公推吴佩孚为领袖,共同讨奉,以壮声势。与此同时,一些失败的直系将领张福来、彭寿莘、李济臣、靳云鹗等相继来到武汉,连日商议如何复兴直系势力。在内外压力下,湖北督办萧耀南也只得率湖北将领通电拥吴,并请吴佩孚再次出山,共定国难。
1925年10月15日,孙传芳以反对奉军压迫上海工人运动为名,通电讨伐奉系,兵分5路向奉军猛攻,浙奉战争爆发。我们前文已经讲过,这场战争让杨宇霆和姜登选败逃北方,引发了郭松龄兵变,也导致了两桃杀三士的结果。其实它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那就是造就了吴佩孚的复出。
1925年10月21日,吴佩孚从岳州乘坐军舰来到武汉,随即挂出“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部的大牌子,自任总司令。为壮声势,吴佩孚还组建了一个很强大的班子来帮他唱戏,延请了章太炎为总参赞、蒋百里为总参谋长、张其锽为秘书长、张福来为营务处长、张志潭为外交处长等等。至于军队,主要是把湖北的部队加以整编,以萧耀南为讨贼联军鄂军总司令兼后方筹备总司令,寇英杰为第一路军总司令、陈嘉谟为第二路军总司令、卢金山为第三路军总司令。其他的还委任了川军、桂军、黔军总司令等等,不过这些部队大多是挂挂名而已,起不了实际作用。就这样,在战败后差不多一年时间,吴佩孚又东山再起了。
也许有人会问,孙传芳那边不就是浙闽苏赣皖五省吗,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十四省?其他的九省是哪些?其他的九省分别是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山西,但这九省除了湖北是吴佩孚可以控制的外,其他八省不过是虚与委蛇,所谓“十四省联军”,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但不管怎么样,吴佩孚还是东山再起了。本来,十四省联军就是为了讨奉而组建的。当时奉系的势力发展太快,各地方军阀人人自危,这十四省就是联合了所有反奉的势力,其中还包括岳维峻国民第二军(胡景翼已于1925年4月病逝)所控制的河南以及孙岳国民第三军所控制的陕西。吴佩孚挥师北上的时候,孙传芳已经击败了杨宇霆和姜登选。前锋直抵张宗昌控制的山东。
按照此前约定的作战计划,孙传芳督率五省联军进攻苏皖,驱逐杨宇霆和姜登选。待到张宗昌南下支援的时候,国民军二军即河南的岳维峻出兵山东、吴佩孚率鄂军进攻鲁南,消灭张宗昌。最后,冯玉祥的国民一军与北上的队伍一起合力,最终消灭李景林和关内张学良、郭松龄的奉军。
就在各部顺利推进的时候,形势却又发生了剧烈转变,那就是奉军内部发生了郭松龄兵变,郭松龄率领着张学良的精锐部队第三方面军进军山海关,直逼张作霖的东北老巢。借此机会,冯玉祥挥师东进,打败了李景林,收编了李景林部十几万人的武装,并迅速占领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方。一时间冯玉祥声势大涨,风头远远盖过了张作霖。败军之余,张作霖为图自保,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迅速转变战略,决定由刚开始的联冯反直转而为联直反冯。
张作霖想联直反冯了,问题是人家直系是否会同意?特别是吴佩孚,张作霖刚刚在一年前打得吴佩孚输光了老底,好不容易才借着湖北地盘以及反奉名义东山再起了,这苦大仇深的吴佩孚会同意吗?
不出张作霖意料,吴佩孚居然就同意了。原来在吴佩孚的心里,张作霖虽然可恨,但最恨的人却是从背后插上一刀的冯玉祥。对吴佩孚来说,部下不忠不诚,如果不加以惩戒,以后谁都可以从背后开枪了。而且从利益的角度而言,此时的冯玉祥控制着京津,又与北方的苏联密切联系,实力最强,威胁也最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来直奉两系都有可能被冯玉祥各个击破。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吴佩孚与张作霖之间越走越近。1925年12月,张作霖的代表杨宇霆和吴佩孚的代表蒋百里在大连会晤,初步达成合作意向。1926年1月份,双方终于形成了合作协议,即:奉方承认吴佩孚以长江流域为基地,而吴则支持奉方从华北除掉国民军势力。
1926年1月21日,张作霖以进攻郭松龄残部——即已被改编为国民军第四军的魏益三部为借口,出兵关内;吴佩孚也正式通电讨冯,命令寇英杰率部进入河南,张作霖的联直反冯战略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