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说清朝十二帝 » 正说清朝十二帝全文在线阅读

《正说清朝十二帝》第11章 光绪帝载湉

关灯直达底部

光绪皇帝名载湉,4岁登极,在位34年,享年38岁。年号光绪,意为继承光大咸丰统绪。载湉是清朝第一位非皇子而入继大统的皇帝,是大清国的第十一位皇帝。

光绪皇帝38年的人生历程,可以分作四个时期:从出生到4岁为醇亲王子时期,从4岁到17岁为少帝时期,从17岁到28岁为亲政时期,从28岁到38岁为“囚帝”时期。

下面先从载湉4岁入继大统说起。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皇帝病死。同治没有儿子,皇位由谁继承?

据《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光绪朝东华录》、《翁同龢日记》等书记载: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酉时(17~19时),同治帝崩于皇宫养心殿东暖阁。戌时(19~21时),两宫太后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惇亲王奕譞、恭亲王奕訢等王公大臣29人,谕曰:“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需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宣布:“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就是说,让醇亲王奕譞之次子4岁的载湉入继皇位,成为大清国的第十一位皇帝。诸臣奉懿旨退下,军机大臣退到军机处拟旨。一个时辰之后,“亥正(22时),请见面,递旨意,太后哭而听之”。然后,派人到醇亲王府(南府)接载湉入宫,到同治的御榻前,叩头号哭,即正皇位。

又宣布懿旨:“皇帝龙驭上宾,未有储贰,不得已以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大行皇帝为嗣。”就是说,先将载湉过继给早已去世的咸丰皇帝(庙号“文宗”)为子,即皇帝位。将来载湉有了儿子,再过继给同治为嗣子。颁布这道谕旨,与吴可读尸谏的悲剧有关。吴可读,道光进士,官御史,为人耿直敢言。乌鲁木齐提督成禄滥杀平民,被告论斩。有的官员请改死缓。吴可读奏言:“请斩成禄以谢甘民,再斩臣以谢成禄。”因言语过于憨直,被降三级。光绪五年(1879年),同治奉安惠陵。吴可读自己请求送葬,夜间在蓟州废寺中自杀。怀中揣有一封遗疏,奏请让将来光绪的儿子继承同治为嗣。这件事震动朝廷上下。

慈禧为什么要选择载湉(光绪)入继皇位呢?这要从道光说起。

道光皇帝有九个儿子,长子奕纬、次子奕纲、三子奕继皆早死;第四子奕詝即咸丰皇帝;第五子奕脤过继给惇亲王绵恺(嘉庆帝第三子)为嗣,袭惇郡王,晋亲王;第六子恭亲王奕訢任议政王、军机大臣;第七子醇郡王奕譞,同治十一年晋亲王;第八子钟郡王奕詥,同治七年死;第九子孚郡王奕譓。当时入继大统的可能人选应当是“溥”字辈(永、绵、奕、载、溥、毓、恒、启),道光帝长孙是载治之子溥伦,慈禧以其宗支疏远而不同意立溥伦。溥伦时年17岁,如立溥伦慈禧便不能垂帘听政。那就只有在“载”字辈找。恭亲王奕訢长子载澂无子,第二子载滢出继。且慈禧根本不愿意立载澂、载滢,因其父为恭亲王奕訢,若立他们中的一人,则恭亲王的权力过大,对自己不利;那就在醇亲王奕譞家里找。醇亲王奕譞有4位福晋,共生育7个儿子:第一子、第三子早殇,第二子为载湉,就是光绪皇帝。第四子为载洸、第五子为载沣(宣统皇帝的父亲)、第六子为载洵、第七子为载涛。醇亲王奕譞于咸丰十年(1860年),年19岁,奉旨同慈禧的妹妹叶赫那拉氏成婚。当时,慈禧还是懿贵妃,受咸丰帝宠爱。她曾说:“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后又生皇子载淳,其地位更为巩固。懿贵妃在深宫之内,接触外人的机会少,能见到的男性除太监外,就是几个小叔子,即皇六弟奕訢、皇七弟奕譞和皇九弟奕譓(皇八弟奕詥已死)。懿贵妃有个胞妹尚待字闺中,她时常想在宗室中找个妹夫。在三位小叔子中,就年龄而言,奕訢已结婚分府,奕譓又偏小;就性格而言,奕訢过于机变,奕譓又羞怯腼腆。懿贵妃看中皇七弟奕譞。咸丰十年(1860年),醇郡王奕譞奉旨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的胞妹成婚。依例,奕譞应分府出宫,受赐在宣武门内太平湖东岸建府邸(今中央音乐学院和三十四中学址)。这就是第一座醇王府,后称醇亲王府南府(光绪做皇帝后,依雍亲王府后升为雍和宫例,改为醇亲王祠;慈禧皇太后懿旨又将什刹海北岸的一座贝子府赐给醇亲王奕譞,这里又称醇亲王府北府,也就是今宋庆龄故居)。载湉就出生在这里,是醇郡王与慈禧妹妹的骨肉。

醇亲王奕譞在咸丰朝的11年间,除10岁那年因咸丰登极按例封为醇郡王之外,几乎没有受到大的晋封。咸丰病逝时,奕譞20岁。这一年,妻子的亲姐姐做了皇太后。他以姻娅至亲,而受到重用。在“辛酉政变”中,奕譞受懿旨,带侍卫、亲兵到密云半壁店,将随梓宫回京的协办大学士、赞襄政务大臣肃顺在熟睡中擒拿,押回北京后处斩。奕譞在这次政变中,为妻姐慈禧立下奇功。辛酉政变之后,醇郡王奕譞官阶迭升:封为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神机营、管善捕营等。同治三年(1864年),加亲王衔。四年(1865年),命在弘德殿行走。十一年(1872年),晋亲王。

同治帝死后,慈禧皇太后懿旨,由其外甥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入继大统。据《清史稿·奕譞传》记载:“忽蒙懿旨下降,择定嗣皇帝,仓猝昏迷,罔知所措。”尔后,“舁回家内,身战心摇,如痴如梦”。因为儿子载湉入继大统当皇帝,这是福,还是祸?事情叵测,吉凶难料。

慈禧一言定载湉(光绪)继承皇位,这是对清朝皇室祖制的重大改变。太后懿旨召见列名者有29人之多,可谓空前。这说明非皇子入承大统,为大清首次,既示郑重,又免物议。载湉继承咸丰为嗣皇帝,这实在是清朝皇储嗣立的又一次大改制:

第一,慈禧改变皇位父死子继的祖制。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后由皇八子皇太极继承皇位,皇太极死后由皇九子福临(顺治)继承皇位,福临死后由皇三子玄烨(康熙)继承皇位,康熙死后由皇四子胤禛(雍正)继承皇位,雍正死后由皇四子弘历(乾隆)继承皇位,乾隆死后由皇十五子颙琰(嘉庆)继承皇位,嘉庆死后由皇次子旻宁(道光)继承皇位,道光死后由皇四子奕詝(咸丰)继承皇位,咸丰死后由皇长子载淳继承皇位,同治死后却由堂弟载湉继承皇位。

第二,慈禧改变皇位继承程序的祖制。清太祖、太宗的遗位继承人由满洲贵族会议决定,顺治、康熙用遗诏决定皇位继承人,雍正创建秘密立储制度,乾隆、嘉庆、道光、咸丰都是这样继位的,同治没有兄弟,顺利继承皇位。但是,载湉继承皇位,既不是满洲贵族会议推举,也不是用遗诏的形式决定,更不是秘密立储,而是由皇太后“一言而定”,这是没有先例的。

第三,慈禧改变幼帝由大臣辅政的祖制。幼帝继承皇位,必有大臣辅政。顺治6岁继位,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先为辅政王,后为摄政王;康熙8岁继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大臣辅政;同治6岁继位,先由赞襄政务八大臣,后由议政王奕訢辅政。但是,载湉4岁继位,没有辅政王、摄政王、辅政大臣、赞襄政务大臣、议政王辅政,而只有皇太后垂帘听政。载湉继承咸丰,即为咸丰的嗣皇帝,这就为皇太后垂帘听政提供了合乎仪规的辈份。如新皇帝继承同治为嗣皇帝,则应由同治皇后垂帘听政。因而,慈禧将皇权紧紧地抓在个人手中,达到了清朝极权体制的顶峰。至于奕訢,他与慈禧有联合,也有冲突。到光绪十年(1884年),发生了“午门案”。事情的经过是:慈禧派宦官往娘家送东西,事先敬事房没有向守门护军传旨,护军阻拦,太监不服,互相殴打。太监报告慈禧,慈禧要对值班护军廷杖。有的书记载了奕訢同慈禧的精彩对话——奕訢说:“廷杖乃前朝虐政,不可效法。”慈禧说:“汝事事抗我,汝为谁乎?”奕訢说:“臣是宣宗第六子!”慈禧说:“我革了你!”奕訢说:“革了臣的王爵,革不了臣的皇子。”慈禧太后没有办法,只好让步。但慈禧从此加深了对奕訢的怨恨,后奕訢被解除军机大臣职务。

慈禧立载湉继承皇位,是咸丰故去13年以来,慈禧在皇位继承与亲理朝政上,继第一次垂帘听政后的第二次改变祖制。这两次改变祖制,其目的只有一个:垂帘听政,独掌朝纲。

光绪入继皇位后,从4岁到17岁的12年间,是他作为儿皇帝——少帝的时期。

载湉继承皇位后,按照清朝皇室的“家法”,小皇帝到了6岁,就要到上书房读书,他自然也不例外。因为光绪年龄太小,母亲又在醇亲王府不能见面,只好由他父亲醇亲王奕譞到宫里帮助照顾。醇亲王奕譞是一位知进退、明荣辱的人,也是深知慈禧的性格与为人的人。

先说醇亲王奕譞在儿子做了皇帝之后,他做的几件事情:

第一,上《豫杜妄论》的密奏。先讲一个历史故事:明朝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后无子,由他的堂弟朱厚熜(嘉靖)继承皇位。嘉靖被从湖北安陆接到北京登上皇位后,演出了一场“大礼仪”的闹剧。正德的父亲、嘉靖的父亲应当怎样称谓?一些朝臣的意见是,“本生父曰兴献帝”、过继父称“皇伯父敬皇帝”;另一种意见则相反。何孟春等大臣136人汇聚在金水桥南跪伏,撼门大哭,声震阙廷,长达两个时辰。嘉靖帝大怒,命惩治220人,其中编修王相等180余人遭到廷杖(因病创而死者17人),成为震动朝野的大事件。醇亲王奕譞提出,将来如果有人以嘉靖之说奏进,就以此奏驳斥。慈禧将此密奏留中。后来吴大澂果然有此奏,慈禧便出示醇亲王奕譞的密奏做回应。

第二,请求免去一切职务。醇亲王奕譞的官职主要有: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神机营事、管善捕营事、步军统领、弘德殿行走等。他上奏“诚恳请罢一切职任”,说:“惟有哀恳矜全,许乞骸鼻,为天地容一虚糜爵位之人,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钝无才之子。”慈禧皇太后在奕譞请求下,命免除醇亲王奕譞一切职务。他仅接受亲王双俸的待遇。光绪二年(1876年),光绪帝在毓庆宫入学,奕譞受命加以照料。

第三,日日敬敬慎慎,夜夜乾乾翼翼。奕譞住的正房名为“谦思堂”;书斋名为“退省斋”;几案上摆放“欹器”,欹器是一种“巧器”,它的特点是:“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曾命弟子将水注入欹器里,结果正是如此。孔子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醇亲王奕譞将“欹器”作为座右器,上有“满招损,谦受益”的铭句。奕譞以“恭谨敬慎”四个字,作为待人处世的准则,更作为侍奉慈禧的圭皋。奕譞子女的房中,挂着他写的治家格言: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这说明奕譞警惕自己“满招损”、告诫子孙“骄招祸”,要使得自身和家庭,就像醇亲王府邸旁边的“太平湖”一样,求得一个“太平”。

初六日,就是宣布载湉嗣承皇位的第二天,光绪皇帝由醇亲王府邸乘轿前往皇宫,进了午门,到养心殿。他向两宫皇太后请安,并在大行皇帝同治灵前祭奠后,便“剪发成服”,入继大统,做了皇帝。

初七日,光绪奉慈安皇太后住居在东六宫的钟粹宫,俗称慈安皇太后为“东太后”;奉慈禧皇太后住居在西六宫的长春宫,俗称慈禧皇太后为“西太后”。光绪住在养心殿。慈安皇太后与慈禧皇太后实行垂帘听政。皇帝训谕称“谕旨”,皇太后训谕称“懿旨”。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两宫皇太后懿旨光绪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礼,并告祭天、地、庙、社。光绪皇帝继位后,到乾清宫向同治帝御容(画像)行礼,又到钟粹宫向慈安皇太后行礼,再到长春宫向慈禧皇太后行礼,复到储秀宫向嘉顺皇后(同治皇后)行礼。这时光绪皇帝才5岁,实际年龄只有3周岁半。

光绪二年(1876年)四月二十一日,光绪帝开始在毓庆宫读书。毓庆宫在东六宫东侧斋宫与奉先殿之间。师傅为署侍郎、内阁学士翁同龢和侍郎夏同善。翁同龢与夏同善为同榜进士。翁同龢主要教光绪读书,夏同善主要教光绪写仿格(写字)。御前大臣教习满语文、蒙古语文和骑射。幼年皇帝读书先有顺治,继有康熙,再有同治,他们登极时的年龄,顺治6岁、康熙8岁、同治6岁,而光绪只有4岁。所以,光绪从6岁,实际上4周岁半,开始读书。光绪刚开始就读,对环境、师傅、学习、伴读都很陌生,很不习惯。他对授读师傅感到很生疏,有时又哭又闹,还摔书本。师傅没有办法,奏告慈禧皇太后。慈禧懿旨皇帝生父奕譞到毓庆光绪皇帝《临颜真卿自书告》轴宫,照看小皇帝读书。随着岁月推移,载湉年岁渐长,逐渐习惯于读书生活。光绪读书很用功,慈禧夸赞他:“实在好学,坐、立、卧皆诵书及诗。”他把读书同做国君相联系,如在《乙酉年御制文》中写道:“为人上者,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即竭诚尽敬以致之。”这一年为光绪十一年(1885年),光绪才15岁。他很想当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光绪还写了一首《围炉》诗:

西北明积雪,万户凛寒飞;

惟有深宫里,金炉兽炭红。

从诗中可以看出,少年皇帝光绪胸中念边塞、心中挂庶民的心态。

光绪有父亲奕譞在毓庆宫照料自己读书,但君臣之礼,取代父子之情。奕譞“谦卑谨慎,翼翼小心”的性格,对光绪影响并不大。影响光绪性格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三:一是遗传因素。光绪的性格,更多的不是继承其父“敬谨”的因素,而是母亲一支的“桀骜”的基因。他的外祖父惠征曾因携银逃走被免官,可见其不守本分。她的姨妈慈禧太后的强悍性格更是表露鲜明。这些或对光绪皇帝的性格形成有着先天性的影响;二是教育因素。光绪在毓庆宫长达10余年的读书学习,儒家经典,师傅薰陶,是其性格形成的教育因素;三是社会因素。光绪面临战败赔款,民族灾难,则是其性格形成的社会因素。

光绪经过12年的少帝生活,早已到了亲政的年龄。光绪十二年(1886年)六月初十日,慈禧皇太后懿旨:“前因皇帝冲龄践祚,一切用人行政,王大臣不能无所禀承,因准廷臣之请,垂帘听政。本日召见醇亲王及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等,谕以自本年冬至大祀圜丘为始,皇帝亲诣行礼,并著钦天监选择吉期,于明年举行亲政典礼。”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帝开始亲理朝政。

光绪做了12年的少年天子。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是中法战争。光绪八年(1882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军恐怕“失和”而“退让”。光绪十年(1884年),法国舰队司令孤拔率领舰队驶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清军被迫迎战。同年,法军又进攻吴淞口。法军再侵犯台湾淡水、鸡笼(基隆),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领守军扼守淡水,击退敌军侵略。第二年初,法军在水路进攻浙江镇海,在陆路进攻镇南关(今友谊关),清军获得“镇南关大捷”。光绪十一年(1885年)四月,清朝“以胜求和”、“不败而败”,派李鸿章同法国代表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

第二件是台湾建立行省。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清朝“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正式建立台湾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清国史·刘铭传传》记载:铭传,安徽合肥人,“秉性忠勇,卓著战功”。《清史稿·刘铭传传》记载:少有大志,青年从淮军,后在淮军“为诸将冠”。他建议修铁路,史称:“中国铁路之兴,实自铭传始。”中法战争期间,加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率军英勇抵抗法军侵略。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后在台湾筑炮台、修铁路、架电线,发展经济、安定社会。加兵部尚书衔。死后,赠太子太保,建祠祭祀。今台北市公园有郑成功、刘铭传等的塑像。电视剧《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就是根据刘铭传的事迹改编的。

第三件是慈安皇太后故去。慈安太后的父亲为广西右江道,早故。家族不繁,较为寒落。慈安的死,《清史稿·后妃传》载:“同治八年,内监安得海出京,山东巡抚丁宝桢以闻,(慈安)太后立命诛之。”从此,慈禧同慈安结下嫌怨。慈安的死,死得突然。《清史稿·德宗本纪》记载: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辛未(初九日),慈安皇太后不豫,壬申(初十日),崩于钟粹宫”。于是产生一种传说,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慈禧害了一场大病,据说是患“蓐劳”,医生薛福辰“说假病,下真方”,用补药,效果好。慈禧病愈,慈安知道慈禧失德,仍置酒感悟她。慈安保存着咸丰临终前给她的手谕——这份手谕的内容是,如果慈禧跋扈,就用此谕诛之。慈安把这份手谕给慈禧看了,慈禧既惊讶又感动。慈安当着慈禧的面把这份手谕烧了。数日之后,慈禧请慈安到自己所在的长春宫,并拿出点心招待。慈光绪之宝安有午睡醒后吃点心的习惯,就吃了点心,连说“好,好!”慈禧说这是她娘家送来的。过了几天,慈禧派人送点心给慈安,点心里放了毒药。慈安吃了慈禧派人送来的点心后,腹痛恶心,遽然死去,年45岁。慈安死后,没等娘家人来就入殓,更加引起人们的猜疑。当时慈禧得的什么病?慈禧是否害死慈安?慈安是否保存手谕?宫廷诡秘,没有证据。这正给影视创作留下想像的空间,也是学者难以解开的历史之谜。慈安病死之后,慈禧独掌大权。

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十五日,光绪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开始亲政,颁诏天下。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重新垂帘训政,光绪被囚禁,其间12年,为光绪亲政时期。

载湉从太和殿亲政大典时起,就被慈禧掌控在手里,或被慈禧作为显示威严的权杖,或被慈禧看作御座上的玩偶。慈禧规定,每隔一日,光绪必须亲自向她奏报政务,听候训示。光绪经常披星戴月,往来奔波。遇有重大事情,更得随时请旨。名为皇帝,实则傀儡。光绪临朝亲政后,53岁的慈禧表面退居颐和园颐养天年,实际上权势依旧,仍把持着国家政务。她一方面处处限制光绪的权力,国家大事都要秉承她的懿旨去办理;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侄女隆裕皇后及亲信太监李莲英等人,暗中监视光绪的行踪。光绪在宫内、宫外遇到的困局,超过了他的先祖。

光绪遇到的国际环境也与同治不一样。这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开始向外扩张,进攻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东北;俄国也极力向远东、向中国东北和西北扩张;英、法等西方殖民者,更从海上对中国进行新的侵略。光绪皇帝面临国际、国内局势,亲政后10年间,在政治上最大的举动是两件大事:第一是在甲午战争中“主战”,第二是在戊戌变法中“求变”。

第一,甲午战争,光绪“主战”。在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19世纪80年代末,清政府的海军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水师,拥有大小70多艘军舰。其中北洋水师实力最强,拥有军舰20余艘,其主力舰皆购自英国和德国。南洋水师也有20余艘军舰,多系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制造,也有购自英国的几艘炮艇。福建水师的20艘军舰是福州船政局生产,还有几艘购自英、美的炮艇。这些拼凑的军舰,战斗能力薄弱,无力参加重大海战。90年代世界造船技术又有新的发展,相形之下清政府的海军力量没有跟上舰船制造技术的发展。清政府从没有军舰、没有海军,到拥有四支舰队,数十艘军舰,尤其拥有实力较强的北洋舰队。同时,日本明治维新后,也建立了一支海军舰队。

日本明治维新后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从而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光绪在这场战争中,坚决主战。清军在平壤之战、黄海之战中,都遭到失败。结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近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万万两(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总收入)等。

这时的慈禧在做什么?在准备庆贺自己的60大寿。据文献记述:慈禧60大寿,一切筹划都仿照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皇太后70大寿庆典办理。当年为清朝的全盛时期,所谓“物产丰盈”、“富有四海”。而慈禧的60大寿,已经是今非昔比。慈禧庆寿,从头一年就开始准备。改清漪园名为颐和园,大兴土木。自皇宫到颐和园沿途布置彩棚、彩灯,备赏的饽饽850桌,用彩绸10万匹,红毡条60万尺。《藏园群书题记》载“用银至七百万两”,其中户部库银400万两,京官报效银121万两,外官报效银167万两。两淮盐商各捐银40万两。太监、宫女等也都报效银两。当时灾荒严重,北京开设粥厂,救济难民。有人不满,题写门联,贴于京城: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说来也算巧合。慈禧逢甲不吉利:甲戌(同治十三年),独子同治死;甲申(光绪十年),50大寿,中法战争;甲午(光绪二十年),60大寿,中日战争;甲辰(光绪三十年),70大寿,日俄战争。

第二,戊戌变法,光绪“求变”。

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光绪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试图维新政治,富国强兵。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博采西学,推行新政,授予康有为“专折奏事”权。那些守旧的权贵重臣,害怕光绪皇帝的改革触动自己的权力与利益,纷纷投靠慈禧,并竭力挑拨他们“母子”的关系。慈禧也深恐光绪改革的成功会影响到她的独裁。这样朝廷大臣里出现了“后党”与“帝党”,双方斗争异常激烈。光绪亲政的10年,是与慈禧进行政治和权力斗争的10年。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初六日,在以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下,变法运动最终失败。戊戌变法总共103天。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遇害。光绪也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或颐和园玉澜堂(至今还存留当时防范光绪逃走的隔墙),他的政治生涯到此结束。此后,光绪度过了10年没有人身自由的“囚帝”生活。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又将光绪挚爱的珍妃囚在钟粹宫后北三所,并且给她立下了一条规矩,今后不许再见皇上。慈禧重新出面训政,多方凌辱折磨光绪。起初,慈禧想把光绪废掉。光绪也深知慈禧的险恶用心,日夜担惊害怕、提心吊胆,对天长叹道:“我连汉献帝都不如啊!”光绪被囚禁在瀛台,慈禧太后重新掌权。

光绪“百日维新”,初现变革生机。然而,“戊戌政变”,痛失良机。清朝皇室,自相残杀,错过维新变革的机会,丧失选择发展道路的机会。接着,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与光绪逃难。其受害者,自然是百姓、是国家、是民族;而受害最烈者,则是皇室、是贵胄、是满洲。在辛亥革命中,皇清宗室,满洲贵族,成为“革命对象”。清廷拒绝维新,终遭灭顶之灾。

与光绪10年“囚帝”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之一,就是慈禧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

慈禧在颐和园仁寿殿前乘舆拍照。前右为大总管李莲英,左为二总管崔玉贵李莲英是慈禧太后的贴身大太监。在李莲英之前,慈禧的大太监是安得海。同治八年(1869年),安得海受慈禧派遣,乘楼船沿运河南下。曾国藩时为直隶总督,安得海过境,没有动作。安得海行至山东泰安进香,山东巡抚丁宝桢密派人跟踪追捕抓获,将其送到济南。安得海言:“我奉皇太后命,织龙衣广东,汝等自速辜耳!”有的官员长跪力谏,请耐心候旨。巡抚丁宝桢未等旨到,“弃安得海于市,支党死者二十余人,籍其辎重,得骏马三十余匹,黄金珠玉珍宝称足,皆输内务府”。先是,丁宝桢上奏朝廷,慈安太后问:“法当如何?”诸臣叩头奏:“祖制太监不得出都门,擅出者,死无赦!”丁宝桢杀了安得海,暴尸三天。慈禧对丁宝桢不仅没有怨恨、报复,反而让他升为总督。其中的原因,有人分析道:慈禧年轻守寡,传闻同安得海有男女之事。安得海暴尸三天,公示安得海的确是一个太监,从而为慈禧太后洗刷了不白之传言。

在这里补充一点。清朝汲取明亡教训,对太监严加控制。大家知道,明朝有几个大太监,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王振鼓动明英宗亲征瓦剌,兵败土木堡,“成国公朱永等白事,皆膝行进。尚书邝埜、王佐忤振意,罚跪草中”,最后英宗兵败被俘。刘瑾,明武宗时太监,召集群臣跪在金水桥南,宣示“皆海内号忠直者”大学士刘健、尚书韩文等53人之罪。魏忠贤,大家比较熟悉。当时袁崇焕守宁远、锦州,魏忠贤派监军,位在主帅之上。这些太监,没有文化,不懂军事,却在总兵、经略之上,指手画脚,发号施令。明军获得宁锦大捷后,魏忠贤的孙辈在襁褓中得封公侯,而前线总指挥袁崇焕仅得衔一级、银30两。慈禧时的安得海与明朝的太监不可同日而语。

安得海死后,李莲英伺候慈禧。李莲英是直隶河间府大城县人。民间传说他原是河间府一带的无赖,因私贩硝磺被关入监狱,出狱后改行作皮匠,所以被称为“皮硝李”。后他来到北京,因为会梳头,便托同乡太监沈兰玉介绍,进宫当了慈禧太后的梳头太监,并受到太后的宠信。这些传说并不完全可靠。据李莲英墓志铭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比慈禧小13岁,9岁入宫。清宫档案记载他在咸丰七年(1857年),由郑亲王端华府上送进皇宫当太监。

李莲英入宫后的名字叫李进喜,慈禧太后改名为莲英。他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16岁时,才调到长春宫慈禧太后跟前。此时,太监安得海正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安得海的死,给李莲英留下深刻教训,也给他提供发展的机会。李莲英是个聪明乖巧的人,很快揣摸透了慈禧的秉性和好恶,能够千方百计地讨慈禧的喜欢。他还能“事上以敬,事下以宽”,这是李莲英太监人生的秘诀。

同治十三年(1874年),年仅26岁的李莲英,任储秀宫首领太监。光绪五年(1879年),李莲英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随着慈禧太后大权独揽,他的声望、地位也一天天地显赫起来。李莲英31岁时,已经和敬事房大总管即清宫太监总头目平起平坐。到了光绪二十年(1894年),46岁的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早先雍正皇帝规定太监以四品为限,慈禧太后却以自己的权势,为李莲英而违反了“家法”。慈禧太后是政治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又是感情脆弱、害怕孤寂的女人。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宫女、太监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能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得海,就是李莲英。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记载:每天三餐、早晚起居,慈禧太后和李莲英都当面或互派太监问候。慈禧太后在中南海、颐和园居住的时候,经常找李莲英,说:“莲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李莲英便陪慈禧去散步。他俩走在前边,其余的人远距离地跟随在后面。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李莲英实际上成为慈禧晚年生活中离不开、信得过、用得上的一个“伴儿”。

慈禧太后对李莲英的宠信引起了朝廷大臣的不安。有人说:李莲英权倾朝右、营私纳贿,奔走其门者,就得到高官。甚至还有人说:李莲英构陷帝党及维新派。按照清制,这些指控如果属实,李莲英是要被砍头的。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以北洋海军已经训练成军,奏请朝廷派大臣前来巡阅。慈禧太后就派总理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奕譞,去天津、旅顺港巡阅。奕譞是醇亲王,又是光绪的生父,因此要加派太监、御医随行。醇亲王奕譞主动要求派李莲英随行,以免太后对自己猜忌。醇亲王奏请得到懿准,因为李莲英代慈禧作耳目,可以通过李莲英知道新建的海军、港口的实情。四月十三日,醇亲王奕譞抵达天津,李莲英同奕譞、李鸿章一起乘军舰出海,先后检阅了大沽、旅顺口、威海卫、烟台等处,五月初一日回京复命。

这时朝臣不满之声鹊起。御史朱一新奏称:“我朝家法,严驭宦寺。世祖宫中立铁牌,更亿万年,昭为法守。圣母垂帘,安得海假采办出京,立置重典。”奏折批评派李莲英随醇亲王视察海军。还有人说,李莲英妄自尊大,结交地方,收受贿赂。实际情况如何呢?清代文人、著名维新派人士王小航说:醇亲王离开京城以后,每次接见文武官员,都让李莲英作陪。他的本意在避免揽权之嫌,以李莲英为他佐证。而李莲英一直记着安得海的教训,每夜不住淮军为他准备的华丽行馆,只随醇亲王起居。醇亲王见客,李莲英穿着朴实,侍立装烟、点烟,退归私堂,不见外客,日夜安静,一无所扰。当时直隶、山东的一些地方官员,想巴结这位太后身边的大太监,但都大失所望。慈禧看了朱一新的奏折,找醇亲王问明情况后,命将朱一新降级。

李莲英在慈禧与光绪之间采取什么态度呢?有人说他完全站在太后一边,反对变法,陷害光绪。也有人说李莲英生性圆滑,两面讨好,不但慈禧太后喜欢他,光绪皇帝因为从小就受到李莲英的看护,也喜欢他,叫他“谙达”(师傅),还夸他“忠心事主”。王小航曾讲述一个故事: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率光绪和王公大臣出逃,第二年回京在保定驻跸。慈禧临时寝宫被褥铺陈洁净华美,李莲英住得也不错,而光绪皇帝如何呢?李莲英侍候慈禧太后睡下后,前来光绪住处探望,见光绪在灯前孤坐,无一太监值班。李莲英一看,十分惊讶:光绪皇帝竟然没有铺盖。时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无法入睡。李莲英立即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说:“奴才们罪该万死!”并且亲自把自己住处被褥抱过来供奉给光绪帝使用。光绪回到北京以后,回忆西逃的苦楚时曾说:“若无李谙达,我活不到今天。”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死后,李莲英办理完丧事,于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日,离开了生活51年的皇宫。隆裕太后准其“原品休致”,就是带原薪每月60两白银退休。李莲英死于宣统三年(1911年),终年64岁。李莲英死后,得到清廷祭奠银1000两。北京恩济庄太监墓地修造了一座豪华的李莲英墓,“文革”时被毁,现在只有李莲英墓志铭的拓片保留下来。

光绪皇帝生命的第四个时期是10年“囚帝”的生活。这10年他过得太苦了。国家发生不幸: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签订《辛丑条约》;个人也发生不幸:大清国的皇帝居然做了“囚帝”。可以说,光绪皇帝的一生,政治生活是悲剧,家庭生活也是悲剧。

在光绪家庭生活中,除了他的生母之外,影响他最大的3个女人是:慈禧太后、隆裕皇后和珍妃。慈禧既是光绪的恩人、亲人,又是光绪的仇人、敌人。据瞿鸿《圣德记略》载述,慈禧对光绪也有怨气:“外间疑我母子不如初年。试思皇帝入承大统,本我亲侄;以外家言,又我亲妹之子,我岂有不爱怜者?皇帝抱入宫时才四岁,气体不充实,脐间常流湿不干,我每日亲与涤拭。”所以,光绪不听话,搞变法维新,慈禧既痛又气。光绪同慈禧的关系,贯穿在整个光绪一生中,不单独讲述;光绪同隆裕皇后和珍妃的关系,本节略作介绍。

光绪帝有一后、二妃,没有子女。这在清朝皇帝中是独特的(宣统6岁逊位另当别论)。

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日,19岁的光绪皇帝举行大婚典礼。光绪的一位皇后和两位妃子都是慈禧做主选的。

光绪的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慈禧亲弟都统桂祥的女儿,就是隆裕皇后。隆裕皇后长得不漂亮,既瘦弱,又驼背。这门亲事是慈禧皇太后懿旨给定的,光绪虽不满意,却也无奈。皇后叶赫那拉氏与光绪皇帝的婚姻,完全是政治婚姻。慈禧将自己侄女嫁给自己外甥,目的就是在宫闱椒房,探悉皇帝的内情,控制和操纵皇帝,并为尔后母族秉政、太后垂帘听政做铺垫瑾妃像。光绪皇帝同皇后叶赫那拉氏大婚后,情不投,意不合,始终是一门不美满的婚姻。光绪死后,宣统继位,上光绪皇后徽号为“隆裕”,是为隆裕皇太后。隆裕皇太后在民国二年(1913年)正月十七日,死于太极殿。

光绪有两位妃子,一位是瑾妃,另一位是珍妃,二人是亲姐妹,他他拉氏,但相貌和性格却大不相同。瑾妃相貌一般,性格柔和脆弱。后因其妹珍妃忤慈禧皇太后,被降为贵人。宣统时,尊为瑾贵妃,民国十三年(1924年)死。

珍妃,初为珍嫔,晋珍妃。在影视作品中的珍妃,聪慧明敏,妩媚艳丽,机敏多情,非常感人。艺术作品把珍妃理想化,甚至于说她帮助光绪推行戊戌变法。其实,珍妃不像影视作品中那么漂亮,而且略胖,有照片为证。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年仅13岁的珍妃与其姐瑾妃,同时被选为嫔。次年二月,姐妹二人一起入宫。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皇太后60大寿,宫外虽然硝烟弥漫,宫内却是歌舞升平。在这喜庆之年,宫里的人,该赏的赏,该升的升。瑾嫔与珍嫔,沾了喜气,同时晋封:姐姐为瑾妃,妹妹为珍妃。珍妃这年刚满19岁,是花样的年华。珍妃年轻热情,性格活泼,博得光绪帝的宠爱。而正宫隆裕皇后叶赫那拉氏,却引不起皇帝的情趣,甚而产生厌烦。皇后与珍妃,宫闱之内,渐起情波。隆裕皇后因失宠而生妒忌,又因妒忌而生怨恨。她利用自己统摄六宫的地位与慈禧姑侄的身份,“频频短之于慈禧”,向姑母、慈禧太后告珍妃的状。珍妃的入宫,她对光绪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光绪对生活的热情。大婚后的数年间,光绪与珍妃共度了一段愉悦的时光。而这正是慈禧和皇后所不愿意看到的。皇后叶赫那拉氏经过长时间观察、了解,终于抓到珍妃的把柄。据《西太后遗事》记载:裕宽谋求福州将军一职,先请托于太监李莲英,因李莲英索银多,又以与珍妃娘家亲近关系,“乃辇金献之珍妃,俾伺便言之上前”。这件事被李莲英的耳目探得,于是引起一场风波。

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二十八日清晨,光绪皇帝如同往常一样到长春宫东暖阁向慈禧皇太后下跪请安。慈禧坐在御榻上,对光绪闭目不视,也不答话。光绪跪在地上,不敢抬头,也不敢多言。皇太后同光绪帝僵持了约有一个时辰,慈禧太后才放话:“下去吧!瑾妃、珍妃的事,你不管,我可要管。不能让她们可着性子,不遵家法,干预朝政,胡作非为!”光绪莫名其妙,唯唯称是,以礼告退,回养心殿。光绪正在纳闷时,有太监跪奏:清晨,皇太后下令总管太监李莲英,对瑾妃、珍妃杖责处罚。珍妃位下太监高万枝,被慈禧太后懿旨正法。珍妃的胞兄志锐被革职,发遣乌里雅苏台。至于慈禧皇太后对珍妃的严惩,有书说是“褫衣廷杖”——这对皇妃来说,是宫史前所未闻的,也是对珍妃最大的羞辱。

慈禧皇太后杖责珍妃,正史没有记载,宫廷御医档案,留下一些资料:十月二十八日,太医张仲元请得珍妃脉息,六脉沉伏,抽搐气闭,牙关紧闭,周身筋脉颤动。十一月初一日,亥刻(21~23时),太医张仲元请得珍贵人脉息,左寸关沉伏,右寸关滑数,抽搐渐止,仍觉筋惕肉颤,神识已清,惟气血未调,痰热尚连下行,以致胸膈烦闷,两肋串痛。有时恶寒发烧,周身筋脉疼痛。同日子刻(23~1时),张仲元请得珍贵人脉息,左关沉伏,右寸沉滑,抽搐又作,牙关紧闭,人事不醒,周身筋脉颤动。同一日深夜,将御医请进内宫急诊,可见珍妃病情之急重。根据上述医案,珍妃确受重杖。

慈禧皇太后之所以重惩珍妃,其原因主要有五:

一、对光绪:甲午兵败,慈禧太后将责任推到光绪身上,觉得光绪亲政8年,胆子愈来愈大,甚至有些事情不把圣母皇太后放在眼里。慈禧太后想“杀鸡给猴看”,藉廷杖珍妃,告诫光绪:要是不听话,就给眼色看。

二、对皇后:慈禧太后觉得,皇帝结婚5年,对懿定的皇后,既不亲爱,也不敬重。皇帝一心喜欢那个珍妃,太使自己伤心。慈禧太后便借此机会,严厉惩治珍妃,给侄女出口气。

三、对珍妃:珍妃自恃长得娇俏,能说会道,深受皇帝喜爱,太后心里气不过。特别是慈禧年轻守寡,产生心理变态。见到别人甜蜜爱情,心理总是嫉妒怨恨,借个机会,惩罚诊妃。

四、对宫女:内宫应是一片“纯净乐土”,竟然有人串通外朝,卖官鬻爵。珍妃也好,太监也好,卖官之事,确被抓住。于是,慈禧皇太后惩罚珍妃,名正言顺,诫训宫女。

五、对自己:慈禧太后藉此,廷杖珍妃,舒解积愤。

慈禧皇太后“廷杖珍妃”之举,收到一石五鸟之效。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二十一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仓惶出逃。相传她临行前命令太监崔玉贵把珍妃推到宁寿宫外的井中害死。这件事情正史没有记载,但珍妃确实是那时死的。因为从那以后清宫档案就没有出现关于珍妃的记载。后来有个太监回忆录提到珍妃被慈禧害死的情况。珍妃之死给光绪造成极大的精神刺激,形成极大的悲苦。光绪帝过着“囚帝”的生活,心情抑郁,病情益重,死于西苑。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死于西苑(今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光绪自被慈禧皇太后“废黜”之后,整整过了10年的幽禁生活,长期忧闷,无处发泄,“怫郁摧伤,奄致殂落”。从清宫太医院档案选编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可以看出光绪体弱多病。该书所选有关光绪182个医方中,神经衰弱方64个,骨骼关节方22个,种子长寿方17个等。光绪虽常年多病,但医药条件极好,不会突然死亡。而光绪在慈禧死去的前一天,突然崩驾。噩耗传出,朝野震惊。于是,光绪被人谋害致死的说法,随之流传开来。

光绪帝的死因,主要有两说:一说是患病正常死亡;二说是被人下毒致死。

光绪正常病死说。有人认为:根据光绪37岁时的病案,遗精已经将近20年,前几年每月遗精十几次,近几年每月二三次,经常是无梦不举就自行遗泄,冬天较为严重,腰腿肩背经常感觉酸沉,稍遇风寒,耳鸣头疼。光绪一直身体不好,体弱多病。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光绪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关节炎和骨结核等疾病。这是导致光绪壮年死亡的直接病因。光绪的御医六人,每日一人轮诊,各抒己见,治法不一,也耽误了医治。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初九日,脉案记载:皇上肝肾陰虚、脾陽不足、气血亏损,病势严重。在治疗上不论是寒凉药,还是温燥药都不能用,处于无药可用的地步,宫中御医们束手无策。五月初十日脉案记载:调理多时,全无寸效。七月十六日,江苏名医杜钟骏看过光绪的病症说:“我此次进京,以为能治好皇上的病,博得微名。今天看来,徒劳无益,不求有功,只求无错。”九月的脉案记载:病状更加复杂多变,脏腑功能已经失调。十月十七日,三名御医会诊脉案记载:光绪的病情已经出现肺炎症,及心肺衰竭的临床症状。一致认为光绪皇帝已是极度虚弱,元气大伤,病情危重。十月二十日,光绪的脉案记载:夜里,光绪开始进入弥留状态、肢体发冷、白眼上翻、牙关紧闭、神志昏迷。十月二十一日,脉案记载:光绪的脉搏似有似无,眼睛直视,张口倒气。傍晚时,光绪死。

有的学者根据清宫医案记载认为:光绪帝从开始病重,一直到临终,病状逐渐加剧,既没有中毒的迹象,也没有暴死的症象,属于正常死亡。

光绪被人毒死说。这里面下毒者又分解为慈禧、李莲英、袁世凯等多种说法。

其一,说慈禧临终前派人毒死光绪。《崇陵传信录》和《清稗类钞》等书里认为:慈禧太后病危期间,唯恐自己身后光绪重新执政,推翻前案,倒转局势,于是令人下毒手,将光绪害死。《我的前半生》一书载述:“有一种传说,是西太后自知病将不起,她不甘心死在光绪前面,所以下了毒手。”人们普遍认为:年仅38岁的光绪,反而死在74岁的慈禧的前面,而且只差一天,这不会是巧合,而是慈禧处心积虑的谋害。

其二,说李莲英毒死光绪。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传》和德龄的《瀛台泣血记》等书,认为清宫大太监李莲英等人,平日里仗着主子慈禧的权势,经常中伤和愚弄光绪,他们怕慈禧死后光绪重新掌权,对自己不利,就先下毒手,在慈禧将死之前,先把光绪害死。

其三,说袁世凯毒死光绪。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谈到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帝的信任,在关键时刻出卖了皇上。又说: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太后死去,光绪决不会轻饶他,所以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了毒,将光绪毒死。

其四,说不知姓名之人毒死光绪。曾做过清宫御医的屈贵庭,在民国间杂志《逸经》上著文说:在光绪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皇上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没过几天,光绪便死了。这位御医认为,虽不能断定是谁害死了光绪,但肯定光绪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清代官方文献和宫廷档案表明:光绪是病死的。但是,从光绪死的那天开始,人们就怀疑他不是正常死亡。人们总觉得他死在慈禧前面,而且只比慈禧早死了一天,这件事太奇怪了!是慈禧手下的人最后几天在药里下了什么东西?但所有这些猜疑,到今天为止,也只是猜疑,因为至今没有确凿史料证明光绪是被害死的。

下面排比正史及一些其他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光绪病情变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

初一日,光绪诣仪鸾殿,问慈禧皇太后安。《清德宗实录》记载,自癸酉至戊辰“皆如之”,就是从初一日至十六日,每天都是如此。

初二日,奉皇太后御勤政殿,日本使臣伊集院彦吉觐见。又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三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四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五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六日,上御紫光阁,赐达赖喇嘛宴。又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七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八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九日,奉慈禧皇太后“幸颐年殿,侍晚膳,至癸亥(十一日)皆如之”。

初十日,慈禧皇太后生日,光绪率百官至仪鸾殿行庆贺礼。幸颐年殿,侍太后晚膳。

十一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二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三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四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五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六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七日至十九日,御医屈贵庭说:他在光绪临死前三天给光绪帝看病,病情突然恶化,在御榻上乱滚,大叫肚子疼。

二十日,《清德宗实录》记载:“上不豫”,光绪帝病。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又懿旨:“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

二十一日,“上疾增剧”,光绪帝病重。“上疾大渐”,病危。酉刻,光绪帝崩于西苑瀛台之涵元殿。

二十二日,慈禧皇太后叶赫那拉氏疾大渐,未刻,崩于仪鸾殿。

看了以上资料,光绪的死因,的确是一个历史之谜。

由光绪之死,人们联想到“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共四条人命同慈禧的关系,这就是:慈安皇太后钮祜禄氏、同治皇后阿鲁特氏、光绪珍妃他他拉氏和光绪皇帝。这些历史疑案和难题,供大家思考,望学者研究。

光绪无子,皇嗣只能在宗室中选择。慈禧太后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这就是宣统皇帝。

载湉个人小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载湉

出生: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

属相:羊卒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享年:38岁

谥号:景皇帝

庙号:德宗

陵寝:崇陵(清西陵)

父亲:奕譞(醇亲王)

母亲:叶赫那拉氏

初婚:18岁结婚,配偶叶赫那拉氏

配偶:3人,皇后叶赫那拉氏

子女:无子女

继位人:溥仪(宣统)

最得意:主持戊戌变法

最失意:甲午战争主战失败

最不幸:戊戌政变后被囚禁

最痛心:签订《马关条约》

最擅长: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