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朝鲜王朝实录[睿宗实录] » 朝鲜王朝实录[睿宗实录]全文在线阅读

《朝鲜王朝实录[睿宗实录]》元年

关灯直达底部

(己丑)元年大明成化五年

春正月

1月1日

○丙辰朔,上詣永昌殿,行朔祭。是日二嚴後,司僕猶未進輦,兼司僕、內禁衛列庭者少,命囚兵曹正郞孫次綿、佐郞崔八俊、內乘禹晨,又令承政院,問內禁衛將桃平君末生、兼司僕將新孝伯,尋命勿論。

○議政府率百官用吉服,進誕日及正朝表裏方物,奉箋稱賀,不受賀。上進表裏于太妃殿,謂都承旨權瑊曰:「不進賀箋,無乃不可乎?」瑊對曰:「禮曹以無舊例不進。」

○命權瑊傳于曾經政丞等曰:「父母遷葬,在人情甚切,平安道觀察使李克培,遞之何如?」高靈君申叔舟等啓曰:「今明使之來已逼,李仁孫墳在園陵靑龍北,宜待明使到京,遞任遷葬。」上令承政院馳書于克培曰:「卿之父母墳,當遷葬,故向諭卿速來,然明使且至,卿其姑留措辨,支待諸事。」

○諭平安中道節度使吳子慶、東道節度使黃斯允、西道節度使金堅壽曰:「今唐人押解官石蟾往遼東,可抄護送軍五十人以遣。」

○傳于承政院曰:「今來明使支待,一依姜玉、金輔例,以司贍寺正崔永潾、禮賓寺副正金信蒙、成均司成高台鼎、通禮院相禮李塾、司宰監副正盧好愼、奉常寺僉正任士洪、前南陽府使金磧、戶曹正郞金軺、成均館直講金春卿、前護軍申沚、前川寧縣監尹坦爲分禮賓寺,加定郞廳,又以茂松君尹子雲爲遠接使,李尹仁都司宣慰使,又遣宣慰使戶曹參判鄭蘭宗于義州,行護軍李皎然于安州,左參贊柳洙于平壤,工曹參判成允文于黃州,左贊成金國光于開城府,別遣宣慰使左承旨李克增于平安道,同副承旨鄭孝常于開城府。」上曰:「子雲近來數數往來,亦甚勞苦,然此大事,非子雲不可。」

○吏曹啓:「驪興府使鄭六孫、利川府使裵止訥,未受前任解由,請改差。」從之。

1月2日

○丁巳,命停春場取士,以明使來也。

○承政院奉旨馳書于平安、黃海、京畿觀察使曰:

審此事目,以待明使。一,明使到境,所在守令及差使員皆出迎,當宴亦宜奔走盡禮。一,明使所過諸邑諸驛,塗窓戶及壁,勿用書字紙,已塗者改。一,明使若欲見曆日,辭以唐曆未來,勿見鄕曆。

又馳書于黃海道觀察使曰:「信川入朝宦官鄭通,今奉使而來,其族親生存者,備細訪問,且審活計貧富、先塋完毁、家舍間架以啓。」

○以李克培爲議政府右參贊,韓堢琅城君,李承召禮曹參判,李皎然漢城府左尹,許琮平安道觀察使,魚有沼兼五衛將。

○日本國對馬州太守宗貞國,遣使來獻土物。

1月3日

○戊午,遠接使尹子雲啓事目:

一,所過諸邑諸驛,盡去法令文書。一,遠接使詔勑肅拜,用吉服,明使相會,用白衣、烏紗帽、黑角帶,外方使臣守令同。一,若問康純、南怡謀亂,以實對。一,鄭通若欲歷見信川本家,語曰:「到王京頒勑,回程時歷見未晩。」一,宴享勿用樂。一,蕃國儀注一件齎去。

從之。

○禮曹啓:「世祖大王以園陵石室有害無益,遺命勿用石室及莎臺石。今於光陵已遵遺敎,請於英陵亦依光陵制度。」從之。

○兵曹啓:「舊例醫員,常仕本衙門試才,中格者除職。今議政府、忠勳府、都摠府、六曹醫員,於本衙門旣不得試才,又無祿而仕,實所不堪。請自今每衙門一員一等,相遞授職。」從之。

1月4日

○己未,命召高靈君申叔舟、上黨君韓明澮、綾城君具致寬、戶曹判書盧思愼、禮曹判書任元濬、兵曹判書朴仲善、平安道觀察使許琮、蘂城君魚有沼、行護軍李克均、武靈君柳子光等,議西征將士及兵食。叔舟等議曰:「調發番上騎兵五千,及平安、黃海、咸吉道兵一萬足矣。」

1月5日

○庚申,石城縣監閔孝曾上書,言號牌不便,上曰:「號牌乃先王之法,行之已久,孝曾當其時不言,今遽以爲不便,必有情由。令其道觀察使,詳鞫以聞。」

○傳于承政院曰:「自今堂上官有疾者,勿須啓稟,卽令給藥療治。」

○承政院啓曰:「功臣奴婢,掌隷院至今不能磨勘,請以諸司外居奴婢,從功臣所望賜給。」從之。仍命宦官李存命、徐敬生,往掌隷院同議給之,慮官吏不公也。

○以中樞府同知事魚孝瞻、茂松君尹子雲、戶曹判書盧思愼爲明使館伴。

○兼禮曹判書朴元亨有疾,以高靈君申叔舟代之。

1月6日

○辛酉,召高靈君申叔舟、上黨君韓明澮、綾城君具致寬、戶曹判書盧思愼、禮曹判書任元濬、兵曹判書朴仲善、蘂城君魚有沼、武靈君柳子光、行護軍李克均,更議征西事。

○上有足疾,久未痊,令祈禱于木覔、白岳、漢江、圓覺寺、福世菴。都承旨權瑊亦受香,往內佛堂。申叔舟、韓明澮等問安曰:「曩者傳曰:『以足疾未得引見。』今祈禱,驚惶無地。」上曰:「予自少,足有微痒處,寒深始痛,然今已差愈矣。」仍令饋酒。叔舟等啓曰:「今平安道巡察使,則金礩、金國光皆可,而礩尤可。」上然之。

○徵慶尙道晋州人金繼貞、鄭以禮、昆陽人許熙、金山人宋仲文、咸安人李居仁、咸昌人李拱、固城人文孟孫、星州人李末丁、龍宮人高壽延、高壽永、尙州人權枰、金謹、大丘人李潤根、草溪人李遇良,全羅道全州人崔湔、崔進岡、寶城人李叔貞、南原人梁湑、沃溝人潘世鱗,忠淸道公州人閔孝幹、忠州人金沔、沃川人權期、沔川人金奉先、金奉元、金奉曾、洪州人崔潤從、崔洧從、崔汭從、延豐人池仲孫、池亨孫,京畿利川人徐綬、徐超、楊州人洪純老、金瑞衡、洪仲孫、洪孝同、長湍人魚得淮,黃海道平山人金孝孫、申繼仁,平安道平壤人崔崇石,江原道原州人元仲秬,及他閑散武士,令具軍裝,騎載馬而來,慮有大明徵兵之命也。

1月7日

○壬戌,移御于廣世殿,觀放砲。

○召高靈君申叔舟、上黨君韓明澮、綾城君具致寬、兵曹判書朴仲善等,議西征抄軍諸事。

○以左議政金礩爲平安道都體察使。

○監察朴叔楙啓曰:「今日頒祿時,兵曹不送禁盜軍。頒賜未畢,日已暮,雜人群聚,臣恐被盜。」承政院啓曰:「是監察不能檢擧之過也。請囚鞫叔楙及軍資監官吏、兵曹當該郞官。且遣軍士看守。」從之。卽命注書南季堂,率禁軍百人往守之。

1月8日

○癸亥,都承旨權瑊啓曰:「昨日頒祿官吏等,不能禁雜人,被盜甚多,請搜左右行廊傍近人家,且軍資監官吏待畢頒祿,兵曹官待習陣訖囚之。」從之。卽命兼司僕二人、都摠府郞官二人,各率衛士二十人往搜之,得所盜米二車以啓,命刑曹鞫之。

○以具致寬爲征西主將,魚有沼、宣烱爲左右將。致寬啓曰:「臣旣年老,未堪往征。」傳曰:「已令金礩爲體察使,卿但往平安道調兵耳。」致寬曰:「臣與礩共往一道,慮恐騷擾,請臣獨往任之。武靈君柳子光,曾入建州,知道路迂直,行護軍具謙,有武才且臣之姪,請率行。」從之。

○安州人前驛丞朴節上書曰:

本州牧使李守義、節度使吳子慶、前節度使李克培等,曾以營田給康純,又養純馬,且前年稱聚武士,又於中道留屯軍士,此是黨純者也。

命承政院按問,皆無實。政院以啓,上曰:「汝之封事無實,當囚汝與克培面質,置之極刑。若此則恐後無進言者,姑宥之。」

1月9日

○甲子,以朴之蕃、李仲英、李仲孫、權愼、李拱爲領將,各率京軍士一千人,往平安道。

○綾城君具致寬啓曰:「行署令鄭忻、行副司直金偁、獻納曺幹、典籍成健,請以從事官率行。」從之。

1月10日

○乙丑,賜兵曹參知韓㠖內廐馬一匹。

○分遣朝官,徵忠淸道驍勇騎兵一千,全羅道二千,慶尙左右道各一千。仍諭忠淸道節度使成貴達、全羅道節度使許亨孫、慶尙左道節度使韓致義、右道節度使崔有臨曰:「今明使到京日近,衛士數少,其聽敬差官言,刻日調兵以遣。」

○上黨君韓明澮啓曰:「亂臣妻妾子女,給付功臣爲奴,律文所載。世祖朝其妻妾子女及田,皆給功臣,請今亂臣妻妾,亦分賜功臣。」從之。

1月11日

○丙寅,御札以具致寬爲征西大將軍,魚有沼討逆將軍,宣烱征虜將軍,柳子光鷹揚將軍,具謙虎賁將軍,示承旨及院相,皆曰:「允當。」遂下兵曹。

○平安道觀察使許琮辭,賜弓箭。

○賜具致寬衣一襲、貂裘一領,魚有沼、宣烱、柳子光、具謙衣各一襲。

○日本國對馬州太守宗貞國,遣使來獻土物。

1月12日

○丁卯,骨看兀狄哈李多弄介等九人,斡朶里馬多弄哈等八人,女眞元好時乃等七人,來獻土物。

1月13日

○戊辰,賜亂臣康純妻仲非、閔叙妾女子末今于柳子光,康純妾月非、卞自義妾女子召央加于申叔舟,南怡女子求乙金、洪亨生妾若非于韓明澮,南怡妾卓文兒于申雲,康純妾心方于韓繼純,南怡妾李德于密城君琛,閔叙妾仲非于德源君曙,盧守同妾好斤莊于永順君溥,崔瑗妻權非于龜城君浚,李仲淳妻金光于沈澮,卞英守妻石非于朴元亨,妾七月于鄭顯祖,洪亨生妻卜非于居平君復,南愈妻根非于李克增,文孝良妻德伊于朴之蕃,李鐵柱妻孝道于鄭麟趾,趙穎達妻仲伊加于鄭昌孫,趙穎達妾者斤德于曺錫文,金昌孫妻金蘭于韓伯倫,趙淑妻同叱伊于韓繼禧,孟佛生妻許非于盧思愼,朴自田妾每邑加于朴仲善,陳者斤知妻麻今于洪應,盧敬孫妻性求之于康袞,吳致權妻孝非于趙得琳,金元賢妾白德于愼承善,趙順宗妻干阿之于權瑊,曺敬治妻孝養于魚世謙,姜利敬妻末非于尹繼謙,文致彬妻銀非于鄭孝常,高福老妾阿只于安仲敬,文致彬妾千年于權攅,康純妾女子貴德于趙益貞,康碩孫妻欣非于徐敬生,曺閏身妾義非于柳漢。

○昌寧君曺錫文啓曰:「頒祿本廣興倉所掌,今一委軍資監,無一人往參者,請竝推鞫。」從之。

○先是,司諫院啓請考除授人告身,上令院相及六曹議之。至是,承政院啓曰:「世祖慮軍士未得及時受祿,令卽給告身,待受祿後考準前資,乃署經。然軍士旣出告身,又受其祿,考準者百無一二,難以盡懲。臣等謂憲府則公務甚劇,諫院官閑,請自今軍士告身,除授後限五十日,畢考前級署經,勿移文憲府,直報兵曹,兵曹卽給告身頒祿。其未考準前資者,京中及近道,限五十日,遠道限百日,督令考準。若限內不考準者,竝追奪前階改正,且東西班朝士告身,依舊例待臺諫署經,方許出給。」從之。

○遷陵都監啓事目:

一,遷陵時無返虞節次,用素儀仗。一,誌石、哀冊勿改造用舊,只於誌石蓋石內面,略記遷陵顚末。一,明器服玩年久不可用,竝改造,但今不用石室,一依光陵例,盛櫃埋陵前及左右。

從之。

1月14日

○己巳,告訃請諡使李石亨、請承襲使李坡,回自大明。

○以金吉通兼義禁府知事,李崇元掌隷院判決事。

○命刊經都監郞官、司饔院官吏等,依三都監例加階,以與於殯殿及佛事也。

1月15日

○庚午,高靈君申叔舟啓曰:「今征西諸將,皆以征討爲號,征討非諸侯所得稱。若上國聞之,則恐有嫌,請去征討之號。且下至偏裨,皆有將軍之號,臣恐各立名號,權分勢散,無所統一,請三大將外,勿稱將軍號。」上許之。叔舟請改征西爲鎭西,征虜爲平虜,討逆爲破虜,從之。

○賜綾城君具致寬鞍具馬一匹,敎曰:「分閫推轂,古今通規。今以卿爲鎭西大將軍,往鎭西道,節度將士,如有違令,一以軍法論斷,軍民事務,亦皆便宜從事,以紓西顧之憂。」致寬啓曰:「山陵之役比,下玄宮事更多,非數月可辦。吏曹謂功役垂畢,以都監郞官尹龜山授坡州牧使,若爾非徒廢事,夫匠亦怠。請改龜山職,自今限事畢,都監郞官勿除他職。」從之。

○先是,觀象監啓:「本月十四日丑時月食。」至期不食,承政院取招以啓,命勿論。都承旨權瑊啓曰:「古稱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今觀象監官吏,失占天象,其罪匪輕,請囚鞫然後上裁。」傳曰:「姑待今夜驗之。」是夜果食,命勿問。

○有人告陽川、衿川、果川、江華地界群盜刦掠,命兼司僕韓奉連,率衛士往捕之。

○遣宦官于具致寬第,餞慰。

1月16日

○辛未,鎭西將軍綾城君具致寬辭,上曰:「柳子光,予所鄭重者,卿於閫外,亦當信任之。但卿與魚有沼、宣炯皆帶將軍號,而獨子光無號,不其嫌乎?」致寬曰:「昨日申叔舟所啓,臣未知始末,然我國諸將之號,上國焉得而知之?」上曰:「子光、具謙,復用鷹揚、虎賁之號。」命都承旨權瑊,齎宣醞往餞于慕華館。

○兀良哈副司正金大伊乃等八人,來獻土物。

○兵曹啓:「曾降傳旨,凡除職者,立限給告身頒祿,違者追奪前職科罪。然臣等以爲,諸道留鎭軍士及兩界元居防戍者,不可以考驗告身,擅離戍所,又不可以限內未受告身,遽奪其職。況遠方軍士,累年所受告身,爭先考準,贏糧往來,實爲騷擾。請除前此受職者外,自今受職者,依新法施行。」從之。

1月17日

○壬申,兀良哈中樞府知事柳尙冬哈等九人,來獻土物。

○五衛都摠府啓:「全羅道長城縣正兵金貴丁,以其子僧信雲代送,而縣監李牛平、節度使許亨孫不點察以送。請令其道觀察使推覈以聞。」從之。

○兼司僕韓奉連告楊州、富平有盜成群,公行刦掠,請捕之。上命奉連及內禁衛李德山、權旨等,率兵往捕之。得白丁崔海等九人,幷現贓以啓,命下刑曹鞫之。

1月18日

○癸酉,江原道觀察使啓:「前此,本道諸邑田稅,橫城、原州、寧越、平昌、旌善、江陵、三陟、蔚珍、平海等邑,則納原州興原倉;襄陽、杆城、高城、通川、歙谷、淮陽、金城、平康、伊川、安陜、鐵原、金化、狼川、春川、楊口、麟蹄、洪川等邑,則納京倉。今新定《大典》漕轉條註云:『原州興原倉、春川昭陽江倉,竝收江原道田稅。』臣據此參詳,鐵原距京三日程,昭陽江則四日程,金化距京及昭陽江竝三日程。安峽、伊川距京四日程,昭陽江則五日程,金城、平康距京及昭陽江竝四日程,淮陽距京及昭陽江竝五日程,其道里遠近雖同,而抵京之路坦夷,昭陽江之路間有大嶺大川爲阻,每天日寒凍,人馬顚仆,辛勤跋涉,民甚苦之。請淮陽、金城、金化、平康、伊川、安峽、鐵原等七邑之民,願納京倉者聽。」命下戶曹議之,戶曹請依啓本施行,從之。

1月20日

○乙亥,高靈君申叔舟啓曰:「頃者禮曹宴客使時,柳冬尙哈、李多弄介等言曰:『吾輩欲速還,殿下見我輩乎?』臣答曰:『殿下今方居憂,賜見汝輩,裁自聖心,未敢知也。』臣觀其勢,野人投化居京者,得無以西征事相通耶。臣意以爲當語曰:『殿下將欲引見。』乃拘留彼輩,以待上國徵兵。且世祖之待野人也,不必備儀仗,或於內苑,或於交泰殿,時時引見,故野人感悅。今亦如此引見,以悅其心,以緩其行何如?」上曰:「然。」又啓曰:「今野人等請受祿,欲貿其土所無之物。野人給祿,世祖一時之權宜,然其受祿者數亦不多。今尙冬哈等可從請給祿,使之感悅,且緩其行。」上曰:「是。」

1月21日

○丙子,野人中樞府同知事權豆等九人,來獻土物。

○臨瀛大君璆卒。璆字獻之,世宗第四子。天性割達,精曉物理,武藝絶倫,又涉文史,議論超越,世祖嘗稱有儒者之風。事世祖,凡聞朝政得失,民間利害,莫不啓達,由是眷愛偏隆。常好儉約,不營財産,待人以誠,略無巧僞。至是病卒,年五十二。上悼甚,命輟朝五日,致賻優厚。諡貞簡:淸白守節,貞;恭敬行善,簡。男九,澍、浚、淳、淨、澄、涵、潾、濯、沃。涵以下,側室出也。

○傳曰:「亂臣南怡籍沒金銀,給淨業院。」

1月22日

○丁丑,初,李石亨、李坡之回自大明也,八站路上雪深,迎來軍卒凍餒,人馬物故者太半。至是上聞之,諭鎭西大將軍具致寬曰:「今聞李石亨等迎來人馬,於八站路上,多所倒損,此必邊將及領將,不能救恤之所致。卿宜詳覈物故人馬之數以聞。」

○領議政朴元亨卒。元亨字之衢,歲甲寅中親試第三人,累轉司僕判官。時文宗爲世子,夜與諸君,釣慶會樓池,召司僕官元亨入見。文宗顧左右曰:「初謂兼官直宿,斯人也。」上亦敬待,不可與爲戲,卽謝遣之。及卽位,轉判司僕寺。事世祖靖難,拜同副承旨,曁受禪陞都承旨,賜佐翼功臣號。遷吏曹參判,封延城君,歷戶、刑、吏、禮四曹判書,陞議政府右贊成。丙戌拜右議政,明年平逆賊李施愛,遣元亨存撫本道,進左議政,睿宗卽位,又與翊戴功臣。至是有疾沈綿,召子安性,令進酒口號云:「今夜燈前酒一巡,汝生三十六靑春。吾家舊物惟淸白,好把流傳無限人。」卒年五十九。訃聞,上震悼,輟朝三日,致弔祭。元亨器度簡重,平居無疾言遽色,處事決疑,毅然持正。每群議各執所見,徐以一言定之,動合事宜。又善辭命,明使至國,必爲儐相,儀觀甚度。早喪母,事繼母如事所生。然城府深,人莫之窺,又能揣摩承迎,與世低昻。性好潔,每赴公朝,雖倉卒,必照鏡視衣,有塵汚拂去乃出。諡文憲:博聞多見,文;薦可替否,憲。子二,安命、安性。

1月23日

○戊寅,以韓明澮爲領議政,寧城君崔恒兼春秋館領事同知中樞府事,李石亨進階輔國崇祿大夫,吳子慶寶山君,吳伯昌兼都摠府都摠管,李恕長咸吉道觀察使,李蕃全州府尹,崔適兼五衛將僉知中樞府事,李坡進階嘉靖大夫。是日,召都承旨權瑊于內,上曰:「予欲以申叔舟或韓明澮、具致寬,復爲首相,何如?」瑊對曰:「上敎允當。」卽命以明澮爲領議政,批下,明澮適以院相在政院,辭曰:「臣已年老,今方國家多事。且去年咸吉道之事,雖不道達,聖上所悉。請收成命,俾保餘齡。」上曰:「丁亥之事,若有可疑,寧有今日?其勿復言。」明澮頓首謝。

○司憲府啓:「爵賞者,人主所以勸有德賞有功,雖一資半級,不可虛假。若有功者後,無功者先,則干請暗行,是非易位。故必須隨其功勞輕重而爵賞之,然後賞不濫而人亦懋功。今三都監官吏,有勞者居後,無功者反居其上,是則該司官吏不無用情。雖事已經赦,不得追論,然請收無功者濫受資級,且供進監造等事,皆臣子分內微勞,請竝改正。」傳曰:「皆稟睿旨,何爲監受也?」

○詳定所條列革弊事目以啓:「一,平安道節度使,罷中道只置東、西二道。一,罷諸道節度副使。一,革咸吉北道觀察使。一,復置驛丞,以書吏去官者除授,且給書吏餘丁。一,自立號牌後新得奴婢者,令司憲府辨正。」從之。

1月24日

○己卯,木稼。

○歸厚署提調李永垠啓曰:「本署木工役於長生殿者,已曾除下,至今任置不還,臣以爲不可。」上謂承政院曰:「兩處之事,孰重孰輕?事雖無輕重,長生殿無受敎而任置啓下之事,其官吏等當下義禁府鞫之。」長生殿提調金禮蒙、金吉通、李承召等來啓曰:「臣等非任置啓下事,但遷陵日迫,梓宮事急,恐其不及。已將不還木工事由,呈單子于承政院。」又啓曰:「若囚官吏,則亦恐無監造者。」命勿推官吏。

○初,內醫院正金元謹,娶楊元忠女爲妻,雇工則金又奸元忠妻,生女德恩,都正蒳以爲妾。後元忠棄其妻,則金因以爲妻,隨元謹而居,服事有年。至是,元謹惡而黜之,蒳夜多率家僮,到元謹家言曰:「則金實是家主,汝反黜之何也?」因相詰,敺元忠、元謹及元謹女壻姜繼叔,則金亦助之。元謹以啓,命承政院,召蒳問之。蒳對曰:「元謹臣妾異父同生兄夫,且朝士也,安敢毆之?」傳旨義禁府曰:「蒳家僮等,成群毆金元謹,則金以元謹雇工,累年隨居,而一朝反敺其主,其鞫問以啓。」義禁府問則金,則金曰:「元謹卽吾義女壻,乃元謹隨予居,非予隨元謹也。」義禁府以啓,傳曰:「不鞫予所問,而反鞫予所不問,甚不可。」知事金吉通、同知事高台弼等請待罪,傳曰:「姑置之,後勿爾也。」

○慶尙左道節度使韓致義上書曰:

本年正月十四日,宣傳官李義亨齎到諭書內:「明使之來且近,衛士寡少,其抄發騎兵一千以遣。」臣敬此卽令知會整齊,然臣竊觀兵政有云:「發兵符篆,刻文而中分,右符頒諸營鎭,左符藏於大內,若徵兵則降左符及敎書,合驗然後應徵。」今義亨不齎左符,但齎諭書而至,臣心以爲義亨,非徒手擎諭書至,親傳上敎,臣非疑其矯僞,竊慮兵政設符取信之法,有所未愜,應徵大事,未敢擅便,仰瀆天聰。

上問承政院曰:「世祖之廢兵符何也?」院相金國光對曰:「世祖嘗曰:『平時則用兵符徵兵善矣,若有奸僞,兵符亦不足恃也。徵兵旣有內降諭書,又有兵曹勘合關文,雖廢之可也。』遂於兵政,親自抹之,卽令收兵符、密符于諸道。」上又問院相申叔舟曰:「不廢兵符何如?」叔舟對曰:「有兵符有諭書,兩般勘驗,必不得作僞於其間矣。」

○命還給㝓告身。高靈君申叔舟及承旨等啓曰:「初上以㝓無與姦黨,只流外方竄逐,未久以孝寧大君故召還,恩亦至矣。今復還告身,此事甚大,不可容易。」傳曰:「可殺則殺,可生則生。旣已召還而不給告身,則人必以我爲疑,㝓亦以爲見疑。人主賞罰,豈宜若是?予意以爲許之可也。」

○諭咸吉北道節度使金嶠曰:「前冬以有兀狄哈聲息,遣助戰諸將,率京軍官,往聽卿節度。今更細探,觀其形勢,如無所事。留連有弊,則可還送,其或全送,或減送,或皆仍留,在卿斟耳。且南道節度使李淑琦,亦領兵而往,其還其留,亦量宜施行。兀狄哈敗還,豈無報復之謀?不煩探訪以聞。」

1月25日

○庚辰,諭鎭西大將軍具致寬曰:「已革平安中道節度使,以中和、平壤、江西、龍岡、三和、咸從、甑山、永柔、順安、肅川、博川、嘉山、定州、龜城、郭山、宣川、鐵山、龍川、義州、昌城屬西道,以祥原、三登、成川、殷山、慈山、順川、价川、德川、陽德、孟山、寧遠、熙川、寧邊、雲山、泰川、碧潼、理山、渭源、江界屬東道。卿欲用吳子慶,則仍留之,無所用則送之,任卿斟酌施行。」

○蘂城君魚有沼上備邊策曰:

臣累年防戍,兩界之事,備嘗知之,謹條陳于後,伏望上裁施行。一,咸吉道五鎭居民,以城內地窄,恐火爲災,凡所收之穀,委積城外,積聚相連。又人皆入保城內,接屋連墻,凡有挾恨者,若火一處,則延及他家,牛馬、兵仗、衣糧盡就燒燬。如此之事,年年有之,民日困弊。自今以五家爲一統,分更巡行,若得燒火者,卽行重典。一,野人牛馬,從長城頹圮處逸入五鎭,居民藏匿,守令或不刷還,因此結怨,自今必皆刷還。一,彼人爭欲上京,冀蒙其賜,守令不均上送,因此生釁,自今錄人數及所居地方,輪次上送。一,平安道境連上國,護送防禦等事,倍於他道。每當冬節,南道防戍軍士,臨時督送,雪深草枯,不得飼馬,馬之生還者蓋寡,騎兵日減,儻有賊變,難以應之。自今南道某軍於某處,預先分定防戍。

命示申叔舟、韓明澮,叔舟、明澮議啓曰:「第一條禁火事,此俗雖睚眦之忿,必火人房屋積聚,宜設法痛禁。第二條刷還牛馬事,凡盜彼此一也,邊將不責我而責彼,甚不可,痛懲我姦民,使彼知不可犯,然後責彼可也。第三條輪次上京事,彼人等欲上京,最所爭先,邊將以功勞輕重,族勢强弱爲先後,以勸勵彼之誠款,不可例以輪送。但强弱功勞同,而先後不均,則生釁必矣,此在邊將。宜下諭,責其審處,使彼心服。第四條預定赴防處所事,屯兵之法,因事變形勢,不可局定。」

○忠淸道林泉郡産白雉,觀察使安哲孫捕而獻之,雉死於道,遂齎來獻。

○兵曹啓:「今奉傳敎,曾經朝士之屬正兵者,別立一衛,稱勵精衛。請以東班六品以上,西班四品以上文武科出身,生員、進士、有蔭子孫等屬本衛。京中則漢城府,外方則節度使,磨勘抄定,悉數以聞。依他軍士例,分四番相遞番休,其遞兒職,令詳定所擬議施行。」從之。

○命還給徠告身。

1月26日

○辛巳,成均生員李汝舟等上書曰:

伏聞闡揚王化,在乎儒術,而立天下之大法,成天下之大經,爲萬代禮樂之宗主者,自生民以來,未有如夫子也。是以古先帝王,莫不以殷禮祀之。臣等謹稽前史,漢高過魯,祀以大牢,先儒謂:「四百年之漢,實基於此。」自是厥後,遂爲盛典。至光武建武中,以大牢祀;明帝永平中,以大牢祀;章帝元和中,以大牢祀。晋武泰始中,以三牲竝祭四時;明帝太寧中,四時之祀,亦如泰始故事。唐開元中,春秋釋奠,亦用牲牢。宋朝初,春秋二丁,皆用大牢。逮至大明,其文愈備,其儀愈隆,以犢一、豕一、羊一,尊祀焉。觀其職掌祠部,蓋可攷矣。惟我東方,列聖相承,凡所施爲,一遵華制,褒尊宣聖,享祀有儀。於春秋兩仲之奠,樂數牲牢,皆從王者之禮,其尊師重道之意,視古無讓矣。而比年以來,犧牛之用,廢而不擧,臣等竊惑焉。《易》曰:「東隣殺牛,不如西隣之禴祭。」今日誠敬之祀,何嫌於一牛之存亡?然於尊祀先聖之禮,恐有虧焉。昔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夫子止之曰:「我愛其禮。」蓋聖人之心,亦非不知無實而妄費也,猶且止之者,豈非所費者小而所存者大也?恭惟主上殿下,以天縱之聖,光紹祖宗之烈行,一事必合典禮,施一令必訪古,今修明舊章,尊崇聖道,在殿下一英斷耳。伏願殿下,明勑有司,備詳儀制,乃於釋奠祀以大牢,樂用八佾,使當時後世之人,皆知師道之可尊,此初政一盛擧也。臣等深蒙敎育之恩,愧無絲毫之補,雖朝廷有司之事,尙當言之,況此籩豆之事,其敢含默而不白哉?伏惟殿下留神焉。

上以先王制度,難於紛更,不允。

○傳旨戶曹,賜臨瀛大君璆賻米七十石、黃豆三十石。

○命賜亂臣南怡南陽田于奉保夫人金氏。

○吏曹啓:「前此,歸厚署掌棺槨,禮葬都監掌車轝雜物,分爲二司,今罷禮葬都監,合屬歸厚署,增置別提一員。若國葬事緊,則非徒官員不足,禮葬諸事,固難應辦,故令復置禮葬都監。然禮葬衙門常置不罷,不可以都監稱號。請勿復禮葬都監,仍屬歸厚署,增置別提二員,與歸厚署別提四員和會,每一司各置三員,分掌其任。」從之。

1月27日

○壬午,臺諫啓曰:「㝓、徠父子,罪在萬死,幸蒙上恩,得還京城。今乃還給告身,無以懲後,請勿給。」不允。

○遷陵都監啓事目:

一,大轝於舊例差小造作,且除欄于肩轝勿造。一,誌石兩位,竝用新造一件。一,哀冊非初喪勿移。一,圖書勿改造。一,舊陵誌石、哀冊、圖書、瓦明器、雜象等物,埋之屛處,其餘服玩及木明器等物,燒焚。一,紙牓奉安,依虞主例,造櫃子及座子、倚几。

從之。

○司憲府啓:「自立號牌以後,凡人之新得奴婢,令諸道觀察使,詳悉推刷,如其不用意者,幷其邑守令抵罪。」從之。

○戶曹啓:「曾降傳旨:『自今代納者,勿論宗、宰、功臣,卽置極刑,家産沒官。』然戊子年以前代納,悉從民願受敎而爲之,況民間托人代納,其田稅貢物,不曾備辦。今若移文督納,必貽弊於民,自本年十月十七日傳旨以前,受敎代納之物,請限閏二月晦日,許令人畢代納,官收其直給之。若限內未納一物者,雖已畢納,而濫收價民間者,沒入代納之物及其價于官。」從之。初世祖,凡民間田稅貢物,許令人先納京中,而倍徵其價于民間,謂之代納,又令刊經都監,操代納之權,先受人貨,方許代納,謂之納分。於是豪家巨室,多好之者。富商大賈及僧徒,或托勢家,或依僧信眉、學悅、學祖,爭先趨附。然代納之法,當從民情願,故代納之徒,必先依勢家,請于其邑守令,仍厚賄之,守令畏威懷利,勒令代納,民莫敢違。旣已代納,則守令發吏徵納,若貢稅則旣倍徵於民,而還散米於民間,約以秋來,償以綿布,貧民爭受之,及期限已至,則連群引類,直至民家索之。若不及償,刦奪衣服雜物,其直之高下,隨意以定。然商賈之徵督,不如僧人恣行不法,故老商大賈,必先厚誘僧人,使之助惡。僧人之徵督於民也,必稱大君代身信眉、學悅、學祖弟子,少不如意,便加搥撻。民莫敢仰視,搖手相戒曰:「不如飽其欲而遠之。」由是所求無不穫,所欲無不遂。如是者歲復不已,閭閻苦之,民不聊生,而在上則以爲從民情願,不知其害之至此。及上初卽位,特令革之,中外大悅,至是有是命,民望稍缺。

1月28日

○癸未,賜行大護軍崔適,奴婢幷五口、內廐馬一匹。

○咸吉道節度使金嶠、觀察使李恕長等馳啓:「本月初四日,斡朶里亡子言:『子尼可大歸大明道還云:「蒲州住巨叱巨曰:『往年大明與朝鮮,殺害我父兄,將欲報復,率兵向遼東,路逢大明兵相戰,物故相當。』」且同里住斡朶里甫下、豆里下、李滿住子甫乙古大等云:「解氷前,入寇于平安道。」』」上令議政府、都摠府議之,皆曰:「卽令馳諭鎭西大將軍具致寬及咸吉道節度使,益嚴隄備而已。」從之。遂回諭金嶠曰:「已悉所啓。此雖彼人常談,固不足信,亦不可忽其防禦諸事,卿宜盡心措置。」

1月29日

○甲申,議政府領議政韓明澮等,與都承旨權瑊啓曰:「瑜之罪甚重,不共戴天之讎,今其子尙在國中,鄭悰之子亦在,請皆置法。且吉州,李施愛所居之邑,削地降號爲便。」傳曰:「瑜之子,世祖尙且生之,予何忍置法?悰子及妻入謁,世祖見而憐之,因揮淚,俾予書傳旨,勿許緣坐,今予安敢置法?吉州降號事,可擬議以啓。」明澮等更啓曰:「昔太宗爲靖安君時,懷安君謀害太宗,太宗安置懷安君于全州。其後世宗卽位,群臣咸請曰:『懷安君之子,不共戴天之讎,法當置罪。』世宗不得已從之。懷安君謀害之時,太宗在潛邸,尙且如此,況瑜之事,關係宗社,其子不可寬貸,當置於法。悰則尙不悛心,密結僧徒,謀亂伏誅,其子不宜存之。」傳曰:「愉子事,吾當更思之。悰子事,其勿更言。」

○成均生員李汝舟等復上書曰:

臣等將文廟釋奠大牢事,仰讀天聰,敎曰:「先王之典,不可輕改。」未賜兪允,卽三年無改之盛心也。臣等竊聞,當持守而持守,固繼述也;當變通而變通,亦繼述也。謹按諸古舜,承堯禪二十有八載之間,其禮樂刑政,更張多矣,而舜不以爲嫌,堯不以爲非。豈非守所當守,變所當變而然歟?恭惟主上殿下,以英明冠古之資,纉承丕緖,先王之政,可行則行之,可改則改之。凡所施爲,動合時宜,獨於祀聖一事,重改其制,臣等竊惑焉。臣聞報功,莫重於祀。惟吾夫子繼往聖開來學,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是姑先儒稱之曰:「夫子之道,不啻天地也,不啻父母也。」夫天地父母之恩,雖殫天下之物,何足以報之?特稱殷禮,以寓其誠意耳。觀古之帝王,或祀大牢,或位南面,凡牲幣之數,一依王者之禮,所以致崇極之意也。況我國家,自祖宗以來,用牛之禮,皆已行之,若以爲先王之典,不可改也,則我祖宗不足法歟?是何徒守權宜之制,而不念祖宗經常之法乎?祀之豐約,固無與於先聖,其於盛朝尊師重道之意,恐有虧焉。伏願殿下,依臣等前疏,乃於釋奠祀以大牢,樂用八佾,則吾道幸甚,國家幸甚。

不允。

○義禁府鎭撫金効孟上疏曰:

螻蟻之命至微,雷霆之威至重,以至微之軀,犯莫大之威,惕然恐怖。伏望聖慈寬赦。南怡、康純之不道,天地所不容,賴殿下神聖,宗社所佑,炳幾誅除。當時裨贊聖算,經營畫策者,皆爲聖上駕馭耳,夫豈有一毫出於範圍之外哉?臣適入直,手執枷鎖,與承旨宣傳官等,達曉立掖門,密旨纔出,奔走先後,夜暗無燭,顚而復起。臣於其時,頓踏隳裂,泥汚之衣猶在,手足凍傷,一夜之勤,豈有逾於臣者哉?臣於辛酉擢第,今三十載,歷仕中外,鬚鬢已白,得遇聖明,甄勞定賞。伏望聖慈,特霈鴻恩,得陛一資,則愚臣所以感載聖澤,雖至摩粉,曷足稱報?

上覽之,下承政院。

○日本國對馬州太守宗貞國,遣人來獻土物。

○傳曰:「英陵碑石及雜象、丁字閣、享官廳,幷勿移設,開陵後梓宮移安處,勿用丁字閣,於洞口外別設奉安。」

1月30日

○乙酉,遣宦官嚴敬之,齎宣醞往饋光陵董役提調。

○有人告忠淸道忠州、槐山地面,盜賊竊發,遣都摠府都事洪繼庸,往捕之。

○遠接使尹子雲,奉書于承政院以啓曰:

本月二十六日,押解官石蟾,回自遼東言:「明使太監崔安、鄭同、沈澮等,率京頭目四十六人,前月十六日發北京,本月初十日到遼東,二月十五日二十日間當發。」若東八站雪消,則不待此日起程。

○初,