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82》正文卷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第2代军用汽车
可以说,段云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国家的相关机构面前,是没有任何秘密可言的。
其实一般的小企业国家并不会去关注,只是提供相关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让他们自生自灭,但当一家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体量的时候,开始对当地民生经济有重大影响力,并且在相关行业内名声显赫,就已经足够引起国家一级部门的重视了。
天音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电子企业,早在几年前的时候,就经常出现在国内的一些政府部门内刊上,所以段云引进苏联专家计划被关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不过现如今苏联还没有正式解体,虽然内部已经有两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但国内还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故,所以中国这边还不能做出相关的人才技术引进计划,只能是先静观其变,提前做好准备。
苏联是地球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虽然在民用技术方面不如美国先进,但是在重工以及军工领域,却有个非常多的顶尖人才,这肯定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而中国也是其中之一。
只是让国家部门领导没有想到的是,在国家还没有正是出手之前,天音集团就已经捷足先登,很巧妙的利用国际交流会这个名头,吸引到了大量苏联专家来华访问,并且已经有很多专家和天音集团签订了劳务合同,这无疑是等于截了国家的“胡”
“你放心,你们这是正常的跨国人才引进,这是一件好事,国家对你们的做法是表示支持的。”看到段云神色似乎有些紧张,许少强连忙微笑的说道。
“许处长,您这次来,不会是想从我们公司挖几个苏联专家吧?”段云问道。
“怎么可能?”听到这里,许少强笑了起来,只听他接着说道:“你们是一家爱国的企业,再说了,国家怎么可能会挖你们私营企业的墙角,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国家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那我就放心了。”段云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过你们天音集团这次引进的苏联专家,有几个确实是顶尖的人才,他们从事的技术领域,也正是国家需要的……”许少强又说道。
“那您的意思是?”
“我就是希望你能够把这些高级苏联专家长久的留在自己公司,最好不要再离开中国,他们的到来,能够为咱们的重工和军工技术带来一定的提升。”许少强顿了顿,接着说道:“上级领导的意思是,这些苏联专家来华后,如果可能的话,先让他们从事一些军用汽车的研究,咱们国家现在正准备开发第2代军用汽车,这些人才将会给咱们国家的军车计划提供强大的助力……”
“第2代军用汽车!?”听到这里,段云顿时眼前一亮。
“没错,咱们国家部队里现在使用的还是第1代军用汽车,很多都是六七十年代的技术,相关的技术参数已经达不到现在的国防需要的战术指标,开发新一代的军用汽车已经是迫在眉睫。”许少强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其实咱们国产的军用汽车最早的时候都是源于苏联的技术,他们现在的军车技术也是国际上领先的,虽然显得粗笨了一点,但性能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能够适应远东和西伯利亚极寒的天气情况,这一点是咱们国内军车无法比及的,如果那些苏联专家能够帮助咱们研发第2代军用汽车,对咱们国家的国防建设是有很大帮助的……”
“这样啊。”听到这里,段云顿时明白了。
说白了,许少强是想让段云引进的这些苏联汽车专家,协助中国的第2代军车研发,因为从技术方面,中国目前使用的军车就是苏联的技术,让苏联专家研发第2代军车,在技术上也算是一脉相承。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一共缴获了国民党各种汽车22,000辆,在建国后的第2年,也就是1950年的时候,中国决定向苏联订购15,000辆汽车。
紧接着抗美援朝发生,在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共为志愿军进口各种汽车21,000余辆。
自1951年起,国家每年都为军队进口1万多辆汽车,到了1957年底,全军的汽车装备总数已达到了92,000余辆,其中70%来自于苏联。
一直到1956年的时候,中国一汽建成投产,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也开始扭转了,军用汽车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
1958年一汽是生产出了2.5T级6X6型CA30越野汽车,并投入小批量生产,开始装备部队。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我国进入自主研发军车的阶段。
当年我国第1种火箭布雷军车,使利用bm-13改进而来的,该车在1975年设计定型,采用解放ca-30型66越野车底盘。
进入80年代,军队车辆开始更新换代,陆续替换苏式车辆和60年代初装备的旧式国产汽车,湖北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70年代初开始研制重型特种军用汽车,1971年开发成功36D军用越野车。
80年代初,国内开始研制为武器系统配套的重型特种车,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汉阳Hy4260S型半挂牵引车,这种车就是专门用于牵引东风Df-21型中程地地导弹的流动发射车。
而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国家也开始第2代军用汽车的研发。
当时国产的军用汽车和国外的军用汽车,在关键指标上差距巨大,有些军车根本无法装载新研发出来的重型武器,这也就使得中国第2代国产军用车的研发变得迫在眉睫。
当时国家确定第2代军用汽车采用0.5T1.5T,3.5,T5T和7T,以及12T的6个吨级的基础型车。
动力和耐用性一直是国产军用汽车研发的技术瓶颈性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重工业和汽车产业比较落后的国家而言,想研发出合格的第2代军用汽车难度是很大的。
原本国家为此制定了投资几十亿,时间跨度为5年左右的跨度计划,争取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完成国产汽车研发,但在实际操作中,要解决的困难是相当巨大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天音集团大批量引进苏联汽车专家的事情被上级领导得知,因为天音集团本身也是保利公司入股的企业,所以这一次中国第2代军用汽车的研发,就有了另外一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