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中谈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也。”
我们可以把第一种境界归结为迷茫,寻找生命价值、追求事业的迷茫;把第二种境界归结为执着,找到了某种值得投入生命的事业或者价值,愿意为此贡献余生;把第三种境界归结为开悟,在苦苦探索、执着无救之后的突然领悟,原来一切都这么简单,答案就在身边。就像牛顿在苦恼之余坐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了一下,就像王阳明在竹子前面“格物致知”几度春秋之后突然领悟到了心乃一切之本。古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提出了参禅的三重境界:“老僧30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我们人生之初,思维狭隘,见识短浅,所以很容易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表面上好就是好,不懂得背后蕴藏的道理,看到哭就是哭,不知道哭背后的情感;在我们人生发展的道路上,常常会处处碰壁,事事灰心,最后对人对事产生无尽怀疑,觉得每个人都不再那么纯真,人人都暗藏玄机,包藏祸心,因此就很容易见人不是人,见鬼不是鬼;到了第三重境界,发现一切人皆有良知,一切事皆有因缘,看透了其实很简单,所以就有了看山还是山的明澈。“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做人与处世的正道。
上面的两个故事都充满了禅意,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体悟。
其实,做人做事在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境界带来不同的结果和不同的人生。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 三个人都在搬砖头,第一个人搬砖头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搬砖头,觉得自己除了搬砖头没有什么其他的本领,所以他就一辈子搬砖头了。第二个人搬砖头的时候想的是未来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包工头,让别人搬砖头,最后他就成了一个包工头。第三个人搬砖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未来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建筑师,盖出自己心里喜欢的房子来,最后这个人成了很好的建筑师。
我不是唯心主义者,但我深深相信在所有的生灵中,只有人可以用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命运和未来。有的时候,我们的心能够走多远,我们的脚就能够走多远。
我们在大学的学习也有三种境界:第一是为了找工作而学习,什么专业毕业最好找工作就学什么;第二是因为兴趣,确实因为深深喜欢自己学习的专业,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是其次的;第三是因为使命感而学习,或拥有“为往圣继绝学”的崇高,或怀抱“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
我们常常觉得第一种人很实在或者很现实,刚毕业出来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但从长远说,只有第二、第三种人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和工作的乐趣,也更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奥妙,即使在穷困中也不失其苦中作乐的情怀。从现实角度来说,人们通常认为第一种人会挣更多的钱,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二、第三种人往往更加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敬。易中天、于丹等所学的历史、哲学专业历来被认为是饿死人的专业,但他们证明了对专业的兴趣可以带来名利。袁隆平除了对水稻的浓厚兴趣,更肩负了一种使命感,最终他研究出了杂交水稻,造福几十亿人民。
毕业后面对工作依然会有三种境界:为薪水而工作,为喜欢的职业而工作,为内心的使命感而工作。这三者也许不矛盾,但只有到了第三种境界才能成就大业。
当一个人为薪水而工作时,工作对于他来说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折磨,这样的人常常身心俱疲,满腹牢骚;一个人为了喜欢的职业而工作时,就像小孩玩乐高玩具一样,内心会充满欢喜和成就感,这个时候工作的幸福指数会大大提高;一个人为了使命感而工作时,工作已经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事业、一份生命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一种崇高的生命本质。第三种人为数不多,但往往承担了引领世界的重任,政治家中如林肯,历史家中如司马迁,科学家中如爱迪生,投资家中如巴菲特等都属于这一类人。他们不仅仅成就了自己的生命,也为别人树立了榜样,更推动了世界的进步。
也许,在学习、工作、生活之前,先给自己定位,问一下自己处于哪种境界,比我们匆匆忙忙像蚂蚁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重要。诸葛亮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一点,宁静一点,静而后动,这样我们这辈子也许能够走得更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