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场合,我们能看到一些雍容华贵的妇女或年轻的女郎,其耳垂上附着一粒珠子,或是戴着短短的或长长的一串耳饰,走起路来,发出轻轻的悦耳的音响。
这是古代妇女穿耳戴瑱珰或明珠习惯的遗存。古时候,女孩长到10岁左右,母亲就会请人择了黄道吉日替她穿耳。一般的方法是,先用手指和着米粒,把女孩的耳垂摩软,然后用一支小针在耳垂凹部戳一下,塞进一根线,敷上土药,手术就完成了。慢慢地,这地方长成一个小孔,可以戴上瑱珰、明珠等各种耳饰。古书中描写妇女戴珰情态的地方很多。曹植《洛神赋》有“珥(戴的意思)江南之名珰”语,晋朝傅立《艳歌行》有“耳缀明月珰”之句,北魏高允《罗敷行》亦有“耳穿明月珠”之言。史书记载,汉武帝谴责钧弋夫人,她吓得立刻脱卸珥玉请罪;赵飞燕做皇后时,她妹妹来宫中,皇帝喜欢她,赠给了合浦圆珠珥。晋朝甚至还下令平民百姓不许戴用真珠的珰珥呢!
为什么古代妇女都穿耳戴上珰珥珠子?看来“戴翡翠,珥明珠”,走路时确有婀娜的姿态,人的神情也显得更典雅高贵一点。魏太祖某次弄到几副名珰,卞后选了中等的。她说,取最好的珰,我存心不正;取最差的,也非我本愿;我选中等的,不也很好看吗?说明耳饰确能给人添色。因此有人认为,古代女子的穿耳戴珰,是为了漂亮。
由于瑱玉、耳珰等都是要在耳垂穿孔后才能戴上去的,所以有人提出这样的看法:上古时为了防范买来的女子逃跑,就在她的耳朵上穿了孔,戴一个环或是什么东西以作记号。即使女子把戴上去的东西拿掉了,但人家一看到耳垂上的针眼,就知道这是个逃奴,马上抓起来。谁知耳朵上戴了东西,走起路来很有一番风韵,于是贵妇人的争相效法,渐渐形成了穿耳戴珰、珠的风俗习惯。也有人说,古代妇女在耳垂上附起一颗珠,最早本是蛮夷女子的妆饰。古书说蛮夷妇女轻婬,喜欢走动,所以在耳垂上挂起一串东西,走起路来,啷……作响,十分美观中听。中原华夏族的贵妇人在她们的影响下,也渐渐如此打扮起来,遂酿成这么一种现象,“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贵妇人讲究耳饰,民间妇女喜欢穿耳和戴瑱珰,自然是不待说了。
还有一种古老的说法。中国上古社会的宗法制十分盛行,男人是外当家,女人是内当家。主妇是不是贤明,是不是能干,对一个家庭来说十分重要。特别是士大夫家里的贵妇人,其言行对她当官的丈夫从事政治,有不容忽视的影响。而当官的丈夫为了让妻子郑重,不偏听偏信,就在她耳边穿耳戴上瑱珰、明珠一类首饰,让她时时提醒自己,以做一个合格的内当家,据考证,它的使用在周代比如周宣王的姜后就戴瑱玉。它先在宫廷后在民间使用;汉代把瑱珰等定为皇后、妃子和贵妇人的正式首饰。《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云:“玉之瑱也,象之揥也”,赞“小君”(诸侯夫人)可与卫宣公白头偕老。郑玄注曰:“瑱,塞耳也”,就是说,小君能用瑱玉塞住自己的耳朵,不让流言蜚语来影响自己,并通过自己的嘴巴使卫宣公受影响而做出不太有益的事来。《诗经》是周代的,郑玄是汉代的,可见当时这种说法是较为流行的。当时有句俗话叫“不瘖不聋,不成姑公”,正说出了妇人戴珰玉的作用就是防闲,要她装聋作哑,别管“闲事”,这样才能安稳地过日子,生儿子,娶儿媳,做婆婆(姑)。瑱的别名叫“充耳”,《诗经。齐风》中有一首讽刺“不亲迎”的诗,就提到“充耳”:“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就有讽刺“充耳不闻”的意思。戴着瑱珰不听闲言,一心顺从妇德——好一副“贤妇人”的样子。我们若是读过班昭的《女诫》,就知道古代对妇女的德行、言语、容止和工作态度的要求,很可能会同意此种观点。但民俗学家则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穿耳戴瑱珰或明珠,是原始社会的一种遗习。原始社会的人,其审美观点带有很大的功利性。他们把强健的体魄、熟练的劳动技能看得至为重要。谁能打到野兽,他就必定把野兽的牙齿或角插在自己的鼻孔里或耳朵上,以示自己的威武勇敢。人们把这种牙或角视作美的装饰品,能用它装饰的,就是美丽的人。妇女们的工作主要是采集果实、烧火做饭,所以只能把能代表她们的工作成果的柴棍之类插在耳朵上。后来,到一夫一妻制出现后,做丈夫的便把自己的这些“战利品”
转让给妻子,让她打扮得美一点。当玉石、金属品的装饰品出现后,这些小巧、优美的东西便取代了原先粗糙而低劣的“战利品”,成为妇女们不可或缺的美容品。耳朵上便出现了精致的瑱珰和明珠,成为女子行路时婀娜多姿的一种装饰品,并由于它的优美中看而一直流传到现在。
众说纷坛,至今未有定论。亲爱的读者,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有道理呢?(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