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袁了凡的不凡事儿:《了凡四训》的另类解读 » 袁了凡的不凡事儿:《了凡四训》的另类解读全文在线阅读

《袁了凡的不凡事儿:《了凡四训》的另类解读》第十五章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关灯直达底部

平壤大捷是明朝中后期的一次经典战役。

孙子对子孙们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十倍于敌人,就围困;五倍于敌人,就攻打。然而,明军攻打平壤的人数只有三万多(“刘大刀”的川军没有参加),守城的敌军是两万三,明军没超过敌军一倍就敢去攻城,还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如果再联想到后来抗日战争初期,日军一个五百人的大队就能打败东北军七千精锐,平壤大捷就更令人激动不已了。

袁了凡作为一个文官,本应该在北京的冬日里,与两三好友结伴同行,一边吟诗品茶,一边赏西山晴雪。抑或在寒冷的夜晚,独门独院,与家人一起,围炉夜话。室外北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

可是,他却偏偏跑到异国他乡,酷寒之地,参加苦战,这是何苦呢?

不过,这时的袁了凡对生命早就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不错,吟诗品茶,围炉夜话,这是幸福,但人生最充实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克服艰难险阻,赋予生命以意义的时候。

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一条河,那么最壮丽的地方,无疑是河道最凶险之处。三峡之所以风景如画,正是因为地势的险要;黄河之所以九曲,正是因为道路的艰险。

稍晚于袁了凡的徐霞客说,越是艰险的地方,人迹越稀少,风景越美丽。这句话用在袁了凡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抗日援朝就像是一道峡谷,袁了凡的生命在此激荡出震撼人心的波涛,从而使平凡的袁了凡有了不平凡的人生。

……

平壤之役,日军遭受了侵略朝鲜以来最沉重的打击,防线全面崩溃。

从平壤逃出去的几千日军,丢盔卸甲,一路狂奔,好不容易逃到开城。

开城的日军司令官是黑田长政,就是脑袋上戴一顶锅铲帽的那个家伙,看见溃不成军的小西行长,以及他僵尸一样的模样,万分惊讶:“行长兄弟,你这是怎么了?!”

黑田长政与小西行长一样,都是战争狂人,当明军开始攻打平壤城的时候,他便有心救援小西行长,还派得力干将前去侦察。

谁知这位得力干将并不得力,还没达到平壤城,就挨了明军士兵一刀。

挨一刀也没关系,过几天等伤口愈合就没事了。

可是,偏偏砍他的明军士兵别出心裁,在刀口上喂了断肠草一类的毒药,当时没事,第二天却毒发身亡。

侦察的人没回去,关于平壤城的情况,黑田长政一无所知。

这时看见小西行长这副模样,已经猜到情况不妙,他安慰道:“行长兄,不用怕,锅铲这里有八千人,今晚请你喝清酒,压压惊,明天咱们夺回平壤城!”

小西行长望着黑田长政头上的锅铲,脸抽搐了一下:“八千?看来今晚我还得继续逃跑,恐怕只有逃到王京(首尔),才能睡个踏实觉了!”

末了,又加了一句:“锅铲兄,我看你也赶紧逃吧!”

说完,小西行长摸黑一溜烟儿跑了,把黑田长政留在寒风中独自战栗。

一路上,小西行长用行为艺术向日军表演什么叫“逃命”。

小西行长的行为艺术很成功,很具感染力,黑田长政在忐忑不安中熬了几天,终于熬不住了,召集手下八千人集合,全副武装。

日军交头接耳,这是要夺回平壤吗?

结果命令只有一个字:“逃!”

黑田长政接过小西行长的接力棒,将行为艺术继续到底,他表演的是“什么叫闻风丧胆”。

从1月8日明军开始攻城到1月18日,仅仅10天时间,从平壤到开城,以前倭贼到处都是,现在则逃得干干净净,就像没有蟑螂的厨房。

明军一举收复了朝鲜北部的二十二府。

逃到王京的小西行长睡了几个安稳觉后,终于回过神来,心里萌生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复仇。这辈子都是他打败别人,从来就没有人能打败他,还输得这样惨。

于是,这个小疯子的肚子里,慢慢怀上了一个阴险的计划。

日军在表演逃跑,明军在表演追击。不过,在表演追击的同时,还有一段小插曲。

小插曲是这样开始的,平壤大捷后的第二天,官兵们喝酒吃肉,庆祝胜利。

喝着喝着,军官们便开始煮酒论英雄,说在昨天的战斗中谁是怂包,谁是英雄,谁应该立首功,就像《亮剑》中的李云龙、孔捷和丁伟等高级军官在军事学院的课堂上,争论哪支部队立下的战功最多一样。

一位北方军官举着酒杯说:“要论英雄,还是要说咱辽东铁骑,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彪悍’!”

一位南方军官听见后,冷笑道:“兄弟!‘彪悍’是两个字,一个字是‘彪’,我看北方骑兵的确够彪。”

“彪”是东北方言,意思是“傻”,“彪乎乎”意思是“傻乎乎”。“彪”有点像“二”,指有勇无谋,一味蛮干傻冲。

北方军官一听这话立马发起飙来,吼叫道:“咋的,兄弟,不服呀?不服咱们俩单挑!”

北方军官人多势众,声音粗壮:“单挑!单挑!辽东铁骑,英雄!首功!”

另一位南方军官看见北方军官有些激动,大声说道:“谁是英雄,谁立首功,咱们说了不算,上头说了才算,兄弟们不要再争论了,还是喝酒吃肉吧!”

庆功宴不欢而散。

晚上,一群南方军官找到李如松:“总司令,您是当朝第一名将,攻城前您下了两道命令,一是这次攻城一律不允许割敌人首级,违者严惩;二是先登城者,首功,赏银五千两。大家都知道西城虽然打得辛苦,但南城是最先攻破的,而最先登上南城的是南军。骆尚志将军在登城之时,不幸被敌军的滚石砸伤了腹部,依然顽强攀登上了城墙,首功当然应该属于南军。”

李如松说:“南军作战勇敢,有目共睹,你们放心回去吧!”

第二天中午,李如松正在大帐内考虑该如何向朝廷汇报战况,并嘉奖有功将士。一大群北方军官带着无数士兵,扛着许多鼓鼓囊囊的麻袋大呼小叫进来了:“大哥,您给评评理!”

李如松生气地骂道:“TMD,一个个彪乎乎的,评理就评理,大白天,带那么多东西来干什么,也不怕纪检人员(监军)看见?”

军官们二话没说,让士兵打开麻袋。啊!人头,一颗颗人头,从麻袋中滚了出来,顷刻之间,大帐内就堆砌了小山一样的人头。

李如松气不打一处来:“说你们彪,你们还不服,老子不是说了,攻城时不许割首级吗?”

一位军官说:“嗨,攻城时,我们哪有工夫割首级,这是我们进城后亲手杀死的倭贼,大哥,您说,这么多首级,我们应不应该得首功!”

因为李如松攻城前的那道命令——谁先登城谁立首功,这就意味着游戏规则变了,不再按照首级多少来论功行赏了。可是,北方军官们不干,他们说军中一直都以首级的多少来论功行赏,怎么一句话说变就变呢?

这些军官都是李如松歃血为盟的兄弟,他们声情并茂地说道:“大哥,您怎么怂了?一屁股坐在南军的板凳上去了。”

李如松说:“先登城的的确是骆尚志所率领的南军,骆将军本人还被滚石砸伤……”

话还没说完,一个军官急忙说道:“大哥,拉倒吧,您就别提骆尚志了,砸他的那块石头根本就不是敌军扔下的,是他们自己人在登城时不小心挤垮城墙,掉下石头,砸伤的,属踩踏事件,不能算公伤,更不是英雄。”

这时关于攻克平壤城的战役,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但却不是他们给你讲述的那一个。估计那个被李如松砍掉脑袋的家伙如果没死,也会向你讲述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你知道吗?我其实根本不是想逃跑,是想出了一条妙计——用大将军炮轰城门,我急急忙忙跑回去,想把这条妙计告诉李总司令,可是李总司令误会了,把我当成了逃兵,我真冤,比窦娥还冤!

一整天,李如松都很烦,自己的辽东铁骑是主力,主攻西城,南城的南军是助攻,是陪练。可是这就像摔跤运动一样,很多正儿八经的摔跤运动员最后没有出息,什么奖牌都拿不到,可是陪练上去,却获得了世界冠军。

一边是首先登城的南军,一边是多年出生入死的兄弟,到底应该怎么论功行赏呢?

这不仅是李如松的难题,也是整个北方军队的难题。

前面已经说过,北方军队以义气聚集,缺乏正规的管理,个人英雄主义盛行,不像戚家军有铁一样的军纪,赏罚分明,六亲不认。

晚上,袁了凡来到李如松的大帐,李如松客气地说:“袁参谋长,有什么事情吗?”李如松心想,这个智多星一定有什么妙招,帮自己解决难题。

但是,谁知这一次袁了凡不是来帮他解决问题的,是来给他添堵的。

袁了凡说:“总司令,据朝鲜方面的同志报告,明军中有些军官让朝鲜军官帮忙大量收购人头!”

听完这话,李如松不用多想,就知道是那帮人干的。第一,他们是辽东人,外语好,与朝鲜军官沟通无障碍,不用比比划划,搞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最后给你整来几麻袋大萝卜;第二,有证据,他们带来的那些人头,自己发现有几个并不新鲜。鬼才知道,那究竟是谁的人头。

李如松在敌人的铁炮下都没眨过眼,可是面对自己这帮兄弟,却皱起了眉。

恰在这时,查大受急急忙忙冲了进来:“少爷,有一个好消息,开城的鬼子逃跑了!”

查大受是李成梁的家丁,一直叫李如松少爷。

这个消息如一道闪电让李如松眼前一亮。论功行赏,僧多粥少,难道就不能多熬几锅粥吗?平壤一锅粥不够分,还有王京一大锅粥足够兄弟们分。

李如松心花怒放:“来人呀,集合辽东铁骑,进入开城,准备攻打王京!”

这次李如松攻打王京,没打算带南军前往,毕竟是牛市嘛,明摆着赚大钱的机会,就不要让外人参加了。

当李如松一身戎装,正准备出发的时候,一个人拦住了他。

拦住李如松的不是别人,正是袁了凡。

袁了凡说:“总司令,不可以啊!日军在王京有五万人,在朝鲜还有十几万,我们收复开城以北的地区,正好可以休整一下,补充粮草和火药,然后,南军北军齐心协力,稳扎稳打,收复王京!”

获得胜利后的袁了凡心如流水,没有滞留在胜利之中,喜悦的情感像流水一样很快就流走了,他的内心清澈如镜,知道明军的优势和劣势,也知道日军的劣势和优势。他洞若观火,如果辽东铁骑没有了南军的配合,没有了南方炮手,没有了那些火炮,是很难取胜的。

可是,这时的李如松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心想日军都是怂包,怎敌我辽东铁骑?与此同时,他的心中还有一点私心,让自己的兄弟多立功。

人的心中一旦有了杂念和私心,就会产生妄想。

此时此刻,李如松满脑子想的都是日军在自己的铁蹄下如何哀号,自己与兄弟们如何攻克王京,他似乎清晰看见自己端坐在王京城中喝酒吃肉,身边簇拥着一帮兄弟,根本不想其他。

这就像每个坐上麻将桌的人,想的都是今天老子的运气一定很好,不弄出几个清一色,也要整几个七小对。谁知通宵下来,屁和没几个,相公却当了不少。

李如松正是这样,他对袁了凡的话很反感。

反感,是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也是心理学上一个常用的专业词。

人常常处于两种状态之中:一种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执著,想要追求,亲近,占有;一种是对自己讨厌的东西反感,想要回避,远离,抛弃。

不管是执著,还是反感,都会在人心中产生这样的结果:离现实越来越远,离真相越来越远,背离实际。

袁了凡说的是实情,可是李如松对实情很反感。

反感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会放大内心的情绪。听见袁了凡说辽东铁骑离开南方炮手很难取胜,李如松反感的情绪突然升温,他偏不信这个邪,偏要带领自己的铁骑去试一试,不撞南墙不回头。

看着李如松执拗的神情, 袁了凡心想,如果自己曾经还能从这个人身上看见进取心的话,那么,这时他看到的这个人浑身上下充满了占有欲。

通过几十年的修行,袁了凡知道虽然占有欲与进取心都蕴藏在欲望中,却有着根本的不同。

欲望交织在生命里,有生命就有欲望,石头没有生命,所以没有欲望。可是,在熊熊燃烧的欲望之火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一种是占有欲,一种是进取心。

占有欲是个不好的东西,不好之处有三:

一是,占有欲会让人紧紧盯住目标不放,从而看不清自己已经落入圈套。就像鱼儿看见诱饵,却看不见诱饵中的钩和线一样。这就叫执著屏蔽思维。

二是,一旦有了占有欲,大脑就会变得疯狂,想入非非,妄念丛生。充满占有欲的大脑是眩晕的,不安的,焦虑的,过热的,根本无法冷静下来。

三是,占有欲会让人的内心分裂。比如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产生占有欲之后,便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得不到她,我就空虚,失落,没着没落,连活着也没有了意思;得不到她,我就不完整。

所以,占有欲不仅放大了自己与目标物之间的分离感,也强化了自己的偏执。

一个指挥官如果心中充满占有欲,陷入偏执的思维和情绪中,就会远离现实,无法对敌情做出客观的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样一来,失败的命运便会被注定。

与之不同,“进取心”带来的是沉着冷静,是内心更深层次的洞若观火以及一种果敢的决断。

充满进取心的人,不执著,不反感,心如流水,一片澄明。这种状态能赋予人看清真相的能力。所以,进取心是充满能量,充满决断,充满智慧的深层次热烈的追求。

而现在,李如松的身上除了占有欲,看不到一点儿进取心。

袁了凡心想,如果自己再劝阻,李如松一定会恼羞成怒,认为自己是以下犯上,干扰他的决策。如此一来,自己就很可能被弹劾。

但在如此紧要的关头,袁了凡怎么会顾虑自己的得失呢?

实际上,袁了凡今天之所以能成为智多星,正是因为他放弃了患得患失的心理,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心如流水,才能在淡定中生出智慧,把这纷纷扰扰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袁了凡不顾李如松对自己的反感,目光犀利地看着李如松,一句一字说道:“总司令,你这是贪啊!”

李如松一听“贪”字,心中不免一惊,靠,那群彪子,大白天扛着那么多麻袋,果然让别人看见了,不过,幸好不是什么金银细软、翡翠珠宝。

他理直气壮地哼了一声:“姓袁的,你说我贪,要拿出证据,没有证据,老子一定要参你!”

袁了凡针锋相对:“我说的不是贪财贪色,是贪功。贪功会麻痹你的心智,让你失去判断力!”

李如松狂怒:“袁了凡,不要再胡咧咧了!你不敢去,就与南军一道留在平壤吧!”

说完,便带领一万辽东铁骑向开城奔去。

开城离王京(首尔)很近,李如松站在开城的城楼上,向王京的方向望去。在他心中,王京就像几天前兄弟们麻袋中的人头一样,随时探囊取物。

1月26日,李如松把查大受叫来:“令你带三千骑兵当先锋,向王京攻击前进!”

查大受兴奋不已,还是少爷心疼我呀,攻打平壤的时候没把我放在前面,把吴惟忠放在前面,是因为北城是一块硬骨头,难啃,现在是吃肉的时候了,少爷却让我冲上去,吃第一口。

看来小时候,我真没有白疼他。

临出门时,李如松叮嘱道:“查叔,小心点,你先走,我率大部队随后就到,有情况立刻快马来报!”

查大受率领三千精锐中的精锐出发了,个个精神抖擞,每个人看上去都比自身更强大。

马蹄声声,尘土飞扬。

不到半天的工夫,查大受派人来报:“报——先头部队半路遇敌,大受纵兵追击,斩获六百余首级!”

天呀,不到半天时间,割了六百颗人头,这要得多少奖金啊!

这还是打仗吗?

简直是在抢钱嘛!

听到战报后,将领们再也坐不住了,开始摩拳擦掌。这种情形就像牛市中的股民,热情高涨,群情激昂,纷纷抵押住房,甚至不惜借高利贷也要往股市里冲,九牛二虎都拉不住。

这么容易赚的钱为什么不去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他们纷纷要求入市,不,错了,是参战。

这时李如松也坐不住了,之前,有当地土人来报,说日军已经弃王京而逃,他还不相信,查大受是他最信任的人,他的战报不会撒谎。

1月27日,在众将领的催促下,李如松把他的全部资产都投进了股市,不,又错了,是率领全部精骑向王京出发了。

这次进攻的排兵布阵很讲究,查大受是嫡系,前锋,率领三千人,第一拨儿。

李如松、李如柏、张世爵、李如梅率领八千精骑,第二拨儿。

杨元率领一支部队随后跟进,最后一拨儿。

查大受是看着李如松长大的,岁数估计比较大了,牙不好使,啃硬骨头肯定不行,但吃肉还是没问题。老同志应该照顾。

李如柏、李如梅是李如松的亲兄弟,嫡系中的嫡系,张世爵也是自己人,放在第二拨去吃肉,他们应该满意。

杨元是宋应昌的人,不是嫡系,吃肉、赚大钱的好事当然应该放在最后,到时候有碗肉汤给他喝就行。

查大受的进攻出奇的顺利,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披靡。

但是,尽管查大受身经百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但并不知道美国大兵还总结出了一条军规——如果你的进攻很顺利,那你一定是中了圈套。

查大受杀倭贼犹如砍瓜切菜,一边数着人头,一边想着自己退休后的幸福生活,心里美滋滋的。他就如同牛市中的股民,心里想,再来一个涨停板,我就可以买一辆车了,再来一个涨停板,我就可以买一套房了,却全然看不见风险正在一点点聚集,危险正在悄悄逼近。

实际上,查大受的顺利,是小西行长故意安排的。

小西行长逃到王京后,一心想捞回面子,这个小疯子头儿把其他小疯子叫来:“疯子兄弟们,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据探子来报,明军攻陷平壤后,非常骄傲,李如松打算仅仅用骑兵就消灭我们。”

日军侵略朝鲜的第三军司令官黑田长政从开城逃到王京后,惊魂未定,头上的锅铲帽颤颤巍巍:“不是说,他们的,很厉害,我们的只能逃吗?”

小西行长说:“火炮的,大大的害怕;骑兵的,我们的不怕;他们没有火炮的干活,我们大大的不怕!”

这时从一群疯子中站起一个疯子,用鄙视的目光看了黑田长政一眼,说:“黑田长政,你还是武士吗?没跟明军交手,就吓破了胆!”

锅铲帽立刻低下头去。

站起来的这个疯子究竟是谁呢?

他就是疯得令疯子们都害怕的疯子——立花宗茂。

立花宗茂,还有一个很跩的名字,叫“西国无双”,是丰臣秀吉给他取的。意思是他疯起来,整个日本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以冷静闻名全日本的第六军司令官小早川隆景看见立花宗茂发飙,冷静地说道:“我的看来,胜算大大的,王京我们有五万人,附近还有,何况立花家的三千士兵,足以抵挡一万敌军。”

小早川隆景是丰臣五大老之一,可以算日军中的智多星,他的智慧来自于冷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武士问小早川隆景:“我做事凭感觉,所以常出错,而阁下的判断却丝毫不差,有什么秘诀吗?”

小早川隆景回答道:“因为你遇事,反应迅速,我遇事三思而后行!”

还有一次,小早川隆景写一封十万火急的信,慢慢吞吞的,把旁边的人都快急死了,他们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情况万分紧急吗?”

小早川隆景回答道:“越是急件,越是要写得平静!”

所以,如果说立花宗茂以勇闻名,那么小早川隆景则是以智闻名。

听到小早川隆景冷静的分析,日军第八军司令官宇喜多秀家心花怒放,用大手一拍大腿:“八嘎牙路,就这么干了!”

宇喜多秀家是丰臣秀吉的养子,也是丰臣五大老之一。

看着疯子们慢慢找回自信,小西行长把“十日怀胎”的阴谋说了出来。

这个阴谋就是把辽东铁骑引诱到狭窄泥泞的地方,一举消灭。

现在,王京的日军大约有五万,附近还有不少,胜算大大的。

立花宗茂自告奋勇:“鱼饵的勾当,我的来当!”

冷静的小早川隆景说:“诱饵的勾当,你不能当!”

“为何?”

“因为你太硬,我怕你把明军给打跑了,诱饵应该派软柿子上!”

日军派出的软柿子不少,足足有一千人,一看就是要大干一场。

他们原计划把查大受的骑兵引诱到马山馆进行伏击,可是谁料想软柿子太软,查大受太硬,一口就吃掉了诱饵,还砍下六百颗人头,穷追猛打,已经追过了马山馆,而此时的日军伏击大军还没有准备好,滞留在碧蹄馆。

看到这些地名没有?一会儿是马山馆,一会儿是碧蹄馆,这些楼堂馆所,估计都是朝鲜国王看夕阳休息下榻的地方。

查大受已经追过马山馆,眼看小西行长绞尽脑汁的圈套就要泡汤。这种情形与美国大兵总结的一条军规十分吻合——没有任何计划能在遇敌后继续执行。

正当众疯子开始唉声叹气的时候,冷静的小早川隆景却笑了:“疯子们,你们看,何不把伏击地点就改在碧蹄馆,这里虽然离王京很近,但地势狭窄,水田又多,明军的骑兵根本发挥不出威力,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主力就在这里,不用匆匆忙忙赶路了!”

一群疯子听见这个主意后,都笑疯了。

势如破竹的查大受攻击到碧蹄馆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

他一路吃肉,吃得很香,吃着吃着,没想到在这里却被一块硬骨头磕了牙。

这块磕他牙的骨头不是别的,正是疯子中的疯子立花宗茂。

立花宗茂出发前,小早川隆景千叮咛万嘱咐:“黑田长政头上戴了个锅铲,你这回是要做锅底,不能漏,如果锅底被查大受击穿,漏了,我们的计划不仅泡汤,王京也就不保了。”

立花宗茂看了一眼戴着锅铲的黑田长政,说:“放心吧!我的这个锅底,不是股市下跌时所谓的铜底、铁底、钢底,一击就穿,它是一个不会被击穿的底。”

查大受一心想击穿锅底,立花宗茂拼死抵抗,只见股市K线图忽上忽下,一会儿变绿,一会儿翻红,一会儿涨停,一会儿跌停,战斗进行得相当激烈。

立花宗茂顽固地阻挡着查大受的进攻,其他日军则开始悄悄地从侧面包抄上去。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正在阴险地形成。

当包围圈还没完全合拢之时,李如松率领的八千骑兵正好赶到。

日军一看,来了这么一条大鱼,兴奋不已,赶紧把他放进大网中来。

李如松和将士们追赶了那么久,跑了那么多路来吃肉,一路上,只看见查大受扔下的肉骨头,没有看见肉,现在终于看见无数小鲜肉就在眼前,他们不顾一切猛冲上去,大快朵颐。

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梅、查大受、张世爵等大口大口地吃着肉,却惊讶地发现肉越来越多,周围到处都是肉,因为这时作为锅底的立花宗茂已经完成任务,小早川隆景率领两万日军,宇喜多秀家亦率领两万日军包围了上来。

明军身陷重围,这种情形用美国大兵的军规来说,就是“如果你除了敌人什么都缺,那你一定在交战中”。

李如松被一大群日军围住,倭贼们疯狂地叫喊:“就是他,明军的大官,在平壤时,没被我们的铁炮打死!”

一大群倭贼疯子般的冲上前去。

李如松后来给万历皇帝的奏章中形容当时的情况,说“围匝数重”,意思是里三层,外三层。

不过,辽东铁骑不愧为它的称号,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依然顽强地战斗,一批日军被砍死,另一批日军又冲了上来。

这场战斗从中午一直持续到黄昏,已经整整打了六个小时,但倭贼越来越多,明军的伤亡越来越大,处境越来越凶险。

正当情况万分危急的时刻,杨元率领的最后一拨吃肉的部队赶到,还带来了一些火炮。

日军看见明朝援军赶到,还有火炮,何况夜幕慢慢笼罩,他们见好就收。而明军则乘势突围。

这就是后来备受争议的碧蹄馆之战。

刘亚洲说:“在中国,最难预测的不是未来,而是历史。”

碧蹄馆之战就是这样,一直争议不断。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明军有没有轻敌冒进。

认为李如松没有轻敌的人说,李如松并不是去进攻王京,只是派查大受去侦察。

这个观点不成立,你见过一次派三千人出去拉风似的侦察吗?还割了六百颗首级。

好吧,就算查大受是侦察兵,那李如松又去干什么呢?

这些人说,李如松对查大受不放心,要亲自去侦察。

好吧,就算李如松亲自去侦察,怎么会把那么多将领都带上呢?

纯粹是鬼话。

第二是明军的伤亡人数。

清朝写历史的人说,明军死亡两万人。这个不可信。

有一句话说得好,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满清控制了现在,所以会肆意篡改过去。乾隆皇帝不是什么好东西,一部《四库全书》排斥异己,毁掉了中华民族无数珍贵的思想和文化。

也有人说,这次明军阵亡二百四十六人,斩获日军首级一百六十七人。这个更不可信。

数万人挤在一起,带着凶器,即使是踩踏事件,也不会伤亡那么点人吧。何况查大受早就汇报说,割首级六百。为什么后来又变少了呢?

没办法,浮夸要成比例放大,隐瞒也要成比例缩小。如果把敌方的死亡人数说得太大,把我方的阵亡人数说得太小,一看就露了馅。

清朝人的浮夸,是为了说明自己很牛×,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可牛的。

明朝一些人的隐瞒,是因为不愿意接受失败。接受失败是痛苦的,逃避痛苦是人人都有的心理。但是只有敢于承受痛苦,敢于面对真相的人,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李如松不愿意接受失败的真相,也就不能从错误中学习。最后结果只有一个,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多次。

1598年,李如松在与蒙古部落的战斗中孤军深入,理所当然中了埋伏,力战而死。

一代名将,就这样陨落,是偶然,更是必然。

正如他的名字“如松”所暗示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实际上,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这次战斗,明军阵亡五六千人,日军死亡的人数也差不多。

明军战败。

不过,伤亡的人数不好统计,伤亡的马匹却好统计,管马的官很认真,他一匹一匹地数,发现这次战争,马匹的损失是一万二千匹,北方精锐骑兵的战斗力严重受损。

自从李如松率领北方精骑单独攻打王京之后,袁了凡就清楚地看到了失败的结局。

在平壤城中,他对吴惟忠和骆尚志说:“总司令这回恐怕凶多吉少,咱们应该加强防卫,肯定日军会来攻城!”

随后,他又写了一份详细的战况分析和判断,快马送给总指挥宋应昌。

果不其然,袁了凡的分析和判断十分正确,一股日军准备偷袭平壤城,一看南方军队早有防备,放了一阵铁炮后,逃之夭夭。

很快,李如松战败的消息就传来了。

吴惟忠和骆尚志对袁了凡说:“今天的结局,不幸被袁兄言中。这回李总司令应该对你另眼相看了。”

袁了凡说:“你们错了,如果总司令胜了,说明他比我高明,高明的人不会与愚钝的人计较,念及我平时敬业,他一定会给我请功。给我请功可以让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在心理上获得满足,而我则成了一个矮子。可是现在他输了,我的判断正确了,我成了一个高大的人,他成了矮子,他还能容我吗?”

听完袁了凡的话后,吴惟忠和骆尚志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真是高人呀。

袁了凡叹息了一声,对两位将军说:“就此别过,我该收拾东西,听候发落了,估计乌纱帽也保不住了!”

这一次,袁了凡的判断继续正确。

战败后的李如松正在大帐内想该如何粉饰这次失败。

一个亲信走了进来:“大哥,别费心了,早就有人把情况汇报上去了!”

“谁?”

“袁了凡!”

李如松心想:“我们刚回来,他怎么知道战况呢?难道会神机妙算不成?”

继而猛然醒悟,想起出发前的那一幕:“是呀,这个老家伙的确会神机妙算!”

李如松骂道:“老不死的,嘚瑟啥呀,看我不狠狠参奏他一本。”

李如松列出袁了凡的十项罪责,诸如干扰主帅的决策,动摇军心,污蔑英勇的辽东铁骑,挑拨南军和北军关系,以及在饭局上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等。

弹劾的奏章到了朝廷,支持李如松的人挖空心思寻找袁了凡的其他罪行,甚至还揭发他在宝坻时,沽名钓誉,居然用减税来收买人心,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而宋应昌则极力为袁了凡辩护。

眼看李如松与袁了凡的矛盾就要演变成经略与提督、总指挥与总司令之间的矛盾,这样下去,这仗还如何打呢?

最后,还是万历皇帝出面,平息了矛盾。

万历皇帝当时正在紫禁城中与太监们玩掷银子的游戏,这种游戏就是在地上画一个方格,拿一块银锭往方格中投,谁投进方格,银子就归谁。

万历皇帝玩得正起劲儿,大臣送来了双方的奏章。

皇帝草草一看,心里就明白了:李如松中了埋伏,袁了凡是个人物。

可是,袁了凡这个人物横在那里,会让经略与提督分裂,怎么办?

好办,拿掉袁了凡。

万历皇帝心中一闪念,这样是不是对袁了凡太不公平了,人才难得呀,何况人应该明白真相,坚持真理。

不过,很快,这个念头就被另一个念头压倒:真相不值钱,真理算个屁,公平不是皇帝应该考虑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李贽打破了平衡,就该去死;何心隐打破了平衡,就该被杀;张居正打破了平衡,就该被抄家。任何妄想打破平衡的人,都没有好结局。

袁了凡打破了平衡,就该走人。

大臣问:“启禀皇上,该如何处置这件事情?”

万历皇帝回答:“撤袁了凡的职,李如松继续打,一切都继续!”

大臣还想继续问,只见皇帝看着一个太监,大声喊道:“嘿,小李子,愣在那里干什么?该你掷了,好好掷,掷进去,那块银子就是你的了,你那个对食不正缺银子吗?”

皇帝的话把太监们逗笑了。

而那个大臣则默默走出了紫禁城。

就这样,袁了凡作为精英被淘汰了,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被革职的袁了凡离开了金戈铁马的战场,但万历朝鲜战争还在继续。

这次战争前后分为两次,共进行了六年,中间还有一次荒唐的和谈。

第二次朝鲜战争的总司令是麻贵,将领有吴惟忠、李如梅、杨镐、高策、刘綎、陈愚忠等。这些名字很有意思,“高策”是出谋划策的,“杨镐”是用镐头为鬼子挖坟墓的,“刘綎”就是川军“刘大刀”,是用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除了“惟忠”,又来了个“愚忠”。

不过,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明军水师,而水师中最值得提及的将领是邓子龙。

听见邓子龙,一定会想到赵子龙。

想起赵子龙,一定会想起他在长坂坡时的表现,身陷重围,却如入无人之境,斩杀敌将犹如砍瓜切菜。

站在山坡上的曹操惊呼:“真是一员虎将,我要抓活的,让他归降;传令下去,不许放箭!”

正是曹操的命令,才让赵子龙毫发无损,得以生还,并扬名立万。

邓子龙与赵子龙相比,无论是在武艺,还是勇气方面,似乎差距都不大,差就差在运气上。

在著名的露梁海战中,七十岁的邓子龙像廉颇一样,老骥伏枥,英勇无比,率领三艘巨舰向日舰发起攻击,他一马当先,与日军展开决战。

在决战中,邓子龙发现一艘朝鲜友军的战舰遭到日军猛烈攻击,眼看快招架不住了,便奋不顾身,率领三百大明水军跃上朝鲜战舰增援,另外一艘朝鲜战舰看见邓子龙如此英勇,也想帮帮忙,用火炮攻击日军,谁知他们的炮手是个二百五,炮弹没有击中日舰,偏偏命中了邓子龙所在的战舰。

邓子龙将军不幸战死。

他没有死在日军的铁炮下,死在了友军的炮火中。

这种情形再一次诠释了美军的一条军规——唯一比敌方炮火还精准的是友军的炮火。

不过,在露梁海战中虽然明军损失了大将邓子龙,朝鲜损失了名将李舜臣,但最后中朝联军大获全胜,彻底击垮了日本海军。

1598年,丰臣秀吉不仅在朝鲜战场上损兵折将,实力大减,自己的身体也元气大伤,一命呜呼,日本不得不从朝鲜撤军,万历朝鲜战争最终以中朝两国的胜利而结束。

不久,德川家康打败了丰臣秀吉的势力,使日本进入了德川幕府时代。

从此,朝鲜半岛迎来了长达几百年的和平。

朝鲜国王对明朝予以的支持万分感激,曾说:“万历皇帝对于我国,有万世不忘之功,如果不是万历皇帝出兵,我们哪有今日?”

即使在明朝灭亡六十年后,朝鲜李氏王朝依然不忘当日之恩。

清军入关后,许多明朝遗老遗少逃到朝鲜,朝鲜都给予崇高的礼遇,给田给地,终身免赋税。

1593年3月26日,被革职的袁了凡回到北京。

一些朋友听说他的遭遇后,纷纷来到袁了凡的住处,发泄对时局的不满,以及朝廷对他的不公。

朋友们借袁了凡的事情大发牢骚。

而袁了凡呢,从容淡定,跟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一句怨言也没有。

有一位缺心眼的朋友心直口快:“了凡兄,有牢骚你就发泄出来吧,憋会憋出病的。”

袁了凡淡然一笑:“风也罢,雨也罢,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苏东坡有诗云,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时此刻,袁了凡的心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所经历的一切,不管是荣是辱,是喜是悲,都静静流走了。

对过去,他没有悔恨,对将来,他没有担忧(来不豫计,去不留恋),心无挂碍,一片澄明。

看见他面对厄运如此淡定,朋友们惊讶不已,眼前这个人再也不可同日而语了,就像他的名字“了凡”一样,已经超凡脱俗。

……

六十多岁丢官,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油将尽灯将枯,人生已到穷途末路。

这时的袁了凡在别人眼里,犹如一堆即将燃尽的死灰,难道还能复燃?

不过,命运的绳索只能捆绑袁学海,捆不住袁了凡。

1593年6月16日,袁了凡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

看着熟悉的山,熟悉的水,熟悉的村庄,熟悉的人,心中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一件重大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做。

但究竟是什么事情呢?

袁了凡一时还不是很清楚。

一天,一位老秀才看见袁了凡在山坡上踽踽独行,略带嘲讽地说:“袁了凡,你是进士,我是秀才,可是你折腾了几十年,结果还不是与我一样,只能在这里安度晚年!”

袁了凡冲他微微一笑。

心里清楚虽然现在自己与他站在同一个山坡上,但对人生的领悟完全不一样。

老秀才一辈子待在这里,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他的人生如同一粒没有放进泥土的干瘪的花种,没有生长,没有绽放。他对生命的体验是苍白的、干枯的,缺乏意义的。

与之不同,袁了凡则把自己勇敢地放进泥土中,任凭日晒雨淋,泥土挤压,身体破裂,慢慢生长,慢慢绽放。

虽然功名富贵都随风吹雨打去,天空没留下鸟的痕迹,但他已飞过。

他对生命有着丰富的体验,对人生有着深刻的领悟,尤其是对“积善成德”的认识,更是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深度。

袁了凡一边漫步,一边欣赏青山绿水,走着走着,突然停下脚步,一个声音从心底响起:“袁了凡,你应该把自己的故事传播出去,让千千万万人明白积善成德可以改变命运!”

这个来自潜意识的声音久久回荡在他的心中,并不断向外飘荡,飘向树林、河流、村庄,飘向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

袁了凡浑身战栗,他意识到这个声音既是内心真正的渴望,又是冥冥之中神圣的召唤。遵循这个声音他将把自己与整个世界连接起来,而这正是他生命的意义所在。

袁了凡恍然大悟,这不正是自己隐隐约约感觉到的生命中的大事吗!

站在山坡上的袁了凡快速地回忆了自己的一生,从孔老先生算命到遇见云谷禅师,从考上进士到当知县,从兵部主事到军前赞画,从争吵不断的仕途到战火纷飞的朝鲜……

一幕一幕,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袁了凡领悟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一不是为了当官,二不是为了当兵,而是要通过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向世人传递一个真谛——命运可以改变!

袁了凡坚信将这个真谛传递出去,才是上天赋予他的真正的使命。

而前面所经历的一切只不过是一个序曲。

就这样,当袁了凡的儿子袁天启二十岁时,《了凡四训》问世了。

《了凡四训》是中国最著名的家训之一,对后来的《曾国藩家训》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了凡四训》中,袁了凡没有一本正经地说教,他以一位慈父的口吻,向儿子讲述了自己传奇的经历,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他对儿子说,自己从小丧父,最初的名字叫“袁表”,母亲希望他将来当一名医生。

后来,在慈云寺遇见算命的孔老先生,开始读书,并改名“学海”。

自从改名“学海”后,他的命运果然与算命先生所算一丝一毫不差。

命运既然被注定,人还有什么奔头呢?命中有的,不奋斗,自然会来;命中没有的,奋斗,也是白搭。

由此他陷入沮丧和绝望之中,心如死灰,没有了欲望,也没有了进取心,其人生宛如一张破碎的纸片随风飘荡。

再后来,他飘到栖霞山中,遇见云谷禅师。

云谷禅师传授他改造命运的真理,并给他取名“了凡”。

从此,袁了凡便按照云谷禅师的教导,开始了改造命运的壮举,而《了凡四训》则详细记录了这一过程,其中蕴含了袁了凡对生命的深刻领悟。

《了凡四训》第一训开宗明义:改造我们的命运。

袁了凡说,决定命运的不是你的生辰八字,不是你的面相,更不是你的星座,而是你的心。

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命。

心最重要的是澄明。

澄明的心,可以让你看清自己的本性,即明心见性。(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

如何才能明心见性呢?

云谷禅师传授给他一个真谛——心是一条河,不停留在过去,不茫然于未来,不执着,不反感,唯有如此,才能明心见性,发现苍天赋予自己的使命。

如果你明心见性,看见了自己的本性,就应该按照这个本性取名明志,就像把“学海”改成“了凡”一样。

《了凡四训》第二训:解决了心理问题,就解决了人生的很多问题。

人生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心理问题。

可以说,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有问题的时间段不同而已。

袁了凡说,解决心理问题最关键的有三点:

一是要面对自己的问题,不怕看见自己龌龊的一面(发耻心)。

很多人之所以不能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正是因为害怕看见内心龌龊的东西,紧紧把它们包裹起来,隐藏起来,极力逃避。

你逃避问题,就会成为问题。

二是要有敬畏之心。

没有敬畏之心的人,什么人间坏事都能干出来,给牛奶加三聚氰胺,用地沟油炒菜,用臭皮鞋做胶囊等,丝毫不顾忌举头三尺有神明。

任何事情都有起因,有结果。

你现在的生活是你昨天的行为造就的,你明天的生活取决于你今天的行为,而你今天的行为取决于你此时此刻的心境。

一位禅学大师说:“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

因此,只有弄明白前因后果的人,才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看清自己的本性。

三是要有勇气。

实际上,敢于接受心理治疗的人都是有勇气的人,令人敬佩的人。

因为他必须接纳改变自己的不适,承受否定自己的痛苦,但正是在这种挣扎的过程中,他才能够脱胎换骨,完成破茧成蝶的飞跃。

《了凡四训》第三训:积善成德。

解决心理问题的动力是什么?

是善!是爱!是慈悲为怀!

不管是善,还是爱,抑或是慈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让你走出自闭的牢笼,向外敞开心怀,把自己融入生命的洪流中。

在这个过程中,心中的渣滓会慢慢被冲刷,内心会渐渐变得澄明起来。

试想一个自闭、自私、自利的人,整天把自己囚禁在那点蝇头小利上,如何能够体验到生命宏大的意义?

《了凡四训》第四训:低调是最牛的炫耀。

袁了凡说,一个凡人要想不平凡,就应该老老实实把自己当成一个凡人,低调,再低调。

把自己缩得越小,看见的世界越大。

如果你是一株小草,那么,你就不要胡思乱想,一会儿妄想成为鲜花,一会儿幻想成为大树,你只需要诚实地不遗余力地慢慢生长,最终就能成为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

实际上,《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思想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诚”,一个是“明”。

诚,就是诚实,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的问题,不逃避,不自闭。

明,就是明心见性。

这与西方心理学不谋而合。

西方心理学认为,心理治疗其实就是鼓励人说真话的游戏。

说真话,就是诚,意味着必须将自己内心的东西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托马斯福音》说:“将内心呈现出来,它将拯救你,如若不然,它将摧毁你。”

而呈现内心的过程,也就是明心见性的过程。

饶有意味的是,不管是明心见性,还是呈现内心,都与人的名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名字是用来干什么的?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用来让别人称呼,更重要的是要呈现内心。好名字都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兴趣和心性。

你渴望什么,追求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这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名字表现出来。

例如“苏东坡”这个名字,就表达了他旷达的胸怀,不羁的个性。苏轼被贬黄州后,生活穷困潦倒,便在黄州开垦荒地,由于荒地在黄州东面的山坡上,遂借白居易的诗,给荒地取名“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憨山德清”这个名字,是看见憨山后,以山得名;“苏东坡”这个名字,是开垦荒地后,以地为名。

这两个名字,都呈现内心,表达出了自己的本性和志趣。

同样,“王阳明”这个名字,一个“阳”字,表明心中光明磊落,满满的都是正能量,一个“明”字,表明他内心澄明,明心见性,追求由“内圣”而“外王”。正是按照这个名字所呈现的内心,王阳明才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上,成为后世顶礼膜拜的人。

所以,能够明心见性的名字,就是好名字。

“袁学海”这个名字不好,因为它没有呈现内心,没有明心见性,只是一味地学习别人,模仿别人,就像狗去学习耕地,牛去模仿看门一样,不适合自己的本性。

然而,当“袁学海”改名为“袁了凡”后,他便明心见性,表达出了这样的志向——努力超凡脱俗,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凡人。

遵循这个志向,他终于给自己的生命赋予了深刻的意义。

名字的改变,带来命运的改变。

伴随着《了凡四训》的问世,“积善成德”的思想在大明帝国迅速传播,并越传越远,不仅传到了朝鲜,还漂洋过海,传播到了日本。

与之相伴,袁了凡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可以这样说,当时凡有井水处,皆知袁了凡,人们尊称他为袁夫子。(当时海内识与不识,无人不知袁了凡先生)

当然,《了凡四训》也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善书。

1606年袁了凡寿终正寝,终年七十四岁。

纵观袁了凡的一生,他在官场并不得意,他的名字在官方的记录中鲜少提及,甚至都没进入明史,但在民间,他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不平凡的人,超凡脱俗的人。

袁了凡的故事充分说明:人不可能成为任意一个别人,只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人只有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才能焕发出璀璨的光辉。

无数个漆黑的夜晚,人们夜读《了凡四训》,从中寻找光明。

许多被命运之绳捆绑的人,通过《了凡四训》明心见性,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并改名立志,踏上改造命运的旅程。这其中最著名的是曾国藩,读完《了凡四训》后,给自己取名“涤生”,从而改写命运。“曾涤生”这个名字,再一次践行了一个观点——人不行,改改名。

……

宦海沉浮,朝代更替,不管是明朝的灭亡,还是清朝的建立,袁了凡的名字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即使是今天,在中国台湾、香港,尤其是新加坡,《了凡四训》依然家喻户晓。新加坡的中小学校中,那些拿着苹果手机的莘莘学子们,竟然每天都会拿着袁了凡的“功过格”,做了善事就画一个红圈,做了不善的事情,就画一个黑叉。

袁了凡用生命燃烧出的光芒,不仅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千千万万被命运束缚的人照亮了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