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三步曲2: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红色三步曲2: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全文在线阅读

《红色三步曲2: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永新一枝花”贺子珍

关灯直达底部

5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一天,袁文才摆了一桌酒席,请了红军的几位首脑。来者心照不宣,频频向毛泽东敬酒贺喜。那酒杯伸向毛泽东,也敬向毛泽东之侧的一位白净姣美而目光刚毅的姑娘。

那姑娘是永新城里一朵出众的鲜花,人称“永新一枝花”,名叫贺子珍,年方十八,瓜子脸,乌亮的眼睛,光彩照人。

贺家原本祖居永新县烟阁乡黄竹岭村,世代务农。到了贺子珍曾祖父这一辈,有了些积蓄,买下二百来亩油茶林和二十亩土地。家中富裕起来,贺子珍的父亲贺焕文也就上了私塾,识字知书,成了读书人。

那时,可以花钱买官。有了钱,贺焕文想当官,也就捐了个江西省安福县知县。

贺焕文的前妻叫欧阳氏,生一子,名贺敏萱。

欧阳氏去世后,贺焕文娶广东姑娘温土秀为续弦。温土秀长得俏丽,原是广东梅县一户大家的闺秀,因其父遭厄运,不得不随父迁往永新。

温土秀生三子三女:三子为贺敏学、贺敏仁、贺敏振,三女为贺桂圆、贺银圆、贺先圆。

贺敏学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永新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后来成为红军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解放后任福建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常委。

贺银圆后来改名贺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7月20日与毛泽东小弟毛泽覃结婚。1949年11月死于车祸。

贺敏仁参加红军,当司号兵。在长征途中被错杀。

贺先圆又名贺仙,和贺敏振一起,在永新暴动后死于战乱。

贺敏萱在战乱中逃到吉安清源山亲戚家中,在那里当了斋工。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做地下工作。在“文革”中被打成“假党员”。1971年死于安徽台肥。

长女贺桂圆,是因为她生于中秋,丹桂飘香,圆月当空,取名“桂圆”。后来,她自己取“自珍”为学名,即善自珍重之意。参加革命后,改为“子珍”,如今以贺子珍之名传世。

贺焕文捐官当上安福县县长,却因为人老实,受人排挤,丢了官,回到老家永新。他在永新衙门当了个“刑房师爷”,却被一场官司牵涉进去,坐了班房。那时,贺子珍不过四岁。

出狱后贺焕文看透尔虞我诈的官场,弃官经商,在永新县城南门禾水边上,开了一爿小店,名叫“海天春”,卖杂货,兼营茶馆。他曾请了一位风水先生来预卜小店前景,风水先生意味深长道:“屋舍虽破,两栋支撑;不进钱财,就出人才!”此话竟被言中……

贺于珍在县城秀水初级小学毕业后,进入教会学校福音学校女生部学习。天主教的势力,早在19世纪末,便已深入永新县城。福音学校虽说是教会办的,教学质量倒是不错的。这样,贺子珍从那里毕业时,已有一定的文化水平。1926年春,十六岁的贺子珍成了母校秀水小学的国文教师。

就在这时候,从南昌来了个大学生,名叫欧阳洛。他是永新人,在1922年考入南昌省立第一师范。在南昌,欧阳洛结识方志敏、赵醒依、袁玉冰等人,参加了他们领导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5年,欧阴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欧阳洛回到永新,使永新有了中共的种子。他在县城办起了平民夜校,贺子珍和妹妹贺怡成了第一批学员,思想日渐转向马克思主义。哥哥贺敏学,也跟欧阳洛过从甚密。这年夏天,贺氏三兄妹——贺敏学、贺于珍、贺恰,都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贺子珍担任了永新县第一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书记。不久,她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当北伐军经过永新时,永新成立了国民党县党部。那时国共合作,贺子珍出任国民党县党部委员兼妇女部部长,成为永新十分活跃的人物。这时的她,不过十六岁!

贺子珍教妇女们唱起了《花脚歌》:“我们妇女真可怜,封建压迫几千年,别的暂不说,裹脚苦难言。脚小鞋子尖,走路要人牵,破皮又化脓,害人真不浅。大家快放脚,真正好喜欢!”

1927年3月,贺子珍担任中共永新县委妇委书记。不久,她被调往吉安县,担任国民党永新县党部驻吉安办事处联络员,又任中共吉安特委委员兼特委妇委组织部长。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冲击波,也波及远离上海的永新县城。永新的国民党右派在6月10日黎明时分动手搜捕中共党员,原永新县工人纠察队军事教官萧金然叛变,带领国民党军队捉人。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等中共党员和群众八十多人被捕入狱。

贺子珍在吉安闻讯,心急似焚。左思右想,搭救贺敏学等人的唯一办法,是求救于袁文才。袁文才是贺敏学中学同班同学,跟贺子珍也很熟悉。贺子珍便跟中共永新县委联系,由她向袁文才写信求援。

贺子珍还给狱中的哥哥写了信,托永新的舅母在探监时秘密塞给贺敏学。贺敏学也把自己写给袁文才的一封信,塞在一把竹柄油纸扇里。舅母一边摇着这把扇,一边走出监狱。袁文才接到贺子珍、贺敏学的信,会同王佐,率部攻打永新县城。7月26日晚,他们攻进县城,占领了监狱,救出了贺敏学等人。

不久,贺子珍也从吉安赶来永新,随着哥哥一起,和袁文才、王佐上了井冈山。

贺子珍上了山,就得了疟疾,只好在山上住下来休养。稍好,她下了山,住在茅坪大仓村。袁文才的部队,正驻扎在那里。贺敏学也住在那里。

10月3日,从宁冈的古城传来不寻常的消息:毛泽东率中国工农革命军来到那里。据传,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呢。

消息是龙超清传来的。龙超清说,毛泽东还写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很有名气呢。

龙超清向袁文才转达了毛泽东的意见,说是过几天来大仓村跟袁文才会面,要送枪给袁文才。

袁文才很高兴,吩咐部下把银元一叠叠装人竹筒,一百银元一筒,装了六筒,说是送给毛泽东部队。

10月6日,五六个男子走进大仓村。他们的脖子上,都系着一根红布条。为首的那位,瘦高个子,脸晒得黝黑,那眼睛里布满血丝。他跟袁文才握手之后,袁文才开始介绍他手下的部将。袁文才介绍了贺敏学,最后介绍站在贺敏学旁边的贺子珍。

那为首的人物,便是毛泽东。他见到十七岁的贺子珍,以为这姑娘是袁文才手下部将的女儿。

袁文才道:“她是中共永新县委委员。”

毛泽东连声说:“看不出!看不出!”

毛泽东询问了她的姓名,一下子记住了:“哦,祝贺的‘贺’,善自珍重的‘自珍’!”

毛泽东在茅坪住下。那里有座八角楼,原是攀龙书院的课堂,楼上用明瓦砌了八角形图案,使课堂光线明亮,也就得了“八角楼”之名。那里本是贺敏学住的,让给了毛泽东。

袁文才的住处离八角楼不远。疟疾未愈的贺子珍常坐在袁家门口晒太阳。毛泽东来来去去,总要路过袁家门口,跟贺子珍有时聊上几句。

渐渐地,她和毛泽东的接触多了起来。

贺于珍的疟疾渐愈,被派往永新县烟阁乡黄竹岭村,那里是贺家祖居之处。贺子珍父亲在捐官之前,就住在那里。

贺子珍在黄竹岭工作了一些日子。后来,又到九陇山那儿工作。真巧,毛泽东带着警卫路过九陇山,跟她相遇。毛泽东在那里住了一个星期,两人天天都在一起工作。当毛泽东离开那里回茅坪时,她跟毛泽东同路去茅坪。

贺子珍佩服毛泽东的才智学识,毛泽东喜欢贺子珍的俏丽坚强。毛泽东把贺子珍词到身边工作——担任秘书。从此,贺子珍的职务是“毛委员的秘书”。

在那炮火纷飞、戎马倥偬的年月,爱苗居然悄悄在两人心头滋长。

据东方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的《贺氏三姐妹》一书称,为毛泽东和贺子珍做大媒的是袁文才的夫人谢梅香。

毛泽东和贺子珍结婚的日期、地点,各种说法不一。

据谭政的回忆文章《难忘的井冈山斗争》中说:

毛泽东同志与贺子珍结婚就是在夏幽,是1928年4月至5月,热起来了,穿件单衣,结婚很简单,没有仪式,没有证婚人,从夏幽退出以后,两人就是夫妻关系了。

夏幽,也就是永新县夏幽区。讲得更具体一点,是夏幽区的塘边村。那时,贺予珍率工作队到塘边村打土豪、分田地,住在一位老婆婆家。没多久,毛泽东也带一些战士来到塘边进行分配土地试点。他俩和中共永新县委的刘真、胡波一起召开许多群众座谈会,毛泽东提问,贺子珍记录。毛泽东在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永新调查》。毛泽东在塘边村先后住了四十来天。

毛泽东来到塘边村的日期,谭政只说了个大概。当时在中共夏幽特别支部工作的徐正芝的回忆,则讲得很具体:“1928年古历4月27日,毛司令率红军来到我们塘边村。”

“1928年古历4月27日”,即1928年6月14日。

王行娟著《贺子珍的路》一书说是“三打永新”之后,毛泽东和贺子珍在塘边村“终于结合在一起了”。三打永新,是在1928年6月23日。

由中共永新县党史办公室编辑印的《永新人民革命史》(1989年9月版),内中的《贺于珍》一文,则写道:“1928年5月的一天,天气晴和,阳光明丽,毛泽东和贺子珍在茅坪洋桥湖的八角楼上结婚了。”

虽然关于毛泽东与贺子珍结婚的日子的各种说法稍有不同,但大体上都是说在1928年春夏之间。袁文才跟贺敏学、贺子珍有着亲切的友谊,又跟毛泽东建立了战斗友情,何况他是当地人,自然,由他出面请客,为毛泽东、贺子珍贺喜,是最合适不过了。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东方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的《贺氏三姐妹》一书中,却有这么一段毛贺之间“爱情描写”:

毛泽东道:“谢谢你的一片心。”

“难道说一个谢字就能表达了的吗?”

“你让我怎么样?”

“我让你看看我的心,有多爱你。”子珍终于鼓起勇气将“爱”字说出了口。

毛泽东沉思良久说:“我知道你的心,我也知道你是住好同志,好姑娘,我也很爱你,因为……”

“因为什么?”贺子珍追问。

“因为我……”

接着他说出自己的身世:“我已结婚,妻子还在家乡,路造遥远,杳无音信,再说那里是白区,也不知道她是死是活。”说着,毛泽东眼圈发红,低下了头。

“你不要难过。天会晴的。”

接着他们谈理想,谈明天的希望,越谴两个人的心越近,越谈越觉得志同道合。

事隔不久,从家乡传采扬开慧英勇就义,被军阀何键杀害的消息。这一消息着实震惊了毛泽东……

井冈山的天黑得早。

在一个花好月圆的傍晚,大家围坐在一起,清茶一杯,袁文才夫妇又烧了几个菜,以水当酒,敬天敬地,共祝革命的成功。简单的婚礼,孕育着革命必胜的哲理。

这本《贺氏三姐妹》把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婚礼写成是在毛泽东得知杨开慧英勇就义之后举行的。这完全违背了起码的事实:毛泽东与贺子珍结婚是在1928年春夏之间,当时杨开慧带着长子毛岸英正被军阀何键关押在长沙狱中。杨开慧是在1930年11月14日被军阀何键枪决于长沙,年仅二十九岁。

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所编《毛泽东年谱》写道:

1928年6月下旬,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塘边一起工作的日子里,结为革命伴侣。

同书第325页写道:

1930年11月14日,扬开慧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

与毛泽东结婚后,贺子珍担任井冈山前敌委员会秘书,在书记毛泽东身边工作。

在毛泽东和贺子珍结婚之前,1928年春,朱德和二十五岁的伍若兰在湘南结婚。伍若兰是湖南末阳县城南金兰村人,曾就读于衡阳的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末阳县妇联会主席。她参加湘南起义,跟朱德相识、相爱,结合在一起。1928年4月底,她跟朱德部队一起来到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