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清盐商 » 大清盐商全文在线阅读

《大清盐商》第二十九章 患难情真

关灯直达底部

喧嚣多日的堤坝,终于因为洪水的退去宁静下来。空地上,海鲲静静躺着,汪朝宗默默站着。转瞬间,他已苍老了很多。

这时,阿克占、马德昌等人走了进来,众人为他们让开一条道。人群中有人高喊:“打死这狗官,为海鲲报仇!”很多人高声附和,形成一个巨大的声浪,人群开始推搡起来。

阿克占满面胡子茬,目光冷峻,看着海鲲的尸体。突然,大颗的眼泪滚滚而下,只见他“扑通”跪倒在汪海鲲的尸体前。马德昌略显惊异地看他一眼,也一起跪下。

喧哗的人群突然安静了,过了一会儿,有人喊:“你们不是说他是反贼吗?”

阿克占缓缓站起来,面向大家:“你们见过这样的反贼吗?因为抗洪,他放弃了逃亡的机会,面对抓捕的利箭,宁愿用自己的身体堵住管涌,挽救了扬州城!他不是英雄又是什么!有了这样的热血男儿,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克服!明天,我们会以最隆重的葬礼来为英雄送行!”

众人听着阿克占的讲话,四下里一片寂静,只有微风吹过水面,荡起浅浅涟漪。这时,婉儿披头散发,像疯了一样冲了过来,跪在汪海鲲尸体旁,她没有一滴眼泪。过了一会儿,她用布蘸着清水将海鲲的脸仔仔细细地擦干净。雨涵欲上前劝慰婉儿,被马大珩紧紧拉住。

婉儿怔怔看着海鲲,凝视着他清秀的脸,突然伸手打了他一个响亮的嘴巴:“不是说好等灾后咱们就成亲的么?你这就想赖账啊,你说话呀!你怎么不说话呀?!”突然她放声哭了起来,“海鲲,你不愿意娶我,就这么扔下我走了?!”又止住哭,温柔地说,“你为什么不闭眼?你还记挂着我,记挂着小海鲲,对不对?你怎么就不听我的话?”

婉儿扑倒在海鲲身上,抽泣了许久,她的手指突然触摸到了他内衣袋里的一块硬物,她迅速地翻起他的衣兜,拿出里面的布偶。这是她给他的,他总是带在身上,为的是帮她寻找失散的父亲。

站在一旁的铁三拳突然跪了下来,一把抓住婉儿的手:“孩子,这布偶是你的吗?”

婉儿抽泣地点着头:“他答应过我,要帮我找爹,找到爹了,就跟我成亲!”

铁三拳掏出另外一个布偶,一把抱住婉儿:“孩子,我就是你爹啊!”

婉儿经受不住刺激,终于晕过去,倒在铁三拳的怀里。

海鲲的壮举拯救了扬州城,却给婉儿带来了灭顶之灾。她执意要在海鲲下葬前完成她想象了无数回的婚礼,名正言顺地做海鲲的女人,然后生下他的孩子,抚养成人。

空旷的大屋里,汪海鲲安静地躺着,脸上已经洗净,也换上了新衣,胸前别着一个大红的绸花,四周红烛飘摇。没有白色的幡帐,只有大红的帷幔。

一身新娘妆的婉儿跪在汪海鲲尸体旁,表情平静,对着海鲲说话:“海鲲,你说好找到我爹就成亲的。今天我真高兴,见到我爹了,你猜,他是谁?他是铁三拳!那个在江边被你追打得四处逃命的人!咱们今天就是真正的夫妻了。还有我肚里的小海鲲见证呢。你摸摸,他在踢我的肚子呢。从今往后啊,咱们一家人就快快活活地在一起,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对了,你可不许欺负我,你得让着我点儿,我比你小,又不会做家务,你可不许嫌弃我!海鲲,我说的,你都听到了吗,你笑一笑啊,你不许不理我。你不理我,我会害怕!海鲲,海鲲!”

屋外,铁三拳手里拿着两个布偶,老泪纵横,嚎叫着:“老天爷,我的罪过你就全都冲着我来吧,为什么不放过我的婉儿?!”

婉儿已经脱掉了红妆,眼睛红肿着,从屋子里走出来。守在门口的铁三拳赶紧站起身来:“闺女,千万要挺住啊!”

婉儿望着小布偶,突然笑了笑,轻轻摇摇头:“爹,我没事。真的没事!你看,我丢了一个海鲲,可我找回了爹,我还有小海鲲。”她轻轻地揉着肚子,话语娓娓,“跟他在一起这么久,我知足了。”

她突然笑了一笑:“别怕我做傻事。不会的!我知道海鲲已经不在了,可我还要把小海鲲带大。等他长大了,我会告诉他,他爹是个英雄!他爹是为了拯救扬州满城百姓而死的!扬州每一家每一户每一个人都感念他的恩情。我……”她努力抑制着眼眶中的两莹泪水,“爹我不是伤心,我很骄傲……真的……”

两行泪水终于还是无声地流了下来。

铁三拳怜惜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唉,明儿跟老爷太太说说,咱们回老家吧。三间房子、两亩地,把小海鲲带大,我也抱抱外孙子。我把满身武功都传给他。等他长大,比他爹还英雄,比他爹还能耐!”

婉儿点点头。

比起婉儿的伤心,汪朝宗的心像沉重的铅块,沉重得让他无法呼吸。几天来,他独自一人闷在屋里,枕着双臂躺在椅子上,眼神直勾勾地望着灯火。桌子上摆着的食盒里,简单的粥菜纹丝没动。门窗紧闭,一只蜡烛烛泪低垂。

汪海鲲愤怒的声音一次次地在他耳边回荡:这腐败的朝廷为了自己的贪欲,一味地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生不如死,这难道也是为君之道?海鲲愚钝,也读过不少圣贤之书,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盐政的种种问题,根子就出在皇帝以国家为一姓之私……这个盐政制度已经是风雨飘摇、千疮百孔,再好的裱糊匠也无法为它粉饰了!

他一直以为海鲲年少轻狂、耿直莽撞,可是,他说错了么?

门响的声音传来,汪朝宗烦躁地说:“别理我,我没事!去看看婉儿!”

站在门口举着灯盏的是英子。英子低着头,一脸泪痕。她把灯盏放到桌上,对着汪朝宗跪了下去:“都是我的错!”

汪朝宗回头看着她。

“要不是我把他拉进天地会,他不会有今天。我……我对不起你!”英子的泪水又流了下来,哽咽道,“更对不起海鲲,我一闭眼就看见他的样子……”

汪朝宗慢慢伸手把她拉了起来,痛苦地摇头:“真正错的是我。我让他看到了社会太多的负面,却没有给他找到一条出路。他……他其实是在替我背负不该背负的东西。”

汪朝宗潸然泪下,英子哭泣着抱住了憔悴佝偻的他。

生命的力量是最震撼人心的,汪海鲲的死也深深触动了马德昌。他觉得海鲲的死和阿大人那一跪,就像镜子一样,照出他内心的丑恶。活在这人世间,到底为别人做了什么?

有生以来,他心里装着的只有复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可是,当他戴上这红顶子之后,心里突然空落落的,过去的好勇斗狠、使奸耍坏,貌似得逞了,但他的先人,真的会为他感到光荣么?海鲲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阿克占挡住了扬州的洪水,却挡不住来自京城的围攻。盐引案的揭露已经威胁到和砷等重臣,他们群起攻之,状告阿克占为了在盐引案上博取虚名,弥补盐务亏空,擅自截留高家堰维修款,引发大水,依律当斩。

平静下来的堤坝上,阿克占带着人们做着扫尾工作。突然,全套朝服的首席军机大臣阿桂神色威严地站在了阿克占面前。他的背后,是四个手按刀柄级别不低的蓝翎侍卫。

憔悴脏乱、两眼通红、胡子乱蓬蓬,官服上全是泥点水点的阿克占,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睛看着阿桂。

周围的人们仿佛都察觉到了什么异样,纷纷围过来,沉默地看着。

“阿克占,跪接圣旨!”

阿克占撩起袍服,郑重其事地跪在泥水里,头低了下去。

马德昌在一边也要陪跪,阿桂摆摆手。

他清清嗓子,摊开旨意:“皇帝诏曰:朕昔命阿克占署理两淮盐政,悯其旧有功于国家。实期该员忠勤用命,体恤朕心。孰料该员昏庸颟顸,擅作威福,截留高家堰维修款,导致里下河大水。河工至重,阿克占难辞其咎,罪不可赦。着随旨革去该员两淮盐政之职,不必诣京投部,即刻发往伊犁军前效命。钦此。”

“罪臣……接旨!”

蓝翎侍卫们走上前去,一个侍卫拿掉了他的官帽。

围观的人们轰嚷起来:“不能这么对我们大人!”

“盐院老爷泥里水里,家也不回,没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撤了他?”

“就是,京里那些老爷谁敢把行署扎在大堤上?”

众怒难犯,蓝翎侍卫们不知所措,尴尬地望着阿桂。

阿桂走上前来,俯视着阿克占:“阿克占,你服罪么?”

阿克占声音颤抖:“老少爷们,别说了。阿克占对不起你们!我,服罪!”

人们安静下去。阿桂亲自动手把阿克占搀起来,低声道:“皇上不叫你进京,叫你直接去伊犁。你该体恤到他老人家一片苦心。你我同殿称臣,我不催你,过些日子,自己起身吧。穆兴阿是你老下属……现在你知道皇上为什么让你去伊犁了吧?”他拍拍阿克占的肩膀,带着侍卫们转身走了。

阿克占怔怔地站在那里,突然又直挺挺跪倒,发出一声带有哭腔的大喊:“皇上!”

有人参了他,那是肯定的。虽然阿克占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当,仍不免闷气沉沉。他知道那一定是自己身边的人,这种被人背后捅一刀的痛苦折磨着他,以至何思圣站到他门口,他也冷冷一眼,并不开口。何讪讪地说:“东翁!”

“戴罪之身不敢当!何总商有何指教?”

何思圣犹豫了一下,还是进来了:“东翁,你真的不认我了?”

“不是不认你,是不认识你!”

“说句心里话,东翁,我是对不住你,可是……”

“你是来看我笑话的,你得逞了,高兴了?还想让我怎么样?以前我还畏首畏尾,生怕隔墙有耳,得罪了和砷。可是今天,我已经无所谓了,你去告诉和砷,我阿克占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要把他的罪恶昭示天下!”

“他的手伸得太长了,这是迟早的事。”

阿克占吃惊地看着他:“你又想套我的话?”

“东翁,跟随你这么多年,如果你还存有一丝信任,请你让我说完。来扬州以来,我经常给和砷密报不假,但我从来没有去诋毁你、陷害你。因为我知道,盐务事关朝廷岁入,非同小可。我何思圣再居心叵测,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盐商们倒下。那样的话,我想当这个盐商还有什么意思?”

“这么说,我还要谢你通风报信了?”

“尽管你一直提携我,帮我加薪水、张罗外放,可是你何时真正拿我当朋友待?有了紫雪以后,我的话你也听不进去。说真的,我恨这个女人,所以天地会绑票以后,故意不去救她,我想夺回你对我的关注。可是,到头来……”何思圣居然哽咽了。

阿克占心乱如麻。

“不瞒你说,皇上南巡后,你跟和砷叫板,他已经动了杀心。他罗列了你四项罪名,瞒报亏空、勾结盐商、授意刊刻反诗、截留河工经费,足以让你掉上几回脑袋!和砷对我说,他对我已经有了交代,我总得给他回报,拟了折子要我联署。可是,就是铁石心肠,也经不住这么多年的朝夕相处。所以,我私下把事情跟阿桂大人报了,他提前给皇上呈了折子,才有了你今天的流放。”

阿克占被这一番话说傻了,半晌没有动:“你跟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我已经不指望你的信任,只是不想让你带着对何某的怨恨离开扬州。何某是有企图,但决不会卖友求荣。”

阿克占有些感动,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是一朝被蛇咬……”

何思圣一动肩膀甩开他的手,认真地说:“我没咬!”

阿克占倒不好意思了,一笑:“何先生!”

久别重逢,阿桂和汪朝宗都有些激动。让汪朝宗大感意外的是,阿桂竟然是来革除阿克占的盐政的。

阿桂点了点汪朝宗的心口,宽慰地说:“我给你带来一个人!”

转头,却是一身平民服色的鲍以安,一进来就跪在汪朝宗和阿桂面前:“二位哥哥,老鲍这回全靠你俩了!”

汪朝宗和阿桂赶忙把他拉起来。汪朝宗感慨道:“怎么能说靠我们。老鲍,天佑善人,你能脱险,还是全靠你自己平日为人啊。”他吩咐管夏,“赶紧叫渐鸿!”

“二位哥哥,老鲍吃了几十天牢饭,想起往日间那些胡作非为,真是没脸见人。这回坐牢也算是报应。我谁也不怨,只怨我自己。我都想好了,往后,就当个普通老百姓,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几天踏实日子就知足了。”鲍以安黑红的脸上绽放着憨憨的笑容。

汪朝宗意外地说:“这怎么成,老鲍。老马新升了两淮盐运使,阿克占又刚被革了职。你的事情等一段必有起色,安顿下来,你还是总商啊。你这一撂挑子,这,这不就剩我了吗?”

阿桂也说:“皇上已经降旨发还老鲍家产了。”

鲍以安哈哈大笑:“朝宗,我啊,算是想通了。我不是干总商的那块料,你可别再拖我下水。从此以后,有恒盐旗下的引岸、盐引全转给你。”

汪朝宗哭笑不得:“你,这……”

鲍渐鸿从里边奔出来,大哭:“爹!”

他和鲍以安紧紧地抱在一起。鲍以安触动心绪,也老泪纵横:“好儿子,爹没事,爹没事!”

阿桂说:“老鲍,你现在出来了,渐鸿的事情,是不是再商量?”

“对。老鲍,你不想干就不干吧,咱们可以让渐鸿接上来,接你做三大总商。你不嫌弃,我可以在旁边辅助。”汪朝宗信心满满地说。

鲍以安望着鲍渐鸿:“怎么样?儿子,你愿不愿意?”

鲍渐鸿缓缓地摇头,语音清晰:“爹、二位伯伯,我不懂生意,我还是想读书,在科举上有一番作为。”

汪朝宗望向阿桂,阿桂点点头:“嗯,那回头就跟我一起回京城,我送你去国子监,拜几位名师!”

鲍以安咧着大嘴:“那敢情好,那敢情好!”又想起来,拉着渐鸿,“快,给你阿桂伯伯磕头,给你汪伯伯磕头。”

鲍渐鸿慌忙跪下去,阿桂和汪朝宗一起来搀,一时间手忙脚乱。

洪灾过后,瘟疫又流行起来。汪朝宗发动盐商务本堂,按照旧例建立了隔离区,以防止疫情蔓延。由于瘟疫来势汹汹,汪朝宗不敢掉以轻心,一次次来到隔离区,查看疫情。

管夏忧心忡忡地禀报:“老爷,今天死了七个,还有两个也快不行了。”

汪朝宗紧锁愁眉:“现在只能寄希望阿桂大人早派名医了。”

“老爷,你回去歇着吧,我在这儿盯着。”

汪朝宗疲倦地揉揉太阳穴:“不行,公账上还得你料理!我这还撑得住!”

管夏着急地说:“唉,要是能再多两个人就好了!”

马大珩、汪雨涵正好一路走来,汪朝宗意外地望着他们,迎上来的是两个少年坚定的目光。

这时,一乘小轿抬了过来。

轿上紧接着下来一人,七八十岁年纪,头发花白,仙风道骨。

跟轿子来的马德昌神色飞扬:“朝宗,阿桂大人请的名医终于到了。这位是山阳医派的神医刘鞠通刘老先生,祖传秘诀专攻瘟疫。”

汪朝宗兴奋,上前施礼:“真是及时雨呀。刘先生,你看有何需要,汪某立即去办,隔离区内有数十条人命,岌岌可危。”

刘鞠通捻了捻胡须:“汪总商不必多礼。古语云:‘用药如用兵。兵不在多,独取其能,药不贵烦,独取其效。’不过老朽看瘟疫有条规矩,你们应下了,我才可施救。”

“刘先生但说无妨。”

“我不亲自触碰病人,也不看,一般由中人相连,我知道了病患症状后就可对症下药。”

汪朝宗觉得有点纳闷:“不号脉即可下药?”

刘鞠通眯着双眼:“正是。”

汪朝宗看了眼马德昌:“那中人有什么作用?”

“中人乃中间连通之人,由他告知我患者病症,亦由他送药端汤,在患者中走动。”

汪朝宗急得原地转圈:“这个要命的时候,到哪儿找中人去,悬壶济世本是大夫的本份,那我出重金请这位大夫进去!”

马德昌也是一脸为难:“朝宗,自古命比金贵!没人愿意拿自己的性命来赌。”

“实在不行我进去!”

“使不得,你好歹也是朝廷的布政使!”

汪朝宗直盯着马德昌:“那总不能就这么耗着!”

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了声:“我去!”

回头一看,竟是马大珩!

汪朝宗和马德昌一起冲了过来:“大珩,胡闹!”

马大珩苦着脸:“我没胡闹!”

汪雨涵一把扯住马大珩:“你!你!你发什么羊癫疯!”

马大珩看到汪雨涵却反倒安静下来:“雨涵,我是认真的。”

汪雨涵似乎明白了什么,急得直摇头:“你傻啊!出事了怎么办?”

“小畜生!别在这添乱,快回去!”

马大珩安静地看看马德昌,突然直直地跪了下来。

众人鸦雀无声地看着他。

马大珩语气坚定:“爹,儿子不孝。这些年来,儿子在扬州什么事都干过了,打过架、飙过车、惹过祸、进过牢,就是没做过一件好事。扬州百姓都拿我当一个孽障。前两天你不是还在拿海鲲来教导我吗?生死有命,老百姓的儿子是一条命,盐商的儿子也是一条命,他们比我不欠什么。既然总要有人进去,爹,你就让我去吧。你还记不记得那次我跟你吼,我说你替我打的江山我不稀罕!现在是该儿子自己打江山的时候了!”

众人惊呆了,汪雨涵不住地抹泪,马德昌更是老泪纵横。

只见刘鞠通将一只药囊挂在马大珩的脖子上:“这药囊里边有雄黄、雌黄、丹砂、矾石、菖蒲,挂在身上,五毒不侵,千万不要丢了。这里边是艾叶、苍术、雄黄、白芷等,每天早晚在各疫户门前用火烧熏,可以袪邪气。这里边是辟瘟杀鬼丸、头杀鬼丸等,让病家早晚服了,可以去瘟病。”

马大珩笑了一笑:“明白了。”

“你这孩子,还笑!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来,我给你上点药。”刘鞠通将两颗黑色药丸在药钵里研匀,再兑上点水,然后将药膏抹在马大珩的脸上。马大珩顿时成了黑脸包公,一笑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

在人们的泪眼中,马大珩毅然起身,走过了隔离带的木桥。

汪朝宗、马德昌等召集盐商商议赈灾事宜。盐商纷纷表示,自从开放盐义仓赈济灾民以来,不少外地灾民闻讯,蜂拥而至,还出现哄抢和冒领。

郑冬心在边上说:“我看,还是老办法好,不要再白白开仓放粮了,改为贷粮,这样就不会抢了。”

马德昌说:“郑先生的意思是,以后再让他们还?”

盐商们议论纷纷说:“这不是更麻烦吗?人手更不够了,再说这也不符合务本堂开设盐义仓的初衷。”

汪朝宗笑笑:“非常时期,要懂得权宜变通。我看今天就这样吧,大家都很辛苦了,再挺一挺吧。”

马德昌说:“对了,朝宗,你们何时启程进京?”

“再看两天吧,待局势稳定下来再走。大珩还好吧?”

“进去两天了,也不晓得能不能活着出来。唉!”

“菩萨保佑。大珩这孩子,平时看他嘻嘻哈哈的,事到临头,不愧是你的儿子!”

“唉,听天由命吧。不过,朝宗,说真心话,你改放粮为贷粮,会有人不赞成的。”

汪朝宗一笑:“说通了,他们会赞成的。”

两个人默不作声地走着,走不几步,汪朝宗突然笑了。

马德昌奇怪地问他笑什么。

汪朝宗感慨地:“没有什么,突然想起十年前……”

“十年前?”

“嗯,那年也发了一场大水。盐院大人尹如海、盐运使卢德恭,还有我岳父领头,你、我、老鲍都上了大堤,你还累吐了血。”

“哦,那回啊……”

“现在只剩下我们俩咯!算人间故旧我与汝。”

落日西沉,天空有一种奇异的美丽,没有想到,马德昌突然哭了。

隔离区内,马大珩在放火熏烧药材,被烟呛得不住地咳嗽,眼泪都流了下来,他忙用手去抹,成了大花脸。

桥头,两个兵丁把守着。汪雨涵冲着河对岸挥手。

马大珩看到了,也跑到岸边。

汪雨涵将双手弯成喇叭状,向对岸喊:“你没事儿吧?”

马大珩回话:“我很好,你有事吗?”

“我给你送了千层糕来,放在桥上了,你去拿一下。”

“书呆子还好吗?”

“渐鸿今天跟阿桂伯伯去京城了。”

“你送他了吗?”

“没送。你什么时候出来?”

“我还有好几家的药没熏完。大夫说时辰不能耽误,耽误了药就不灵了,我走了!”

“等你出来后,我请你。”

“请我做什么,喝喜酒?”

汪雨涵呸了一口,眼泪却流了出来。

盐义仓外,众多灾民拿着布袋、簸箕,挤在门前,在看一个布告:“盐义仓近日放粮,灾民称快。但秩序混乱,至有相互踩踏殴斗,多有虚领冒领之事。经务本堂各商公议,即日停止放粮,改为贷粮。望乡亲相互转告。”

有人在骂:“什么贷粮,分明是不顾大家死活,趁火打劫!”

又有人高声叫唤:“这帮奸商,到这个时候,还要从灾民头上捞一把。”

有人喊:“大家冲进去,砸了这个王八蛋的义仓!”

咒骂声中,人群开始往里涌。

汪朝宗突然出现,他站在一张桌子上:“大家不要挤!我有话要说。”

不知谁从下面扔来一只鞋子,差点砸在汪朝宗的头上。

汪朝宗笑了下:“这点准头都没有,是不是人多放不开手啊。别急,待我把话说完,再瞄准点扔!”下面哄笑。

“乡亲们,盐义仓就是为了救灾开设的。这时候不放粮何时放呢?这一点,请大家不要担心。但是,放粮总得有个秩序,分个先来后到,我们也得知道谁家领到了,谁家还没有领到。我看前面都是些身强力壮的,老弱妇孺都被挤在后面,要是凭体力,后面的人什么时候才能领到粮食啊?人心都是肉长的,大家都遭了灾,尤其需要相互扶持、相互帮衬。我说的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下面有人喊:“汪老板说得对,我们不能挤!”

也有人说:“贷粮就是要秋后算账,田里都淹成这样了,我们拿什么还?”

“这些我们都知道,至于怎么还,我们到时再说,但我们也要知道,这些粮食到底发给了谁,得留个底账吧?不愿意贷粮的,你们还可以到东关街的粥厂去。”

一个女人叫道:“你们贷粮的利息是多少?”

汪朝宗说:“不收利息,大家不要担心。”

有人说:“那还差不多。”

汪朝宗说:“我说完了,大家马上就在这桌子前排队,登记后就去仓里领粮食。大家放心,义仓不关门,不休息,所以请大家不要拥挤。我说完了,还有没有要扔鞋的?没有我就下去了。”

大家又是一阵笑,开始排成一条长龙,有秩序地领粮。

汪朝宗走下来,擦了一把汗。

马德昌欣慰地说:“朝宗,老百姓还是知足的啊!”

“是啊,看着这些百姓,有一口衣食就够。咱们有什么理由不替他们担点责任、尽点力呢?”

马德昌听出了弦外之音:“朝宗,莫非说?”

汪朝宗缓缓点头:“嗯,纸包不住火,晚暴露不如早暴露,等这边再告一段落,我就亲自上京,面见皇上请罪!”

“我跟你去!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汪朝宗不容置疑地说:“不,马兄,你必须留在扬州!你还要主持扬州的大计!还有许多事等着你来做!”

大灾之下的扬州,行人稀疏,没有了昔日的繁华。一些人三三两两地站在河边烧纸船、送瘟神,不时还传来凄厉的哭声。汪朝宗和郑冬心沿着运河散步,心情沉重。

郑冬心忧心忡忡地说:“朝宗,这边的事办停当后,就要去京了。那一百万两锡锭,事情说大就大,大到欺君之罪。如何大事化小,还要先考虑好才是。”

“这几天,我也在想这事儿。不行,就卖我的家当,毕竟命比钱重要,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我还以为你不要命了呢。”

“大灾之后,还有很多事要做呢,我不想为了这点银子,就去见阎王。”

“这我就踏实了。你朝宗要是没了,我老郑就要流落街头了。”

“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贵人家。我要一倒,立马有人抢着来请。”

“别扯了,我给你出一主意。”

“你说。”

“要卖就卖康山草堂。”

“什么?”

“你把康山草堂卖了,一来,因为皇上驾幸过,价钱不会低;二来,皇上知道了,也会知道你汪朝宗是迫于无奈,已经是倾家荡产了,皇上一听心就软了,什么欺君之罪也就好说了。”

汪朝宗点点头,想这郑冬心的脑袋果然比旁人好使。次日,他就去与买主乔老板商谈价格。

马德昌匆匆赶来,冲进来直嚷嚷:“朝宗!你这可不够意思,这康山草堂住过当今万岁爷!虽然当时税银偷梁换柱的主意是你拿的,但是赈灾银子我想着怎么也得算我一份不是!这样,这草堂我马德昌买下来!说不定以后咱们还能做个儿女亲家,这份家业不还都是一家的嘛!”

汪雨涵在旁娇羞一扭腰:“马伯伯,说什么呢!谁和你是一家了?”

边上的买主乔老板不干了:“哎哎,什么意思?你们这到底还卖不卖了?”

马德昌哈哈笑起来:“不卖了!这草堂我买下了!”

乔老板生气道:“汪朝宗,你这可不厚道,总得讲个先来后到!”

汪朝宗转向马德昌:“老马,你真是诚心想买?”

马德昌一瞪眼:“那是自然!你卖他多少两银子我翻倍!”

乔老板傲气地伸出一只手:“可得要五十万两!”

身后有人喊:“我出一百万两!”

大家回头一看,竟是日昌荣的蔡济川。

“你凑什么热闹?”

蔡济川一笑:“我怎么就不能凑个热闹,扬州不仅仅是盐商的扬州,也是咱们大家的扬州。汪总商急公好义,顶着杀头的风险赈灾,难道我蔡某人参一股的权利也没有吗?”

上京之前,汪朝宗没忘记去看望阿克占。他轻袍缓带,独自提了个食盒走进署院衙门的签押房。

阿克占冷冷地看着他,并不动身:“是你参的我?”

汪朝宗头也不抬,将食盒里的饭菜一件件取出来,一边说:“想参你的人多了!”

阿克占也不客气,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来扬州之前,我在滦阳驿馆花了十年,来想十三行的那二十七天……”

汪朝宗也坐了下来:“再给你十年,你也想不明白!”

阿克占刚要瞪眼,汪朝宗一摆手:“你想不明白!你以为你说一不二,你不是这块料,你来错了地方!所以我要参你,参你是为了救你,要不参你,到头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合着你汪朝宗往我头上扣屎盆子,我还得谢你?”

“正是!你以为你一声令下,那百万两捐输就顺着运河去了京城了?你也太高看自己了!你不想想,尹如海尹大人舍了命也办不成的事儿,你一驿丞,就能手到擒来?”

阿克占把酒碗往桌上一扔:“到头来,还不是你汪老爷屁颠屁颠地往西南跑,才把捐输送齐的?”

“真不要脸,你以为我是看你阿克占的面子?”

“是为了皇上?”

“说到底,是为了咱盐商的饭碗!”

“汪朝宗,你大胆!”

“皇上也知道我大胆。不过,阿大人,你还真不是这块料,你不懂得揣摩圣心。”

“和大人最懂得揣摩圣心……”

“揣摩不是一味逢迎,但是如果违逆上意,做得越多,恐怕离得越远!”

“你是说账册?”

“皇上要的不是账册,不是银子,而是人心。你阿克占在扬州这么些日子,哪件事是为了人心。如果为了那本账册,弄得下面怨声载道,你阿大人还能说是在为朝廷分忧吗?”

“可是,在扬州,我毕竟缴齐了捐输,查清了盐引案……”

“阿大人丰功伟绩,汪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人雷厉风行、刚正不阿,皇上着你来扬州,正是用你这么一层。不过,别忘了,你只不过是皇上棋盘上的一粒棋子,我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盐商的这些银子、盐官的银子,装在兜里并不就是自己的,给你时便是你的,那是皇恩浩荡;不给你时,抄你,罚你,那是天理昭彰。”

“这账册,查与不查,那在皇上;交与不交,在臣下。”

“盐商之罪,为富不仁、挥霍无度或可有之,还不至于国法难容。倒是这盐引背后的官吏,是皇上心腹之患,吏治不严,提引为患,盐政终将积重难返。”

“盐政积弊,盘根错节,即使皇上也不好办。”

“皇上不是不想办,只不过时候未到。时候一到,阿大人恐怕责无旁贷。”

“我?我准备在伊犁养马,了此残生了!”

“大人其实心知肚明,你就别装了!此去伊犁,我送个人跟你。”

“又要送瘦马?”

汪朝宗笑而不答,轻轻击掌,管夏走了进来。

阿克占很感意外:“管夏?”

汪朝宗微微一笑:“账册当着您的面焚毁了不假,但真正的账册,还在!”

阿克占陡然一惊:“在哪儿?”

管夏安静地说:“我!”

汪朝宗笑笑,将管夏家世代跟从萧家的过往合盘托出。二十年前,他爹是萧老爷子的心腹账房。从那时起,萧老爷子和自己就已经预见到将来有一天,总账一定会出问题。怕将来说不清楚,没办法给两淮盐务一个交代,萧老爷子就秘密将备用的账册交给了管夏的爹,命他回老家去隐居。他爹又怕万一他年纪大了,账册失传,所以,管夏是从小背着账册长大的,现在,他就是扬州盐商留下的最后一本账册。今天他让管夏跟着阿克占走,就是想有朝一日,能用得上他。

阿克占愣住了,他终于明白,汪朝宗比自己看得更远,这一对曾经的对手其实是彻查盐引案的同盟军。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东山再起,将那些蛀虫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