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与民同乐的君主有几多
【原文】
经始灵台(1),
经之营之(2)。
庶民攻之(3),
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4),
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5),
麀鹿攸伏(6),
麀鹿濯濯(7),
白鸟翯翯(8)。
王在灵沼,
於牣鱼跃(9)。
虡业维枞(10),
贲鼓维鏞(11)。
於论鼓钟(12),
於乐辟廱(13)。
於论鼓钟,
於乐辟廱。
鼍鼓逢逢(14),
矇瞍奏公(15)。
【注释】
(1)经始:计划开始。灵台:周文王所造,由于造得快,有如神助.所以叫灵台(2)经:测量。营:建造。③攻:用力工作。(4)亟:急。(5)灵囿:灵台下面养鸟兽的花园。(6)麀(you)鹿:母鹿。攸:语气助词,没有实义(7)濯濯(zhuo):鸟兽毛色润泽的样子。(8)翯翯(he):鸟的羽毛白净的样子。(9)於:语气助同,没有实义。牣(ren):满。(10)虡(jv):挂钟的直柱子。业:挂钟横梁上的大版。枞(cong)崇牙,横梁上像牙一样的挂钟的地方。(11)贲:大鼓。鏞:大钟(12)论:同“伦”,依次(演奏)(13)辟廱(biyong):水环山的风景区。(14)鼍(tuo)鼓:鼓:鳄鱼皮蒙的鼓。逢逢:和顺的鼓声。(15)矇:有眼珠的瞎子。瞍:无眼珠的瞎子。公:同“工”、“功”,这甲指奏乐。
【译文】
开始计划造灵台,
先是测量后建造。
庶民百姓齐努力,
不多几天就建成。
开始计划本不急,
百姓如子齐出力。
文王来到灵囿中,
母鹿安静躺伏着。
母鹿毛色多润泽,
白鸟洁净羽毛白。
文王来到灵池旁,
鱼儿满池欢蹦跳。
钟鼓支架崇牙耸,
挂着大鼓和大钟。
依次轮流击钟鼓,
君民同乐在辟廱。
依次轮流击钟鼓,
君民同乐在辟廱。
鳄皮大鼓声和谐,
盲人乐师奏颂歌。
【读解】
《灵台》大概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提到园林的作品之一。对于研究园林艺术史的人来说,肯定具有史料价值,似乎也可以由此推断:中国园林造园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不过,我们的兴趣不在这里,而在诗中所述的君主与民同乐。
君主与民同乐历来被看作是君王个人德行高尚的表现,也被看作是政治清明、上下左右关系融洽和谐的标志,以至后来即使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也会有宫迎卜御用文人出来献媚,制造一些君主德行高尚、与民关系和谐的假象。
当然,我们的意思并不是说有关周文王的传说是献媚取宠的下臣编造出来的美丽光环。因为文王所处的时代毕竟与后来不同——哪怕那是人们理想的、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代。推想起来,那时周代统治者刚走出部族群落,一切都刚刚开始,由部族首领转向国家最高统治者,以前作首领时的一些良好德行得以在国家初创时发扬光大。加上面临诸多敌对部族虎视眈眈的威胁,要想立稳足跟,不得不考虑团结一心、同仇敌的大问题。再从个人修养性格的角度看,的确有修养良好、不贪不婪、性情温和的统治者。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完全可能造就出像用周文王那样的贤明君王。正如诗中所述,平民百姓当真把他当作父母一样来尊敬、亲近、臣服,甚至连鸟兽虫鱼都能深明其中缘由,从而欢欣雀跃(是文学夸张,还是献媚取宠?)。此情此景,怎不令人羡慕?
可惜这种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后来的君主们再也不可能与老百姓天然的亲和关系,即使某个人想这样做,制度也不会允许、治人者和被人治者的距离拉开了,矛盾出现了,怨恨产生了。在后人的心目中,周文王的时代几乎就是一个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