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英国派兵入侵西藏,遭到当地爱国军民的无情打击。以后,英国便加紧采取在西藏统治集团内部寻找代理人的政策。1905年,英国以所谓会见英国皇太子的名义,用武力劫持班禅九世去印度,优礼款待,百般笼络,企图以班禅取代达赖,充当英国傀儡,结果遭到班禅的拒绝。此后,英国把注意力转向拉拢拉萨地方当局。以大贵族夏扎·边觉多吉为首的一部分封建领主,由于在对英贸易中获得了许多好处,便越来越倾向英国侵略者,并影响了徘徊于内地的达赖十三世的政治态度。
英军于1903年发动侵藏战争后,主张抗英的达赖于1904年英军侵占拉萨前,在沙俄间谍德尔智的怂恿下离开西藏,准备前往俄国,后在外蒙库伦被清政府阻留。1908年10月,达赖辗转到达北京。由于他在抗英斗争中未能得到驻藏大臣的帮助以及其它原因,对清政府怀有某些不满情绪。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乘机进行拉拢,大肆挑拨西藏地方和清朝中央政府的关系,使达赖的对英态度有所转变。1909年12月21日,达赖返回拉萨,后在西藏亲英分子的影响下,逐渐倾向英帝国主义,疏远中央政府。
清政府鉴于英军多次入侵西藏,逐渐意识到加强西藏的治理和防御帝国主义侵略的紧迫性,于1906年4月命张荫棠领副都统衔,以驻藏帮办大臣的身分入藏,“查办藏事”。张抵拉萨后,参革了在抗英战争中严重失职的驻藏大臣有泰等十余名官员,获得西藏各阶层人民的拥护,随后即着手整顿西藏内政,推行“新政”。1909年(宣统元年)夏,清政府接受驻藏大臣联豫的建议,派川军二千人,编为三营,由知府钟颖统率,从成都出发,取道昌都开赴拉萨。同时,命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进驻昌都,屯兵据守,以便策应入藏之川军。这些,本为中国内政,英国却公然表示反对,并乘机煽动西藏上层中的亲英分子发动叛乱。达赖回藏后,亦下令藏军阻击入藏之川军。
1910年2月初,钟颖率领川军在西藏江达(今太昭)击败了藏军的阻拦,于2月12日进驻拉萨。达赖于当夜与少数亲英分子离开拉萨,逃往印度。清政府革去达赖的名号,下令通缉随同叛逃的几个西藏地方政府高级官员。达赖逃印后,英帝国主义以帮助西藏“独立”为诱饵,百般拉拢。3月5日,英国政府竟然为川军入藏和达赖被革一事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6月,英国又派步兵两个纵队及工兵一部(携炮四门),进驻印藏边境,并叫嚷“倘若达赖回藏,藏境发生变化”,英军“则须入藏以当保护之任”,公开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①
1911年,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拉萨后,驻藏官员和川军内部分成维护帝制与赞成共和两派,内讧不已,并危及藏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英帝国主义决定利用这种局势,实现其分裂西藏之陰谋。英印总督与达赖密谈后,随即派遣亲英分子达桑占东(又名擦绒)潜回西藏,策划武装叛乱。与此同时,英国还在西藏边境一带集结军队,以为声援。西藏部分大农奴主乘机以达赖名义发布了实际上是脱离祖国的“驱汉”命令,大肆驱杀汉人,并组织以达桑占东为总司令的“民军”(即藏军)万余人,围攻拉萨、日喀则、江孜的川军,且进扰川边地区。在亲英分子的操纵和毒害下,具有反帝爱国传统的藏军,竟成了破坏祖国统一的工具。
1912年春,达桑占东调集五千藏军向江孜进攻。驻守江孜的川军百余人,固守依山的造纸厂,并向拉萨求援。由于粮食不济,援兵不至,该部川军在英商务专员及尼泊尔驻藏代表的“调停”下,被迫以槍支弹药换取路费,离开江孜,经印度返回内地。不久,日喀则守军也被迫放下武器。同年4月,达桑占东又调集大批藏军围攻驻拉萨的川军。钟颖率千余人据险防御,等待援军。经数月苦战,伤亡不断增加,粮食亦将告罄,处境异常危险。藏军虽人数众多,但战斗力不强,一时也难于攻破川军防线。后经尼泊尔驻藏官员“调停”,双方达成协
议:川军交出武器,由汉、藏、尼三方共同封存,不得擅取;川军全部退伍,经印度回国;中央政府派出的官员照旧驻藏,并保留一定数量的卫队。8月中旬,川军交出毛瑟槍一千五百支、开花炮三门、机槍一挺、子弹八十箱。此时,钟颖已被北京政府任命为驻藏办事长官,但西藏亲英分子拒不承认,屡次促其起程。钟颖因未得中央同意,执意不走。双方遂复开战。此时,钟颖所部仅约二百人,粮弹俱缺,处境更加困难。后经尼泊尔驻藏官员再次“调停”,钟颖及其所部终于被迫离开西藏。
驻拉萨川军被缴械撤离后,英帝国主义于1912年底武装护送达赖回到拉萨。达赖周围的一小撮亲英卖国分子,公开策划西藏“独立”,并以极其野蛮的手段镇压坚持反帝爱国的僧俗人士。英军亦以“护商”为名,由江孜侵入拉萨。西藏人民和一些爱国上层人士,坚决反对亲英分子分裂祖国的罪行,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独立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斗争,表现出热爱祖国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