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陷阱 » 陷阱全文在线阅读

《陷阱》一部主题鲜明的法律小说

关灯直达底部

    ——代序
    李辰民
    美国作家约翰-格里森姆的《陷阱》(原名TheFirm)是一部多主题的社会通俗小说。初读给人的印象似乎主要是揭露黑手党的犯罪活动。然而再从多种角度考量,这部小说的思想远不止于此。它还涉及到司法界的黑暗、金融界的腐败、律师的堕落、金钱的诱惑等等方面。而所有这些思想主题又都是在主人公米切尔-麦克迪尔与其他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显示出来的。
    米切尔本是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个穷大学生。由于成绩优异,才华出众,他在毕业前夕就已是美国三大法律顾问公司争相邀聘的对象。就在他对职业选择举棋不定之时,突然杀出一匹“黑马”——田泽西州孟菲斯的一家小小法律顾问公司(本迪尼-兰伯特暨洛克法律顾问公司)向他发出了邀请的信号。高薪、免费汽车、低价房屋、医疗保险、退休金、度假、服装费等一系列优厚待遇,强烈地吸引着他。经过实地考察,他更感到这家公司人员精干、实力雄厚、财源茂盛。金钱与物质的诱惑,加上渴求赚大钱的心理欲望,使他毅然带着年轻的妻子投入了“本迪尼”的怀抱。
    可是,米切尔到达孟菲斯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该公司的两位律师突然“遇难”身亡。他充满欢乐的心一下子变得沉重和灰暗起来。这仿佛是一个不祥之兆,又仿佛是“本迪尼”给他上的第一堂课。米切尔接受“本迪尼”教育的第二堂课,就是他的上司埃弗里向他传授赚钱的门道。用埃弗里的话来说,“律师就是要做研究工作,研究如何钻税法的空子”。埃弗里有其言也必有其行,他曾亲自指导客户偷税漏税达数百万美元。本迪尼-兰伯特暨洛克法律顾问公司便乘机收取高额“律师顾问费”,从中大捞油水。埃弗里还给米切尔讲解开账单的诀窍,教他如何干8小时,开12小时的账单,“反正倒霉的是客户”。天真单纯的米切尔认为弄虚作假不道德,是对律师职业神圣感的亵渎,而“本迪尼”的合伙人却告诫他:弄虚作假是律师必备的“第六感”。“律师不过是一张嘴,随时可以卖给出最高价码的人。不论是谁,恶棍也好,混蛋也好,只要付得出高得怕人的费用就成”。
    如果仅仅从“金钱至上”的观点来判断本迪尼-兰伯特暨洛克法律顾问公司的经营之道,这在西方世界简直是天经地义、无可非议的。对米切尔来说,尽管他看不惯有些律师的行为,在内心也曾产生过金钱与道德的冲突,但只要拼命工作就能赚大钱,这又是完全符合他的心愿的。再说他已经从“本迪尼”那里得到许多实惠。因此,在行动上他没有理由偏离“本迪尼”的方针,更不会背叛“本迪尼”。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感到不对劲。在“赚钱”的帷幕后面似乎还隐藏着许多难解之谜:他发现进入本公司的律师中三年之内就死了五个;接着他又发现他的电话被窃听,他到街上去有人在后面跟踪。他开始产生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事实上他已经误入阴谋分子精心策划和设计的陷阱。由于联邦调查局的介入,米切尔终于了解到“本迪尼”骇人听闻的内幕。原来这是一家被芝加哥黑手党操纵、牟取暴利的非法法律顾问公司,只是因为没有被抓到确凿的罪证材料,所以它长期逍遥法外。这家公司每年都要将数以千万计的巨款运往国外,然后再用这些赃款开办各种合法的实业,赚取更多的钱,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公司对每个工作人员都严加防范和监视,凡是泄露公司秘密或想离开公司的,黑手党毫不留情,一律用谋杀手段把他们清除掉。很多跌入陷阱而无法自拔的律师,只好与黑手党同流合污,为公司卖命效力。大把大把的钱虽然到了手,但道德与良知却永远沦丧和泯灭了。
    误入歧途的米切尔,现在面临着道德、法律、金钱的三重选择。他要么丢弃法律与道德,在“本迪尼”的犯罪道路上越滑越远;要么投靠联邦调查局,充当联邦调查局的“内线”,摧毁黑社会的堡垒,以此来维护道德与法律的尊严。他终于选择了后者,决定与联邦调查局合作。但是他并不放弃金钱。他声言要用他提供的绝密文件的复印件换取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高额报酬。他甚至和联邦调查局讨价还价,在钱的问题上丝毫不肯让步。正是在这一点上,作者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美国青年形象。这是一个靠勤奋苦读和个人奋斗成长起来的美国青年。他既有鲜明的道德准则和是非观念,又毫不隐讳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在他身上没有半点虚假。如果说他在对付“本迪尼”的黑手党徒时表现得过于天真和稚嫩的话,那么他在和联邦调查局的周旋中却变得异常精明、老练,甚至有点狡黠,以至于连经验丰富的特工塔兰斯在他面前也感到束手无策。尤其是当米切尔掌握了黑手党的重要罪证材料,证据在手时,他变得很主动,很强硬,而塔兰斯却显得很愚蠢,很无能。这种反差,使读者感到联邦调查局的虚弱无力和无所作为,相反,米切尔的胆大心细、从容不迫、有勇有谋,却比联邦调查局的特工高出一筹。作者在作了这些对照描写之后,又进一步揭示联邦调查局的腐败。该局高层人物中竟然出了叛徒,向黑手党提供了米切尔充当“内线”的绝密情报,致使米切尔的生命危在旦夕。要不是米切尔机智敏锐,行动迅速,早就成了黑手党的刀下之鬼。
    联邦调查局在关键时刻的出卖,给米切尔上了人生教育的第三堂课。他觉得人世间处处都有陷阱,他再也不相信联邦调查局了。他觉得现在谁也靠不住,一切全得靠自己。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在经历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人世沧桑后,变得更老练、更精细、更成熟了。他果敢地逃出“本迪尼”大本营,周密地安排了妻子艾比、兄弟雷和助手塔米的去处,又利用他所掌握的银行账号和存取密码,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本迪尼”存在开曼银行的1000万美元转到自己的名下,然后与妻子、兄弟一起对付来自黑手党和联邦调查局两方面的追捕。黑手党派出100多人布下天罗地网展开猎捕行动,联邦调查局也是大兵压境,局长坐镇指挥,虽然抓米切尔的动机和目的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把米切尔当作重要的猎获物。对于米切尔来说,尽管他恼恨联邦调查局的背信弃义,但他更痛恨黑手党的惨无人道。因此他在逃脱追捕后,仍然给联邦调查局留下了“本迪尼”犯罪活动的所有罪证复印件和录像资料。由于米切尔的大智大勇和他提供的铁证如山的材料,“本迪尼”及其黑手党党魁受到公诉,公司的41名律师和工作人员也受到指控。一个黑手党盘踞的犯罪老窝被捣毁了。正义得到伸张,社会蛀虫受到惩罚。黑手党的首领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苦心孤诣策划和经营了几十年的法律顾问公司,竟然毁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律师手里。这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然而,对于米切尔来说,他并没有尝到胜利者的喜悦。他有家不能归,有国不能回。为了躲避黑手党的报复和追杀,他只得和妻子隐居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他不得不丢弃他所热爱的律师职业,在小岛上隐姓埋名,当一名不为人注目的水手。作者在小说的最后一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虽然值得庆幸,但又显得异常灰暗、凄凉的景象:他们虽然活了下来,但仍然提心吊胆。明天呢?后天呢?也许会被指控,也许会死掉……从这个结尾处,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对黑手党横行美国社会的愤慨以及对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被黑社会葬送了青春所表达的惋惜之情。
    《陷阱》这部小说的艺术构思并没有超越传统惊险小说的框架,但在情节结构上仍有许多别出心裁之处。作者采用双线结构,两条并行的线索同时推进:一条是米切尔上当受骗,步步走入陷阱;另一条是“本迪尼”的黑帮们策划阴谋,诱使青年律师上钩。这两条线索通过联邦调查局的介入而扭结在一起,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xdx潮。作者特别用了九章的篇幅极写“本迪尼”的薪金丰厚,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对工作人员及家属细致入微的关心和照顾,似乎给人造成一种假象:这家公司真正懂得经营,懂得爱护和使用人才。及至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揭开公司底牌后,便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一种极大的悬念和反差。读者越来越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忧:米切尔能否走出公司设计的圈套?米切尔会不会从“钢丝”上摔下来?他会不会遭到5名律师“遇难”的同样下场?随着米切尔、“本迪尼”、联邦调查局三角关系的相互纠葛加深,情节发展变得愈加紧张、紧凑、险象环生。然而,作者并不热衷于过分夸大惊险场面和紧张气氛,而是在紧张之中表现出节制,在紧凑之中显示出舒缓。例如小说第40章,描写黑手党追捕到米切尔所藏身的海滨旅馆附近,气氛可说是紧张极了。但就在这种紧张气氛下,作者忽然插入一段自然风光描写:轻柔的海风,宁静的海水,悠然的垂钓者,温情脉脉的情侣……这一切似乎是对紧张氛围的冲淡,又似乎预示着更大的暴风雨的来临。
    西方现代通俗小说,一般都比较注重情节的惊险、曲折,对人物的描写也特别注重外部动作而忽略心理活动。但《陷阱》的作者在塑造米切尔形象时,却非常重视人物的内心刻画。比如小说第5章写米切尔坐在公司的豪华轿车里观看着街上的行人、车流,想到自己十年之内就能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他禁不住笑了,仿佛感到昔日寒酸的大学生活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哈佛大学也好像是在万里之外的遥远地方。这些描写十分形象而细腻地刻画出米切尔憧憬美好未来、踌躇满志的一种特有的心态。又如小说第12章写米切尔中计在开曼海滩受到陪酒女郎诱惑时,内心发出了两种声音。一种声音对他说:“逃吧!”另一种声音对他说:“别紧张,没什么要紧,不过玩玩儿。”这两种声音实际上就是他在特定环境里的内心冲突的写照。心理描写的加强,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实在、更具体、更具有艺术思维价值,也使小说的叙述进入更深的心理层次。
    当然,《陷阱》作为作者的第二部著作,在构思上也还有某些不够成熟之处。例如:过早地暴露黑手党的各种阴谋活动,使小说失去悬念的魅力;写米切尔的机智勇敢有余,写他的稚嫩粗疏不足;米切尔夫妇和助手盗窃公司的绝密档案过程中显得过于顺利、圆满,缺少惊险感,似乎把那一群老谋深算、残酷无情的黑手党徒们写得过于无能和简单了。尽管如此,《陷阱》在当今风靡西方文坛的惊险小说中仍不失为一部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